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如拉+謝芳
【摘 要】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過度商品化和產業(yè)化,而忽視對其知識屬性的考察,同時也存在過度保守化,忽視對其所蘊含知識潛力挖掘的問題。文章在知識審計視域下構建非遺知識審計模型,從知識擁有量、生存環(huán)境、歷史沿革及市場需求等層面對貴州省黔東南地區(qū)丹寨縣古法造紙技藝開展知識審計。審計結果表明:保護中缺少技術設備支持、資料記錄;其興衰取決于國家政治環(huán)境、市場需求大小、現代科技的影響;產品創(chuàng)新可以提升其經濟價值;生產性保護基地和研習所的設立行之有效等。提升生產性保護效能應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完善資料記錄、加強物質保障、提升經濟價值和擴大需求信息供給。為此,知識審計也將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效能提升的有效工具。
【關鍵詞】 知識審計; 非物質文化遺產; 生產性保護; 古法造紙
一、引言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稱為“非遺”)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康建輝等,2010)。在非遺保護中存在將其過度商品化、產業(yè)化而忽視對其知識屬性的考察,同時存在過分保守化而忽視非遺所蘊含知識潛力挖掘的問題,這導致非遺保護低效率,生產性保護是提高非遺保護效率的有效方式。
知識審計被認為是執(zhí)行知識管理的第一步,即通過評估組織知識資源,獲取組織現存的知識、關鍵的知識、未開發(fā)的知識來評價和分析組織知識環(huán)境現狀,以明確知識管理的需求、優(yōu)勢、弱勢、機會、威脅和風險,進而發(fā)現組織中某一部門最好的經驗并轉移到另一部門。實施知識審計更能明確組織的風險和挑戰(zhàn),確保知識管理的成功。M.A.Mearns(2008)認為知識審計是文化村落中本土知識保護的有效工具,將知識審計的方法應用于審計社區(qū)中個人的知識以及他們本土的知識,并提出對本土知識進行知識審計的十個步驟。Abigail Spong(2012)將知識審計模型應用于跨文化印象管理中,探討知識管理與文化適應的問題。據此,知識審計方法仍然缺少在非遺生產性保護領域的應用,本文將知識審計引入非遺生產性保護過程中,挖掘非遺生產性保護中的知識存量、探究其傳承保護中存在的問題、找到提升保護效率的途徑。
為解決知識審計模型在非遺生產性保護中的有效性問題,本文首先探索性地構建出非遺知識審計模型,并對生產性保護過程開展知識審計,了解其知識存量和保護中存在的缺陷,最后檢驗非遺知識審計模型的有效性,并針對提升非遺生產性保護提出建議 對策。
二、非遺知識審計模型的構建:一個要素評估的觀點
本文參考程娟(2007)、索柏民(2008)所構建的應用于企業(yè)知識管理及王知津等(2009)建構的應用信息資源管理的知識審計模型,并依據審計模型要素(應包括審計目標、審計對象及范圍、審計團隊、審計內容和審計方法等幾個要素)以及這些要素的關系(唐華等,2011),結合非遺自身特點及生產性保護的特點,構建出非遺知識審計模型(如圖1)。
(一)非遺知識審計目標及審計團隊
非遺知識審計是利用知識審計這一手段,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問的方法對非遺生產性保護過程中蘊含的知識進行搜集整理,通過對同一時期不同非遺、同一非遺不同時期以及同一非遺不同地點的保護狀況進行對比分析,找到被審計非遺生產性保護中的缺失及可取之處,并從中找到關鍵影響因素,用以實現非遺知識審計的目標——提升非遺生產性保護效能。為實現非遺知識審計的目標,需要由一個審計團隊來實施。在非遺的知識審計中,審計團隊是由當地政策制定者、學者、當地的文化精英、非遺傳承人組成。不同職能的參與者,在知識審計團隊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索柏民,2008)。在非遺知識審計中,當地政府政策制定者的作用在于組建知識審計團隊,對知識審計結果進行利用進而為保護非遺提供政策支持;當地的文化精英主要負責對當地非遺的信息進行收集;非遺傳承人則致力于對有用的信息應用于實踐并創(chuàng)新;學者的作用在于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整理并繪制知識 地圖。
(二)非遺知識審計方法及內容
知識審計的方法主要有Jay L等(2000)提出的三步知識審計方法、德爾菲(Delphi)的知識審計方法以及流程圖法、調查表法、組織系統(tǒng)圖法等一般知識審計方法。本文利用Jay L等提出的三步知識審計方法即識別目標領域內現有的知識、識別目標領域內缺乏的知識、對目標領域內的知識管理提出建議,結合非遺的定義及特點,對非遺的以下五點內容進行知識審計:(1)非遺項目類型審計,即審計非遺屬于口頭傳統(tǒng)和表述、表演藝術、社會風俗、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tǒng)的手工藝技能中哪一類。(2)非遺歷史沿革信息審計,主要是收集該項非遺的來源、發(fā)展過程、發(fā)展中的傳說及民間故事、繼承與創(chuàng)新等的信息。(3)技藝擁有者知識審計。人的傳承在非遺傳承過程中尤為重要(唐華等,2011),對技藝擁有者的審計主要是收集該項非遺的技藝擁有者人數、傳承人人數、傳承模式(個人、家族式等)及技藝擁有者的經驗、知識等的信息,并且要側重于對該項非遺工藝流程、掌握技藝的方法的記錄,知識審計成功與否取決于此部分審計是否詳盡。(4)生存環(huán)境信息審計。各個群體隨著其所處的環(huán)境和自然界的相互關系不斷的變化使非遺得到創(chuàng)新,非遺生存環(huán)境審計的內容包括擁有該項非遺所在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等。(5)市場需求信息審計。非遺具有共享性、活態(tài)性,這決定其必須走進市場,有盈利才能增加對其生產性保護的動力,否則其將被置于博物館中,逐漸退出民眾的視線。市場需求信息審計的內容包括非遺的市場需求信息、非遺衍生產品的需求信息等,此類信息對非遺生產性保護的延續(xù)具有重要意義。
三、丹寨縣石橋村古法造紙技藝的知識審計分析
(一)研究方案的設計
古法造紙技藝的知識審計團隊是由學者、當地文化精英王興武以及縣旅游局組成的。本文采用對其傳承人、當地村民、丹寨縣旅游局工作人員深度訪問及對其生存環(huán)境、歷史沿革等相關資料整理歸納的方式對古法造紙技藝開展知識審計,并通過對比不同歷史時期及不同村寨的古法造紙技藝的發(fā)展狀況,獲得丹寨縣古法造紙生產性保護中的優(yōu)勢及不足,最終找到提升其生產性保護效能的途徑,實現知識審計目標。endprint
(二)古法造紙技藝知識審計流程
古法造紙技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擁有傳統(tǒng)的手工藝流程,靠口傳親授的方式傳承,屬于傳統(tǒng)手工藝技能。
第一,生存環(huán)境信息審計。石橋村地處偏遠、交通閉塞,位于清水江上游南皋河南岸,水源清悠,是造紙最佳的水資源,并且屬低山地貌,氣候宜人,山中楮樹(構樹)、花草叢生,是天然的造紙原料。青山綠水提供了得天獨厚的造紙條件,在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來源于造紙和種養(yǎng)殖業(yè)。
第二,技藝擁有者知識審計。石橋村目前約有300戶人家,1 200多人,95%以上是苗族人,無論男女老幼,幾乎人人都會古法造紙,其中常年從事手工造紙的農戶有30余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位即王興武。石橋村已成立造紙協(xié)會1個,造紙合作社2個。長期以來,因為苗族沒有文字,造紙技藝僅靠父輩或師徒之間的言傳身教,一代代地傳承下來。造紙流程包括72道工序,堆料、蒸煮、打漿、抄紙等,每次循環(huán)足足一個月的時間。傳承人王興武說:“現在的技藝已經很純熟了,與制作古書修復用紙最好的日本小倉紙相比,我們主要因為缺少技術設備、廠房等設施及購進這些設施的資金,而達不到同等或更高質量的修復用紙?!?/p>
第三,歷史沿革信息審計。古法造紙技藝最早在漢代的《后漢書·蔡倫傳》、漢末的《天工開物》等書中有所記載。據專家考證,石橋白皮紙制作工藝屬漢唐時期造紙工藝,與《天工開物》中記載基本一致,距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的歷史。它是石橋苗族先民借鑒漢民族的造紙技術,由于在史籍中對樹皮為原料造紙的方法記載少,以致我們不能詳盡地了解造紙技藝的傳承年代,僅對辛亥革命后的發(fā)展進行了整理(如表1)。
(三)古法造紙知識審計結果
通過對古法造紙技藝的知識審計,發(fā)現古法造紙傳承與保護中的優(yōu)勢與不足:石橋村擁有清澈的水源、豐富的原材料等天然的物質基礎,但缺少技術設備的支持;石橋村古法造紙的技藝擁有者很多,但因收入較低以及打工潮的盛行,使絕大部分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以致從事古法造紙的人員很少;在傳承發(fā)展中缺少對造紙工藝流程以及工藝改進的詳細記載和記錄;自辛亥革命后石橋村古法造紙技藝經過兩次衰落,三次復興,其興衰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因素:國家政治環(huán)境、市場需求、現代技術(機械造紙、電子化)的沖擊;手工紙的創(chuàng)新提升了古法造紙的知名度以及經濟價值;石橋村古法造紙合作社及研習所成為生產性保護的示范基地。
四、非遺生產性保護績效提升的對策建議
非遺生產性保護強調在生產、使用中保護,在執(zhí)行中操作知識、開發(fā)知識、信息知識不完備影響生產保護效能。知識審計顯然是必要的,知識審計是進行有效生產性保護的第一步。依據古法造紙技藝審計結果,認為提高非遺生產性保護績效,要從完善資料記錄、加強物質保障、提升經濟價值、擴大需求信息供給等幾個方面著手進行,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開展知識審計,建立“非遺基因庫”
目前對于古法造紙工藝流程的記載較為不完整,完成古法造紙工藝流程的編寫不僅可以方便今后技藝的傳承,更可以為古法造紙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生產性保護提供理論基礎。加強對各項非遺的知識審計并將非遺的生產流程、文化精髓等內容編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因庫”,這樣可以使非遺數字化、可視化,并以此作為生產性保護時的參照,進而保障非遺傳承的原真性。
(二)增加資金支持,增強物質保障
手工技藝類非遺是經過一道道工序手工完成的,技術設備上的支持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改善質量。石橋村古法造紙過程中,曬紙這一步驟取決于自然條件,其生產效率與質量取決于天氣狀況。造紙技藝者多為農民,沒有足夠的資金購置昂貴的設備,這需要政府增加資金支持、增強古法造紙技藝的物質保障,可以通過提供政策支持,如專項補助、低息貸款等來改善。
(三)建立研習所,促進知識傳承
非遺包含了歷史文化知識、科學知識及美學知識,值得利用這些知識進行個體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同時可以利用教育增強非遺保護的力度,提高非遺生產性保護的效能。非遺技藝的教育與傳承可以通過建立非遺研習所、非遺博物館等來實現。設立非遺研習所,將非遺所蘊含的知識、實操過程完整地傳授給非遺技藝學習者,使其能夠利用非遺于生產生活中,使非遺得到傳承與保護。非遺博物館將非遺各個時期的技術、物質形態(tài)等以陳列的方式展出并伴隨詳盡講解,為非遺知識的傳播提供廣闊平臺。
(四)加強藝術涵化,提升經濟價值
藝術涵化的過程,可以被看作以藝術品形式的生產過程。非遺是由各族人民世代傳承得到的,與工業(yè)產品相比有其獨特性、藝術性,發(fā)揮非遺的這些特點將其制成工藝品、紀念品等旅游商品。非遺藝術涵化的過程中可以使買賣雙方都從中獲利,進而提升非遺的經濟價值,同時增強其生產性保護的動力。
(五)提升旅游體驗,促進非遺旅游化
旅游化生存可作為一種“非遺”傳承和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的雙贏模式,為非遺保護提供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和條件(王德剛等,2010)。非遺產品本身就是藝術品,其制作過程更體現著中國傳統(tǒng)智慧的精髓。開發(fā)非遺體驗式旅游活動,如在古法造紙的作坊中通過為游客提供原材料和設備,增設游客親自抄紙、設計制作花草紙等項目,不僅能讓游客在體驗中了解古法造紙技藝,提升其旅游體驗價值,并且能夠促使其旅游化發(fā)展。
五、結束語
將知識審計方法引入非遺生產性保護中還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本文僅對丹寨縣古法造紙技藝進行知識審計,并沒有將非遺知識審計一般化,在理論建設和實踐方面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何針對其他類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有效的生產性保護,如何將知識審計靈活地運用于各類型的非遺中,仍需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 康建輝,張勇軍,孔超.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產權保護芻議[J].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0(4):5-8.endprint
[2] Alonso Perez-Soltero, Mario Barcelo-Valenzuela, Gerardo Sanchez-Schmitz, Fernando Martin-Rubio, Jose Tomas Palma-Mendez. Knowledge audit methodology with emphasis on core processes[J]. 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EMCIS),2006(7): 6-7.
[3] Sulfeeza Mohd Drus, Siti Salbiah Shariff. Analysis of Knowledge Audit Models via Life Cycle Approach[C].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2011(16):176-180.
[4] Roberto Biloslavo, Anita Trnavc evic. Knowledge Management Audit in a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A Case Study[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7(4): 275-286.
[5] Meira Levy, Irit Hadar, Steven Greenspan, Ethan Hadar, Uncovering cultural perceptions and barriers during knowledge audit[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0(1):114-127.
[6] M.A. Mearns, A.S. A. du Toit. Knowledge audit: Tools of the trade transmitted to tools for tradi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8(28):161-167.
[7] Abigail Spong, Caroline Kamau, Cross-cultural impression management: a cultural knowledge audit model[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Business,2012(1):22-36.
[8] 程娟.知識審計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7(11):28-30,34.
[9] 索柏民.提升企業(yè)知識管理能力的知識審計初探[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25-29.
[10] 王知津,黃瑩瑩.基于知識審計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J].圖書館論壇,2009(3):1-4.
[11] 唐華,劉靜,戴華.供需知識審計與企業(yè)績效關聯(lián)性研究[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11(12):171-172.
[12] Jay L, Bonnie R M, Doug McCaw. The knowledge audit [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0(1):3-10.
[13] 侯洪瀾,齊明.“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內涵的復雜性[J].社科縱橫,2012(8):129-130.
[14] 王健.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的不解之緣[J].旅游學刊,2010(4):11-12.
[15] Guido Ongena, Erik Huizer, Lidwien van de Wijngaert, 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new audiovisual cultural heritage archive services: The Dutch case [J].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12(29):156-165.
[16] 王德剛,田蕓.旅游化生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代生存模式[J].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177):17-21.endprint
[2] Alonso Perez-Soltero, Mario Barcelo-Valenzuela, Gerardo Sanchez-Schmitz, Fernando Martin-Rubio, Jose Tomas Palma-Mendez. Knowledge audit methodology with emphasis on core processes[J]. 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EMCIS),2006(7): 6-7.
[3] Sulfeeza Mohd Drus, Siti Salbiah Shariff. Analysis of Knowledge Audit Models via Life Cycle Approach[C].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2011(16):176-180.
[4] Roberto Biloslavo, Anita Trnavc evic. Knowledge Management Audit in a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A Case Study[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7(4): 275-286.
[5] Meira Levy, Irit Hadar, Steven Greenspan, Ethan Hadar, Uncovering cultural perceptions and barriers during knowledge audit[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0(1):114-127.
[6] M.A. Mearns, A.S. A. du Toit. Knowledge audit: Tools of the trade transmitted to tools for tradi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8(28):161-167.
[7] Abigail Spong, Caroline Kamau, Cross-cultural impression management: a cultural knowledge audit model[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Business,2012(1):22-36.
[8] 程娟.知識審計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7(11):28-30,34.
[9] 索柏民.提升企業(yè)知識管理能力的知識審計初探[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25-29.
[10] 王知津,黃瑩瑩.基于知識審計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J].圖書館論壇,2009(3):1-4.
[11] 唐華,劉靜,戴華.供需知識審計與企業(yè)績效關聯(lián)性研究[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11(12):171-172.
[12] Jay L, Bonnie R M, Doug McCaw. The knowledge audit [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0(1):3-10.
[13] 侯洪瀾,齊明.“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內涵的復雜性[J].社科縱橫,2012(8):129-130.
[14] 王健.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的不解之緣[J].旅游學刊,2010(4):11-12.
[15] Guido Ongena, Erik Huizer, Lidwien van de Wijngaert, 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new audiovisual cultural heritage archive services: The Dutch case [J].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12(29):156-165.
[16] 王德剛,田蕓.旅游化生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代生存模式[J].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177):17-21.endprint
[2] Alonso Perez-Soltero, Mario Barcelo-Valenzuela, Gerardo Sanchez-Schmitz, Fernando Martin-Rubio, Jose Tomas Palma-Mendez. Knowledge audit methodology with emphasis on core processes[J]. 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EMCIS),2006(7): 6-7.
[3] Sulfeeza Mohd Drus, Siti Salbiah Shariff. Analysis of Knowledge Audit Models via Life Cycle Approach[C].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2011(16):176-180.
[4] Roberto Biloslavo, Anita Trnavc evic. Knowledge Management Audit in a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A Case Study[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7(4): 275-286.
[5] Meira Levy, Irit Hadar, Steven Greenspan, Ethan Hadar, Uncovering cultural perceptions and barriers during knowledge audit[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0(1):114-127.
[6] M.A. Mearns, A.S. A. du Toit. Knowledge audit: Tools of the trade transmitted to tools for tradi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8(28):161-167.
[7] Abigail Spong, Caroline Kamau, Cross-cultural impression management: a cultural knowledge audit model[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Business,2012(1):22-36.
[8] 程娟.知識審計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7(11):28-30,34.
[9] 索柏民.提升企業(yè)知識管理能力的知識審計初探[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25-29.
[10] 王知津,黃瑩瑩.基于知識審計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J].圖書館論壇,2009(3):1-4.
[11] 唐華,劉靜,戴華.供需知識審計與企業(yè)績效關聯(lián)性研究[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2011(12):171-172.
[12] Jay L, Bonnie R M, Doug McCaw. The knowledge audit [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0(1):3-10.
[13] 侯洪瀾,齊明.“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內涵的復雜性[J].社科縱橫,2012(8):129-130.
[14] 王健.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的不解之緣[J].旅游學刊,2010(4):11-12.
[15] Guido Ongena, Erik Huizer, Lidwien van de Wijngaert, 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new audiovisual cultural heritage archive services: The Dutch case [J].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12(29):156-165.
[16] 王德剛,田蕓.旅游化生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代生存模式[J].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177):17-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