徐忠
摘要:當前的中職校園建筑文化的缺失、流失已成為校園文化建設中一個無法撫平的傷痛。中職校園建筑理應發(fā)揮文化育人功能,彰顯獨特的文化魅力。
關鍵詞:中職校園;建筑文化;審視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C-(2014)11-0019-02
一、缺失:中職校園建筑文化的通病
(一)現(xiàn)代化:難掩文化之虛
隨著職教事業(yè)的大發(fā)展,中職校的硬件在提檔升級中完成了脫胎換骨般的巨變,學?!伴L”高了,學校變“新”了,學校長“大”了,學校變“美”了,舊的建筑在推土機的隆隆聲中灰飛煙滅,往日的景色也被更具現(xiàn)代氣息的景觀所取代。
梅貽琦曾說:“所謂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乃大師之謂也?!笨梢妼W校之高下不在于設施建筑之豪華。我們不能像“舊城改造”般地除舊建新,也不能像建商場、企業(yè),開發(fā)房地產(chǎn)一樣建設學校?!敖ㄖ锏谋滑F(xiàn)代化”帶來的文化缺失嚴重弱化了學校的育人功能,尤其是建筑物在“被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領導、教師、學生沒有太多的話語權,有話語權的是專業(yè)性建筑企業(yè),他們對學校的歷史、文化知之甚少,他們往往僅從建筑學的角度來規(guī)劃與設計,根本沒有從學生和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考慮,再加上很多學校領導文化意識淡薄,對建筑文化研究較少,導致校園建筑文化的“虛無化”。
(二)人造化:難營文化之實
校園建筑的現(xiàn)代化也催生了很多“人造美”,如假山、噴泉、亭臺、樓閣,以此來營造清新、自然、古典、優(yōu)雅的校園環(huán)境,彰顯學校的文化品味。有的學校還建造文化廣場、“引進”名人雕像、“移植”藝術雕塑等,營造藝術文化氣息,著力打造學校文化。
文化真可以“移植”嗎?文化真的可以像“女媧造人”那樣“造”出來嗎?當前中職校園“造”文化漸成時尚,“打造學校文化品牌”漸成流行語,文化成了營銷學校的最好包裝。在喧囂紛擾中,我們必須正視文化形成的規(guī)律,留住校園建筑之“根”。一幢建筑記載的是一段歷史,一幢建筑留下的是一段回憶,一幢建筑包含的是特有的文化,一幢建筑演繹的是一段傳說,一幢建筑的推倒也就意味著一段歷史、文化的消失,而一幢新建筑的拔地而起則可能就意味著另一場“新文化運動”的開始。我們可以在建筑中刻意植入文化元素,我們甚至可以將要表述的東西鐫刻在墻上,但文化元素要能得到認同,要能深入人們的思想、骨髓,遠非朝夕之功。
二、流失:中職校園建筑文化的傷痛
(一)合并隔斷歷史
近些年,在“做大做強”的“精神”感召下,職教園區(qū)、職教集中區(qū)建設方興未艾,一大批職業(yè)學校異地重建,多校合并如火如茶,一些辦學歷史悠久但規(guī)模較小的學校被“收編”,一些辦學特色鮮明的行業(yè)學校被“綜合性”的職教集團所取代,很多職業(yè)學校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在學校合并的過程中,一大批建筑物被閑置、置換,而異地重建的學校則以全新的“姿態(tài)”示人。合并使職業(yè)學?!叭隆保斠郧暗男S压实刂赜螘r,已是物是人非,在欣賞氣勢恢宏的校園建筑時,除了感嘆滄海桑田外,還能想起什么?也許只有校史陳列室里的幾張舊照片還能依稀喚回塵封的記憶、找回意氣風發(fā)時的感覺。合并仿佛使學校由一個長者蛻變?yōu)橐粋€兒童,這種無意識的行為造成了歷史的隔斷、文化的流失。
(二)缺少挖掘提煉
對于中職校園建筑,人們在意的是安全,關注的是美觀,至于此外的文化追求往往局限于“墻壁”文化?!白屆恳幻鎵Ρ诙颊f話”往往缺乏對建筑物所蘊含的文化因子的挖掘和提煉,[1]如建筑物中蘊藏的獨特歷史、學校的辦學定位與教育愿景、師資素養(yǎng)和學生特質(zhì)、與本校相關的歷史文化名人等。所有這些,都是學校寶貴的無形資產(chǎn)。
不斷提煉和挖掘建筑物的文化因子,一方面,在新建筑設計時,學校應集思廣益,將學校的核心價值觀、辦學理念、學校精神,校風、學風、教風等融入建筑中;[2]另一方面,可以從學校另類“歷史”中汲取建筑文化。職業(yè)學??汕擅畹乩帽拘K茉熘幕c外部文化的“關聯(lián)性”,通過恰當?shù)耐緩綇牧眍悺皻v史”中“找尋”適合本校的文化種子,如通過充分借鑒和利用合并學校、聯(lián)辦學校、附屬學校、掛靠學校等的建筑文化資源,實現(xiàn)學校文化建設的跳躍式、超常規(guī)發(fā)展。
三、營造:中職校園建筑文化的必然
(一)建筑個性:彰顯文化底氣
學校的文化在個性,在學校獨特的歷史。中職校園建筑應基于本校的文化實際,充分張揚個性,彰顯文化底氣,關注個性文化與可供形塑的各類個性文化資源之間的“聯(lián)系性”,從學校的歷史身影中體現(xiàn)建筑個性文化。[3]
學校的建筑個性往往不在“新”,而在“舊”。學校的建筑個性可通過老校門的重建而體現(xiàn),學??梢酝ㄟ^校慶、異地重建等契機,恢復重建這些具有重大價值的老校門。這不僅可真實地表達廣大校友、師生的共同心聲,進一步凝結(jié)廣大學子的愛校情感,而且有助于進一步彰顯學校悠久的辦學歷史,折射深厚的文化底蘊,表現(xiàn)學校鮮明的文化個性。[4]學校的建筑個性也可通過老校舍“修舊如舊”來體現(xiàn),保留外部原貌,老校舍蘊含珍貴的無形價值,是學校一筆不可再生的教育和文化資源,再使用是歷史校舍最為有效的保護方式。學校的建筑個性還可通過新校舍傳承老建筑文脈而體現(xiàn),可通過外觀顏色、材料質(zhì)感、規(guī)模與體量甚至建筑造型加之環(huán)境的延伸來體現(xiàn),可利用原有學校的建筑素材來體現(xiàn)。
(二)建筑人性:凸顯文化本源
學校是師生的精神家園,學校建筑設計必須以人為本,體現(xiàn)人性文化,滲透人文關懷。
羅伯·高菲曾說,建筑物建立起來后,你看不到它的柱子、橫梁與鋼筋,但是少了它們,建筑物將會倒塌。建筑中隱含的文化就是鑲嵌在柱子中、纏繞于橫梁上、附著在鋼筋里的基因,讓我們細心呵護、精心培植,使這種基因伴隨師生生命成長的全過程。
參考文獻:
[1]馬延軍.校園建筑的隱性文化[J].機電產(chǎn)品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2010(5).
[2]吳家豪.建造特色學校建筑 打造特色校園文化——高職院校新校區(qū)校園文化建設探索[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4).
[3]王騫.文化校園:校園文化建設的新訴求[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7).
[4]王強.校園建筑的隱形教育功能及其實現(xiàn)途徑[J].高教探索,2010(1).
(責任編輯: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