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貞
摘要:語文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重要途徑。由于對中小學語文教育性質理解的偏差存在強烈的功利化傾向,忽略了語文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應有作用。強調語文教育的整體價值,才是我們正確對待語文教育價值取向的基本態(tài)度,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和全面依靠學生。
關鍵詞:中小學 語文教育 審美教育
語文教育是語文和教育的統(tǒng)一體,對此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表示:“語文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庇纱丝梢?,中小學語文教育首先是一種普通學校的教育,而不僅僅是應試的教育。
一、當前中小學語文教育存在的誤區(qū)
對于語文教育價值取向理解的偏差,導致語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一種“異化”的現象。這種異化現象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語文教育的專業(yè)化傾向。即中小學語文教育沒有很好地突出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教育的特點,從而造成中小學語文教育在實踐中變成了功利化的語文教育;另一個是語文教育的忽略傾向?!墩Z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雖然人們認可語文教育在審美教育中的地位。但是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中小學語文教育還是面臨一些困境,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語文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當今社會,文學的地位不斷下降,作為審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語文教育得不到更多關注的目光。
(二)語文教育存在著強烈的功利化傾向
很多家長逼迫孩子學習語文,不是真正出于孩子的興趣。而是為了作為升學考試的“敲門磚”,以應對高考等升學考試。對語文教育的意識存在功利化傾向。此外,我國的基礎語文教育還存在只關注語文課程的外在價值。而忽視語文課程的內在審美價值:只注重語文知識技能的傳授與訓練,而忽視學生語文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等誤區(qū),導致了在語文教育教學實踐中.語文課程審美性等功能的嚴重喪失。
二、我國中小學語文教育實踐的定位方向
基于對語文教育性質的正確理解,我們就會發(fā)現,爭論語文教育到底是傾向于內在審美價值還是外在實用價值這個問題是沒有必要的。因為真正完整的語文教育是必須二者兼顧的,偏袒一端,都難免偏頗,只有在不同的語文教育價值取向的觀點中求取平衡。變非此即彼的單級思維為兼容并蓄的多極思維,強調語文教育的整體價值,才是我們對待語文教育價值取向的正確態(tài)度。
(一)語文教育應是育人教育
語文教育的育人目的是通過美育的方式實現的,因此,語文教育的全部過程應是一種自覺的審美過程,應貫穿著所有的審美因素,并應以美感的發(fā)生為根本內容。這樣,在長期的、多次的美感發(fā)生和發(fā)展中,語文教育才會影響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和意向。對于語文教師來說.最重要的工作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對于中小學生來說,語文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識、技能的傳授。而是表現在啟迪、激勵、喚醒、感染和凈化等效應上。
(二)語文教育應是審美教育
語文教育的氛圍具有審美因素,教師與學生的情感投入,教師富有感情色彩的朗誦、以及豐富的表情與動作的感染,可以營造特定的氣氛和情調。語文教育的課堂安排也具有審美因素,通過名家欣賞、分析及評議等語文實踐活動,可以加深對有關語文要素及其所表達情感的體驗,激起情感共鳴并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可見,語文教育包含著豐富的審美因素,這就為語文教育中的審美教育提供了存在的條件。也使審美教育在語文教育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語文課程應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基本園地,通過美向德、智、體等諸多方面發(fā)揮滲透和影響作用。
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語文教育的價值不僅是多元的,而且這些價值通常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往往相互交融,不可分割。不論是缺失了內在審美價值的語文教育,還是缺失了外在實用價值的語文教育,都不是完整的語文教育,也都不是真正的語文教育。強調語文教育的整體價值,才是我們正確對待語文教育價值取向的基本態(tài)度。
因此,從育人和美育的角度來看,我們應當摒棄將語文教育作為升學“敲門磚”的做法,摒棄“精英教育”的運行模式。摒棄把語文知識技能作為語文課程首要目標的做法。而應當強調通過親身參與語文活動來加強語文體驗,強調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來開發(fā)學生語文潛能,強調教學必須以激發(fā)語文興趣與培養(yǎng)良好態(tài)度為基點并視之為學生在語文方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決定因素。因此,盡可能充分地發(fā)揮語文教育的輔德、益智和健體價值,無論是對整個學校教育還是對語文教育本身都是很有必要的。不過,僅僅以語文教育的外在實用價值來證明語文教育存在的必要性顯然有失根本原則。把語文教育完全納入到德育、智育的軌道來實施,使語文教育德育化、智育化將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的。
三、發(fā)揮語文教育價值的實踐措施
(一)充分尊重學生
“對學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質和基本原則,其關鍵是從內部和外部了解學生。從內部了解學生,是使我們認識學生可以被尊重的理由;從外部了解學生,是使我們了解學生所處的地位,認識學生必須被尊重的原理?!?/p>
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尊重兒童的獨立性就是保護了兒童獲得最大發(fā)展的可能性。
中小學語文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生存和發(fā)展權利,承認和維護學生在語文方面的個性差異,為學生在語文方面的學習和自由發(fā)展創(chuàng)造寬松的時空環(huán)境。語文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自尊心與自信心。欣賞學生在語文鑒賞和表現方面的才能,真正地把學習語文的歡愉帶給每一個學生。中小學語文教學要為每個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提供平等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和尊重每個學生。在教學中,充分認識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語文水平不高的學生常常給予欣賞和鼓勵。
(二)積極引導學生
語文課在中小學教學中是活動性、實踐性最強的課程之一。新修定的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要求在語文教育中應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語文實踐,鼓勵學生對所聽語文有獨立的感受和見解,并勇于表述自己的體驗。中小學語文教學不應該理性化、學術化。而應該在一定程度上讓語文生活化。讓學生在參與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中,愉悅地掌握基本的語文文化知識和技能,獲得愉悅的審美體驗,增強進一步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信心,讓快樂伴隨終身。
作為教育者,應為學生營造寬松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氛圍,激活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改變原來的從教師的主觀感受出發(fā),以一成不變的素材為主要內容,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等諸多弊端。在實施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只限于課堂還要體現在課外、校外,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生活,去探究自然、探究人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選擇自己喜歡的語文。
參考文獻
[1]趙宋光.語文教育心理學概論[M].上海:上海語文出版社,2003.
[2]王安國.從實踐到決策——我國中小學語文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M].廣州:花城出版社,2005.
[3]于潤洋.現代西方語文哲學導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4]黃瑾主編.學前兒童語文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5]路海東主編.教育心理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6]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J].中國語文教育,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