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才
(云南民族大學學報編輯部,云南 昆明 650031)
近年來,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質災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頻繁發(fā)生,其影響之深重、危害之大,給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困難和巨大的損失。2008年8月30日16時30分,發(fā)生在四川省的6.1級地震給距震中僅十余公里的有千年歷史的永仁縣方山諸葛營彝族村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諸葛營村90%以上的民房嚴重受損,村民蒙受了慘重的損失。面對災難,究竟應該如何應對,這是政府和學術界普遍關注的問題。方山諸葛營村在恢復重建的過程中,在政府倡導、村民自愿的原則下,努力挖掘弘揚諸葛文化及彝族文化,對民房進行統一規(guī)劃改造,突出彝族“土掌房”建筑風格,大力發(fā)展農家樂、鄉(xiāng)村民族生態(tài)旅游?;謴椭亟ê蟮拇逭粌H諸葛文化和彝族文化氣息濃郁,還充滿著民族團結、和諧發(fā)展的氛圍,探索出了一種震后重建的新模式,堪稱災后重建與發(fā)展并重的范例。
方山諸葛營族村隸屬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永定鎮(zhèn)太平地村,這里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濃郁的民族風情,旅游資源豐富。在這一地區(qū),廣泛流傳著諸葛亮平定南中時駐軍于此休整,后又留兵駐守并形成村落的傳說。據此,方山諸葛營村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
(一)方山諸葛營村的地理氣候與人口
方山千年彝族諸葛營村地處川滇兩省交界要塞,昆攀高速、南永二級公路在景區(qū)山腳交匯,距永仁縣城區(qū)16公里,距攀枝花市48公里,距元謀縣城50公里,海拔2200~2377米,年平均氣溫11.9℃,面積15平方公里。1982年被列為州級自然保護區(qū),1993年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2001年5月被評為國家AA級旅游區(qū),目前正在爭創(chuàng)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1]
方山諸葛營村位于方山之巔,有79戶287人,其中彝族人口215人,占總人口的75%。如今的方山諸葛營村,已成為集獨特的彝族民居,濃郁的民族風情,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神奇、秀麗、古樸、幽雅的自然風光為一體,堪稱休閑納涼的避暑地、養(yǎng)心健體的天然氧吧的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示范村。
(二)方山千年彝族諸葛營村的自然資源
永仁,古稱苴卻,是出滇入川的要塞,東臨金沙江與四川省會理縣隔江相望,南同元謀縣毗鄰,西南和大姚縣接壤,西北與麗江市華坪縣隔江相望,北連四川省攀枝花市??h城永定鎮(zhèn)居縣境中部偏東,位于風景秀麗的西南古驛道上。這里交通便捷,路網縱橫交錯,成昆鐵路穿境而過,108國道橫貫山腰,南永二級公路、永武、永攀高速公路在這里連接,使永仁變成“黃金大三角”和“三縱四橫”公路網絡的交匯點,成為滇西八州市北進四川的主要通道,是昆明、楚雄、攀枝花三個大中城市的樞紐,彝、傣、回、傈僳等各民族人民在這片土地上和睦相處,共同繁榮。
方山不僅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水能資源、林業(yè)資源。而且這里陽光燦爛,綠樹成蔭,高山峽谷,溪流潺潺,被譽為“出滇入川地,彩云陽光城,綠色生態(tài)縣,民族風情園”,被稱為“世界最大的鄉(xiāng)村T臺”。方山以一個“方”字區(qū)別于其他的名山,因其主峰四方平正而得名。山勢雄偉,山中林木蔥蘢,清泉四溢,豐富的人文景觀與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融為一體。方山上樹木蔥籠,樹齡近千年的古樹木比比皆是;還有櫻桃、板栗、核桃、梨、蘋果等特色經濟林果。目前,山林面積1.0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0%,為滇中重要自然保護區(qū)之一,主要保護對象為云南松森林植被。喬木類主要有云南松、油杉、華山松、思茅松等47科140余種。灌木以白花杜鵑、馬櫻花、山茶、櫟類灌叢為主;草本植物有旱茅、白茅、龍須草等。各種中藥材133種,除喬、灌木藥材外,尚有菌類藥材5種,動物藥材7種,寄生植物藥材2種,藤本藥材14材,蕨類藥材6種,地衣類藥材4種。此外,該區(qū)還擁有豐富的野生動物。野生獸類有蟒、巨蜥、林麂、穿山甲、巖羊、野豬、林麝等60余種;野生禽類有白腹錦雞、雀、鷹、喜鵲、畫眉等數10種;水生動物有細鱗魚、木頭魚、馬魚、石巴子等等。[2](P12)險峻、古樸、幽雅秀麗的山勢,加之漫山遍野的珍禽異獸、森林植被,使這片地處金沙江上游的森林很好的發(fā)揮了保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水土、涵養(yǎng)水源的功能,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千年彝族諸葛營村位于方山之巔,是四川省攀枝花市高溫地區(qū)和元謀熱壩、永仁低熱河谷唯一的避暑勝地。這里空氣清新,氣候涼爽,年均氣溫12度。即使在盛夏季節(jié),距方山60公里的渡口市和不遠處的元謀縣城氣溫高達38度時,山上仍然保持在17度左右,故有“清涼世界”之美譽,是旅游消夏的好地方。
(三)方山千年彝族諸葛營村獨特的傳統文化
關于諸葛營村的歷史,在民間流傳著很多膾炙人口的傳說。這些傳說都與地方歷史和彝族獨特的傳統文化有密切關系。
1.佛教文化——靖德寺的歷史
佛教文化在這里具體體現為寺廟文化,寺廟文化又通過寺廟為載體來傳播。以靖德寺為例,靖德寺位于方山之巔的立象峰上,據史料記載,始建于元延佑三年 (1316年),由方山佛教開山祖師嶺南禪師創(chuàng)建。民間傳說中,一位半仙游方禪師名叫嶺南,為了尋找一塊可供其修煉的福地,云游四方。一天,他來到苴卻北面的一座高山,緊靠金沙江,山頂形同桌面,故稱此地為方山。這里懸崖峭壁,古木參天,泉水汩汩,奇花異草如茵似錦,龜在這里安家,鶴在這里棲息,是一方佳境福地。半仙決心在這里建寺修行,但這里是高土司的地盤,須征得他的同意方可。當半仙向高土司說明來意,土司深知方山乃“藏龍臥虎之地,龜鶴延壽之山”,不想讓半仙在山中建寺,便故意刁難,要半仙給他治理山下狂風為建寺條件。因高土司在山下有大片土地,每年糧食成熟時都要被妖風卷走。半仙用道術鎮(zhèn)住了妖風,又用金缽罩住了烏龜精,將其變成石烏龜。但高土司仍不愿讓其在方山建寺,想用金銀打發(fā)了事。半仙說:“金銀我不要,只要一塊宅基地。”高土司問要多少地可作宅基,回答只要一襲袈裟大小即可。高土司終于同意。哪知禪師脫下袈裟,向空中拋去,頓時變成一朵彩云。彩云罩住了整個方山。高土司只好將方山讓與半仙建寺。因此,寺廟依山傍箐、氣勢磅礴、建筑風格有南詔大理遺風。當時寺院規(guī)模宏大,共有三重佛堂 (大雄寶殿、金剛殿、藏經樓),9個天井,大小房屋36幢126間,佛像108尊,寺僧曾達800名。每年3次佛教盛會 (觀音會、太子會、月光會)期間,川、滇、黔諸省香客云集方山,終日鐘鼓聲聲,莊嚴肅穆,青煙繚繞,如此鼎盛長達600余年。清咸豐九年 (1859年)寺院遭火焚,清光緒年間,永仁著名泥塑匠人夏順武應鄉(xiāng)賢之聘,以3年零4個月的時間進行了修復,民國十二年 (1923年)重建。后來,整座寺院建筑毀于“文革”。1992年,靖德寺原址重建?,F在已建成的靖德寺,占地37.68畝,有天王殿、金剛殿、大雄寶殿,大小佛像18尊,建筑面積3700平方米,寺內有古柏、青岡櫟、滇楸木、孔雀杉等元、明時期種植的國家級保護植物數百株,是滇中地區(qū)著名的佛教寺院。
2.服飾文化—— “賽裝節(jié)”的傳統
彝族賽裝節(jié)早就聞名中外,相傳已經有1340多年歷史,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彝族服飾文化,被譽為最遠古的“時裝秀”。賽裝節(jié)期間,盛裝的彝族群眾匯聚于此,服飾絢麗獨特,繡品色彩斑斕、搭配大膽,無論是雞冠帽、滿襟衣、燈籠褲、百納鞋,還是齊膝的圍腰都綴滿了馬纓花、山茶花等圖案,原生態(tài)文化濃郁厚重。所以,堪稱當今時裝賽鼻祖的“賽裝節(jié)”是彝族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共同展示的盛會,是中國彝族最重要和最有特色的傳統節(jié)日之一,不僅有鐫刻歷史的精美而斑斕的彝族服飾展示,還有流淌千百年的“以歌養(yǎng)心、以舞養(yǎng)身、以酒養(yǎng)神”的體現彝族同胞普通生活的“賽歌”、“打跳”、“三道酒”等民間歌舞、傳統飲食展示。
彝繡是中國民間傳統工藝之一,也是彝族女性文化的傳承載體。賽裝節(jié)與彝族婦女刺繡緊密聯系在一起,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賽裝節(jié)為彝族婦女刺繡的展示提供了活動舞臺,彝族婦女刺繡又為賽裝節(jié)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服飾,兩者缺一不可。彝族刺繡具有種類繁多、色彩斑斕、做工精細、裝飾復雜等特點,是彝族傳統文化和審美意識的具體體現。彝族婦女的繡品構圖多樣,而且均源于自然,是人們對于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山川河流、藤蘿花草、飛禽走獸、以及馬櫻花、山茶花等自然物,進行概括、變形、夸張,采用挑花、扣花、十字繡、平繡等手法, “點、線、面、角”相互交融在一起,將藝術化成了一件件艷麗多姿的刺繡服飾,一件彝族刺繡服飾就是一個大自然縮微景觀、一個夢想馳騁的天堂,是一個典型化的物我相忘的結晶。在彝族刺繡服飾中,你很難找到兩件完全相同的服飾,哪怕是同一個人繡出來的也不相同。
每年正月十五,“賽裝節(jié)”在方山彝族聚居區(qū)如期舉行。[2](P9)賽裝場上張燈結彩,熱鬧非凡,附近的彝族群眾和成千上萬的游人匯聚于此。節(jié)日期間,彝族人民身著盛裝,參加獨具特色的彝族服裝展演、彝族美食、彝族民間體育競技、商品交易會、文藝演出和篝火晚會等。
3.歷史遺存——名勝古跡的魅力
方山諸葛營不僅風光秀麗、自然景觀豐富,還分布著為數眾多的名勝古跡。
諸葛營遺址。諸葛營遺址位于方山東麓,望江嶺以北的馬鞍山巔,海拔2338米,它的東北面臨山崖,可俯視金沙江及其渡口,西南面地勢開闊,直達方山腹地。公元225年,南方蠻人叛亂,諸葛亮親自率兵4萬余眾,平定南中。 “五月渡瀘”(金沙江)后,軍中士兵大都中暑生病,諸葛亮便在方山安營扎寨休整近一個月,據傳七擒孟獲中的第二擒就發(fā)生在方山這一帶。諸葛營就是當年諸葛亮在方山安營扎寨留下的遺跡,[2](P27)雖經千年風雨浸蝕,但營盤殘痕仍依稀可見。遺址分三道城墻,剛好扼住古驛道之姚嶲道咽喉,墻外有壕塹,雖年久失修已基本淤平,卻印證了諸葛營的歷史。1987年9月,永仁縣政府把諸葛營遺址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9月,該遺址又被列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珍珠滴水巖。珍珠滴水巖位于方山南部仙人谷中,周圍森林茂密,古樹虬結,藤葛牽纏,泉水自山巖涌出,飛流直下,濺起萬斛珍珠。若遇夏秋時節(jié),山水大增,則瀑布泉流水跌入巖下深潭,一片轟鳴,震耳欲聾。潭上水霧升起,在陽光照射下現出道道彩虹,蔚為奇觀。
孔明洞。孔明洞位于方山南部仙人谷中,深不可測,洞中有很多岔洞,走一段便會有兩個乃至數個岔洞,沿洞向前行,能看到清水塘、石臺、石雕、石燈臺。傳說當年諸葛亮曾在洞內繪制布陣圖,作出重要戰(zhàn)略決策,故稱“孔明洞”。諸葛村人說,曾有人在洞中走了一整天都走不到盡頭。一次人們放一條狗進洞,第二天卻看見狗從山那邊的攀枝花平地鎮(zhèn)出去。
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是連接滇川藏的古道,位于冢三塔下方,起源于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因康藏屬高寒地區(qū),以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等高脂肪類為主食,而內地盛產的茶葉可以分解脂肪,但藏區(qū)不產茶,內地卻需要大量的騾馬,于是,具有互補性的茶和馬的交易即“茶馬互市”便應運而生,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而日趨繁榮,形成了這條延續(xù)至今的“茶馬古道”,方山上留下的這段便是連接滇川藏線的必經之路。
永仁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生息繁衍,由于區(qū)位和歷史的造化,受金沙江文化、滇池文化、洱海文化、中原文化、巴楚文化的熏陶,民族文化相互滲透,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多種多樣的宗教信仰,同時也保持和發(fā)揚了地方特色和以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村落文化的特點。在地震發(fā)生后,地方政府和村民結合歷史、自然資源,準確定位于“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示范村”,探索出了村落重建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新路。
(一)方山千年彝族諸葛營村的受災和重建情況
2008年8月30日16時30分,四川會理、仁和交界發(fā)生6.1級地震,方山諸葛營村距離地震震中僅10公里,地震使該村90%以上民房嚴重損毀,41戶680余間民房倒塌,73戶340間民房嚴重損壞,直接經濟損失達196萬元。突然襲來的地質災害給千年寧靜的方山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人民群眾損失慘重,本已初具規(guī)模的方山景區(qū)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受到嚴重破壞。
但是,諸葛營村的村民們沒有被災難嚇倒。全村上下努力抓住恢復重建機遇,把全部的希望投入到了建設美麗新家園的過程中。2008年9月23日,中共云南省委副書記李紀恒在慰問受災群眾時,針對方山源遠流長的諸葛文化和良好的區(qū)位優(yōu)勢,作出了結合地震恢復重建,把諸葛營村建設成“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示范村”的重要指示。[3]
據中共永仁縣委宣傳部部長李永軍介紹,為了推動諸葛營村更好更快地由過去自給自足的農業(yè)小村,轉向以特色農家樂為主的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示范村,永仁縣對全村村民進行了服務禮儀的培訓,進行了感恩教育、致富教育和公德教育,以期從發(fā)展觀念上根本扭轉以前靠天吃飯的意識,樹立市場觀念和商品意識。地方政府結合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在文化旅游的營銷上實現新突破;與綠色經濟庭院建設結合起來,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上有新突破;與民族文化的傳承結合起來,在挖掘傳統歷史文化上實現新突破。
經過近兩年軟、硬環(huán)境打造和建設,呈現在人們眼前的不再是2008年地震后的斷壁殘垣,取而代之的是充滿彝族風情的農家小院,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觀,多姿的人文風情以及豐厚的歷史文化。2010年5月1日開村后,一個月便接待中外游客8.5萬余人,村內農家樂旅游服務收入達24.5萬元。同時方山景區(qū)旅游業(yè)也得到了極大的帶動,據不完全統計,整個方山景區(qū)在重新開放的一月內,旅游服務收入達到近50萬元。
(二)方山千年彝族諸葛營村的新顏
經過近兩年的建設,諸葛營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村初具雛形,實現了新農村建設與鄉(xiāng)村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完美結合。新建成的民居“土掌房”為磚混結構,墻外壁畫有彝族風格的虎、牛等崇拜圖騰,采用了彝族同胞最喜愛的紅、黃、藍、黑四種顏色繪制。為了改善村民生活和旅游環(huán)境,諸葛營村采用“人畜分離”的建設模式,并發(fā)展了特色養(yǎng)殖業(yè)。村莊里的道路兩旁,種著蘋果、櫻桃、核桃等果木,每條道路綠化風格都不一樣,透著濃濃的彝家田園綠化風格。開放通透的彝家小院內外,種著綠色無公害蔬菜。18戶熱情、淳樸、好客的彝家農家樂,每天可接待游客住宿500人,容納2000多人就餐。融旖旎秀美的鄉(xiāng)土風光、絢麗多姿的彝族風情、豐富的人文歷史景觀、神奇秀美的自然風光,清新宜人的的自然氣候于一體的“中國彝族第一村”——方山諸葛營村以其獨有的優(yōu)勢和特點成為川滇大通道旅游線路和云南北大門旅游布局中的新亮點。
(三)方山千年彝族諸葛營村落旅游資源的特點
以歷史遺存和民間傳說為載體的諸葛文化和豐富多彩的彝族文化相融共生。關于方山諸葛營村的來歷,自然與諸葛亮傳說相聯系。據說在諸葛亮南征之前,方山森林茂密,野獸出沒,人跡罕至。建興三年 (公元225年)諸葛亮擊潰方山望江嶺天險的孟獲守軍,派人在此屯墾把守之后,先民們一邊開墾土地,一邊戍守哨卡。此后,雖然有部分人四處逃生,營壘荒蕪,但留下的少數人與當地人共同生活,繁衍生息,頑強地生活了下來。作為鎮(zhèn)守滇川而形成的一個自然村落,現仍遺留有部分當年的生活用具和物品。明朝中后期,又遷來一批人在此定居,使該村逐漸發(fā)展起來。因這里原來以姓王的人居多,先叫王家村,后來又改稱“諸葛營村”。如今,關于諸葛亮的傳說比比皆是,村民認為村西南方的小山包上曾建有一座營壘,是諸葛亮守軍的烽火臺;在方山通往大布乍的險要之處,殘留至今斷石殘埂便是蜀軍的另一營壘遺跡。
諸葛營村是“南方古絲綢之路”靈關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諸葛村旁的七星橋存有古驛道馬幫往來的遺跡,村東的望江嶺上有當年觀察敵情的烽火臺遺址,日出時萬水千山煙波浩茫,日落時晚霞絢爛夕陽無限,為方山第一景。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諸葛歷史文化與彝族傳統文化、佛教文化交融共生。通過災后“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示范村”的建設,不僅使當地民族文化自然生態(tài)的“特”得到充分體現,而且使諸葛文化底蘊和民族風情得到展示。包含彝族文化元素的“土掌房”,運用壁畫形式將三國歷史傳說盡情展示的墻體文化,以及諸葛烤魚、諸葛全羊湯等突出三國文化特色農家美食,顯現著豐富的諸葛文化內涵。就連村內的眾多休閑娛樂項目也與三國歷史傳說緊密聯系。如今的諸葛營村,諸葛文化的烙印幾乎無處不在,無論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城墻,還是現代設計中的建筑、雕塑、壁畫、廣場景觀,都在默默地訴說著這座千年古村的滄桑歲月。
古代民居與彝族傳統土掌房建筑相結合的建筑文化。諸葛村村民住房多為清朝時期建蓋的石頭房,相傳是按照當年諸葛士兵用石頭壘起房屋的工藝建造。墻體全部以石頭為基本材料,有的用毛石塊堆砌而成,有的用加工精細的條石砌成。石墻青瓦,質樸簡潔,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民族審美觀的融合,石頭房逐漸與彝族土掌房相結合。震后新建的“土掌房”或是磚混或是石混,墻壁繪有美觀的彝族風格壁畫和虎、牛等崇拜物,彝族最喜愛、最崇尚的“紅、黃、黑、藍”等主色調和火的元素盡融其中。
村中的石頭房[4](P9),外墻墻體由50厘米長、30厘米寬的一塊塊本色石頭砌成,不使用任何瓷磚裝飾的墻面,里面的隔墻也大多是用小碎石砌起來的。因為石頭采來時都是有棱有角的不規(guī)則形狀,而要砌成牢固的墻面,必須是方方正正的造型。因此,墻面上每一塊石頭都是經過手工鑿制加工后的作品。石頭房建筑布局與當地的民風民俗水乳交融。用石頭建蓋的房屋,當地群眾管它叫“經濟適用房”,因為,石頭可以就地取材,用石頭蓋房,比磚房花錢少,比土坯房結實耐用。用土蓋不好看、不牢固,拿磚蓋又貴,用石頭,既方便又多?!笆^房子不僅牢固,冬暖夏涼,而且永遠不會褪色,時間越久會越好看?!庇檬^建造房子比磚頭牢固,而且不需要再進行粉刷和瓷磚裝飾。在村民院落中,除民居外,石頭還被用來建造和制作附屬建筑和家具用品,例如石墻、石桌、石凳、石磙、柱鼎石、石食槽、石窗戶、石樓門、石飛檐、石磨、石碾、石碓、石井、石窖等,甚至一所石頭圈起來的茅廁,都可以從中發(fā)現出美來。
在諸葛營村,穿過綠蔭掩映、果木繁茂的田園,沿著蜿蜒曲折、造型別致的村間小道,可以看到一幢幢造型精致、古樸典雅、富有彝族“土掌房”建筑風格、開放通透的彝家庭院便展現眼前。一個廣場、一面墻壁、一處飛檐、一張石桌都雅致古樸,透著諸葛文化和彝族文化的氣息,展示著民族團結、和諧發(fā)展的氛圍。
田園風光與彝族傳統美食相得益彰的農業(yè)生態(tài)觀光。由于氣候適宜、水源充足,方山常年盛產桃、李、梨、櫻桃、花紅、棗、山楂、蘋果、板栗、核桃等水果,按照成熟的季節(jié)不同,分為春園、夏園、秋園及冬園。春季桃李爭妍,夏季棗花飄香、蜂蝶飛舞,秋季碩果累累,四季可賞花嘗果。諸葛村出產蘿卜、洋芋等數十種無公害蔬菜,仍然保留著傳統的耕作方式,這些條件都使這里成為高山生態(tài)觀光農業(yè)的理想場所。“方山蘿卜萬馬羊,山豬火腿土雞香,苦蕎粑粑蘸蜜甜,五谷雜糧益健康”,方山諸葛村農家樂特色鮮明,[5]以原生態(tài)飲食為主,雞豬牛羊、蔬菜水果等均為村民自種自養(yǎng),風味獨特,加之依山傍水的旅游景觀,可以使游客在欣賞到旖旎秀美的自然風光的同時,體會淳樸敦厚的田園風情,享受到吃、玩、觀、賞全方位的周到服務。
目前,依托旅游資源,諸葛村正在打造“觀、覽、尋、品、購”一條龍的旅游特色?!坝^”彝族風情,民族節(jié)日火把節(jié)、賽裝節(jié)展現原生態(tài)之美;“覽”金沙江雄姿;“尋”佛教古寺和三國傳奇故事和歷史遺跡;“品”彝族全羊湯鍋、糯米血腸、燕麥炒面、脆嫩仔雞、苦蕎粑粑、火燒洋芋、坨坨肉、豆生、永仁涼粉、烤全羊、烤乳豬、樹花等特色美食;“購”苴卻硯、彝繡、橄欖油、菜油、塊菌酒、蜂蜜、核桃、永橋酒等名特產品。[5]
云南是地質災害如地震、洪災、泥石流、冰雹、旱災等多發(fā)地區(qū),但以前很少有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對其進行系統的民族學、社會學的調查和理論研究。國內外自然科學家對于地質災害的研究開始較早,我國的一些自然科學家曾經關注過災害發(fā)生的原因、損失評價、預防對策、減災評估等[6-8]。國外社會學家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究,他們研究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對于政治和經濟的影響。[9]人類學、社會學家在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對自然災害與人類文化、人的行為和社會組織關系的研究。認為災害是自然環(huán)境的基本元素和人類系統的結構特征,不再像傳統的觀點那樣把災害看成是一種極端不可預見的事件。[10]因為,人類所屬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又并非完全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自然生態(tài)系統的存在與運行是由其內在的規(guī)律支配著,系統內的任何一個組成部分都必須遵循這種內在規(guī)律的規(guī)范,一旦某個部分偏離了這種規(guī)律(無論是自然的,還是人為的),必將導致整個系統的失衡,進而影響到其他組成部分的正常運轉狀態(tài)。[11]因此,要重視對地質災害發(fā)生后的制度調整、合作模式和沖突,對災害造成的社會后果給予關注。[12]有的研究災區(qū)的恢復重建方法和政府角色,[13]以及災害造成的損失;[14]有的以事實為研究案例,對地質災害與人類文化、社會組織和行為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索。提出地質災害的發(fā)生和治理過程不是一個純自然的現象,而是與人類社會的行為和文化相互關聯的。災害能夠導致人類文化的變遷,而人類文化也能夠回應災害并形成應急機制和預防手段。[15]如針對泥石流災害,必須采取24小時預警監(jiān)測、退耕還林、沼氣池建設等措施;有的學者從社會學的視角對地質災害進行研究,認為應對災害必須以政府為主導,群眾參與,發(fā)揮社會組織的作用。才能在地質災害重新建設過程中能夠改變村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村落的環(huán)境、村民的居住條件,村落社會組織在恢復重建中的作用,以及村落發(fā)展的模式。然而,各地的自然災害類型不同、發(fā)生災害的情況不一樣,民族不同,應急機制和重建方式也不一樣。以千年彝族村為例,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運用人類學社會學的視角,重新思考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探索地質災害后少數民族村落重建的經驗。
方山諸葛營村是“8.30”地震受災較重的村民小組之一。地震災害發(fā)生后,縣鎮(zhèn)黨委、政府對該村進行了“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村”的科學定位。圍繞民宅及原有建筑重建改造、基礎設施建設、文化設施建設、旅游設施建設、農業(yè)生產設施建設等5個大項目39個子項目展開提升打造工程。目前,投資490萬元修建的福山草堂至諸葛營村4.469公里公路已建成,使入村四級公路增至2條,形成了環(huán)線。全村建設了79戶風格統一、特色鮮明的彝族“土掌房”,改造了別具特色、田園風格的庭院綠化美化,實行人畜分離的特色養(yǎng)殖,大力推行節(jié)能灶、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路燈的運用。望江嶺、諸葛營遺址、比丘尼塔、響鼓箐、靖德寺、小長城為主要內容的景點,正成為吸引四方游客參觀旅游的磁石,成為推動旅游發(fā)展的引擎。
通過對諸葛營村震后恢復重建全過程的考察,可以對受地質災害影響地區(qū)的社區(qū)發(fā)展提供以下有益參考。
第一,堅定信心,緊抓機遇,科學定位,明確發(fā)展目標。
面對地震災害的巨大破壞,諸葛營沒有被困難嚇到,而是重燃了生活的信心,把全部的希望投入到了建設美麗新家園的過程中。在此過程中,地方黨委政府緊抓機遇,化被動為主動,科學定位,明確了以建設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示范村為著力點,利用方山諸葛營村獨特的氣候、資源和區(qū)位優(yōu)勢,發(fā)展旅游業(yè),全力將方山諸葛營打造為中國彝族第一村的特色定位,打造“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村”。永仁縣委、縣政府對諸葛營村建設進行了“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的科學定位,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編制完成《諸葛營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村恢復重建修建性詳規(guī)》。
第二,創(chuàng)新觀念,更新發(fā)展理念和管理模式,明確發(fā)展目標。
千年彝族諸葛營村災后恢復重建的發(fā)展理念是:緊抓重建機遇,緊緊圍繞“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樹品牌”的目標和“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的建設要求開展工作,著力把諸葛營村打造為“華夏彝族第一村”、打造成門戶名片。在此過程中,該村堅持“災后重建+民俗旅游+民主管村”的發(fā)展模式。與一般的村莊建設相比,諸葛營村的恢復重建有其特殊性:村莊重建過程中,政府投入大量經費,為建設工作提供了資金基礎;大災導致村莊建筑損毀90%以上,為重建改造提供了更大的方便。同時,諸葛營村黨支部認真總結研究,結合村情實際,形成了村黨支部+理事會+監(jiān)事會+協會+服務隊“五位一體”的民主管村模式,確立了鄉(xiāng)村民俗旅游是村莊經濟發(fā)展重點的明確目標。
第三,培植產業(yè),樹立品牌,完善軟硬件環(huán)境,突出產業(yè)特色。
在政府的領導下,諸葛營人著力打造“華夏彝族第一村”這一村莊名片,讓這一特色成為其旅游發(fā)展的亮點。同時,還利用村莊海拔較高,夏季涼爽怡人的特點,重點宣傳其避暑的“清涼世界”。在產業(yè)培植中,永仁縣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廣大群眾從“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做文章,充分調動群眾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該村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業(yè)得到了蓬勃發(fā)展。
結合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村建設,修復建設“土掌房”傳統民居,采用磚混結構,墻外壁畫有彝族風格的虎、牛等崇拜圖騰,采用了彝族同胞最喜愛的紅、黃、藍、黑四種顏色繪制。村莊內道路兩旁種植了蘋果、櫻桃、核桃等果木,使每條道路都呈現不同的綠化風格。同時積極調動村民的參與熱情,使他們緊緊抓住災后重建的機遇,把曾經的“雞鴨院、臟水井、泥水道、露天廁”建設成了果木繁茂、特色濃郁、干凈平整的旅游新村。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建設,全村79戶農戶住上了具有典型彝族風格的“土掌房”,裝上了太陽能,喝上了自來水,鋪上了水泥路,用上了衛(wèi)生間,建立起了既不失傳統特色,又具有旅游接待功能的農家樂和農家客棧。目前,村內開辦了18家農家樂、37戶農家客棧;繼開村當日接待5萬多游客后,開村的兩個多月內,以“節(jié)假日”游和“休閑納涼”游為主的生態(tài)旅游日漸紅火,每個周末日平均接待游客2000人以上,日常接待游客300人左右。景區(qū)游樂設施趨于完善,有主題各異、富有特色的小景點12處。開辦3.2畝以休閑健身,體驗農耕為主的開心農場,推出了游客預購“生態(tài)豬”、農戶代養(yǎng)、生態(tài)出欄的活動,輪作種植的蘿卜面積達900畝,產值達100萬元左右,櫻桃、核桃、梨、蘋果等特色生態(tài)經濟林果年產值達20萬元。
第四,健全機構,強化黨建,轉變管理模式,以豐富基層黨建活動為載體。
為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永仁縣方山諸葛營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采取有力措施,強勢推進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領導小組組長由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親自掛帥,辦公室人員從縣紀委、縣建設局、縣旅游局和永定鎮(zhèn)抽調精干人員組成,抽調人員與原單位工作脫鉤,吃住在方山諸葛營村,保證了組織領導到位、時間精力到位。出臺了永辦通〔2009〕40號文件明確79戶農戶由79個縣級部門進行“一對一包戶”,一戶一策,負責所聯系農戶民宅民族風貌的規(guī)劃改造工作。通過機關聯村聯戶,不斷提升城鄉(xiāng)共建和諧村水平。并通過現場會、村民大會等形式,推進項目進程。為保證縣鎮(zhèn)相關部門人員精力到位,縣紀委監(jiān)察局派駐工作組駐村,加強各項工作落實督查力度,對落實不力的部門和個人將啟動問責程序。
永仁縣對方山諸葛營村黨組織進行了優(yōu)化,將村黨小組升格為黨支部,選優(yōu)配強支部班子。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建立了諸葛營村景區(qū)管理監(jiān)督會、理事會及三個協會,成立了由黨員為主體的文藝演出隊、義務護村隊,積極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自我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永仁縣圍繞“民族文化促黨建,支部建設興發(fā)展”的理念,搭建融合民族文化元素的黨員群眾活動平臺,引導黨員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強黨在民族村落的親和力。組建了彝族“三姨媽”禮儀隊,對民間工藝品進行開發(fā),以彝族“火把節(jié)”等各種節(jié)慶活動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歌舞表演?;I措4萬元資金對110平方米的小組活動場所進行了改造完善,致力打造議事中心、服務中心、活動中心、管理中心為主的黨建工作四個中心。堅持黨建帶團建、黨建帶婦建,將青、婦群團組織納入全村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統一安排,發(fā)揮群團組織共創(chuàng)共建作用,實現創(chuàng)建成果共享。
第五,加大引導宣傳力度,培樹典型,大力培育現代新型農民。
項目實施初期,部分群眾對民房民族風貌改造存在顧慮,支持配合程度不足,領導小組選擇了思想認識到位、基礎好的兩戶群眾民房及諸葛營村小組文化活動室率先實行民族風貌改造,群眾看到改造完成后的效果好,主動參與支持民房民族風貌改造工作,使工作得以快速推進。針對群眾思想基礎較為薄弱,思想素質與發(fā)展要求不相適應的現狀,積極組織群眾開展法律法規(guī)、集體主義思想等為內容的素質教育培訓七場次,在廣大群眾中深入開展“致富教育、公德教育、感恩教育”為主題的“三項教育”活動,培訓群眾560人次。
在典型培樹上,緊緊抓住示范帶動的重大推動作用,組織全體村民民主投票產生了納世東等6名黨員致富帶頭人,3名黨員旅游服務標兵,2戶黨員農家客棧,5戶五好文明家庭,5戶平安家庭示范戶,2名青年創(chuàng)業(yè)致富帶頭人,5戶巾幗文明示范戶,3名好公公,3名好婆婆,3名好媳婦,3名好丈夫,3名好孩子,21戶十星級文明戶,并召開創(chuàng)先爭優(yōu)評比表彰大會,對評選出來的各種先進進行命名授牌。通過樹典型,學先進,讓群眾學有榜樣,趕有方向,在村民中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同時,縣級機關還結合自身優(yōu)勢,組織對村民進行培訓,縣人勞局、畜牧局、旅游局、婦聯、政法委等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15場次,內容涉及餐廳、客房布置,畜牧業(yè)養(yǎng)殖、導游知識、婦女維權、鄉(xiāng)村旅游特色餐飲、旅游服務禮儀、行業(yè)服務標準等方面,通過城鄉(xiāng)共建,村民文明素質和旅游服務技能得到提高,方山諸葛營村的軟環(huán)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總之,地震前“臟、泥、亂、差”的諸葛營村生活居住環(huán)境,經過兩年多的地震災害后重建,諸葛營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村初具雛形,新農村建設與鄉(xiāng)村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完美結合。新建成的民居“土掌房”為磚混結構,清潔、漂亮;為了改善村民生活環(huán)境,諸葛營村采用“人畜分離”的建設模式,并發(fā)展了特色養(yǎng)殖業(yè)。村莊里的道路兩旁,種著各種各樣的果木,每條道路綠化風格也不同,透著濃濃的彝家田園風光;開放和諧的彝家院落里,種滿了綠色無公害蔬菜,熱情、淳樸、好客的彝家人,每天迎來國內外的游客。如今的方山諸葛營村,已經打造成為融旖旎秀美的鄉(xiāng)土風光、絢麗多姿的彝族風情、豐富的人文歷史景觀、神奇秀美的自然風光,清新宜人的的自然氣候于一體的“千年彝族古村”,成為云南北大門一顆閃亮的旅游明珠。
[1]永仁縣委縣政府.關于永仁縣方山諸葛營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村的建設報告[R].2009-2.
[2]石永祥主編.方山諸葛營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村傳說[Z].永仁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編,2010-4.
[3]李紀恒.深入方山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時講話[R].2008-9-23.
[4]王洪仁.石頭房[A].石永祥.方山諸葛營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村傳說[Z].永仁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編,2010-4.
[5]永仁縣委縣政府.永仁縣方山諸葛營民族文化生態(tài)旅游示范村開村[R].2010-5.
[6]邢永強.河南省泥石流發(fā)生趨勢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07,(4).
[7]王學良.楚雄地區(qū)地震分布及發(fā)震的可能性分析[J].楚雄師專學報,2000,(3).
[8]陳興民,郭強.減災非系統工程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9]Charles E.Fritz and Harry B.Williams,“The Human Being in Disasters:A Research Perspective,”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309,Spring 1957.
[10]Anthony Oliver-Smith,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on Hazards and Disasters,”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Vol.25,1996.
[11]王東昕.人與自然:20世紀怒江峽谷人地關系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12] WI.Torry,“Natural disasters,social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traditional societies,”J.Asian Afr.Stud,Vol.13:No.3,September 1978.
[13]馬國芳,納燦輝.從云南自然災害看地方政府的危機緩解[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5).
[14]趙俊臣.云南災害與抗災防災報告[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6.
[15]李永祥.關于泥石流災害的人類學研究——以云南省哀牢山泥石流為個案[J].民族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