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科
新《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多關注學生的參與活動,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這一要求的提出給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通過精心設計,把教師的“教”反映在引導學生“學”的過程中。新課程背景下教師的職責已經不斷地由原來的“授人以魚”轉向“授之以漁”,體現在越來越多地激勵學生的思考,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指導學生不斷地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
一些數學教師自認為已經下了工夫,課上得認真而且精彩,但從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卻并不是如此,很多學生甚至認為收效甚微。怎么會形成這樣的局面呢?筆者認為形成這種效率低下甚至“無效”現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師雖然在怎么教上下足了工夫,卻忽視了學生怎么學這一更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目中無人”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沒有能夠深入學生內在的數學思維活動,沒能提供學生之間進行平等對話的機會,沒有重視學生的數學學法指導,因此學生的學習完全被動。
筆者結合一節(jié)典型的概念教學課《年月日》,談談對有效課堂的理解。多次聆聽過這節(jié)課,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年月日及平年閏年的研究淺嘗輒止,猶如浮光掠影,學生對相應內容的掌握不夠深入。意外地聽到很有特色的《年月日》一課,現截取兩個片段和大家共享。
【片段一】
師:關于年月日,你已經知道了什么?
(展示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網上查找有關年月日的資料,小結課前預習情況。)
組織學生關于“年月日的規(guī)定”的匯報,提供地球公轉自轉的視頻,加深對年月日產生的認識。(地球繞太陽轉一周是一年,月亮繞地球轉一周是一個月,地球自轉一周是一日。)
師:同學們知道的知識對不對呢?下面同學們就拿出自己收集的年歷卡驗證一下吧!
小組合作,將年歷卡上每年各月的天數記錄在統(tǒng)計表內。
觀察表格,告訴同伴你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師:大家通過仔細觀察又有了許多新的發(fā)現,增長了知識,習慣上我們把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課件出示)
一年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想一想有沒有記住它的好方法?(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片段二】
師:二月份的天數究竟有沒有規(guī)律?有什么規(guī)律呢?教師演示萬年歷。
師:仔細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每隔四年二月就是29天)
師:2月份是28天的年份叫平年,2月份是29天的年份叫閏年。
師: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小知識。(播放關于平年和閏年的視頻)
師:看了這段視頻,你從中懂得了哪些知識呢?
生1:我明白了平年和閏年的來歷。
生2:通常每4年里有3個平年,1個閏年。
生3:閏年全年有366天,平年全年有365天。
生4:一般年份除以4,如果是4的倍數就是閏年(366天),不是4的倍數就是平年(365天)。
生5:整百年份必須除以400,如果是400的倍數就是閏年,不是400的倍數就是平年。
【反思】
在教學中該教師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通過自己在網絡上的搜索獲得這方面的信息。讓學生運用網絡信息資源,自己經歷從觀察→質疑→再觀察→再質疑→結論→驗證,牢牢記住各月,平年、閏年及各季度天數的作用,掌握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并引導學生對年月日知識中的疑難問題進行探究,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進行拓展。
教師將網絡資源提供給學生,學生在家不僅可以上網學習,而且能繼續(xù)研究課堂上沒解決的問題,讓課堂延伸下去,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課堂不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途徑和場所。學生從相應的網站繼續(xù)進行相應內容的研究,使學習不局限于課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鐘,從而使學生明白數學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網絡資源的開發(fā)與應用,給現代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正確地應用網絡資源,促進了課堂教學的開展,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讓學生的學習也鮮活起來,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更突出地培養(yǎng)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這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一次重大革命,讓我們與時俱進,繼續(xù)探索,更好地發(fā)揮網絡資源的優(yōu)勢,豐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使教學更有效。
作為數學課程“實施者、決策者和創(chuàng)造者”的教師在依托教材從事教學活動的同時,需要對數學教學進行更深刻的加工。只有這樣,才能使蘊藏與于靜態(tài)資源之中的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化作學生樂于接受的知識,才能使數學教學的價值真正得以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