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斌,胡賢林
(1.紹興文理學院人文學院,浙江紹興312000;2.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安徽合肥230036)
借自他鄉(xiāng)的母語
連結句法松散的文字為我解說秘密
企圖讓詩句安居①
——林幸謙
語言就是語言
我們居住在語言的家園之中
——海德格爾
在頗不寧靜的馬來西亞華文詩壇,林幸謙作為“六字輩”的代表詩人之一,常常贏得特別注目。他的獨特不僅僅在于“原鄉(xiāng)迷思與邊陲敘述”[1],這應該是眾多第二代、第三代乃至更年輕的海外華人作家的書寫屬性,還表現(xiàn)在面對荒誕的歷史境遇,機智地以語言為策略,巧妙地避開思想重負,逼近人類的生存本質(zhì),以表現(xiàn)人類最為內(nèi)在的精神為己任。語言(這里指漢語或華文),雖然是林幸謙“借自他鄉(xiāng)的母語”,但已被他“化腐朽為神奇”,煥發(fā)出特有的張力,成為安居之所。從他的第一本詩集《詩體的儀式》到新世紀后出版的詩集《原詩》,這個特色愈來愈明顯。正如臺灣詩人痖弦為其一本詩集作序時所說:“林幸謙作品的另一特色,是語言的獨創(chuàng)性。如果林詩是一個行動的場域,那語言就是其中最活躍的角色;如果語言的反動就是詩的反動,林幸謙的遣詞造句,對于傳統(tǒng)來說都是一種顛覆。他主張對固有文法作大跨度的超越,強調(diào)此時此地當下瞬間感的捕捉,以及日常語言的重組再造,務使他的詩行在任何情形下都能煥發(fā)出生新的光彩?!盵2]痖弦敏銳地捕捉到林幸謙詩歌語言的獨創(chuàng)性,完全符合林幸謙詩歌的特點。
語言的約定俗成所形成的巨大慣性,足以左右我們的說話方式和表達方式。尤其是日常語言常常使許多以語言為生的作家的寫作散發(fā)著壓抑不住的陳舊與平庸[3]45。如果按照海德格爾的說法,這是由于日常語言使語言的本真性被遮蔽,以虛妄為真實,才導致人的本體成為飄泊的無根狀態(tài)而飄浮在日常的言談中,語言被表面化和平面化[4]85。當然,還是有少數(shù)對語言的慣性力量保持著敏感與警惕的作家正在試圖尋求突破的途徑,進而創(chuàng)造詞語新的精神指向和想象邊界[3]45。無疑,林幸謙就是其中之一。
在后現(xiàn)代話語語境中,人們焦慮不安,后現(xiàn)代式的語言污染日益侵入生存領域,無聊的瑣語、圓滑的文字、漫不經(jīng)心的國罵、充斥世界的廣告語言,已經(jīng)使語言喪失了清新自然的本來面目,而成為思想貧乏時代人們卑濁處境與心態(tài)的表征[4]85。語言的這種危險狀況,迫使許多哲人尋找拯救語言的救贖之途。海德格爾就提出了著名的“詩與思”的主張。他認為,詩與思以不同的方式對同一本源加以言說。詩為物和世界命名,思則思考存在與語言本身。一切偉大的詩篇總是沉醉于一種“本源之思”中,詩的本質(zhì)以思為依據(jù)。一切冥思的思是詩,一切詩作是思。只有這樣,詩與思在語言中才能成為存在的無蔽顯現(xiàn)。這樣,就要求我們恢復語言的原初狀態(tài),將語言從陳舊的語法中解放出來,淡化和消解語言的邏輯功能,使語言的多義性、隱喻性以及意義的張力結構充分展開[4]85。
在香港中文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的林幸謙,老早就對海德格爾的著作情有獨鐘,涉獵頗多。這里,我們不敢說林幸謙在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自覺地實踐了海德格爾的思想,但至少他已從大師那里尋找到資源,并對語言進行了不懈的除蔽、清場和創(chuàng)造的工作。翻開他的詩歌作品,幾乎隨處都可以找到這種努力的痕跡:
我們成為圖騰
凝視愈發(fā)復雜的婚約佳期
印上官方的證書
冷冰冰的祝詞
在儀式中踏向遍體鱗傷的水澤
把男女推向蜿蜒曲折的拱頂
開始萍水相逢的生活
隱喻深刻
銘寫幸福婚姻的譜系
這是愛情的經(jīng)典
最不道德
愛與婚姻的結合
——《婚姻注腳》
這雖然不是代表林幸謙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好段落,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中看出林幸謙是一個對詞語有著高度敏感和出色應用能力的詩人。這些詞語所指涉的是什么似乎并不重要,因為它們自身的組合方式和遞進方式已經(jīng)形成了詭異的戲劇效果和敘事張力。林幸謙不動聲色地選擇了“圖騰”“佳期”“證書”“儀式”“水澤”“拱頂”“譜系”“愛與婚姻”等詞語,將我們引入男女通過婚姻結合的現(xiàn)場——傷感、死寂,隱約含有反諷的意味。這里,“遍體鱗傷”“萍水相逢”“最不道德”等將平常人們所期盼的完美婚姻完全解構了,詩人的內(nèi)心一直在詞語下面流動,似乎在諦聽婚姻生活起伏所發(fā)出的聲響。這是林幸謙較為慣用的手法,在非同尋常的甚至乖謬的詞語組合中,隱藏著自己對生存之痛的清醒諦視后的內(nèi)心掙扎,顯示了詩人對于婚姻生活的悲觀思考。
語言作為存在之域,首先是詞語把我們帶入一個新奇的世界之中。林幸謙的寫作,由于對詞語的出色運用,就具有一種奇特的感染力,即使是平常詞語的組合也產(chǎn)生了陌生化效果。如“幻覺如廢墟隱晦影如冰/暫居在杯中的長形/陷于長島/融于烈酒的醇香/越久,越典范”(《長島冰茶的人間》);“歲月在卡片上反抗生命的凡俗/流連如一道江水/像一群野兔虛構另一年春天的秘密”(《新春賀語》);“黑色顯現(xiàn)絢麗的明天/路過詩人的年華/驛站選擇在風暴中認同自己”(《詩人年輕時期的驛站》);“謊言如孤獨的旅人孤立/純色的情感不斷死去/在月臺之內(nèi)車廂之外死亡”(《住在地下鐵的女人》)……這里,不管是透過冰茶看世界、喟嘆歲月飛逝,還是強調(diào)身份認同的困難以及愛如謊言的痛苦,在林幸謙的筆下,詞語與詞語的組合已經(jīng)不僅僅是簡單地敞向外部世界,更不僅是想象飛躍的結果,它更多的應該是指向語言本身,通過對詞語進行適當?shù)霓D(zhuǎn)換、拼接,甚至采取特殊的中斷、錯置,從而收到一種出人意料的效果。雖然這些詩句看起來顯得陰冷堅硬,充滿滄桑感,但我們不難從中讀出林幸謙的生存智慧與悲憫情懷。現(xiàn)實如此殘酷,人該如何生存?林幸謙通過“扭曲”詞語向這個世界發(fā)出強有力的詰問。這樣的詩歌,是一種雜語和混合,它所產(chǎn)生的想象空間卻是巨大的,而且極具沖擊力。
??略跁嬖L談錄《真理與權力》中指出:“曾經(jīng)是知識分子的神圣標志的寫作的界限消失了,……作家的活動已不再處于事物的焦點。”[5]確實,我們不無悲哀地看到,在科技文明高度發(fā)達、物質(zhì)世界愈來愈豐富、實用主義和工具理性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今天,詩人和作家早已不可避免地從中心滑向了邊緣,昔日的輝煌一去不復返。作為學院詩人、學者的林幸謙,當然比較痛切地體會到這一點,于是他給當今的知識分子畫了一幅素描:
黃昏臨近的時候
知識的原鄉(xiāng)成為懲罰的地帶
憑道德,幻影單薄
追尋獨立特行的知識分子
形象緩緩飄墜
流竄在邊緣的核心
圣之時者
獨行其道
無可無不可
視野搖搖晃晃
透過學院的形式
參與生命圖景的救亡
流竄在文質(zhì)彬彬的禮袍衣角
學堂如故
如人文化成
如知識界自我流放的放逐圖
不動聲色
——《知識分子》
這首詩詞語組合固然充滿著乖謬,但還是較為形象地展示了知識分子逐漸被放逐的過程,原來知識分子引以為豪的“知識原鄉(xiāng)”“道德文章”“文質(zhì)品德”等都已“不動聲色”地滑落至邊緣,在詩人心中激起了更深層次的悲痛。林幸謙20世紀60年代出生于馬來西亞,作為華裔在大馬故土接受了較為完整的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之后,抓住了機會回到臺灣繼續(xù)深造,讀完碩士之后又漂泊到香港攻讀博士學位,博士畢業(yè)后留在香港浸會大學任教至今。在這種不斷遷徙、再移民過程中,他感受到作為華裔即使回到了中華母體也不可能融進主流社會的放逐之痛。一方面,大馬政府將華人看成是二等公民;另一方面,文化母體又將再移民過來的華人看成是外國人,導致林幸謙十分敏感于這種雙重邊緣的身份,而這些也自然而然地限制了林幸謙的詩歌思維,從而形成他的詩歌詞語譜系的獨特性。
在林幸謙的詞語譜系中,許多習以為常的詞語頻繁出現(xiàn):學院、講堂、書院、墨水、文字、黑影、游子、星辰、月光、死亡、歡樂、篝火、生活、權力、欲望……在常人看來,這些大眾化的詞語很難有所作為,如何組合都難出新意,但林幸謙運用他奇特的想象和尖銳的理性,為這些詞語開辟了新的空間。如果說詩是對事物的命名,那么林幸謙就是對這些詞語進行了重新命名。如“我回到學院出賣荒野的美麗/踏上講臺/神授的粉筆破體而出/為長年病態(tài)的黑板進行漫長的心理分析”(《零度自畫像》);“知識分子原有的姓名成為逃犯/暴雨與烈日/成為告別的主詞”(《學者》);“一旦習慣了深海的磁場/就無法聽見遠方花色的傾訴”(《學院生活結束前的人物素描》);“文字像男人的手留下不可磨滅的空間/后設論文的規(guī)格和章節(jié)的筆畫/把我進一步軟禁在院子”(《博士候選人·篝火》);“點綴孤寂之居/宏偉的燈如愿以償/夜動人,有了現(xiàn)代都市的氣象/安居終成一首永無止境的詩章/落地后,陽光自盡身亡”(《詩質(zhì)之城·海岸》);“現(xiàn)實的碑文刻在處女地上裸身示眾/隱喻將自我借給弱肉強食的荒原/生活自我掏空/我們航向狂迷的旅程/用想象的柔情摧毀迷宮/青春將符碼解構”(《青春牒呈·荒原》);“毀滅的另一個地址真的是愛嗎/古老詩集的聚居地/如果喪失了意義的自由/權力還可以生活/還可以繼續(xù)杜撰未完的遺稿嗎”(《遺址》);“一場無暇的欲望,完美/在場中心下?lián)?完美致命的一擲”(《詩人年輕時期的驛站》);“日子的肢體躺著/遠離赤道/生活的關鍵詞僵硬起來/明白了妥協(xié)的意義”(《失語的航道·失語》)等等。
這樣的詩句舉不勝舉,以上所引足以說明林幸謙的詞語譜系自成方圓。如果要給他的詞語譜系進行分類的話,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觀照學院生活的,一類是關于城市生活的。這兩類都是林幸謙最熟悉的生活。在他的筆下,絕對不顯得枯燥無味。原因在于平常的詞語在具有自由意識和充滿智慧的林幸謙那里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林幸謙在漫不經(jīng)心中完成對詞語的想象邊界的重新塑造,一切看起來不合常規(guī),并且偏離語法,但不僅沒有束縛和封閉詞語的本真意義,反而向人們敞開了向詞語深處延伸的可能性。這些詞語組合起來很跳躍,既反常又合道,還具有格言警句色彩,有著對于沉悶現(xiàn)實生活進行刺激的野心,顯得個性鮮明,我們不妨稱之為林幸謙的語言風格。
如果林幸謙只是將自己的寫作封閉在運用智慧對詞語采取調(diào)侃和拆度,僅僅只是挖掘詞語內(nèi)部的辯證思維、思辨色彩的話,那么他和那些玩弄語言游戲的詩人就沒有什么兩樣了。林幸謙的詩歌之所以自成特色而且有恒定的藝術追求,還在于他對“思”的準確把握上?!八肌痹诤5赂駹柨磥?,就是我們將某物納入我的本質(zhì)呈現(xiàn)中,并保留它本真呈現(xiàn)的狀態(tài)。林幸謙的詩作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不正是他的生存狀態(tài)以及人類最內(nèi)在精神的本真呈現(xiàn)嗎?
劉再復在給詩集《原詩》作序的時候指出:“林幸謙像卡夫卡似的,發(fā)現(xiàn)學院其實也是一個可望不可即的迷宮式的‘城堡’?!倍?,“城堡的荒誕不僅存在校園內(nèi),還在校園外的整個城市中。林幸謙不僅叩問學院的意義,而且叩問城市的意義?!盵6]這也就說明林幸謙已經(jīng)深切地意識到了人類生存狀態(tài)和“此在”的狀態(tài),在執(zhí)著地尋覓思想和意義的蹤跡。我們來看他的《零度自畫像》中的一節(jié):
我踏上查拉圖斯特拉的橋梁
妄想破譯當代
逐字逐城逐代
放牧不可譯破的述愿詩
苦思任何大于二的自然數(shù)都是三個素數(shù)之和
我看見經(jīng)典回到故宮尋找國語
痛悼學院的死亡
在此,作為知識分子的詩人為自己自畫像時感到了巨大的虛空,尼采的悲觀思想促使詩人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的學院生活,在“痛悼學院死亡”的悲哀中鼓勵知識分子盡快走出困境。類似的詩作還有前面引用的《學者》以及《學院》《書院之死》《漂泊的圖書館》《博士候選人》等等。最難得的是,林幸謙在切入當下最根本的生存處境和文化困惑之中,依然保持了知識分子的批判精神及文化責任感。如他在《浮世車站》中說:“地下成為雨林的天幕/有種淋漓盡致的痛快/我立足塵寰/來到九龍半島/看乘客揮動艷黃色的毒蟄/像一群瘋蝎子,黑黝黝/急于逃離鐵路的追捕/和浮世的枯榮”。林幸謙打破語言邏輯,“地下”成為“天幕”,“逃離”和“追捕”等反常而合道的詞語組合為詩人返回“詩與思”這更為原初的本質(zhì),為返回語言的具體性和詩意性作了不懈的努力。
林幸謙在面對被科學和理性分割得支離破碎的世界人生圖景時,他以遺世獨立的澄思,揭示了生命的謎底與存在的意義,活著也許不僅僅是為了活著,人還是應該活得尊嚴而自由。還是以海德格爾的話作為本文的結尾吧:“于是,在我們通向思之路上,我們聆聽著詩化的語詞。然而,我們的目的是什么,我們有什么權利,有什么根據(jù),在什么范圍內(nèi)在追尋思時牽扯到詩,而且是這位詩人的詩,這些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只有當我們自己已踏上了思之路,我們才能解釋這些問題。”[7]
注釋:
①林幸謙《詩質(zhì)之城》,載《原詩》,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99頁。特別注明:本文以下所引的林幸謙詩作,都是出自《原詩》這本詩集,不再作注。
[1] 朱立立.原鄉(xiāng)迷思與邊陲敘述[J].人文雜志,2000(4):6.
[2] 痖弦.漂泊是我的美學[C]//林幸謙.詩體的儀式.臺北:九歌出版社,1999:5-6.
[3] 謝有順.詞語的沖突及其緩解方式[J].當代作家評論,2001(1).
[4] 王岳川.語言轉(zhuǎn)向與寫作追問[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6).
[5] ??聦TL錄[C]//東西方文化評論:第3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262-263.
[6] 劉再復.對學院與城市的詩化叩問[C]//林幸謙.原詩.香港: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1:V-VII.
[7] 孫周興.海德格爾選集(下)[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