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盛位,徐志遠 (廣東省中山市坦背醫(yī)院麻醉科,廣東 中山 528412)
鹽酸戊乙奎醚對合并發(fā)熱手術患者心率、體溫及腺體分泌影響的臨床觀察
盧盛位,徐志遠 (廣東省中山市坦背醫(yī)院麻醉科,廣東 中山 528412)
目的:研究鹽酸戊乙奎醚用于合并發(fā)熱患者手術時對心率(HR)、體溫(肛溫T)及腺體分泌的影響。方法:選擇男33例,女27例共60例合并發(fā)熱手術患者,隨機分為A組、B組兩組,A組術前30分鐘肌內注射戊乙奎醚0.01 mg/kg,B組術前30分鐘肌內注射東莨菪堿0.06 mg/kg,分別測量并記錄:①注藥前10 min(基礎值),注藥后10 min,30 min,拔管后15 min,45 min各時點心率(HR),體溫(肛溫T)的變化;②患者口干程度的視覺模擬評分(VAS)和術后氣管及口腔內分泌物量。結果:①兩組注藥前10 min HR、T、口干程度(VAS)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 組注藥后10 min,30 min,拔管后15 min,45 min HR、T升高不明顯,B組注藥后10 min,30 min HR、T升高明顯(P<0.05);②兩組注藥后各時點口干程度(VAS)評分比注藥前明顯增加(P<0.05)。結論:術前肌內注射鹽酸戊乙奎醚,對合并發(fā)熱手術患者能有效減少患者術中及術后口腔、呼吸道分泌物,且對心率、體溫影響不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抗膽堿藥東莨菪堿,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鹽酸戊乙奎醚;東莨菪堿;心率;體溫;口干;分泌物;發(fā)熱患者
鹽酸戊乙奎醚是新型選擇性抗膽堿藥,能選擇性作用于M1和M3受體,而對M2無明顯作用,筆者利用其抑制腺體分泌而對心臟影響輕微選擇性優(yōu)勢,術前30分鐘用于合并發(fā)熱手術患者,使術前、術中、術后心率、體溫平穩(wěn),而腺體分泌少,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和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合并發(fā)熱手術患者(肛溫37.5~40℃),男33例,女27例,共60例,年齡18~60歲,體重35~78 kg,ASA分級Ⅰ~Ⅱ級,無心血管疾病史,無抗膽堿類藥物過敏史,無精神病史,手術時間1~1.5 h。隨機分為兩組,A組術前30 min肌內注射戊乙奎醚0.01 mg/kg,B組術前30 min肌內注射東莨菪堿0.06 mg/kg,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麻醉方法:患者注藥30 min后開始實施麻醉,麻醉誘導:芬太尼2 ~3 μg/kg,丙泊酚 2 mg/kg,阿曲庫銨 0.5 mg/kg行快速誘導;麻醉維持:持續(xù)泵入瑞芬太尼0.1 μg/kg,吸入七氟烷(1 MAC);間斷追加阿曲庫銨維持肌肉松弛。
1.3 觀察指標:①基礎值(注藥前10 min),注藥后10 min,30 min,拔管后 15 min,45 min 各時點 HR、T、視覺模擬評分(VAS)的變化(視覺模擬評分VAS,用一標有0~10 cm的尺子對口干程度評定,“0”代表無口干,“10”代表口干難以忍受);②分泌物總量:拔除氣管導管前吸出氣管內及口腔內分泌物并計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軟件統(tǒng)計,數(shù)據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內比較用t檢驗,組間比較用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HR、T變化情況比較:A組注藥后10 min,注藥后30 min HR、T明顯低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注藥后10 min,30 min HR、T較基礎值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注藥后各時點與基礎值HR、T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率(HR)、體溫(T)變化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心率(HR)、體溫(T)變化情況比較±s)
指標 組別 基礎值 注藥后10 min 注藥后30 min 拔管后10 min 拔管后45 min心率(次/min) A組112±7 110±9 112±9 110±9 107±9 B組 111±8 120±10 127±11 111±9 108±9體溫(℃) A組 38.5±0.73 38.7±0.93 38.5±0.90 38.5±0.78 38.3±0.74 B組 38.5±0.72 39.1±0.85 39.6±0.90 38.6±0.80 38.4±0.80
表2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口干程度視覺模擬評分(VAS)及分泌物量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口干程度視覺模擬評分(VAS)及分泌物量的比較±s)
組別VAS基礎值 注藥后10 min 注藥后30 min 拔管后10 min 拔管后45 min 分泌物量(ml)A組 3.2±0.9 4.9±1.3 6.0±1.2 6.7±1.1 6.5±1.2 5.0±2.0 B組 3.2±1.0 4.9±1.2 6.1±1.3 6.8±1.3 6.6±1.2 5.1±1.9
2.2 兩組患者注藥前后口干程度視覺模擬評分 (VAS)及拔管后分泌分泌物總量比較:兩組患者(VAS)基礎值,注藥后各時點(VAS),拔管后分泌物總量比較均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注藥后各時點口干程度(VAS)與基礎值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發(fā)熱手術患者本身心率增快,體溫升高,心率增快導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功能急性衰竭等不良后果;體溫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對機體是有利的,但長時間體溫增高,或體溫過高則對機體相當不利,特別在圍術期,它會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和康復。麻醉前使用抗膽堿藥是為了減少患者唾液腺和呼吸道腺體分泌物,減少反流及誤吸的風險,降低氣道痙攣發(fā)生率,保持呼吸道通暢[1]。在本研究中筆者得出結論,傳統(tǒng)抗膽堿藥東莨菪堿注射后10 min和30 min導致心率明顯增快,體溫升高等不良反應。因此,在日常麻醉工作中,特別是基礎心率增快,體溫又增高的患者實施麻醉時,選擇一種既能減少唾液腺和呼吸道腺體分泌物,又對心率、體溫影響不大的用藥至關重要。東莨菪堿與戊乙奎醚都具有抗膽堿作用,都具有減少唾液腺和呼吸道腺體分泌物作用。戊乙奎醚是我國研制生產的新型選擇性抗膽堿藥,對M1受體,M3受體有高度選擇性,對心臟M2受體無明顯作用,不阻斷突觸前膜M3受體調控神經末梢釋放Ach的功能,穩(wěn)定心率[2]。同時,長托寧對N1受體,N2受體也有一定作用,其能較好地對抗乙酰膽堿的作用,解除因體內大量釋放乙酰膽堿引起迷走神經高度興奮所致的平滑肌痙攣,解除肺及腦微血管的持續(xù)痙攣所引起的急性微循環(huán)功能障礙[3]。鹽酸戊乙奎醚對體溫中樞無明顯影響,而東莨菪堿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術前肌內注射鹽酸戊乙奎醚后10 min和30 min體溫與注藥前相比均無顯著差異(P>0.05),而東莨菪堿有顯著差異(P<0.05)。
綜合上述,筆者認為鹽酸戊乙奎醚比東莨菪堿更適合作為合并發(fā)熱患者術前用藥。
[1] 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鑒.現(xiàn)代麻醉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835.
[2] 李占強,朱 麗,黃永軍,等.鹽酸戊乙奎醚用于臨床全身麻醉患者術前用藥觀察[J].中華臨床雜志,2002,2(12):65.
[3] 湯 宏,楊學權,賈小林.鹽酸戊乙奎的臨床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4,20(7):433.
2012-11-05 編校:費越/鄭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