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天八卦揭秘:《周易·說卦》的核心內(nèi)容

2013-03-31 08:21:28劉林鷹
懷化學院學報 2013年4期
關(guān)鍵詞:中宮九宮北辰

劉林鷹

(懷化學院政法系,湖南懷化418008)

《說卦傳》是 《周易》 十傳里談卦序卦象的主要作品,面世一千余年之后,宋代邵雍才揭示其中存在先天八卦與后天八卦之異,分別稱為伏羲八卦、文王八卦。朱熹《周易本義》采用邵子四圖后,八卦有先后天兩種卦位便成了易學界的通識。

筆者1997年發(fā)表的 《揭開老子哲學的神秘源頭——先秦易學的新圖景》說過:《說卦傳》先后天八卦之間的文字,其實是在談論一種它樣卦序、而且它是漢代京房納甲法的基礎(chǔ),可稱為中天八卦即納甲八卦;[1]在 《中華文化 `帝'`神'崇拜的數(shù)理性起源》里,筆者以《說卦傳》的中天八卦地支序為基礎(chǔ),詳論了 “帝” 與植物歷程的關(guān)系。[2]今年(2012年)冬因為對數(shù)術(shù)文化再次發(fā)生興趣,偶爾在風水168論壇知道了某易術(shù)者的“三易首卦入中式”也用中天八卦,雖然他人沒談過其法因而尚難確定其內(nèi)容是否虛構(gòu),但很可信,吃驚于其《歸藏》八卦說正屬于筆者早年所論述的 《說卦傳》里的中天八卦思想(只是其卦位異于筆者以前的排法),于是搜索了該方面信息。

中天八卦一名,古已有之,然無圖無例;談它最多的是當代易界,提供了幾種卦序和位圖,如鄒學熹先生1993年出版的 《易學圖解》第二章之 “三天八卦對比圖”[3](P76)、歐陽昱北先生1997年發(fā)表的 《中天八卦新證》排出了異于鄒先生的中天八卦圖[4]、筆者 《揭》 文里的位圖,還有所謂中天易20代傳人之一、安陽易術(shù)家李永紅先生把先天八卦位加洛書九宮數(shù)稱作真的中天八卦(《中天八卦》,張永紅新浪博客),目前的百度詞條“中天八卦”即是采用李氏文章。

除了洛書數(shù)先天八卦這種假中天容易認定——不同八卦體系必須變“天”即自然結(jié)構(gòu)、必須變化卦位結(jié)構(gòu),——所謂中天八卦的幾種位圖,真假難辨,無論是卦位還是中天性,誰也沒有提供可令他人比較信服的易理依據(jù)。

中天卦位應該如何、究竟如何?

再探《說卦傳》,終于發(fā)現(xiàn):它的中天八卦內(nèi)容,不但有卦支序,而且有廣義的中天位序,超出以往想像的是,它是中天太極定位的,是 “帝”即 “帝星”定位的,而且中天太極與后天太極有某種本質(zhì)的同一性,不是能隨便安排的。關(guān)于中天位序,在現(xiàn)存文獻里,只有《說卦傳》提供了某些易理依據(jù)。

這個再探有對自己卦位舊識的重大修正,有對鄒先生相關(guān)內(nèi)容的重要論證和增加。

至此,《周易·說卦》里失傳二千多年的中天八卦內(nèi)容得以全面揭示。

此外,還發(fā)現(xiàn) 《說卦傳》存在歸元八卦 (返天八卦)、孕天八卦,由于論文發(fā)表有字數(shù)限制,此文不論。這些探索,巨幅更新著《說卦傳》從而 《易傳》在我們視野里的圖景,即巨幅更新著先秦易學的圖景,進一步展示著道家哲學的神秘母宮。

一、《說卦傳》的前幾章及其展示的八卦地支序

今本《周易·說卦》,后面是談卦象的幾章,卦象論之前的文字如下: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贊于神明而生蓍,叁天兩地而倚數(shù),觀變于陰陽而立卦,發(fā)揮于剛?cè)岫?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窮理盡性以至于命。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疊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p>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shù)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shù)也?!?/p>

“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火亙之,艮以止之,兌以悅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zhàn)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浩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可見,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聽天下,響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yǎng)也,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悅也,故曰說言乎兌。戰(zhàn)乎乾:乾,西北之卦也。(坎,)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動萬物者莫疾乎雷,撓萬物者莫疾乎風,燥萬物者莫乎火,說萬物者莫說乎兌,潤萬物者莫潤乎水,終萬物者始萬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后能變化既成萬物也。”

《說卦》的這些文字,筆者 《揭》文曾認為:核心的內(nèi)容就是(擴大性)八卦本支序(本支指卦納的地支,不是爻納的,卦支是該卦初爻納支的基礎(chǔ),乾特殊),即 “雷以動之”、“帝”、“神” 是談一種 “叁天兩地” 的逆數(shù)序列——震子9、巽丑8、坎寅 7、離卯6、艮辰5、兌巳4、乾午3、坤未2、帝申1、“神”酉0(子午在9至5的五位制序列里皆為9,但在9至0的十位制序列里異數(shù));其中隱含中天八卦即納甲八卦;西漢楊雄《太玄經(jīng)》所談的太玄甲子數(shù) (能實用,中醫(yī)針灸學的靈龜八法之取時定穴便用該數(shù)),出現(xiàn)于王莽復古時代,應該古有來歷,只用了9至5的五位制,其實,干支的前后階段肯定有差異,應該可以存在十位制 (此可名太一甲子數(shù))?!{支序展示萬物歸藏于天地、再歸藏于太一 (帝)及無的歷程,反行則是0(無)、一 (太一)、二地、三天、六子卦,展示無生一、生二、生三、再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論圖式:八卦納支序乃老子哲學的數(shù)術(shù)學基礎(chǔ)。

這種認識現(xiàn)在沒變。

這里涉及的根本問題是,先秦易學大師在高層易學上有八卦納甲或納支,是否可信?完全可信。一是,《易經(jīng)》革卦卦辭 “己日乃孚”及六二爻辭 “己日乃革”,顧炎武 《日知錄》云朱熹認為此 “己”應為戊己之己,即是天干,《周易尚氏學》釋為離納己,此釋方通(尚氏還以先后天八卦的關(guān)系解開了“同人”、“比”這兩個卦名之謎)。《易經(jīng)》 的知識背景是商代末期,納干應來自商代。據(jù)筆者 《商周數(shù)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對張政火良先生易卦源于筮數(shù)論的初步證偽》 里的考辨[5],1980年安陽殷墟出土的四卦龜甲,雖非有的學者曾以為的式盤,卻表現(xiàn)了三個后天卦位,有后天八卦的用法,而且隱存八宮觀念,此八宮是每宮16變還本體,正是京房八宮的繁版(流行的簡用版消除了卦的重復現(xiàn)象)。二是,據(jù) 《漢書》記載,京房易來自隱士,他是該宏大體系的公開者(高層易術(shù)一般都作為密術(shù)長期私傳,其部分公開有突然性,邵子皇極學的密術(shù)部分近十余年才有少量公開,隱蹤奇門的陰陽81宮即大九宮圖等重要內(nèi)容是隱傳了千年才于近年公開、且其用法還屬私授),且京易體系宏大,必遠有傳承、長期豐富。三是,京易納甲法有八卦納干、六爻納干、六爻納支,邏輯上缺少八卦納支,就是說應該有它;未見之,當是其某代師傅未傳,可能是作為一種密中之密,因為,八卦地支序及其逆數(shù)的公開,會使得 《老子》哲學即道家的根本哲學在很大程度上失去神秘性。

二、《說卦》明示中天八卦逆序起于雷,即隱示其正序起于坤

為什么認定《說卦》在展示中天卦序?

因為:

1.“雷動”章不是談卦象,該文后部是集中談卦象,此可謂注釋家們的共識

因此,流行的解釋便云是在談八卦的造化生藏功能(鄒先生也采用了慣論),粗看起來字面上是說得通。

2.深思可知,不是談八卦的某種功能

一是,該章居先后天八卦之間,次序上尚未涉及后天八卦的某種內(nèi)容,同時又不是談先天八卦的,因為“日以火亙之” 所用離為日是后天象、是離居南位才有的,“日火亙”應該是借用后天象談其它意思。二是,“帝出于震”開始談后天八卦,可是舊說之視域里 “帝”字來得很突然,無據(jù),功能說無解。三是,“神也”章比“雷動”章更詳細地談六子卦的造化功能,功能說使得 “雷動”章顯得重復又混亂,悖于其全文之嚴謹思維和文氣。四是,“雷動”章前面四卦用雷風雨日之象,后四卦言艮兌乾坤之名,前后兩分,顯示文字組織的精心性,應該是希望讀者不要簡單地看待該章所傳之意。

3.只有用中天八卦才能通順解釋《說卦》多章里一些重要文字

“叁天兩地而倚數(shù)”、“八卦相錯。數(shù)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shù)也”、“雷動” 章、“帝出于震”、“神也者妙萬物而言者也”,這些重要文字,可謂 《說卦》卦象論之前的幾章的經(jīng)絡(luò)文字,只有用中天八卦才能通順解釋、而且是全部地通順解釋:

其一,“雷動”章位于先后天八卦之間,屬于中天八卦里一種重要內(nèi)容,即八卦納支,數(shù)列是雷九坤二,是上文“易逆數(shù)也”的主要展開。

其二,“帝出于震”的帝即太一,居坤之后,在八卦地支序數(shù)里它對應的地支是申、數(shù)為一,這是 “易逆數(shù)也”的進一步展開。

《老子》云“道” “象帝之先”,也是以道為無即零、帝為一。

如何看待“萬物出乎震”?它與 “帝出于震” 有矛盾,此句開始的部分,一些注家早就認為是他人的重要注釋而被后人當作原文了,此解較佳。

如此則脈絡(luò)緊密。

其三,“神也”句之 “神”是對 “帝” 的順承,地支序里配酉,太玄十位制序列里酉為零,零為無,并非絕對沒有,而是,是沒有陰陽性的,自然陰陽不測,“陰陽不測之謂神”。兌為言、“為言也”是指示后天兌位即酉位。

其四,于是, “八卦相錯……是故易逆數(shù)也”之 “逆數(shù)”,終于得到合理的解釋,它有啟下性總攬性作用。

邵子以來,易界的說法是它在談先天八卦,“八卦相錯”是先天位圖上的錯形對待 (錯卦是各爻異性的兩卦),“數(shù)往者順”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之次,“知來者逆”是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序,“逆數(shù)”是指與乾對立的乃坤八而非巽五,即乾邊的陰儀卦乃巽五而非坤八。

邵解將逆數(shù)視為陰儀四卦對陽儀四卦的逆排,可是,其說有嚴重問題,排不是 “數(shù)”,沒有合理地解釋 “逆數(shù)”,故而其對四句話的整個解釋有誤,而且,“天地定位”從而其一體的四語已經(jīng)包含相對而錯的意思,再表達這種意思就有某種重復性,語感欠佳。

或問:逆數(shù)釋為坤八至乾一,可否?不行,因為悖于其前提句 “往順、來逆”。

只有中天八卦說得通。

于是,應該新解 “八卦相錯”等語:“八卦相錯”,其錯是言反,如乾坤互錯,但不是舊解的相對而錯,當是相鄰而錯,乃錯合,即是中天八卦位序之坤乾、兌艮、離坎、巽震,因此,“八卦相錯”一語是由先天八卦到中天八卦,完整意思應是先天八卦相錯而成中天八卦,此 “錯”乃錯成、乃變,因而也是中天八卦結(jié)構(gòu)上的錯合形態(tài);“數(shù)往者順”是言中天八卦的順序,“知來者逆”是言其逆序,意思上差別重大,此順序含木火土金水的納干次序,逆序則是 “太一甲子數(shù)”背景下的八卦地支序——何以分往來?“往”為過去為顯過為陽, “來”為未來為幽虛為陰,作者下文展示“來”者,則“往”者已經(jīng)包含在 “八卦相錯”。

或問:“天地定位”是談先天么?在人類視野里,乾坤的天地之位是上下性質(zhì)的。

或問:兩種八卦怎么在一個章內(nèi)談?談先天八卦的四語文字極少,一個章內(nèi)談,語感較佳。

其五,于是,應該新解 “叁天兩地而倚數(shù)”:不是慣論的天一地二、天三地四等,不是數(shù)的奇偶問題,應是太極為太一、“地”(陰儀及坤)為二、“天”(陽儀及乾)為三:于中天八卦即納甲八卦里的地支序而言,是乾三、坤二;于《周易》的大衍筮法 (或其后世的簡化方式銅錢法)而言,乃基數(shù)為陽儀三、陰儀二 (特殊的太一乃太極不作為陽儀數(shù)),3變得一爻、18變得六爻,爻數(shù)六七八九為四象數(shù),六九者變。大衍法用儀起爻的過程全息著四象含八卦,兩種“叁天兩地”的現(xiàn)象有關(guān)。

由此而知,中天八卦的內(nèi)容連接多章,是該文的核心。

可見,《說卦》明示先后天八卦之間存在一種逆行卦序即“雷動”序,同時隱示著其正序;文字上而言,此序在先后天卦序之間,故是中天卦序,即:中天八卦,論逆序起于震,論正序起于坤。

中天八卦的逆序:雷風雨日艮兌乾坤,涉及八卦納支及申一(太一、帝)等。

中天八卦的順序:坤乾兌艮離坎巽震,涉及納干,其納干次序是木火土金水。

三、中天震位在正北:“帝出乎震”隱示帝所藏的震在北辰

方位上,中天八卦如何排列?

其謎之解,主要在深度解讀“帝出乎震”??梢試栏裢茖?先了解一個知識點“北辰太一乃帝,有兩個層次的方位性存遮”;其次,排除帝由先天圖的中宮出于震,則論同體性,隱示“帝藏在震”,即作為中天卦位之太極點的帝,不在先天圖的中宮而在震位:于是可以確定,中天震位在北辰,即在正北。

1.北辰太一乃帝 (帝星),有兩個層次的方位性存在

(1)太一

在古代文獻,太一有三大明確的指稱:一指宇宙生成論的本原,如《呂氏春秋》云“萬物所出,造于太一”,二指宇宙觀的帝,是帝星、也是上帝,古人認為星為神所主,帝星和上帝所指大體相同,三指在節(jié)氣方面帝星的九宮序主宰點,太乙式的飛宮太一即此。此外,還隱指宇宙本原之為原初型世界的中心,如《太一生水》所云“太一藏于水”即隱含太一本來不在水方,應在原初的中心,這種意思罕見,卻是先天圖的應有之意,使得這種生成論的本原有本體的性質(zhì)。

因此,在古代,太一是數(shù)序角度的宇宙觀層次的太極。式占上太一也稱太乙,傳統(tǒng)太乙式只占天文對地球大事的影響(近年薛鄧林先生使之轉(zhuǎn)型,也占小事)。虞翻起有的學者明言太一即太極。應該說,二者是包含關(guān)系,太極所指無論大小,物物一太極。

數(shù)術(shù)里,太一有幾種層次的所在(本宮、別宮、行宮):先在本來的中宮而無形;此后是藏居北辰,此乃帝;再后來是行于四時八節(jié),及其在式占天盤里的九宮序主宰。

戰(zhàn)國中期的郭店楚簡《太一生水》云:“太一藏于水,行于時,周而或(又)始”。就涉及了三種所在,生及藏都隱含太一最先的位置不在水方即北方 (五行里慣論北方屬水),中間位置才是藏于水方,然后是研于時。漢語里 “藏”不是家居,藏在非本在,又是一種久在、別于短期的行。

“太一有幾種層次的所在”是否荒謬?當代一般學者對太一文化相當陌生,難免覺得稀奇古怪,其實,太一本質(zhì)上是太極,近十余年來奇門遁甲文化快速崛起、廣泛流傳、了解者較多,就用奇門學看看幾種所在的非荒謬性。奇門里太極有三種所在:基盤里,本在中宮;地盤里,轉(zhuǎn)盤式是寄在它宮(一般是論寄在后天坤位),飛盤式或說不寄或說寄;天盤里,行在各時。太極的不同層次應理解為多層次氣場的不同主導者(未必等于中心)。

(2)北辰太一乃帝,乃帝星

中華數(shù)術(shù)里,論慣義,帝乃北辰太一,或曰北辰太一乃帝,即太一離開“本來的中宮”后之在北辰,它在 “北斗運動圈的中央”,此為天星學的中宮。

宋玉《高唐賦》云:“醮諸神,禮太一”。漢文帝詔令規(guī)定 “冬至祭太一,夏至祭地只”(地礻氏,后土)?!痘茨献印ぬ煳挠枴吩?“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宮者,太一之居。說者曰:太一,天之尊神?!弊蠈m太一,即紫微星,即帝星,即北極星。《周禮》鄭玄注曰:“昊天上帝,又名太一”。

《易緯乾鑿度》語 “太一取其數(shù)以行九宮”,東漢鄭玄注曰:“太一者,北辰神名也”。

(3)自體性和方位上,帝(帝星)有兩個層次的存在

《史記·天官書》云:“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鄉(xiāng),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jié)度,定諸紀,皆系于斗?!?/p>

可見,帝或帝星有兩個層次的自體性存在:一是帝星在天空的北辰,居斗柄的尾端,二是同時又乘北斗 (帝車)周行,帝體不變而朝向變化,斗車轉(zhuǎn)向即指示地球四季變化。

這涉及兩個層次的方位:北辰這種方位屬于大天空層次,其坐標原點在天空的中點;帝星朝向變化,其坐標原點在帝星。

自體性存在之外,還有其飛宮式外氣存在,太乙式天盤上的飛宮太一即此。

例如,西漢汝陰侯墓太乙式盤,地盤有太一流居一年八節(jié)的銘文,其天盤或地盤生天盤的方式,《易緯乾鑿度》介紹“瞳一取其數(shù)以行九宮”,鄭玄的注文云其行序為坎一、坤二等,遵循著洛書數(shù)序,乃飛宮法。

2.“帝出于震”必有依據(jù),論同體性只能是 “帝藏在震”

(1)依文化慣義而排除帝由先天圖的中宮出于(后天)震

如果“帝出于震”是由先天圖的中宮而出,則根本地無視帝在北辰這種數(shù)術(shù)學慣義,即便帝原初在天之中宮,到后天的周行,也要經(jīng)過北辰這個環(huán)節(jié):因此,帝不是由先天八卦圖的中宮出于后天八卦的震。

(2)因此,“帝出于震” 只能是 “帝藏在震”

非由先天圖中宮而出,則只能論卦與卦的關(guān)系了,應該論某種同體性、同卦性,“帝出于震” 的前提只能是“帝藏在震”。

一是, “帝出”即 “帝始行”,是后天八卦的首個太極點,必有特定的象數(shù)依據(jù)。

在后天八卦里,一陽起于坎,春起于艮,論生物的四時歷程,應從坎或艮開始,何以從震起?象數(shù)變化是需要依據(jù)的。

二是,“帝出于震”意味著“帝藏在震”。

“出”之前只能是 “在”、“藏在”,帝出于何卦就是帝在于何卦,這是同體性原則。

3.“帝出于 (后天)震” 意味著 “帝藏在 (中天)震”

帝并非由先天圖的中宮直接出行到后天震位,則這種“藏在”屬中間層次,或曰中天層次。

4.因此,“帝藏在震”即是中天震位在正北

帝星的兩層次自體性存在、兩層次方位,對應震卦的后天位、中天位,則中天震卦對應北辰,即在正北。

震卦的后天位、中天位相異,即是該卦有過變位,即是八卦體系有過變構(gòu)。

“帝出乎震”意示著震的兩種方位,是承上啟下的妙句。

“帝出于(后天)震”、“帝藏在(中天)震”的方位圖:

這使“雷動”序具有新卦位,在易理上根本地解決了它的新八卦性質(zhì),而且解決了其之中天性:兩層次帝位對應的兩層次震位,使“雷動”序具有“中天”層次的性質(zhì)。

“天地定位”表示先天八卦里乾坤的卦位,“帝出乎震”等語表現(xiàn)后天八卦的位序,而“雷動”章的文字沒有涉及某卦的位,這使得人們不視之為一種有特殊卦位的八卦?,F(xiàn)在看來,中天八卦定位的根本依據(jù),隱存在下一章的神秘首語,一句長期難以確解的怪語,而中天八卦的全部定位,涉及兩章乃至多章。

四、《說卦傳》的中天八卦圖及進一步解釋

有了這個中天太極點,就可以確定中天八卦的方位圖,其中,坤在東北。

《說卦》明示及隱示的中天八卦內(nèi)容,可以圖解如下

其實,“雷動”逆數(shù)序是隱示太一 (申一)在坤之過去位,而坤之過去位就是震卦;且“叁天兩地”之后隱存申一,這種一超出萬物 (六子卦)和天地(乾坤),是最宏大的一,可稱大一 (太一)。

值得區(qū)分:《乾鑿度》的太一飛宮法是運用一種九宮數(shù)從地盤生天盤,所謂太一從坎宮始只是冬至,并非八節(jié)皆然,而《說卦》 “帝出”章的介紹屬于基盤,三盤不同,并不矛盾。

帝加八卦的圖式是九宮背景的。九宮觀流行于先秦,戰(zhàn)國中期作品《太一生水》有九宮觀,西漢汝陰侯墓太乙式盤來源當古。

中宮為無,是否有失九宮的性質(zhì)?

先天八卦的九宮,中宮是太極,一種太一。中天不同,九宮變化了,太一藏于北方,中宮應是無極了,這是中天無極。

可見,鄒氏《易學圖解》公開的中天卦位及序數(shù),正是《說卦》隱示的部分內(nèi)容,是真?zhèn)?其來源應該很古;重大區(qū)別是,《說卦》的中天卦序是納甲的,還有太極點——正北震位所藏的帝,這是廣義的中天八卦位序。如果考慮中天無極,則還有泛義型。因此,中天八卦位序有三種,即狹義型、廣義型、泛義型,又分順逆;若考慮到納支里的戌亥,則還有超界型,也分順逆 (《列子》和《易緯乾鑿度》的天地之前四階段論應該是來自此)。

可見,在中天位序方面,《說卦》的資料非常寶貴;比較現(xiàn)存的相關(guān)文獻,《說卦》比 《元苞經(jīng)》等更寶貴,只有它提供了中天八卦的某些易理依據(jù):在序列上,只有它提供了“逆數(shù)”依據(jù):在卦位上,只有它提供的后天八卦首個太極點,加上太一(帝)藏居北辰,才可以確定中天的太極點卦位。

中天位序是中天太極定位的,而且中天太極與后天太極有某種本質(zhì)的同一性,不是能夠隨便安排的。

當然,《說卦》提供的易理依據(jù)并不完整,本文據(jù)古籍補充了北辰太一說,此外,有個內(nèi)容涉及前提性問題:“神也”章大談萬物,帝字章應該涉及萬物歷程,即涉及節(jié)氣,后天八卦的太極首先是節(jié)氣太極,那么,何以后天八卦的節(jié)氣太極點始行于東方?應與日出東方有關(guān),日出東方在節(jié)氣和方位上對應帝出東方。太陽視運動 (實乃地球偏轉(zhuǎn)式繞日)導致地球的太極點從而其氣場結(jié)構(gòu)由中天八卦態(tài)變?yōu)楹筇彀素詰B(tài),兩層次的帝星地位,應分解為中天八卦層次里帝星為北極星而后天八卦層次里帝星為太陽。

此外,有個重要問題:為何先天圖的中宮太一后來藏于北辰?先天到中天應談天文學根據(jù);筆者曾發(fā)現(xiàn)后天八卦之天文學根據(jù)是地球偏轉(zhuǎn)式繞日。

[1]劉引而.揭開老子哲學的神秘源頭——先秦易學的新圖景 [J].懷化師專學報,1997,(4):352-357.

[2]劉林鷹.中華文化 “帝”“神”崇拜的數(shù)理性起源[J].懷化學院學報,2007,(12):25-27.

[3]鄒學熹.易學圖解 [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9.

[4]歐陽昱北.中天八卦新證 [J].船山學刊,1997,(2):90-93.

[5]劉雨鷹.商周數(shù)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對張政火良先生易卦源于筮數(shù)論的初步證偽[J].懷化師專學報,2000,(1):27-30.

猜你喜歡
中宮九宮北辰
小石頭與歪歪小鎮(zhèn)
論《南曲九宮正始》的崇古與尚今
戲曲研究(2023年1期)2023-06-27 06:54:44
蘇少版六上《中宮收緊》教學課例
江蘇教育(2022年37期)2022-06-07 07:42:16
Cycling in America
管氏脊椎九宮穴臨床應用探析
淺談書法教學中漢字結(jié)構(gòu)把握的研究
中國篆刻(2021年4期)2021-04-30 06:04:48
導視空間境域下漢字字體設(shè)計研究
設(shè)計(2021年5期)2021-03-08 01:44:04
中華心意六合拳之九宮陣說
少林與太極(2020年2期)2020-07-16 18:23:36
領(lǐng)導干部必須“為政以德”——為政以德,譬如北辰
當代陜西(2019年20期)2019-11-25 09:24:26
認識中宮
绥阳县| 新巴尔虎右旗| 略阳县| 任丘市| 南江县| 泰顺县| 营山县| 西藏| 岑溪市| 晋中市| 荔浦县| 交口县| 连江县| 北流市| 兰坪| 阳泉市| 佳木斯市| 会昌县| 兰考县| 遂川县| 寿宁县| 淮滨县| 南召县| 延吉市| 江阴市| 喀喇| 木里| 宜都市| 普陀区| 靖边县| 临海市| 措美县| 舟山市| 乡城县| 安国市| 衡山县| 区。| 黄浦区| 南陵县| 阜新市| 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