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暉
德國思想家弗里德利?!ねつ岵桑‵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的晚期代表作Also sprach Zarathustra(我國一般譯為《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在下文中筆者將酌情將其簡稱為《查》)在我國的譯介已超過百年。在這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里,《查》在我國的譯介歷經清末民初、五四運動、抗日戰(zhàn)爭、新中國建立、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直至今天,亦經歷了幾次高潮和低谷。本文將擇取其中最初的一段,即清末民初對《查》進行譯介的萌芽階段,以多元系統(tǒng)論為支撐,對當時譯者們的譯介策略進行探討。
多元系統(tǒng)理論(Polysystem Theory)是以色列學者伊塔馬·埃文-佐哈爾(Itamar Even-Zohar)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門學說,常應用于文學、文化與翻譯研究的實踐。在拓寬翻譯理論的研究視野、促進翻譯研究與其他學科相融合,推動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多元系統(tǒng)理論認為,各種社會符號現象,即由符號支配的人類各種交際形式(如政治、經濟、語言、文學、意識形態(tài)等),應被視為一個系統(tǒng)而不是一個由互不相干的元素組成的混合體。這些社會符號系統(tǒng)不是一個單一的系統(tǒng),而是由諸多成分組成的、開放式的,是一個有多元系統(tǒng)組成的系統(tǒng)網。這些系統(tǒng)的行為各不相同,卻又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影響,并且作為一個有組織的整體來運轉。在這個多元系統(tǒng)內,不同系統(tǒng)之間并非保持著靜態(tài)的、恒久平等的地位,它們時而處于邊緣,時而位于中心,并且一直在爭取從邊緣到中心的位移。所以,在任何多元系統(tǒng)的內部,某個系統(tǒng)的邊緣或中心位置的移動都不是孤立的,都是與整體內的其他系統(tǒng),甚至是與最大的多元系統(tǒng)即世界文化多元系統(tǒng)相關聯的。①
翻譯文學作為文學系統(tǒng)中的元素之一,是該系統(tǒng)中不可或缺且異?;钴S的一部分,它在三種情況下會從文學系統(tǒng)中的邊緣占據到中心位置,分別是:第一,當文學多元系統(tǒng)尚處于“幼稚期”或建立過程之時;第二,當文學多元系統(tǒng)在大多元系統(tǒng)中處于邊緣、“弱勢”狀態(tài),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之時;第三,當文學多元系統(tǒng)經歷某種危機、轉折點或出現“真空”之時。②埃文-佐哈爾進而沿著兩條線索對翻譯作品與文學多元系統(tǒng)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其一,主體文化是如何對翻譯對象進行選擇的;其二,翻譯文學是如何與目的語中的其他系統(tǒng)產生聯系,從而“采取特定的規(guī)范、行為和政策”,發(fā)揮特定功能的。在以上三種社會條件下,翻譯文學會占據主要位置,成為主流文學的一部分。譯作將會接近原作,“創(chuàng)造新詞和新的表達模式”,體現充分性。為了將新作品導入新的文化,此時的翻譯文本與原文文本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而其結果是接受文化的原創(chuàng)文學和翻譯文學都“豐富”起來;③反之,當翻譯文學起著“次要”作用,處于文學系統(tǒng)的邊緣位置時,譯作則會“鞏固現有的語言項目和表達模式”。為了使譯本被目的語讀者順利接受,譯者會憑借現有的語言形式找尋最佳的譯語對等,而由此,譯作與原文間也勢必會產生更大的偏差。④綜上所述,根據多元系統(tǒng)理論,如果一個民族的文學多元系統(tǒng)十分強大,翻譯文學在其中只處于一個次要的、邊緣的位置,譯者往往會采取歸化式的翻譯策略;而如果翻譯文學在文學多元系統(tǒng)中居于主要位置,成為主流文學的一部分時,譯者就會更多地采取異化式翻譯。
清末民初的翻譯家林紓曾經在自述里這樣解釋自己譯介西方文學作品的目的:“亞之不足抗歐,正以歐人日勵于學,亞則昏昏沉沉,轉一歐之所學為淫奇而不之許,又漫于角,自以為可勝,此謂不習水性而斗游者耳!吾謂欲開民智,必立學堂;學堂工緩,不如立會演說;演說又不易舉,終之唯有譯書?!雹葸@番話中涉及的“譯書”的“功用”,在很大程度上告知了我們近代翻譯高潮興起的文化語境:清朝百余年的閉關鎖國和不思進取,導致了國力的最終衰竭與列強的大舉入侵,在當時中華民族內憂外患持續(xù)不斷、民族生存危機四伏的時代背景下,從思想層面汲取西方文化思想、價值觀念以使國人開化,進而促使其劣根性得以改造、“新民”得以生成,成了當時中國知識界的當務之急。于是,作為引進西方思想最快捷、最重要手段之一的翻譯文學大舉興起,而尼采正在此時順理成章地映入了譯介者們的眼簾。
尼采反基督,頗合“五四”知識分子反孔孟;尼采非道德,頗合“五四”知識分子反對封建禮教;尼采呼喚超人,挑戰(zhàn)眾數,頗合‘五四’強烈的個性解放要求;尼采鄙棄弱者,頗合當時中國普遍流行的進化爭存的理論與落后挨打的教訓(……);尼采攻擊歷史教育的弊端在于忽略當下人生,頗合“五四”知識分子對提倡讀經復古的國粹派的反駁……⑥
由此,我國知識界對尼采的傳播活動便空前繁榮起來,大量思想家、文學家參與到了譯介尼采著作、思想的活動中來,作為尼采主要思想代言者的《查》更是理所當然地成為了譯介者們的首選。
王國維是中國知識界闡釋尼采學說的真正首創(chuàng)者,也是我國翻譯尼采著作的第一位。⑦1904年,他從《查》的英譯本轉譯了該書第一卷第一節(jié)《靈魂三變》(Von den drei Verwandlungen,現一般譯為《論三種變形》)和第三卷第五節(jié)《小人之德》(Von den verkleinernden Tugend,現一般譯為《論讓人渺小的美德》、《論變小的道德》等),作為例證引用于《教育世界》1904年第85、86兩期的《尼采與叔本華》一文中。在兩篇譯文中的前者,即《靈魂三變》之前,王國維作了簡要說明:“《察拉圖斯特拉》第一篇中之首章,述靈魂三遍之說”;在譯文之后,王國維亦對出處做了標明:“英譯《察拉圖斯德拉》二十五至二十八頁”;針對兩篇譯文中的后者,即《小人之德》,王國維只節(jié)譯了該節(jié)中的第一和第二小節(jié)(此節(jié)共有三小節(jié)),譯文后亦對出處做了標明:“《察拉圖斯德拉》第二百四十八頁至二百四十九頁”。
繼王國維之后,第二位“染指”《查》的,是有著“中國的尼采”之稱的魯迅。魯迅對《查》有著獨特的偏愛?!恫椤泛髞淼淖g者之一徐梵澄曾經說過:“尼采的一部主要著作,便是這《蘇魯支語錄》,甚為魯迅所欣賞?!雹嗲覔斞傅牡艿苤茏魅嘶貞洠骸棒斞笇W了德文,可是對于德國文學沒有什么興趣……這里尼采可以算是一個例外,《察拉圖斯忒拉如是說》一冊多年保存在他的書櫥里,到了一九二○年左右,他還把那第一篇譯出,發(fā)表在《新潮》雜志上面。”⑨
而實際上,早在1918年,魯迅便以文言文翻譯了《查》序言的前三節(jié),譯名為《察羅堵斯德羅緒言》。魯迅對《查》這三節(jié)的翻譯活動似乎持續(xù)了較長的時間,因為譯文前兩節(jié)與第三節(jié)對書中的Zarathustra這一主角人物所做的中譯名并不統(tǒng)一,前兩節(jié)譯名為“察羅堵斯德羅”,從第三節(jié)開始,譯名更變?yōu)椤霸_式多”。而這三節(jié)譯文當時也并未正式刊發(fā),后來被收錄于唐弢編纂的《魯迅全集補遺續(xù)編》中的“文藝復興叢書第二輯”(上海出版公司1952年版《魯迅全集補遺續(xù)編》(上))。上文中周作人在回憶錄里提到的,是后來魯迅用白話文重新對《查》序言的前十節(jié)進行的翻譯,于1920年9月用筆名“唐俟”將之刊發(fā)在《新潮》第二卷第五期。
20世紀初期,我國仍處于封建社會,雖然見識了西方諸國在物質層面的強大,但天朝大國的自滿思想根深蒂固,本土的文學和文化優(yōu)越感依然在內心保持著。根據多元系統(tǒng)理論,這個時期本土文學系統(tǒng)的強大,迫使翻譯文學居于次要位置。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順利地對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進行傳播,譯者往往會采取歸化為主的翻譯手法,主要考慮讀者的“可接受性”。這一點在這個時期王國維與魯迅對《查》的翻譯中有著明顯體現。
王國維所譯的《靈魂三變》和《小人之德》兩節(jié)與魯迅所譯的《察羅堵斯德羅緒言》前三節(jié),具有共同的歸化式“豪杰譯”特色。19世紀末20世紀初我國的“豪杰譯”與當代的意譯有契合點,但兩個概念并不等同。在《查》的譯文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使用文言文進行翻譯。王國維的譯文可稱為“譯筆雅馴”,魯迅的譯文亦“古奧得很”,“似乎是擬《莊子》或《列子》”。⑩
第二,譯名的本土化。王國維對《論三種變形》、《論讓人渺小的美德》兩節(jié)的題名譯為《靈魂三變》和《小人之德》,前者添加了“靈魂”,暗合了此節(jié)中查拉圖斯特拉所講述的精神的轉變;后者將德語形容詞verkleinerd(意思是:使變小的,縮小的——筆者)意化為極富中國本土特色的貶義名詞“小人”。
第三,對原文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隨意地刪改添削。魯迅的譯文缺失了《查》第一節(jié)第五段的最后一句“ich bedarf der H?nde,die sich ausstrecken”(我需要向我伸出的雙手);王國維更是對原文改頭換面,在譯文中添加了一些富有漢語韻味的修飾語句,如在《靈魂三變》中對德文原文“Aber in der einsamsten Wüste geschieht die zweite Verwandlung:zum L?wen wird hier der Geist……”[11](“在最寂寞的沙漠中,發(fā)生了第二次變形:精神在這里變成了獅子……”[12])改譯為“既而風高日黯,沙飛石走,昔日柔順之駱駝,變?yōu)槊蛺褐{子……”[13],這種帶有神秘色彩的情景描寫顯然有著中國傳統(tǒng)神怪小說的痕跡,故作聲勢的夸大迎合了當時讀者重作品情節(jié)而非藝術性的閱讀習慣。王國維對《小人之德》起始一段的翻譯,則更為明顯的體現了這一點。這一段的德語原文如下:
Als Zarathustra wieder auf dem festen Lande war,gieng er nicht stracks auf sein Gebirge und seine H?hle los,sondern that viele Wege und Fragen und erkundete diess und das,also,dass er von sich selber im Scherze sagte:《siehe einen Fluss,der in vielen Windungen zurück zur Quelle fliesst!》Denn er wollte in Erfahrung bringen,was sich inzwischen mit dem Menschen zugetragen habe:ob er gr?sser oder kleiner geworden sei.Und ein Mal sah er eine Reihe neuer H?user;da wunderte er sich und sagte:
……[14]
查拉圖斯特拉登上堅實的陸地以后,并沒有直接去他的山里和洞穴里,而是走了許多路,問了許多問題,打聽這,打聽那,乃至他挖苦自己說:“看一條河吧,他曲曲彎彎地繞過來繞過去,又流回到源頭上!”因為他要了解在這期間人類發(fā)生了什么:人類是變得更偉大了,還是更渺小了?有一次他看見一排新房子;他很驚訝,說道:
……[15]
而王國維的譯文為:
察拉圖斯德拉遠游而歸,至于國門,則妙焉若狗竇匍匐而后能入。既而覽乎民居,粲焉若傀儡之箱,鱗次而櫛比,嘆曰:……[16]
從字數上看,楊恒達的譯文是147字,而王國維的譯文只有53字。除去后者是文言文,對語言壓縮比較大的因素之外,王譯簡短的主要原因是譯者省略了大部分自認為與文中意義聯系不甚密切的內容,對當時國人不太習慣的冗長的環(huán)境和心理描寫都不予譯出,將百余字的篇幅簡化為“遠游而歸,至于國門,則妙焉若狗竇匍匐而后能入”寥寥數語。而與此形成對照的,是譯者按照自己的意旨對原文的加長與改造,如原文中的倒數第二句“Und ein Mal sah er eine Reihe neuer H?user”,本是簡單的記錄性語言“有一次他看到一排新房子”,而王國維卻將其渲染為“既而覽乎民居,粲焉若傀儡之箱,鱗次而櫛比”。如果說譯文中添加的對房子外形的描寫“鱗次而櫛比”尚無傷原文之意,那么譯者添加的“粲焉若傀儡之箱”顯然帶有了別的意味。與譯文前半部分的“至于國門,則妙焉若狗竇匍匐而后能入”一句聯系起來,譯者對原文進行篡改的目的躍然紙上:從學術角度,聯系《叔本華與尼采》的上下文來看,譯者是想借這種極端化的、貶抑的譯文闡明尼采對歐洲傳統(tǒng)道德信條——“謙遜”的抨擊;從社會背景角度,譯文中“若狗匍匐”、“傀儡之箱”等強烈的貶義詞匯是譯者從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出發(fā),憑著自己的主觀性,給原文添加的敏感的主觀成分,但這種理解與清末民初特定的政治氣候有密切關系,是對政府積弱、民眾頑鈍狀況的影射與不滿。
第四,在文本形式上,盡量向中國傳統(tǒng)的小說模式靠攏。王國維在《靈魂三變》一節(jié)譯文中甚至改變了原文體例,在文章開頭加上了“察拉圖斯德拉說法與五色牛之村曰:……”,而在文章的結尾以“余既詔汝矣”一句結尾,譯者的這種“創(chuàng)造性叛逆”,體現了對當時讀者閱讀習慣的迎合,帶有中國傳統(tǒng)小說的濃重色彩。
佐哈爾曾經強調,其多元系統(tǒng)論最適宜應用于對某一時期整體翻譯面貌的探究,而不是以一兩篇作品做討論對象[17]。若從微觀角度著眼,兩位譯者將《查》主人公Zarathustra的名字譯為“察拉圖斯德拉”和“察羅堵斯德羅”、“札羅式多”這種音譯譯法的采用,向當時的讀者展現了濃濃的異域情調,體現了王國維與魯迅二位譯者在歸化譯法為主流中的異化傾向。
更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二位譯者都采用了歸化的翻譯策略,但較之王國維,魯迅譯本的歸化程度要輕得多。魯迅并未對《查》原文進行結構上的改動,刪減的句子也僅限于上文中所述的一句。拋開譯介語言選擇這一層,譯者在詞匯和語句乃至標點方面對《查》的翻譯都是嚴謹的,從中不難看出其日后主張的極端異化的“硬譯”譯法的征兆。作為新文化運動領導者之一,魯迅欲與舊文化徹底決裂的文化態(tài)度已經在其譯本中嶄露頭角,這種文化態(tài)度也是他翻譯文本和翻譯策略選擇的決定性因素。正如孫歌所言:“魯迅充分地表現了他作為一個貼合原文的譯者的基本文化立場,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翻譯論的立足點暗示了翻譯的政治與現實政治關系之間的不對等關系,而魯迅是相當自覺地以此為翻譯定位的。”[18]
注 釋:
①④Itamar Even-Zohar:“Polysystem Theory”,Poetics Today,1990,pp.1-2,pp.50-51.
②陳德鴻、張南峰:《西方翻譯理論精選》,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15-123頁。
③E.Gentzler: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London:Routledge,1993,pp.119.
⑤林紓:《譯林序》,載陳??稻帯吨袊g學理論史稿》,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2頁。
⑥瞿秋白:《〈魯迅雜感選集〉·序言》,載《瞿秋白文集》(第2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53年,第983頁。
⑦黃懷軍:《現代中國的尼采闡釋與思想啟蒙》,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第10頁。
⑧⑩徐梵澄:《〈蘇魯支語錄〉·綴言》,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11][14]Friedrich Nietzsche:“Also Sprach Zarathustra”,in Kritischen Studienausgaben in 15 B?nden,herausgegeben von Giorgio Colli und Mazzino Montinari,Berlin/New York:Walter de Gruyter&Deutsche Taschenbuch Verlag,1999,p30,p211.
[12][15]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楊恒達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年,第19頁,第194頁。
[13][16]王國維:《叔本華與尼采》,載郜元寶編《尼采在中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第16頁,第20頁。
[17]王宏志:《重釋“信、達、雅”——二十世紀中國翻譯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32頁。
[18]許寶強、袁偉:《語言與翻譯的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第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