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婷
(西安體育學(xué)院體育傳媒系,西安710068)
歸化和異化是兩種翻譯策略。在歷史上,這兩種策略由施萊爾馬赫首次提出,于1813年發(fā)表在《論翻譯的方法》一文中。他將翻譯策略歸納為兩種:“譯者要么盡可能地不打擾原文作者,讓讀者向原文讀者靠攏,要么盡可能地不打擾譯文讀者,讓原文作者向譯文讀者靠攏?!保?]43隨后,韋努蒂在其1995年出版的《譯者的隱身》一書中將這兩種方法稱為“歸化”(domestication)和“異化”(foreignization)。所謂歸化法,就是譯文應(yīng)當(dāng)以目的語讀者或者目的語文化為歸宿,盡可能地擯棄原文中不符合目的語文化的成分,讓譯文讀者在理解譯文的同時,也能在自己的文化中找到相對應(yīng)的成分,由此及彼,由源語到目的語,因為“如果譯文表達的內(nèi)容和形式在譯文讀者對現(xiàn)實世界的了解的知識范圍以內(nèi)讀者就能更好的理解譯文”。[2]所謂異化法,就是譯文應(yīng)以源語或者原文讀者為歸宿,在譯文中盡可能地保留源語文化,從而使譯文讀者能欣賞到外國文化中異于本國文化的成分,滿足讀者的某種需求,從而實現(xiàn)互通有無,這樣譯文讀者不出國門就能領(lǐng)略異族文化,從而促進了語言和文化間的傳播,有利于提高譯者和譯著的地位。
韋努蒂認為:“Translation is the forcible replacement of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of the foreign text with a text that will be intelligible to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3]18在這一取代過程中,譯者要處理原文中的語言和文化差異。各個國家的語言雖然有一些共同之處,但是差異卻是普遍存在的。就漢英兩種語言來說,他們在詞形、語義、語法、句子結(jié)構(gòu)上都存在諸多的不同之處。如何用目的語恰當(dāng)?shù)乇磉_源語是譯者完成翻譯任務(wù)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譯者對原文的理解正確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對源語文化的了解。如果譯者能對兩種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就能在譯作中把源語文化的意象傳遞給目的語讀者,避免文化沖突引起的誤解。正如奈達所說:“For truly successful translating,biculturalism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bilingualism,since words only have meaning in terms of the cultures in which they function”[4]82。失去了文化這一載體,詞語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所以說,語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能表達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文化是語言存在和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一旦失去文化環(huán)境,單靠語言本身的意義,溝通交流是無法完成的。從文化角度看來,選擇了異化法,就能保持源語中的異質(zhì)成分,為譯文讀者展現(xiàn)一個新穎、獨特的世界。選擇了歸化法,就要切實考慮譯文讀者的需求,在目的語語言和文化框架內(nèi),使譯文讀者能接收、欣賞和吸收譯文。
與中國傳統(tǒng)的“直譯”和“意譯”之爭不同,歸化法和異化法把翻譯活動從原有的側(cè)重語言層面忠實度的討論中擺脫出來,在一個更大的文化語境中討論翻譯問題,因為歸化和異化不僅涉及語言問題,還牽扯到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和對外開放程度的日益加深,越來越多的詞匯被人們創(chuàng)造出來,用來描述各種各樣新的事物和熱點事件。由于這些詞匯能形象生動地反映新事物或者人們的態(tài)度,往往在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中最先使用,再經(jīng)由網(wǎng)絡(luò)媒體傳播,這些新詞在日常生活中被人們廣泛地接受和應(yīng)用。在翻譯中,要想準(zhǔn)確地傳遞這些新詞的意義和內(nèi)涵,就要領(lǐng)會這些新詞產(chǎn)生的社會文化背景,尤其是在漢語文化中的內(nèi)涵,才能用英語忠實地表達,使英語讀者了解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和變化。
由于漢語新詞的產(chǎn)生和社會現(xiàn)象緊密相連,往往能集中地反應(yīng)某一個社會現(xiàn)象。在翻譯過程中,譯者不但要準(zhǔn)確表達語義,還要跨越文化障礙。從這一角度來看新詞翻譯的話,歸化和異化策略能突破語言層面的限制,著力縮小文化間的差距。若選擇歸化的策略,譯者要盡量選擇目的語讀者熟識的表達來傳遞原意;若采用異化策略,就要盡可能保留源語的風(fēng)貌。但是,過度強調(diào)歸化,有可能失去原詞原意的語言特點,使新詞失去其賴以存在的文化背景,孤立地被移植在異國文化中,使譯語讀者產(chǎn)生誤解;而異化過度,過度地保留源語的文化特征,對譯語讀者的接受能力考慮不當(dāng),也會導(dǎo)致譯作的可讀性下降,甚至產(chǎn)生文化沖突。因此,在文化特征的保留和文化特征的詮釋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是正確解讀源語,闡釋文化特征的關(guān)鍵。具體來說,主要可以采用直譯、意譯和闡述的方法來實現(xiàn)漢語新詞的英譯。
一般來說,盡管語言不同,但是各國文化總有一些相同之處,此時使用直譯的方法能在形式和內(nèi)容兩方面使源語和目的語保持一致。直譯不是字對字的死譯,而是按照字面意思,不用做過多的解釋。直譯可以使外國讀者輕而易舉理解漢語新詞新語,無需考慮文化背景的差異或者文化背景相同,了解中國社會的變化。
例:高速鐵路
譯文:China will become a high-speed rail leader in the world after several years of rapid development,Ignacio Barron,the director of High Speed of 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ways(UIC)said on Wednesday.
2011年6月,京滬高鐵開通,對于這一快捷的交通工具,我們可以果斷地采用直譯的翻譯方法,這樣的翻譯能準(zhǔn)確地翻譯“高速鐵路”這一概念,目的語讀者可以毫無困難地理解這一事物。
例:校車安全
譯文:A draft regulation on school bus safety management was made public on Dec 11 by the State Council,with the public invited to submit comments.
2011年我國發(fā)生多起校車交通事故,引發(fā)全國上下對“校車安全”的強烈關(guān)注。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校車安全早已有一套成熟的標(biāo)準(zhǔn),校車也被視為公共道路上為數(shù)不多的“特權(quán)車”。在英語文化中,校車的概念和作用與漢語完全相同,因此我們便可采用直譯的方法。
意譯是指原文有些內(nèi)容在目的語中不宜直接表達,而是要以不同的形式表達,這就使得目的語的表達形式和源語有所不同,因為目的語更加注重意義的傳遞,而不拘泥于文字和結(jié)構(gòu)的限制。這樣,譯者就會著重于原作意義和精神的表達,不用完全遵循原作的句型結(jié)構(gòu)或者修辭手法。這就意味著,譯者不但能改變原作的語言形式,還能根據(jù)目的語讀者的需求重塑目的語文化意象,因此,意譯法是歸化策略經(jīng)常采用的方法之一。通過有效地傳遞原文的意義和精神,意譯可以使譯文有較強的可讀性。
如:地溝油
譯文:The"illegal cooking oil"is usually made from discarded kitchen waste that has been refined,the report said,adding that the oil,which contains a highly toxic and carcinogenic substance called"aflatoxin",can cause cancer.
地溝油實際上是一個泛指的概念,是人們在生活中對于各類劣質(zhì)油的統(tǒng)稱,狹義上說是指從餐廚垃圾中提煉出來的油,含有大量有害毒素,危害人體健康。譯文中的“illegal cooking oil”,就是“地溝油”,這樣的翻譯能直指這種非法油的本質(zhì),從根本上說明了這種油的非法性和巨大危害。這樣的翻譯雖然形式上不對等,但在意義上與中文契合,體現(xiàn)了意譯的優(yōu)勢。
如:傷不起
譯文:The phrase shang bu qi,which means too delicate to bear a blow,was chosen as the phrase of the year,revealing the public's sensitivity to personal and social problems,and their call for justice and equity.
“傷不起”是近年來在網(wǎng)絡(luò)上非常流行的詞匯,用來表達說話人的對社會不良現(xiàn)象的抗議和對公平正義的呼喚。對于這樣的新詞,英語中往往沒有對應(yīng)的表達,因此我們要借助意譯的手法來詮釋這樣的新詞。
異化策略忠實于原作,有利于反映原作的精神和內(nèi)涵,是漢語翻譯成外語過程中一種必要的手段,特別是在翻譯“中國特色”詞匯的時候,如“三個代表”(three represents theory:the Party must always repres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the ori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dvanced culture,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ople in China.)、“三講教育”(three emphasis education:to stress theoretical study,political awareness and good conduct.)、“三定”(determine the functions,the organizations and the post and the staff size.)等等,就需要譯者借助闡述的翻譯方法,通過解釋性的翻譯補足理解詞語需要的背景知識,盡可能向英語讀者說明這些詞語的特定意思和豐富內(nèi)涵,體現(xiàn)異化的優(yōu)勢。
語言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它還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能反映一種文化特有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并不存在,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文化意義。為了真正達到溝通思想、交流文化、傳播信息的目的,譯者需將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jié)合,在盡量保持詞語原有形式和特色的基礎(chǔ)上或增加必要的背景知識,或補充缺損的語義內(nèi)容,對漢語時政新詞進行解釋性翻譯,在必要的時候甚至需要徹底拋棄原詞的形式外殼,明確譯出原意。[5]232
例:限購令
譯文:The central government will expand property-purchasing limitations to second- and thirdtier cities as it steps up efforts to cool the real estate market,a report said on Sunday.
例:限娛令
譯文:China orders cutback on TV entertainment:China will limit the number of entertainment programmes allowed to air on television,from match-making game shows to dance broadcasts.
例:限廣令
譯文:China's top broadcasting watchdog has ordered a national ban on all TV stations airing commercials during TV dramas.
上述幾個關(guān)于“限”的詞語都是在中國文化的特定背景下產(chǎn)生的,符合特定的國情和政策,因此在譯入語中并沒有相應(yīng)的對等詞。只有通過提供詳細的解釋來給出釋義,盡可能準(zhǔn)確地將語義傳遞到譯入語,比較全面地把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詞語的內(nèi)涵表達出來,供目的語讀者理解。解釋性的翻譯其目的不僅僅是要傳遞語言信息,還要傳遞背景信息。因此,需要更多地靈活性和譯者的自主性。
[1][英]杰里米·芒迪.翻譯學(xué)導(dǎo)論—理論與實踐[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8.
[2]郭建中.翻譯中的文化因素:異化和歸化[J].外國語,1998,(2):12 -18.
[3]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5.
[4]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3.
[5]陳宏薇.新編漢英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