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鉆
泰州市淮劇團演出的大型新編歷史劇 《李斯》,2011年參加第六屆江蘇省淮劇節(jié)、第六屆江蘇省戲劇節(jié),均獲樂隊“優(yōu)秀伴奏獎”。而此出戲的音樂伴奏成功之處尤為特出的是打擊樂演奏。
淮劇《李斯》是一出新編歷史劇,她敘述了秦朝時代輔助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名相李斯之死的全部過程,揭示了這個重要歷史人物凄慘之死的根本原因——周旋于得失之間,徘徊在進退之中,在法、術(shù)、勢面前唯我、自私,在重要的歷史關(guān)頭為保自我而放棄做人的準則,其結(jié)果釀成了腰斬的凄慘下場。在戲劇的演繹過程中,其打擊樂恰到好處的設計與演奏起到了畫龍點睛作用,有力地渲染了舞臺氣氛、凸顯戲劇主題、得力地襯托人物性格,給觀眾以美人穿佳衣相得益彰、相映成輝之感??芍^是賞心悅目、膾炙人口、美不勝收。
孔子曾說過:“移風易俗,莫善于樂”。一部好的戲曲作品確實能夠鼓舞人心,影響深遠。這就是戲曲藝術(shù)的魅力所在。其不僅僅是好的唱腔廣為流傳人人吟唱如:京劇《打虎上山》、黃梅戲《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等等……同時好的音樂伴奏也給人美好的記憶例如:京劇《三岔口》,沒有唱腔,也沒有幾句道白,主要是演員的武打表演,打擊樂“鑼鼓經(jīng)”的演奏,渲染了伸手不見五指的深夜暗室中的氣氛,有力地烘托了演員的摸撲、翻打、尋覓、碰撞、廝殺等表演動作,以動顯靜,動靜相生,以聲造境,聲境一體,收到了感人的藝術(shù)效果,是武打與“武場”的完美結(jié)合。
而《李斯》一劇的成功與打擊樂的精彩演奏是密不可分。
如“丞相游獵”一場:在鏗鏘有力喧天鑼鼓所營造的熱烈氣氛中,浩浩蕩蕩的游獵車隊、威武雄壯的衛(wèi)隊簇擁著神采飛揚的一代名相李斯款款入場。打擊樂運用了急急風、砍馬腿、滾頭子等程式鑼鼓經(jīng),分別烘托著氣勢洪大的游獵場面和主人公躊躇滿志的神情。場景、人物心態(tài)與恰當?shù)蔫尮慕?jīng)選擇加上演奏員精湛演奏三者默契配合把氣勢恢弘的游獵場面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于臺上,博得觀眾如潮的掌聲。
廷議一場中,李斯在揣度秦始皇施政方略時唱道:“偷抬眼,窺龍,似陰似晴似等閑。俯首低眉細盤算,說中圣意方為賢……”運用了小鑼滾頭子襯托著李斯局促不安、患得患失的心態(tài)身段表演,絲絲入扣,給觀眾的交待是一目了然。
焚書坑儒一場的場景中,焚書、坑儒的場面,選擇了亂錘、急急風等鑼鼓經(jīng),把場面的緊張氣氛營造得令觀眾瞪目屏氣,同時通過舞臺畫面把秦始皇施暴政的殘酷給人民帶來災難展現(xiàn)給觀眾,令人發(fā)指。
戲的末場李斯臨刑,低沉的低虎音大鑼配合有氣無力的堂鼓緩慢地奏著原汁原味的淮劇起板鑼引出凄愴的老淮調(diào)來回首往事總結(jié)一生:“回首李斯六十載,哪步踏錯才侖落至今……”是唯我、自私、超出做人的準則底線害了自己,落得可悲下場,其情真切,催人淚下。
此劇的打擊樂演奏從開場的鏗鏘有力到末場的有氣無力,遙相呼應著李斯從興到衰的人生歷程,可謂是緊扣劇情的發(fā)展;演奏者技藝精湛把淮劇打擊樂的組合(板鼓、大鑼、饒鈸、小鑼)演奏得爐火純青;同時能夠深入劇情寓情于聲:激昂時如暴風驟雨;凄婉時如訴如泣。
此劇打擊樂演奏極為成功,其成績得到觀眾的好評、專家的肯定。是淮劇史上又一成功力作?!叭粘鼋t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愿泰淮藝術(shù)家在黨中央文藝改革促進文藝大繁榮大發(fā)展的藝術(shù)春天里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