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聽力理解中,聽者不僅需要聽清錄音材料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話語的隱含意義。本文運用以會話含義理論和關(guān)聯(lián)理論為基礎(chǔ)的語用推理策略,探討了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要使學生正確理解所聽到的話語,應該引導學生尋找話語的最佳關(guān)聯(lián),在語境中推理,聽出言者的真正含義,從而提高聽力理解能力。
關(guān)鍵詞: 會話含義;關(guān)聯(lián)理論;聽力理解;語用推理
1 引言
“聽、說、讀、寫”是語言學習的四項基本能力,聽懂是一切語言交際活動的基礎(chǔ),要想順利、成功的進行交際,關(guān)鍵在聽。在最具權(quán)威的英語四、六級考試中,聽力測試的比重從之前的20﹪增加到35﹪。對學生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要求學生不僅聽懂材料的字面意思,還要理解話語的中心含義和隱含意義,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語用學研究話語的理解和運用,何兆熊指出:語用學的兩個基本概念包括:意義和語境,即語言在一定的語境中使用時所代表的具體含義(何兆熊,1989)。因此,聽力中需要同時注意語言本身的理解和語言之外非語言因素的理解,了解它們在交際中的作用,找出隱含意義并利用語境推理,以此來領(lǐng)會言者的真正意圖。
2 語用推理的基本理論
2.1 會話含義理論
1967年美國語言學家Grice第一次提出了“會話含義”和“合作原則”兩個概念。他認為人們在言語交際中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存在著一種默契,一種雙方都在遵守的準則,他稱這種準則為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簡稱CP)(戴維棟,何兆熊,2002:92)。合作原則包括數(shù)量準則、質(zhì)量準則、關(guān)系準則和方式準則。Grice指出,當說話人故意違反某一條或幾條準則,而且故意讓聽話人知道他違反了準則時,他就是在向聽話者傳達一種新的信息——會話含義。這就要求聽話人越過話語的字面含義設(shè)法理解說話人的隱含意義或言外之意。
2.2 語境理論
語境理論是英國語言學家Firth在上世紀30年代提出的。語境是語言使用的環(huán)境,是交際過程中交際雙方運用語言表達思想、交流感情或者推導、分析、理解話語含義所依賴的所有因素,它不僅包括語言知識,也包括非語言的知識。離開了語境,語言交際就無所謂語用意義了。
2.3 關(guān)聯(lián)理論
1986年Sperber 和Wilson合作出版的《關(guān)聯(lián)性:交際與認知》一書中提出了關(guān)聯(lián)理論(Relevance Theory)這個概念。根據(jù)關(guān)聯(lián)理論,語言交際活動是一種有目的有意圖的交際活動,是一個明示——推理的過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話語理解的過程就是再現(xiàn)話語關(guān)聯(lián)性的過程。具體來說就是,從說話人角度講,交際是一個明白示意的過程,即明白無誤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從聽話人角度講,交際是一個推理的過程,即依據(jù)說話人提供的信息推斷出說話人的真實意圖。這要求說話人提供的信息和聽話人的認知環(huán)境相關(guān)聯(lián),否則聽話人將對此信息置之不理,導致交際失敗。
3 語用推理策略在聽力理解中的運用
Rost是最早把關(guān)聯(lián)理論和聽力理解聯(lián)系起來的學者之一。他認為言語交際就是一個明示和推理的過程。大腦接收到聽力材料后,聽者就會基于其自身的語言知識、背景知識、記憶能力以及聽力內(nèi)容進行推理,尋求最佳關(guān)聯(lián),從而得出與聽力內(nèi)容最相關(guān)的理解而得出答案。在聽的過程中,聽者有選擇的聽,以最佳關(guān)聯(lián)性為原則,選擇最相關(guān)的語境要素組成語境,完成對話語的解釋。聽力理解過程就是不斷推理尋求最佳關(guān)聯(lián)的過程。在大學英語聽力測驗中,聽力并不是只要求學生僅獲得句子層面的內(nèi)容,而是要求學生探究句子的深層含義。下面以英語四級真題聽力文本為例子,具體解釋如何運用語用推理策略進行聽力理解教學。
3.1 利用關(guān)聯(lián)進行推理,為聽力做好準備
在英語四級聽力中首先讀選項,根據(jù)選項做預先推理,激活學生大腦中的相關(guān)認知,有助于理解聽力錄音并快速作答。
例如:A: A shop assistant B: A waitress C: A telephone operator D: A clerk
根據(jù)選項,學生會推測出問題會問職業(yè),為后面聽聽力錄音做好推理準備。當聽到“food”“order”兩詞時,立即激活相應的認知,推斷出“food”“order”和“waitress”的關(guān)聯(lián),選出答案B。
3.2 利用新信息聯(lián)想語境,獲得話語的關(guān)聯(lián)
新的信息與舊的已知的信息發(fā)生聯(lián)系,產(chǎn)生新的語境效果,新舊信息的關(guān)聯(lián)越強,理解話語就越容易。
例:W: Hey, Dan. I heard you meet Susans parents for the first time.
M:Yeah, next weekend. Fortunately her father loves to fish, so we will have something to talk about.
Q: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Dan?
A: He is going to give a talk on fishing.
B: He thinks fishing is a good way to kill time.
C: He has the same hobby as Susans father.
D: He is eager to meet Susans parents.
要想理解上面的對話,學生需要有如下認知:(1)Susan是Dan的女朋友;(2)第一次見女朋友的家長,男生要取悅他們;(3)為了取悅她的家長,他就要聊一些他們都感興趣的話題。結(jié)合新信息“her father loves to fish”進行認知推理,就能輕易正確理解話語,得出答案C。
3.3 利用合作原則,正確理解話語隱含意義
如果學生聽到說話者很明顯的違反了合作原則的一條或幾條準則,這時就需要學生透過聽力錄音的字面含義推導其隱含意義。
例:W: Will you be joining us later for the card game?
M: I have to catch up on the lesson I missed.
Q: What will the man do?
從字面來看男士的回答與問題毫不相干,他很明顯的違背了合作原則中的關(guān)系準則。這時男士這種回答就使女士不得不通過推理才能揣摩他的真實意圖,即他不能陪她玩紙牌游戲。
以上例句闡釋了在大學英語聽力中如何利用語用推理來正確理解交際中的話語??傊?,在聽力理解中,學生應該從聽到的語言材料中結(jié)合語境尋找最佳關(guān)聯(lián)信息進行推理。
4 結(jié)語
由于學生聽力理解能力比較低,了解并針對性的運用語用推理策略中的會話含義理論、合作原則、語境理論和關(guān)聯(lián)理論指導聽力練習,有助于他們發(fā)掘隱含在交際雙方話語背后的信息,有助于他們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師在大學英語聽力課堂中應引導學生掌握語用推理策略,加強學生對語用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 Rost. M. Listening in Language Learning 【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6.
2. Sperber,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 Blackwell, 1986.
3. 戴維棟,何兆熊,新編簡明英語語言學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4. 何兆熊,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9.
5. 楊連瑞,張德玉.會話含義理論與英語聽力教學【J】.山東外語教學,2004,(1):64-66.
作者簡介:
高嘉(1987-),女,漢,河北石家莊,重慶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1級碩士研究生,專業(yè):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方向:教學理論研究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