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雙英
摘 要:以黃山景區(qū)的旅游翻譯為例,首先分析了譯者作為源語文本讀者與目的語文本創(chuàng)造者的雙重身份,指出譯者是一個特殊的讀者,他在自己的期待視野制約下對源語文本進行閱讀、理解與接受;同時又是一個特殊的創(chuàng)造者,譯者本人的接受、參與與闡釋都對譯本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接著探討了譯者的創(chuàng)造、視野融合與視野分歧,指出譯者的期待視野對于源語文本的接受與所采取的旅游翻譯策略的影響,提出作為源語文本讀者與目的語文本創(chuàng)造者,譯者應(yīng)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擴大視野,以達到與源語文本作者在最大程度上的視野融合。
關(guān)鍵詞:譯者;雙重身份;旅游翻譯;期待視野;視野融合;文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06-0211-04
本文分析了譯者作為源語文本特殊的讀者及目的語文本創(chuàng)造者的雙重身份,提出了譯者在旅游翻譯中所應(yīng)采取的文化策略。
一、譯者:一個特殊的讀者
在翻譯過程中,譯者的作用是把源語文本轉(zhuǎn)化為目的語文本。翻譯即譯意(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1]。譯者在翻譯之前首先要閱讀并理解源語文本,譯者的任務(wù)建立在閱讀的基礎(chǔ)上[2]。因此,譯者是一個特殊的讀者,他在自己的期待視野制約下對源語文本進行閱讀、理解與接受。期待視野指讀者在閱讀作品之前,根據(jù)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與審美情趣等,對于文學接受的預(yù)先估計與動態(tài)期盼[3]。對作品的理解過程就是讀者與作品不斷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完善讀者對于作品的接受,拓寬抑或否定讀者的期待視野,由此產(chǎn)生讀者對作品新的理解。
作為一個特殊的讀者,譯者探究所要翻譯的文本之原意。一般情況下,他不難理解源語文本中的文化信息,然而,他也會遇到困惑并要經(jīng)過多方查閱研究,否則就很難完成跨文化交際的任務(wù):減少源語文本與目的語文本之間、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差距?;趯υ凑Z文本的接受,譯者用目的語傳遞源語信息,譯者是信息、意義及文化的傳遞者。
例1: 月上仙女峰——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畫且為“仙女”舞
Moon Climbing up the Fairy Peak
—The lonely Goddess of the Moon, outspread large sleeves,
Daces up endless skies for these fairy-like trees[4].
要翻譯黃山景區(qū)中“月上仙女峰”的景點名稱及上述詩句中的“仙女”,譯者得首先了解兩處“仙女”分別指代什么,以及關(guān)于“嫦娥”的傳說故事。外國讀者很難理解與接受“嫦娥”這一極具中國古代文化特征的傳說人物。如果音譯成“Change”,會使外國讀者感覺十分陌生與迷茫,也很難傳遞中國的文化信息。譯者將其譯成“Goddess of the Moon”正是基于對嫦娥奔月傳說故事的了解。此外,“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畫且為‘仙女舞”來源于毛澤東于1957年寫的詩詞“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在本詩中,孤單寂寞的月中仙女嫦娥舒展衣袖,為毛澤東的夫人楊開慧(“楊”)以及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柳”)兩位革命烈士(“忠魂”)翩翩起舞。詩句被修改引用、來描述黃山景區(qū)中的“月上仙女峰”,創(chuàng)造了一種凝重、肅穆、空靈的景區(qū)夜景:仙女峰上仿佛有仙女在為山峰上看似一個個小仙女的一棵棵松樹(“these fairy-like trees”)翩翩起舞。進一步閱讀與查證可以使讀者更明確“月上仙女峰”的名字由來,即這座山峰看起來仿佛月亮上面的仙女嫦娥,the fairy on the moon, 因此,把“月上仙女峰”翻譯成“Moon Climbing up the Fairy Peak”是一種誤譯,否則,譯者把“月亮上的仙女”理解成“月亮爬上仙女峰”了。誤譯正是因為作為譯者的讀者未深入理解原文中的名字由來。
上述實例證明作為特殊的讀者,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對源語文本的理解過程及其本身的期待視野直接影響著翻譯的質(zhì)量。一般而言,譯者的翻譯過程分為兩個階段:接受與創(chuàng)造。接受過程中譯者對源文進行理解,創(chuàng)造過程中譯者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進行再創(chuàng)造。
二、譯者:一個特殊的創(chuàng)造者
(一)譯者的創(chuàng)造
從本質(zhì)上,翻譯只能是一種閱讀。是有著一定的文化藝術(shù)素養(yǎng)、特定時代歷史背景、某種政治思想傾向的讀者的“解讀”[5]。閱讀是為了解讀,譯者的任務(wù)就在于通過閱讀與解讀,發(fā)現(xiàn)文本內(nèi)的預(yù)期效果并將其體現(xiàn)在目的語文本中。解讀是為了創(chuàng)造。譯者是一個特殊的創(chuàng)造者,譯者本人的接受、參與與闡釋都對目的語文本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
例2:迎客松——淡淡一笑百媚生,輕輕啟唇迎佳賓
Welcoming Guest Pine
——A sweet smile is full of feminine charms,
To welcome distinguished guests with open arms[4].
迎客松是黃山的名片,大多數(shù)游客來黃山旅游都要去拜訪迎客松。如何生動地翻譯有關(guān)迎客松的描述是一大難題。源語文本中,迎客松被比作一位優(yōu)雅的女士,其淡淡的一笑,笑容蕩漾,使人聯(lián)想到迎客松在微風輕拂下枝葉搖曳,仿佛好客的主人在向客人招手;其優(yōu)雅的姿態(tài)猶如一位魅力十足的美女,正如古詩句“回眸一笑百媚生”。譯者創(chuàng)造性地把描述這名女性的“唇”轉(zhuǎn)化為“arms”:作為黃山上的松樹,它伸展出來的枝葉就好比是好客的主人伸出胳膊、張開懷抱。同時,譯文也迎合了西方人的風俗禮節(jié):他們通常是以擁抱來表示對客人的歡迎的。當潛在游客閱讀上述譯本時,又如何能抵擋一個帶著甜美微笑、張開熱情懷抱的女人的意象呢?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翻譯大大增強了旅游宣傳的效果。
這種創(chuàng)造需要譯者對源語文本的接受更加徹底,比普通的讀者更為敏銳,否則,無法實現(xiàn)翻譯過程中的再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又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有必要介紹一下接受理論中的一個概念,視野融合。
(二)視野融合
姚斯的接受理論提出了“期待視野”的概念,它為人們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閱讀與評價文學作品創(chuàng)造了標準。期待視野在早期為人們解釋了作品是如何被接受與解讀的,它并沒有為人們理解世間萬物提供依據(jù)。姚斯廣泛地利用了加德默爾的解釋學理論,認為文本是文本與過去及現(xiàn)在的讀者之間永無休止的對話,現(xiàn)實譯者的新情況經(jīng)常會影響到以往的作品如何被新解讀、新接受[6]。要理解作品在創(chuàng)作之初是如何被理解的,人們只能根據(jù)現(xiàn)在的情況去推測,因此“視野融合”就被提出來了,其融合了過去與現(xiàn)在、譯者與作者。換言之,融合了文本與現(xiàn)代讀者的期待視野。讀者對文本的詮釋和解讀過程不是對原文本原意的回溯,而是一種通過文本而實現(xiàn)此在的存在方式,是在理解和詮釋的過程中實現(xiàn)過去真理與當下生命的思維性溝通,也可以說是讀者從自身的歷史性出發(fā)去闡釋解讀原文本。于是,在與文本的思維性溝通中就產(chǎn)生了伽達默爾所說的“視野融合”。這個過程也是意義的復活和創(chuàng)生過程[7]。文本的意義不能獨立于其被接受的歷史,這在接受階段表現(xiàn)得尤為真切。當譯者在閱讀原作時,他是通過視野融合進行理解的。當譯者閱讀旅游文本時,其理解的方式也是相類似的。
例3:仙桃峰——疑是大圣偷禁果,送于下界度蒼生
Immortal Peach Peak
——Monkey King, a suspect, steals the forbidden apple,
But sends it to Earth to save the common people[4].
上述譯例中,譯者并沒有把“仙桃峰”中的“仙桃”音譯成“Xiantao”,而是把“仙桃峰”意譯為“Immortal Peach Peak”,有利于表現(xiàn)出這座山峰的神秘特色:有長壽桃的山峰是不朽的。另一方面,根據(jù)《西游記》的描述,大圣(美猴王)偷的是蟠桃,因此“禁果”指的是“flat peach”。然而,譯者并沒有將其譯成“the forbidden peach”,而是譯為“the forbidden apple”,因為在西方世界中,亞當與夏娃偷吃“禁果”蘋果的故事家喻戶曉。此處譯者的視野并沒有與源語文本的作者相融合,而是與目的語文本的讀者相融合。視野融合在作者、譯者與讀者的三角框架中得以實現(xiàn),是譯者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先決條件。
視野融合的實現(xiàn)可以是多種方式的。社會環(huán)境改變了,新的期待視野就會出現(xiàn),對于原作的接受,譯者不可避免地受著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如參考資料、社會背景、個人觀點、教育程度等。新的期待視野不斷超越舊的期待視野,因此人們會摒棄以往成功的翻譯,認為那已經(jīng)過時。另一方面,時新的譯本也受限于譯者本人的觀點,也將會被別人所取代。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同一部原著會有多個不同的譯本。
(三)視野分歧
當然,視野的完美融合是翻譯中的理想狀態(tài)。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譯者的視野并不都能與原作實現(xiàn)融合,而出現(xiàn)了與作者觀點相矛盾的解讀,出現(xiàn)了視野分歧。原因是譯者的期待視野與文學作品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距離,對文學作品的接受也會引起視野的變化,因為其否定了人們熟悉的經(jīng)驗。事實上,譯者期待視野與文學作品之間、對以往審美體驗的熟悉程度與作品所需要的視野改變之間的距離,確定了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與藝術(shù)特性。新作品的接受需要一種“視野的變化”,這之間的距離謂之審美距離[8]?!耙曇暗淖兓卑曇暗姆制纾曇胺制鐣饘ψ髌返恼`讀、誤解、誤譯。譯者本人的情況決定著他的期待視野,這種期待視野與原作會產(chǎn)生距離,甚至發(fā)生矛盾,引起視野分歧。
一般而言,原作與譯作在不同的時間由不同的人們創(chuàng)作而成,作者與譯者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成長并接受教育,有著不同的視角或觀點,這些都會引起視野分歧。此外,翻譯在兩種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進行,由于文化差異,視野分歧也很難避免。請看下面的實例:
例4:黃山
A.The Yellow Mountain
B.Huangshan Mountain
“黃山”有兩種主要的譯法,即“The Yellow Mountain”和“Huangshan Mountain”,哪種譯法更好呢?很難定論,因為大多數(shù)外國人都知道這兩個譯名均指皖南的同一座名山。譯名“The Yellow Mountain”來自于譯者與中文名“黃山”出現(xiàn)的視野分歧。黃山古稱黟山,公元747年,唐玄宗為了紀念黃帝將黟山改名為黃山。黃帝曾在黟山采集草藥并做成長壽丸,他吃了長壽丸后成了仙。傳說中黃山因黃帝而得名,但其顏色并不是黃色的,事實上黃山的山體顏色是黑色的,據(jù)說秦始皇為此山命名為黟山,因為他喜歡黑色,“黟”即黑色的意思。此山山腳有一個縣,名為黟縣。譯名“The Yellow Mountain”使讀者聯(lián)想到山的顏色是黑色的,這與此山的文化背景相左,對于一個專有名詞的翻譯,“Huangshan Mountain”更恰當一些,再則,“黃山市”也不能翻譯成“The Yellow Mountain City”。
因此,譯者必須了解其文化背景才能正確翻譯出文本的原意,正確理解原作才能與作品的期待視野相融合,然而,正如翻譯等值一樣,視野的完全融合是很難實現(xiàn)的,譯者所能達到的是視野的最大程度融合。作為一位特殊的讀者,譯者需要拓寬知識面,閱讀相關(guān)材料,了解作者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地位等,以縮短與作者及作品之間的距離,達到對作品的深層次接受,獲得視野的最大程度融合,減少視野分歧,獲得最佳的翻譯。
三、譯者:在旅游翻譯中所采取的文化策略
(一)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翻譯是一種跨語言、跨文化的活動,因此,譯者要培養(yǎng)強烈的跨文化意識。文化知識是譯者翻譯活動不可或缺的要素。譯者不僅要擅長語言的使用,更要掌握文化知識,這樣他才能正確接受文化的內(nèi)涵。譯者處于文本原創(chuàng)者與譯本讀者的中心位置,在翻譯時對文化知識的把控及對審美的判斷尤為重要。譯者是不同文化之間的橋梁。
在旅游外宣材料中,有許多內(nèi)容富含文化信息,這些對譯者而言也許是陌生的。沒有相關(guān)的文化背景知識,譯者的翻譯就不可能到位,就會引起文化視野的沖突。因此譯者培養(yǎng)跨文化知識是十分重要的。下面的例子進一步說明譯者培養(yǎng)跨文化知識的重要性。
例5:日出——一輪涌出霞滿天,萬壑千峰生紫煙
Sunrise—
The bright red sun is rising out of colorful cloud
With thousands of valleys and peaks in a purple mist shroud[4].
此處譯者將“紫煙”翻譯成“a purple mist”值得商榷。這兩句描述日出的詩句來源于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名詩: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望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紫煙”的說法可以追溯到有關(guān)老子的典故。老子到來的時候都會出現(xiàn)紫色的祥云,因此古有“紫氣東來”一說?!白蠚狻痹谥袊鴤鹘y(tǒng)中,特別是道教中意指吉祥?!白仙币泊砀哔F或皇室,如有“紫禁城”、“紫禁宮”、“紫袍”、“紫書”和“紫臺”。然而外國人對這些文化背景鮮有知曉?;浇讨校仙潜瘋臉酥?。當外國讀者讀到“a purple mist”之時,他們就會覺得很迷惑:霧為什么會是紫色的,而云卻是多彩的(“colorful cloud”)。再看看許淵沖翻譯的“望廬山瀑布”:
CATARACT ON MOUNT LU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a wreath of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azure sky.
許淵沖并沒有把“紫煙”翻譯成“a purple mist”,而是譯成“a wreath of cloud”,為讀者營造出一種清新、浪漫與吉祥的氛圍。因此在翻譯中,譯者的不同文化背景決定著表達的不同,譯者的文化意識直接體現(xiàn)在譯文中。
那么如何培養(yǎng)譯者的跨文化意識呢?一般而言,對外國文化的掌握可以通過三個渠道:觀察、廣泛閱讀或教育、參與外國文化。然而,不同的譯者對于獲取不同的文化和文化視野有不同的體驗。譯者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熟悉目的語國家,講座、小組討論、影像資料以及閱讀材料都有助于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此外,如果條件允許,融入到外國文化中也有助于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包括親自參觀考察目的語國家,親歷旅游材料翻譯中的文化傳遞。作為旅游外宣材料的譯者,如果能為外國游客擔任翻譯工作,并更多地與外國游客交流,將有助于他更好地掌握外國文化。當然最好的是到國外去旅游,去體驗外國文化,并對中外文化進行比較,這樣在旅游翻譯中就能獲得更好的跨文化交流。
(二)拓寬文化視野
先分析兩個翻譯實例:
例6:左東是北海景區(qū)的“始信峰”、“獅子峰”、“石筍峰”、“仙女峰”等諸峰。
On the left east are Shixin Peak, Lion Peak, Stone Bamboo-shoot Peak, Fairy Maiden Peak, etc[9].
例7:北海始信峰,峰雖不高,但巧石爭妍,奇松林立,三面臨空,懸崖千丈,加上有石筍、上升兩峰與之鼎足而立,左右陪襯,游客到此定要嘆服黃山之美,始信黃山之奇,這“始信”兩字用得千古叫絕。
In the scenic spot of North Sea, there is the Shixin Peak (Beginning-to-Believe Peak). Though it is not high it has many jagged rocks of grotesque shapes, unique pines. It has steep, deep cliffs on its three sides. On its left is the Shisun Peak and the Shangsheng Peak on its right. Whenever the tourists come to visit here they could not help believing the beauty as well as the uniqueness of Mt. Huangshan. Shixin, the two Chinese characters are well-said indeed[4].
在例6中“始信峰”被翻譯成“Shixin Peak”,在例7中被翻譯成“Shixin Peak (Beginning-to-Believe Peak)”。探究“始信峰”名字的由來有助于判斷上面哪種譯法更好一些。據(jù)說明朝學者黃習遠起初不相信黃山的美,決定親自去看一看。他自云谷寺游至此峰,峰環(huán)顧,確有“妙不可言,說也弗信;豈有此理,到者方知”之感,所以題名“始信”。后漸名傳遐邇。登“始信”之名,干載叫絕。因此“始信”意為“開始相信”。近代學者傅增湘曾賦詩贊美始信峰:峰奇今始信,不負此峰名。下瞰散花塢。峰峰玉琢成。摩霄無鳥過,架石有松橫。我亦嗟才盡,空勞贈筆情。如果不了解有關(guān)始信峰的名字本意,將其翻譯成“Shixin Peak”,則譯文失去了文化含義。當譯者擴大閱讀,圍繞其名字的由來展開調(diào)研,他的期待視野就擴大了。他了解到峰名的來歷,并且通過翻譯使譯文讀者也能知道其名字的含義,增加了讀者的閱讀體驗,因此,另一譯名“Beginning-to-Believe Peak”就出現(xiàn)了,這使黃山這座奇特的山峰更具文化內(nèi)涵,更具游覽魅力。
上述實例說明閱讀體驗形成并改變讀者和譯者的期待視野,并因而影響其對閱讀的接受。沒有譯者的積極參與,原作的歷史與現(xiàn)實價值是很難實現(xiàn)的,只有通過譯者的接受與傳遞才能形成譯本,并進入一個不斷改變的經(jīng)驗視野,其蘊含的文化背景才能不斷地被理解與接受,譯本讀者的接受能力才能不斷得以提高,才能引起視野的改變,提高審美價值。
閱讀原作的時候,譯者不斷地調(diào)整歷史視野與現(xiàn)實視野、其本人的期待視野與原作的期待視野之間的關(guān)系,譯者視野的拓寬使得譯者能夠更好地處理原作中的文化元素,其譯本能夠有助于拓寬讀者的期待視野,因為譯者對譯本的正確把握是譯本讀者視野改變的前提,由此,譯者與讀者的視野都得到了拓寬,其文化體驗也都更加豐富。他們互相補充又互相依存,因此譯者擴寬視野極其重要。隨著期待視野的改變和拓寬,讀者便有了新的閱讀需求,譯者得相應(yīng)地改變其翻譯方法與技巧,否則很難滿足讀者的新需求。
讀者對于文化差異的接受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因此譯者的翻譯過程也應(yīng)該是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勺g性與可接受性是相對的、動態(tài)的、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與相互制約的,均受限制于他們的期待視野。在旅游外宣材料翻譯中,譯者既要考慮可譯性,也要考慮可接受性,并且通過調(diào)整翻譯中的文化策略盡可能使其達到平衡。
參考文獻:
〔1〕Nida, Eugene A. Translating Meaning[M]. San Dimas: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1982:9.
〔2〕Bassnett,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66.
〔3〕Jauss, H.R.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M].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3:64.
〔4〕李文成,任靜生.黃山風光[M].合肥:黃山書社,1999.51, 45,89,9,12-13.
〔5〕夏仲翼.文學翻譯與批評理論[J].中國翻譯,1998(1):14.
〔6〕Jauss, H.R.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2:19.
〔7〕張廣奎.論哲學詮釋學視角下的翻譯詮釋的讀者化[J].外語教學,2008(7):91.
〔8〕王鍾陵.論姚斯的接受美學理論[J].江蘇社會科學,2012(3):176.
〔9〕張永富,夏玉文.黃山精華[M].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2006(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