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悅 張佩青
(黑龍江省中醫(yī)研究院·哈爾濱 150036)
導師張佩青教授現(xiàn)任黑龍江省中醫(yī)研究院副院長,腎病科主任,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從事臨床、科研及教學30工作余年,對于中醫(yī)藥治療腎臟病有獨特見解。筆者師從張佩青教授學習多年,對于導師運用加味決水湯加減化裁治療慢性腎臟病水腫之經(jīng)驗得其一二,現(xiàn)加以整理,介紹如下:
(1)加味決水湯的出處。決水湯出自《辨證錄》卷五:“人有水腫既久,遍身手足俱脹,面目亦浮,口不渴而皮毛出水,手按其膚如泥,此真水臌也,乃土氣郁塞之甚故耳。夫土本克水,何為反致水侮?蓋土虛則崩,土崩則淤泥帶水而流緩,于是日積月累,下焦阻滯,而水乃上泛。脾胃之中原能藏水,然水過于多,則脾胃不能受,乃散布于經(jīng)絡皮膚矣。迨至經(jīng)絡皮膚不能受,勢不得不流滲于皮膚之外,泛濫于一身。不用下奪之法,何以瀉滔天之水哉。方用決水湯:
車前子(一兩)茯苓(二兩)王不留行(五錢)肉桂(三分)赤小豆(三錢)水煎服。一劑而小便如注不絕,二劑而腫脹盡消矣?!庇糜谒[日久的患者,功擅利水消腫。
(2)加味決水湯的藥物組成及方義分析。在臨床工作中依據(jù)“氣行則水行”之原理,張佩青教授取《辨證錄》決水湯行氣利水之義,更加重行氣之力,以助利水,組成加味決水湯,具體藥物組成為茯苓、車前子、王不留行、肉桂、豬苓、澤瀉、厚樸、木香、益母草。
方中茯苓健脾利水;車前子清熱利尿,滲濕止瀉,利水而出;王不留行苦、平,行水消腫;肉桂助陽補火,引火歸元,溫化水濕;豬苓利水滲濕;澤瀉利水滲濕,泄熱;厚樸芳香化濕,下氣除滿;木香行氣止痛,健脾消滯;益母草利尿消腫。諸藥合用,共奏行氣利水消腫之效。
(3)《內(nèi)經(jīng)》云:“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diào)入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逼楹筇熘?,主運化;腎為先天之本,主水液;肺為水之上源。因此,水液的代謝與肺脾腎三臟密切相關(guān),且尤以先后天之本為主,起著主宰作用。慢性腎臟病病程較長,多虛實夾雜之證,脾氣虛則水液運化無權(quán);腎氣虛則氣化失司開闔不利,水液代謝障礙,此乃本虛標實之證。張教授認為加味決水湯利水消腫作用顯著,只要辨證準確,就可多病一方,異病同治。但慢性腎臟病患者多以虛證為主,虛實夾雜,此方藥性相對竣猛,因此在臨床應用中要注意中醫(yī)辨證分析,體虛不耐攻伐者當慎用或忌用,如需使用,當注意顧護脾腎以防傷正。因此,在慢性腎臟病水中的治療中常配伍補腎健脾藥,標本兼顧,治病求本。運用時還應中病即止,適時調(diào)整方藥,隨證加減,以防傷正。
(4)臨床應用舉例
葛某某,男,47歲,2012年05月10日,初診
主訴:雙下肢浮腫一年,加重一周。
病史:該患患慢性腎小球腎炎13年,近日因周身水腫化驗腎功:肌酐254.7umol/l,血漿蛋白:總蛋白52.5g/l,白蛋白30.3g/l?;颊攥F(xiàn)癥:周身重度水腫,腹脹氣短,尿量:600ml/24h。舌淡胖,舌邊齒痕,脈沉。
中醫(yī)辨證:水濕壅盛。
西醫(yī)診斷: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
方藥:加味決水湯:茯苓50g,車前子50g,王不留行20g,肉桂15g,瀉20g豬苓20g,厚樸20g,枳實20g,姜黃15g,黑白丑各15g,大黃10g,草果仁15g,半夏20g,陳皮20g,坤草30g,大腹皮20g。
7劑水煎服,日一劑早晚分服。
2012年05月17日,二診
水腫明顯減輕,腹脹氣短緩解,自覺乏力,尿量2500ml/24h。舌淡紫,苔薄白,舌體胖大,脈沉。此乃脾腎兩虛,瘀血內(nèi)停之證。治以補腎健脾,活血化瘀。加味決水湯當中病即止,以參芪地黃湯化裁。
方藥:黃芪40g,黨參20g,熟地20g,山萸肉20g,山藥20g,丹皮15g,茯苓20g,澤瀉15g,土茯苓50g,薏苡仁20g,蘆巴子25g,巴戟天20g,桃仁20g,紅花15g,赤芍20g,當歸20g,川芎15g。
14劑水煎服,日一劑早晚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