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平
摘要: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歐亨利的作品以幽默的風格、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和出人意外的結局見長,再加上其詼諧風趣的語言,是其幽默風格的經(jīng)典表現(xiàn)手法。然而,歐亨利式的幽默具有更深的社會意義,它屬于“黑色幽默”,其悲劇內容和喜劇形式交織的表現(xiàn),使得歐氏小說具有歷久彌新、不同凡響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歐亨利 黑色幽默 歐亨利式幽默
歐亨利,二十世紀美國著名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小說家,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1862年出生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波羅鎮(zhèn)一個普通的醫(yī)生家庭。從1899年起,他開始以歐亨利為筆名發(fā)表小說,直到去世為止,他一生共寫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其作品反映了二十世紀初期的美國社會生活,他和他的短篇小說也被贊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書”和“曼哈頓的桂冠詩人”。[1]
有人評論,“歐亨利之所以是歐亨利,完全在于他是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手法來進行創(chuàng)作的?!盵2]歐氏所描寫的故事往往極其平凡,大多是美國底層社會,尤其是紐約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語言風趣幽默,情節(jié)曲折生動,表現(xiàn)了小人物的悲哀,現(xiàn)實生活的無奈,幽默中有苦澀,無奈中有笑容,使人發(fā)笑,又讓人流淚,被人稱之為“含淚的微笑”。這是歐亨利式的幽默,是讓人深思的幽默,這種幽默也被稱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是美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出現(xiàn)的新的小說流派,對現(xiàn)代世界文學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它是小說藝術形式的一種新突破,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強調世界的荒謬和社會的瘋狂,其中悲劇內容和喜劇形式交織,表現(xiàn)了現(xiàn)實世界的荒誕、社會對人的異化、理性原則破滅后的惶惑和自我掙扎的徒勞。通過文學作品的幽默表現(xiàn),讀者可以感受到笑聲中所隱藏著的悲涼淚水和其中所蘊含的人生真諦,世人看得見是笑料,看不見的有淚水,此種表現(xiàn)手法很容易引起閱讀者感情上的共鳴,并達到思想上的共識。在歐亨利的作品中,幽默貫穿于整個故事之中,不僅是他表現(xiàn)故事的藝術形式,也是作者呈現(xiàn)其思想意識的主要方法。
一、“歐亨利式結尾”
截取社會生活的橫斷面來開展故事,是短篇小說的重要藝術特色。因為篇幅短小,只有構思巧妙、情節(jié)曲折,才能抓住讀者眼球,直擊讀者心靈。歐亨利對于這點運用得十分嫻熟和精妙。他的作品往往構思極其奇特,讀者在看似平淡如水卻又幽默詼諧的描述中,慢慢地走入作者講述的故事之中,直至最后出人意料卻又合乎情理的結局,給人無盡的回味。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加上出人意料的結局,也被稱為“歐亨利式結尾”。在歐氏作品中幾乎每篇都可以找到兩條甚至是多條敘述線索,歐亨利總是對故事的明線處盡情描寫,勾勒矛盾,埋下伏筆,做好鋪墊;暗線處則不動聲色,明暗兩條線索或者多條線索在故事中同時發(fā)展,在文章的結尾處聚合在一起,至此,作者常常筆鋒一轉,讓故事情節(jié)忽然出現(xiàn)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兩難或尷尬,失望或希望,產生了強烈的戲劇沖突。然而,這種變化又不是空穴來風,總是蘊藏在前文的故事情節(jié)之中,有一定的線索可循,“出人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給讀者強烈的心靈震撼和持久的藝術審美,因此,也達到了非常好的藝術效果,引起讀者長時間的思考和無窮的回味。比如《最后一片藤葉》,故事雖然短小精悍,結尾卻發(fā)人深思,寓意無窮。瓊西與蘇萍水相逢,困居陋室,艱難度日。瓊西病危,蘇盡心盡力救護,這些筆墨都是明線,點睛之筆卻是在最后,老畫家在風雨之夜于墻上所畫的“最后一片藤葉”,這是小說的暗線。整個故事是通過明暗兩條線索的交織與碰撞來達到故事的高潮——老藝術家貝爾曼在墻上畫的那最后一片常青藤葉子,使瓊西起死回生。歐亨利在兩條線索交匯點處突出了這片葉子是老藝術家一生的杰作,也凸顯了貧窮藝術家們相濡以沫的真誠友誼,在一個高樓林立、人情淡漠的社會里,人們之間的互相關心愛護,為冰冷的世界增添了一些溫暖,增加了人性的光芒。“藝術的成功永遠是一場騙局。”[3]《麥琪的禮物》是歐氏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這篇文章中精心設置了伏筆和懸念,講述了一個充滿曲折而又頗具巧合的故事,尤其是在結尾時的獨到處理,好像在讀者面前進行了一幕魔術表演,突發(fā)性的逆轉結尾,同時也打破了讀者的思維定勢,使讀者的期待完全落空,因此也起到了強烈的審美效果。正如作者在小說結尾所說的:“在所有贈送與接受禮物的人里,夫妻倆是最聰明的,無論在什么地方,夫妻倆是最聰明的,夫妻倆就是絕頂聰明的‘星占家?!睔W亨利這一小說結尾雖然簡短,只有幾句話,但這樣戛然而止的、讓讀者啼笑皆非的結尾,并不有違于常理,反倒耐人尋味,引人思考,也因此使得作品的思想境界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關于這一點,一位批評家有一段精辟的論述:“歐亨利把全篇的重心和靈魂都安排在結尾部分。當我們讀到這篇文章的前面一大半篇幅的時候,幾乎漫不經(jīng)心……可是,等讀完結尾部分,感受就完全不同了,好像眼前突然閃起一道電光,先前隱藏的那些東西洞悉無遺,整個畫面也非常清晰起來,人物的性格特征原來是那么鮮明,作品的社會意義原來是那么尖銳?!盵4]可見,歐亨利是把作品的靈魂全都凝結到了結尾,是一種“含淚的微笑”。
二、語言的魅力
歐亨利作品的藝術魅力不僅在于他幽默的天性,更來自于他出眾的語言才能,他可謂是一位天才的語言大師。歐氏的文風詼諧幽默,文字生動簡潔,細節(jié)描繪真實準確,在文章中,他善于運用比喻、夸張、諷刺、擬人、對比、諧音、議論、雙關、諺語等等多種修辭方法,通過看似風趣幽默的文筆,輕松生動的語調來描寫人物、拓展情節(jié),并服務于作品中的喜劇形象,烘托喜劇里的悲劇情調,渲染悲劇中的喜劇氛圍,讓讀者從夸張可笑的描寫中領悟內在的莊嚴,從生動活潑的文字中啟迪人們思考。在歐亨利的作品中,妙趣橫生的語言片斷筆筆皆是,他的妙筆生花自然形成了濃郁的幽默氛圍,然而在貌似輕松俏皮的文字背后,卻有著發(fā)人深省的沉重,這也是他獨特的幽默語言風格。歐氏在諷刺挖苦中從不直接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他的描繪盡量真實、客觀而且冷靜,幽默的語言,曲折故事替作者說明了一切,作者不是沒有感情,而是將感情隱藏于作品之中,透過這笑聲,讓讀者去感受,去思考。比如短篇小說《警察與贊美詩》中,在寒冷的冬天,主人公蘇比想找一個地方過冬,他一心盼望的是到島上去住三個月。三個月不愁吃住,既能擺脫警察的打擾,又有意氣相投的朋友朝夕相處。而所謂“到島上去住三個月”,其實也就是三個月的牢獄生活,而這卻是蘇比夢寐以求的,語言的風趣和反諷給我們帶來深深的思考。然后,他為自己如何能在島上度過三個月做了計劃。接下來,計劃一一實施,然而卻無一成功。他首先打算在一豪華餐館美美地大快朵頤,然后就可以因無錢付賬被送進監(jiān)獄,但是,當他剛一邁進飯店的門口,侍者的眼睛便落在了他那雙“傷風敗俗的皮鞋上”,在這里,作者把那雙皮鞋之破夸張到一個可笑的程度,也起到了幽默的效果。后來,當蘇比又選擇了一個小飯店打算大吃一頓時,那雙“傷風敗俗的皮鞋”雖然沒有阻止他的用餐計劃,可是當他向侍者坦白“錢大爺與他素昧平生”,并叫侍者去請警察老爺時,侍者卻說“用不著驚動警察老爺”,并找人“干凈利落地讓蘇比左耳貼地,摔在鐵硬的人行道上?!痹谶@些故作輕描淡寫的文字下面,荒誕可笑的行為背后,帶給我們的是真實的“含淚的微笑”。文章的本意是要描寫蘇比作為小人物的悲慘命運,但歐亨利卻使用幽默的語言和調侃的語氣,使故事幽默之極而又凄涼之至。[5]在此篇文章中,歐氏通過對詞匯的夸張和誤用,不但賦予了主人公鮮活的形象,而且也取得了強烈的幽默效果,是其歐亨利式幽默創(chuàng)作手法的具體體現(xiàn)。他的小說之所以能打動讀者,與他的語言魅力是離不開的,比如在《最后一片藤葉》中,歐亨利細致地刻畫了貝爾曼的形象,描寫充滿了幽默與諷刺。他的絡腮胡子一直蓄到了胸膛,這馬上會讓我們聯(lián)系到風度翩翩、極具氣質的藝術家,加之他已六十多歲,讀者也會馬上聯(lián)想到這個人肯定是極富有藝術造詣的。然而,作者接下來的一句話立刻把讀者從想象中拉到了現(xiàn)實:他只是長得像真正的藝術家而已,事實上,他在藝術上一事無成。四十多年了,卻沒有一幅像樣的畫。他僅靠給年輕畫家當模特維持生計。除此之外,他還是個脾氣暴躁、愛酗酒的老頭,還愛攻擊別人的痛處。[6]語言幽默風趣是歐亨利小說顯著的藝術特點之一,這種特點與他的小說題材、刻畫人物的社會地位、創(chuàng)作的思想有直接關系,歐氏小說多描寫的是社會下層人物的日常生活,關心的是在不幸中掙扎的小人物,作者同情他們,卻又無力改變這些,因而以無奈而又帶有幽默的文筆來描寫他們,為他們訴說,也為他們苦笑,因此,增強歐氏作品的社會意義,具有永恒的藝術魅力。
歐亨利的作品雖然大多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從表現(xiàn)形式來看具有喜劇效果,但仔細分析故事,卻又有淡淡的悲哀,使人心情沉重,這也是歐亨利式讓人思索的幽默。出人意料的“歐亨利結尾”和“含淚的微笑”式的幽默是歐氏的經(jīng)典表現(xiàn)手法,在批判社會現(xiàn)實的同時,也表現(xiàn)了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因此,使得他的作品能夠經(jīng)受住時間的考驗,留給讀者更大的思考空間。
參考文獻
[1]秦牧.揭開“美國生活的百科全書”——歐亨利短篇小說新讀[J].外國文學評論,1980(1).
[2]世界經(jīng)典名著文庫編委.麥琪的禮物──歐亨利短篇小說選[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0.
[3][俄]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7.
[4]張昕.論歐亨利短篇小說的藝術構思[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4).
[5]馬軍.論歐亨利的創(chuàng)作風格———以《警察與贊美詩》為例[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05(3).
[6]李學.人性向善的光芒———簡析歐亨利小說[J].新西部,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