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摘 要:在蘇教版語文教學中,要把專題中的古詩文教學區(qū)別于誦讀欣賞中古詩文教學。從編排意圖看,誦讀欣賞中古詩文教學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對古詩文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親近文學,專題中的古詩文教學目的在于積累詩詞的同時,提升閱讀能力,思索質疑;從教學目標看,專題教學中的古詩文教學更側重于能力的培養(yǎng);從教學方法看,誦讀欣賞是讓學生通過誦讀達到欣賞的目的,專題教學中的誦讀欣賞教學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關鍵詞:編排意圖;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誦讀;探究
在蘇教版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把專題中的古詩文教學簡單等同于誦讀欣賞中古詩文教學。實質上,它們的編排意圖、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側重點均應有所不同。
一、編排意圖
七年級第一單元“親近文學”,所選的文章文質兼美,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親近文學,走進文學這個藝術的殿堂。這一單元的誦讀欣賞板塊是本單元主題的補充和延伸。其中的《次北固山下》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和感受中國詩歌的思想情感;《赤壁》則由古物興起對歷史的慨嘆,培養(yǎng)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興趣……而專題教學中的古詩文教學則是相對于單元教學獨立的板塊,從編排意圖看,是為專題系列探究活動打基礎、做準備。例如,七年級第五單元“關注科學”后設有專題“狼”,獨立于本單元教學,其中蒲松齡的《狼》僅是專題教學的一部分。在教學中除了進行文言文知識積累外,更重要的是提升閱讀能力,為下文思索質疑做鋪墊、打基礎。如,課后習題“思索質疑”環(huán)節(jié)——四、屠戶和狼誰強誰弱?目的在于引發(fā)學生思考。再如,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人生體驗”后設有專題“鳥”,也獨立于該單元的教學,其中安排了四首古詩:元好問的《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宣宗宮人的《題紅葉》、王勃的《山中》、楊巨源的《城東早春》,其目的之一是積累寫葉的古詩詞,主要是為了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藝術家寫葉的藝術手法的興趣。課后思考討論中設題:四首詩中的色彩各不相同,新生的葉子是嫩綠的,飛墜的落葉是枯黃的,提示的葉子是通紅的,初萌的柳芽是鵝黃的。詩人為什么注重葉的色彩描繪?目的在于積累詩詞的同時,引發(fā)思考:四首詠葉詩都寫了葉的色彩,這些色彩各不相同,究其原因,除了與季節(jié)有關,還為了借助不同的色彩來表達不同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也有所不同
以七年級第一單元誦讀欣賞為例談。其知識目標為: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了解相關的文學常識,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一定的鑒賞能力。情感目標:培養(yǎng)閱讀優(yōu)美詩文的興趣,熱愛、親近文學;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培養(yǎng)審美的情趣和能力。而專題教學的教學目標則不盡相同,如,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詠物抒懷”后設了專題“鳥”,其專題中古詩文教學的目標為:在閱讀鳥的詩文中,要體味作者的審美情趣,領會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引起學生對鳥和人類關系的關注,初步了解鳥文化的內涵?!罢匄B”這一板塊設題:本專題中古今詩文,以審美的眼光從多角度寫了鳥的體形美、色彩美、鳴聲美、飛翔的姿態(tài)美,有靈性的鳥所具有的人性美。觀賞各種鳥的美,交流感受,從中體會人與鳥的關系。總之,專題教學中的古詩文教學更側重于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教學方法
誦讀欣賞是讓學生通過誦讀達到欣賞的目的,為此要引導學生對照注釋來理解詩歌的內容。在基本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按照古詩的格律反復、有感情地誦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在反復誦讀中加深對詩歌思想內容的理解。反復誦讀,運用誦讀法讓優(yōu)美的詩句引導學生進入意境,細細品味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感悟—拓展—背誦四個環(huán)節(jié),由淺入深的進行學習活動。如,教學《次北固山下》等幾首詩時,可以先讓學生自讀,然后請生讀生評。教師范讀,劃分節(jié)奏后齊讀。參照注釋互譯后再請生讀,小組競讀。學完后,可以進行誦讀比賽,看誰讀出了節(jié)奏、讀出了感情,再通過問答法、探究法深度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詩歌的表現手法,最后達到當堂背誦這幾首詩。而專題中的古詩文教學則誦讀欣賞的過程可以相對簡化,簡化不是偷工減料,而是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誦讀欣賞課上學到的學習方法自由誦讀。在上專題課前,早讀時,即可以熟讀并背誦專題中的古詩文。上課時,著眼點不在誦讀過程上,而在于利用討論法、探究法調動學生充分參與,領會詩歌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學習詩歌的表現手法,進而思考感悟。專題教學中的誦讀欣賞教學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推想古詩中有的詩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的效果,并聯(lián)系作者的生活經歷對詩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可以說,它們一個如品茶,一個如飲酒;一個重在誦讀過程,一個重在探究結果。
(作者單位 河南省社旗縣教育體育局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