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 殷紅
(濟南軍區(qū)青島第二療養(yǎng)院,266071)
食物嵌塞常導致牙齦充血、腫脹,嚴重者可造成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和不便,臨床危害極大。食物嵌塞的發(fā)病因素較為復雜,其治療手段也相應較多,本研究分別以金屬嵌體和復合樹脂直接充填修復兩種方法,治療垂直型食物嵌塞,并進行1年的隨訪觀察,對兩者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評價。
選擇2006—2009年在我院因垂直型食物嵌塞就診的68例患者,男20例,女48例;年齡38~72歲。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隨機分為嵌體組、復合樹脂直接充填組。其中復合樹脂直接充填組30例,32顆患牙(前磨牙12顆,磨牙20顆);嵌體組38例,46顆患牙(前磨牙18顆,磨牙28顆)。隨訪1年。納入標準:垂直型食物嵌塞,牙間隙大于0.1 mm,需以充填或修復手段重塑鄰接關系。患牙及鄰牙牙周狀況好,無病理性松動及炎癥,無牙周袋形成,患牙為活髓牙或死髓牙,已經(jīng)經(jīng)過完善的根管治療,X線顯示根尖周影像正常。
2.1 復合樹脂直接充填組 遵循牙體預備的一般原則,在盡量保存健康牙體組織的前提下,局麻下制備鄰Ⅱ類洞,登士柏全酸蝕粘接系統(tǒng),納米瓷化樹脂充填修復,注意正確使用鄰面成型片及楔子。
2.2 金屬嵌體組 依舊嚴格遵循牙體預備原則,嵌體洞型各軸壁基本平行,外展2°~5°,硅橡膠取模,翻制超硬石膏模型,間接法完成蠟形,常規(guī)包埋,鈷鉻合金鑄造完成,技工制作均由同一技師完成。所有嵌體均采用Panavia F(日本可樂麗公司)雙固化粘接劑粘接,以上所有臨床操作均由同一醫(yī)師完成。
2.3 結果觀察 充填修復后1年對病人進行回訪,對兩種修復方法的充填修復體進行盲法評價,評價標準(表1),評價結果以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χ2檢驗。
臨床效果如表2所示,統(tǒng)計結果,兩組病例在牙齦健康方面 (χ2=7.19,P>0.05)及邊緣密合度上面(χ2=4.18,P>0.05),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在鄰接關系恢復方面,
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χ2=25.85,P<0.01)。
表1 患牙充填修復后效果的評價標準
表2 垂直型食物嵌塞不同治療方法臨床效果比較[n(%)]
垂直型食物嵌塞是臨床最常見的一類食物嵌塞[1],它是在行使咀嚼功能時,由咬合壓力或充填式牙尖的作用使食物從垂直方向嵌入兩牙鄰面所致[2],當鄰面間隙在0.10~0.25 mm時,食物嵌塞的癥狀顯著[3],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人的擠壓、脹痛和不適癥狀十分明顯,對牙周組織的影響大。引起食物嵌塞的原因是多因素的,治療時應根據(jù)病因和臨床實際狀況進行,常常在調(diào)的基礎上進行充填修復或修復體修復治療。
由于牙冠鄰面缺損造成的垂直型食物嵌塞,可采用復合樹脂直接充填修復牙體缺損[4],但由于樹脂材料硬固后收縮以及術者操作的不規(guī)范等原因常導致療效不佳,Barnes報道光固化復合樹脂修復Ⅱ類洞5年復查結果,充填體與鄰牙緊密接觸者僅為56%[5]。
牙體缺損的嵌體修復是國際口腔修復的新趨勢和新進展之一,本研究表明,嵌體治療垂直型食物嵌塞,其在鄰面接觸關系方面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的樹脂充填修復,這是由于嵌體在模型上口外制作,表面可以高度拋光,與鄰牙接觸區(qū)位置松緊,大小容易控制,能夠與鄰牙獲得較好的接觸,嵌體修復中,精確的印模制取及模型灌制極為關鍵。此外,嵌體由于存在邊緣線較長的問題,所以繼發(fā)齲的可能性相對增加,故對邊緣密合性要求較高,可見性能良好的粘接材料比較關鍵,我們使用樹脂型粘接劑,對保證成功率起到了保障作用[6]。
本組病例中嵌體材料為鈷鉻合金金屬,在美觀方面缺點明顯,近年來,隨著口腔材料的迅猛發(fā)展,尤其是瓷嵌體的應用,這類修復體在擁有更為良好的鄰接關系的同時,還更好地解決了美觀問題,且避免了樹脂隨時間推移變色老化的缺陷。
[1]鄭弟澤,杜傳詩.牙間食物嵌塞的臨床研究及治療[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1994,12(4):259-262.
[2]馬軒祥,趙銥民.口腔修復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457-458.
[3]徐君伍.口腔修復理論與臨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674-685.
[4]鄭第澤,杜傳詩.牙間食物嵌塞的臨床研究及治療[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1994,12(4):259-262.
[5]Barnes B.A year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wo composite resins in class-Ⅱcavities[J].Out seas Med-Stomatol,1999,18(3):175.
[6]程濤,孫貴峰.三種粘結劑粘結嵌體的微滲漏對比研究[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8,9(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