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人生識字聰明始”,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一年級語文課程的目標是讓學生多識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但由于識字量大,內(nèi)容較為枯燥,低年級學生沒耐心學習。如何利用教材的優(yōu)勢,盡可能地挖掘?qū)W生的潛能,讓識字變得輕松、愉悅,讓閱讀提前實現(xiàn),是每一位教師所面臨的新課題。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一、多做文字游戲,激發(fā)識字興趣
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表現(xiàn)。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游戲的形式很多,我們可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如“戴帽子”:將聲母、韻母、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請學生上臺選聲母和韻母合成的音節(jié),并貼在生字卡片的上邊;“換衣服”:給一個字連續(xù)換幾個形旁,讓學生分別讀其音,釋其義;“摘水果”:教師先畫出不同的果樹,再把寫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貼到相應的果樹上,如“楊”和“揚”、“刻”和“孩”、“欄”和“攔”等。教師讀哪個字,就讓學生把帶有這個字的水果摘下來,然后用這個字組詞。教師要將這些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游戲的樂趣,自然會對識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二、借助順口溜,巧記生字
遇到難認、易寫錯的字,教師可借助順口溜教學。在學習“孩”字時,我編了一首兒歌:“‘子字旁,點橫頭,扭一扭,撇一撇,下藏一人是小孩?!痹诮獭疤铩弊謺r,我注意從漢字的筆畫可變化出更多的生字的特點來拓展學生的思維,啟發(fā)學生勤動腦,多識字。在上課時,我問道:“‘田字中間的‘豎,如果出頭,可變成什么字?”有的學生說是“甲”字,有的學生說是“由”字,還有的學生說是“申”字。這樣,教一個“田”字,學生就拓展認識了“甲”“由”“申”三個字。于是,我編了一首兒歌:“小小田兒四方方,一筆出頭申甲由?!痹诮虒W以“青”為聲旁的字時,我根據(jù)字音和字義編了一首兒歌:“有水方說清,有言去邀請,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濃,麗人留倩影,日出天氣晴?!边@樣的方式,學生容易學,容易記,而且不易遺忘。實踐證明,順口溜識字教學,幽默風趣,寓教于樂,朗朗上口,易學好記,學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現(xiàn)語文課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識字效果。
三、采用直觀教具,提升識字技能
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較差,因此,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恰當?shù)剡\用直觀教具,將圖文和聲音結合起來,能使課堂產(chǎn)生活潑、生動的效果。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識字的效率,還能使學生很快領悟字詞的意思。如我在教學“山、水、火、木、鳥”這一組象形字時,先用投影儀出示圖片,再由實物圖講到象形字,最后講簡化字,將簡單的筆畫結構和生動鮮明的表象聯(lián)系起來,激起學生探索這蘊含著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文字世界的興趣,增強記憶的效果。漢字中有一部分形近字,它們或換偏旁,或加偏旁,或區(qū)別僅在于點和橫的長短,使辨別能力不太成熟的學生難以辨別。多媒體的使用使這一難題迎刃而解。如“亭”和“?!弊x音相同,字形相似,如何區(qū)分呢?我采用多媒體出示一座六角亭,打出生字“亭”,再將一個人移至六角亭旁,打出生字“?!?,簡單的兩幅圖就區(qū)分了這兩個字的形和義,學生一目了然。
四、尋找識字規(guī)律,體驗快樂
在識字教學中,我們可以放手讓學生去尋找識字的方法和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激發(fā)他們的樂趣。如在教學“清、情、請、精、睛”這組形近字時,我首先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尋找規(guī)律,很快學生就發(fā)現(xiàn)這組生字只是偏旁不同。我順勢引導:“別看它們只是變了偏旁,意思可全變了。”我揭示了形近字構字的規(guī)律,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教學同一類偏旁的生字時,我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它們的秘密,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同點。如教學“江、河、湖、海、洋”這組字時,學生們通過觀察知道這些字都與水有關,增強了識記效果。在教學象形字時,教師采用圖與字、物與字結合的方法,讓學生明白這種參照事物的樣子造出來的字就是象形字,從而在學習和比較中掌握象形字的規(guī)律,學會識字。引領學生自主尋找規(guī)律識字,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舉一反三,大大提高識記生字的效率。
五、開展實踐活動,拓展識字空間
生活是很好的識字課本,社會也是很好的識字課堂。因此,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課本以外的語文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廣泛識字,讓他們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資源引導學生識字。校園里的告示牌、宣傳欄、光榮榜、校訓,這些都是學生識字的好素材,我們應該經(jīng)常鼓勵學生有意識地在校園里走走、看看、讀讀。我們還可以把課堂延伸到家庭、商店、街道,讓這些生活場所也變?yōu)樽R字教學的課堂。如學了《在家里》之后,我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制作詞語卡片,貼在家里相應的物品上,如“沙發(fā)”“臺燈”“書架”等,讓學生在無意中認識生字,而沒有心理負擔。學生喜歡逛超市,超市中的商品名稱也是學生識字的資源。教師可經(jīng)常給學生展示和交流的機會,開展有意義的識字擂臺賽,讓學生在自我的成就和彼此的激勵中激發(fā)識字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識字。
只要我們多動腦筋,勤于思考,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學生的識字學習就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我們也會隨著學生的成長一起成長,何樂而不為?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