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芹
現代教育技術以其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資源,形象生動的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tài),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的主動建構者?,F代教育技術猶如一座架設在學生和教材之間不可替代的橋梁,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和無窮的魅力。下面我從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對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魅力的體會。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學生都有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點,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用形象、生動的畫面,言簡意明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使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以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課堂教學中。
1.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如:教學《大海睡了》時,為了激發(fā)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我綜合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先是播放白天大海洶涌澎湃的樣子,再引導學生想象晚上大海睡時的場景。在理解文中的“鼾聲”時,如果僅用語言敘述,則顯得蒼白無力,而運用音頻播放睡覺時的呼吸聲,學生一聽便明白什么是“鼾聲”。為了營造一種恬靜的睡覺的氛圍,學生朗讀課文時我播放《搖籃曲》,讓學生配樂朗誦,在這種多感官多維度的體驗中,學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課文,也潛移默化地體驗了語言的美,都爭著配樂朗誦。通過這一系列的音頻和視頻的展示,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大大提高。
2.因材施教,體現人文關懷。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往往是一刀切,不管學生的個人情況怎樣,都力求做到整齊劃一。然而,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要求每個學生都達到一樣的程度是不現實的。利用現代技術,在網絡教育環(huán)境下,學生可根據自己對知識理解的速度自主地學習,生字學習、課文學習、拓展閱讀、在線測試,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可以選擇資料包里難易程度不同的學習內容,這就實現了個性化學習,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原則。同時,網絡資源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均衡的,在網絡環(huán)境下,教師的角色是引導者、幫助者、協助者,學生與教師的交流是近距離的,教師可以關注到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真正落實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拓展自己的認知網絡,既不讓學生感覺負擔過重,又能夠給學生正確的指引。
二、借助網絡資源,優(yōu)化教學結構
多媒體教學在語文教學中能擴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用它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在一定程度上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構,促進了教學和學習效益的提高。而且能夠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培養(yǎng)學生合理靈活的思維能力,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優(yōu)化教學內容。課堂上使用網絡中多形式的資料,當學生興致勃勃地在資料庫中查找資料、解決問題時,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是多彩有趣的畫面,生動活潑的動畫效果,充分調動視覺、聽覺,符合小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心理發(fā)展需要。帶給學生的是全新的愉悅感覺,喚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
2.優(yōu)化教學過程。在網絡論壇課上,用跟帖的形式暢所欲言,思維的火花在交流中迸發(fā)。論壇的自由開放,讓電腦水平高的學生大顯身手,復制圖片、文字,寫下自己的心得感想,和更多同學交流。讓所有學生有機會說心里話:我覺得這節(jié)課很快樂!我覺得這節(jié)課非常有趣!
3.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由于受年齡、知識的限制,抽象思維剛開始發(fā)展,在課堂上,教師單純依靠語言文字進行抽象的講解,學生就會感到很難理解。這時,利用電教手段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把枯燥無味的文字變?yōu)樯鷦佑腥さ漠嬅?,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地吸引到課文內容中,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尤其是在口語交際訓練中,老師借助多媒體,引導學生進行聯想,抓住學生想說的動機并及時鼓勵,這樣學生打開了話匣子,自然有話可說,而不是生編硬造。
三、拓寬學生視野,提供豐富的材料
以往的教學就是一個老師,拿一本書,用一張嘴在講。利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能充分開發(fā)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闊學生視野,知識得以擴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行學法遷移,通過發(fā)散學生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大大增加課堂信息量,實現課內外知識的整合、拓展,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整體素質。我經常引導學生借助計算機中大量的信息幫助他們閱讀理解,進行課外延伸。在學習《惠崇〈春江曉景〉》、《游園不值》兩首描寫春天的詩時,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制作出一個與詩的意境相結合的課件,將會使古詩鑒賞課更加生動有趣,圖片,配樂,以及Flash動畫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
四、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
作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主戰(zhàn)場的課堂教學,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改變課堂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1.演示實物,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寫入小學語文課本內容中的許多事物,學生都沒有親眼見過。究竟這個事物是什么樣子的,是不是像書中所寫的,學生一概不知。這很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但有些事物在現實生活中還是能見到的,為此教師可以在上課前準備幾個楊桃,上課時利用實物展示給學生看。由于是實物,他們看的興趣就會很濃厚,看的時候就會很認真很細心;他們就會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提出許多自己認為還不明白的問題,然后通過詢問查找討論,搞懂了,弄清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
2.假設虛擬,讓學生暢游想象的天空。在小學語文課本中,許多文章的結局都是極具懸念的。如果能對這些主人公后面的故事進行一番虛擬假設,勢必會對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如《凡卡》、《窮人》、《賣火柴的小女孩》等,他們后面的故事會怎樣發(fā)展呢?我們可以把這些文章的圖片通過剪輯整理合并在一起,讓學生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個人物,將其后面的故事虛構成一段文字講給同學們聽。此舉一方面可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綜合考驗。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更應該有一個新的起點,新的局面。將現代教育技術引入課堂,對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師生視野,彌補課程資源的不足;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