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玉
【摘 要】小學生有很強的表達欲望,學生們在一起往往有說不完的話,假如能因勢利導讓他們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說出來并寫下來,那么作文就成了一件有意義的事,這種興趣的激發(fā)不僅要在作文課上,更應貫穿在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整個過程。
【關(guān)鍵詞】小學寫作 表達欲望 興趣 寓學于樂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許多課文都是學生學習寫作的典范,因此教師在教學生獨立閱讀課文的訓練中應有意識地進行作文訓練。不僅要求學生了解課文寫什么,還要讓學生懂得為什么寫,怎樣寫。在理解題目與中心的關(guān)系過程中學習審題與立意;在劃分段落、概括中心中學習擬層次提綱;在理解詞、句、段、篇中學習如何遣詞造句。通過反復閱讀,感受作者對事物的認識和思想感情,同時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例如,教學《海濱小城》和《火燒云》課文時,指導學生認真閱讀作者描寫景物的有關(guān)語句和段落?!逗I小城》一課中作者對小城美景的描寫和《火燒云》一課中作者對火燒云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出神入化的描寫都是很好的范例,可以指導學生反復閱讀、深入理解、仔細品味,啟發(fā)他們從中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
小學生還是孩子,各種教學活動應當從兒童心理發(fā)育狀況出發(fā),注重寓寫于樂的教學藝術(shù),創(chuàng)設(shè)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興趣。這樣,他們就能主動去學,沒有負擔和枯燥感地寫出童心童趣。這比只簡單地命題后就硬逼學生悶頭去寫要費事得多,但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受益。
一 日常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尋找寫作材料
第一,精心組織新穎有趣的活動,令學生在玩中學寫,樂中有悟。孩子們與游戲活動相伴長大,他們愛玩、好奇,對有趣的活動樂此不疲,在歡聲笑語中,身心愉快地投入活動中,調(diào)動了全部感官,感到痛快過癮。歡樂之后再寫此情此景,由于感受強烈,下筆也會通暢,好詞好句像小溪流水般從筆端自由自在地涌出,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說:“兒童學習任何事物的最合適的時機是當他們興致高、心里想做的時候。”
比如,在體育活動、課間活動、作文課堂上開展跳蹦蹦球、吹雞毛、頂氣球、捉蟈蟈螞蚱、瘸子捉盲人、踢鍵子、堆雪人、打雪仗、老鷹捉小雞等游戲活動;利用雙休日組織孩子動手栽蒜苗、做賀年片、做書簽、做玩具等活動。選擇的活動不僅要有趣,而且要有積極向上的內(nèi)容,使學生從玩樂中,從手工勞動中領(lǐng)悟一些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道理。例如,一名學生在《盲人捉瘸子》一文中的結(jié)尾悟出了“看來,干什么事都得動腦,游戲和學習一樣,只有想辦法,‘盲人才會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才能克服困難,戰(zhàn)勝對手”的道理。
第二,在活動與歡聲笑語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找出失敗的原因和取勝的訣竅。比如,一次在吹雞毛比賽中,筆者幫先輸一局的一方找原因,鼓勵他們不要埋怨,重整旗鼓再戰(zhàn),最后他們以二比一戰(zhàn)勝了對方。有位學生在作文中寫道:“……我覺得老師的話對呀,光是埋怨有什么用?應該注意伙伴們嘴的動作,努力去補救,互相配合,我應該從下向上吹,不就能化險為夷了嗎?團結(jié)一心,才能取得勝利!”只要讓學生明白了只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才能捕捉住閃光的東西,那他們就不再僅僅是用筆寫作文,而是用心去寫作文了。
第三,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寫好觀察日記、積累豐富多彩的寫作材料的能力。有意識地去認識世界,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應當從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在校園參加勞動時,教師可事先布置觀察問題,如“你在勞動中是怎樣克服困難的?周圍的人哪個干得最好?你學會了什么?”在勞動中,不僅讓孩子用手去干活,還要用心去看,用心去想,這樣才會對周圍事物留下具體深刻的印象,寫起作文來,才會肚子里有“貨”。每次勞動后,筆者都讓學生寫一篇觀察日記,把觀察到的收獲及時積累起來,日積月累,材料豐富了,筆也練熟了,寫作文時,這些材料自然會流出來。有位同學寫了篇《拔大草勞動》,由于細心觀察,用心體會,小作者把鏟草勞動遇到天熱、地硬、草難撥、手腫、口渴等困難都寫得具體生動。
孩子們都熱愛大自然,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如學校環(huán)境,帶領(lǐng)他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中去,觀察、欣賞田園風光。他們駐足于葵花海洋之中,偎在苞米、高粱、谷子旁邊,身心放松地在田野里捉蟈蟈、螞蚱、刀螂、捕捉蝴蝶、蜻蜓,孩子歡呼雀躍,興致很濃,流連忘返。孩子們眼界擴大了,知道了課本上沒有的知識,也陶冶了愛自然、愛家鄉(xiāng)的情操,寫出《向日葵》、《捉蟈蟈》、《捕蝴蝶》、《秋天的景色》等作文,感受真切,具體生動。不僅如此,還要讓學生們走出校園去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如看“菊展”,去“街心公園”游覽,領(lǐng)略夜晚燈光,逛夜市,看看市場商品的豐富多彩,擴大孩子們的視野,讓他們眼之所見筆之所寫均展示出童年生活的多彩畫卷。
二 幫助學生跨越語言變?yōu)槲恼碌恼系K
怎樣使孩子把所見、所聞、所感表達出來呢?怎樣跨越語言變?yōu)槲恼碌恼系K呢?
首先,啟發(fā)引導,讓孩子想清楚再說,訓練他們用口頭語言把觀察到的事物有條理地表達出來。在啟發(fā)人人動口表達時,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發(fā)言,表述正確的要加以肯定鼓勵,不足的要及時點撥糾正,把錯誤改正過來。要將含混不清的變得準確鮮明,不完整的要變得全面完整。這一步做好了,就為寫文章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chǔ)。每次作文前,教師都要充分做到讓學生想清楚說明白,在學生說的過程中,及時點評,讓學生改了再說,形成“說—評—改”的教學鏈條。
然后,在學生能順利說明白之后讓他們動筆作文教師再選擇上、中、下不同層次學生所寫文章,加以肯定、補充、糾正,啟發(fā)學生互相改正或自行改正,形成“寫—評—改”的教學程序。
這樣做,比傳統(tǒng)的教師批改講評好得多。一是將系統(tǒng)寫作過程完整化,集中時間學會斟酌,糾正傳統(tǒng)的隔周講評的做法。時過境遷,學生連看也不看,教師的批改只是無效勞動。二是節(jié)省了教師的批改時間,三是培養(yǎng)了學生寫作中自行修改的好習慣。
實踐證明,以興趣為前提,以觀察為基礎(chǔ),寓寫于樂,使學生樂中有悟,培養(yǎng)他們動口動腦的能力,提高他們自身素質(zhì),是一條使學生寫作水平逐步提高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