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一批師生遠赴加拿大溫莎進行交換學習。在這期間,我們也深入中小學課堂,進行觀察學習。從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學校課堂的豐富生動,與此同時學校充滿知識性趣味性的教室布置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唐納森老師的“l(fā)iterary forest——文學森林”就像一扇窗口,透過這一“個性設置”,我們可以切身體驗加拿大教室“學苑”和“家園”的有機結合,并從中獲得教室設計的美妙靈感。
以“文學森林”為設計創(chuàng)意的唐納森課堂是一個12 年級的英語文學課堂。教室布置以“森林”為主題,即任何的陳列布局都與“樹”相關。
1.“樹林拾遺” ——圖書角。
“文學森林”專門劃出一個角落,幾張桌子上擺滿了各類書籍,后面的墻上有一塊森林的大背景,滿地落葉,一個小姑娘手里拿著一片樹葉在認真地看著,很有國內“書海拾貝”的味道?!稌r代周刊》、《人物》、《生活》等流行雜志也擺放其中。加拿大基本上每個教室里面都會有一個讀書專區(qū),有圖書、小說人物、地理等等。
2.“學習成長的樹” ——知識區(qū)。
“文學森林”靠近老師辦公桌的墻上,有一塊叫做“精神培養(yǎng)”的地方。上面貼滿了一張張紙質的“樹葉”,這是學生們書寫自己最近所思所學的地方。上面的話可以是在看書過程中觸動很大的一句話,也可以是最近得到了某某同學的幫助后感慨而寫下自己的一些最樸實的感受?;蚴轻槍κ澜缯谠馐艿囊恍┪C而寫下的心語心愿。這在加拿大的課堂里面不是罕見的。老師們會以不同的形式來展現(xiàn)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以此彰顯人文氣息。
有一個“單詞樹” 非常有意思。老師在墻上張貼了一個“樹干”,上面有很多樹丫枝。每一個樹枝上都延伸出來許多“單詞”。老師說,這是學生一周之內遇到的生詞,把它們貼在不同的樹枝上,等這些生詞“長” 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老師就會讓學生們分工合作,查閱這些生詞,并通過繪圖、海報等各種形式制作出來,相互交流學習。
靠近門的那堵墻上,有一顆不大不小的“女權主義101樹”。唐納森老師告訴我,最近學生們閱讀的書籍和我們上課的內容都是有關女權運動的,所以這一棵樹上面的樹葉全部是關于“女權運動”的文獻和故事,以此擴大學生在這個話題上的眼界,補充課外知識。這都是老師平常在生活中自己注意收集素材的成果。加拿大的教室布置,大多數(shù)都是“與時俱進”的,不會在某一主題上長期停留。
3.“偉岸之樹” ——勵志區(qū)。
不得不提到的一塊區(qū)域是教室中激勵性、啟示性的“名人名言”,我們國內的教室也有類似的“名人名言”,不同的是,這兒的老師把“名人”從圣壇當中請了下來,走進了學生的平凡生活中,而且“名人”領域涵蓋之廣,也是國內不能比擬的。“文學森林”里面的“拳王阿里”的文字解說是“他始終在拳擊場上戰(zhàn)斗”?;@球明星奧尼爾說“生命不僅僅是一次比賽”。一個美麗的女孩旁邊是“從無家可歸到擁抱哈佛”。甘地——“思考一下是什么成就了真正的甘地”??偨y(tǒng)林肯的篇幅最長,老師沒有寫林肯的豐功偉績,倒是把林肯一輩子全部失敗的年代和時間一一列述,最后說了一句“永不言棄”。這只是其中一隅,還有像“讓藝術超越戰(zhàn)爭”之類的文化專區(qū)。黑白相片和海報的搭配,讓人看了以后都真想為這個世界做點什么事情。勵志,但是卻一點也不“功利”,像涓涓細流一樣浸潤著孩子的心房。
4.“碩果累累” ——展示區(qū)。
這兒的教室布置一定少不了學生自己的作品區(qū)??梢允褂脡Ρ趶堎N兒童的作品、小組習作、圖表、相片、剪報等,也可以展覽他們搜集的有關英語語言國家的風景名勝、民族文化、風俗習慣、歷史、地理等方面的資料。這些都是教學的重要補充,同時也是一種贊賞兒童學習表現(xiàn)的方式?!拔膶W森林”中那一塊“水果匯”就是學生的作品展區(qū)。筆者去看的那一個月,他們展出的主題是“曼陀羅:自我之鏡”。一個一個三維轉盤,蘊藏著學生的小故事,大夢想。小小年紀就有了一種“輪回”的哲學思維,真不簡單。
5.“規(guī)矩方圓” ——規(guī)則和標準。
這是絕對少不了的一個板塊。筆者細心地發(fā)現(xiàn)其實每一個教室里面都會有一個“標準區(qū)”存在。根據(jù)不同老師的風格,會有不同的布置。他們會把他們的“預期目標”和“成功標準”條目清晰地羅列出來。“預期目標”是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大方向要求;“成功目標” 一般是老師基于自己班上的情況,和孩子們一起制定的若干條學習目標。有些教室, 老師會把個人的紀律要求也一塊兒加上去,使之“可視化”。
“文學森林”的老師也沒少了這幾樣,但是他還外加了一些海報,這些海報都選取得體,記得其中一幅的名字是“世界的規(guī)則”,是把世界各種信仰的符號以及核心原則都展現(xiàn)出來了,言下之意即是,世界是一個規(guī)矩的世界,人是在一定的“有限的自由”里面生存的。
反思
教室布置是班級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一個良好的教室布置,不僅能夠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氛圍,更能激勵學生成為健康的學習者。但是國內的教室布置卻存在著很多問題。缺陷之一是:過于單一,取材局限于名人名言,名人典故。給學生以崇高榜樣的引導本無可非議,但在呆板的過程中渲染過分,似乎給學生造成了威壓,缺少自主張揚意識,有“曲高和寡”之不足。我們或許可以借鑒加拿大教室布置,把圣人拉下圣壇,在平凡中見其偉大,或有“凡人智語”等。
另外在考試指揮棒的指揮下,國內大部分教室布置陳設都制造出一種緊張、壓抑的氛圍。諸如“高考倒計時”屢見不鮮。部分老師們用“成功學”的模式布置教室文化,別出心裁地制作各種“光榮榜”,讓少部分人成為一時“英雄”。殊不知,這是一種不公正的培養(yǎng)模式,對于“英雄”本身,也是以“贏得起輸不起”心態(tài)來滋養(yǎng)。加拿大老師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長處,在布置上也會想方設法地讓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得到發(fā)揚。讓孩子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