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克儉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化學科學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和對化學知識及規(guī)律的擁有欲以及將所掌握的化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類的動機,才可能激發(fā)創(chuàng)新潛能,才可能產生創(chuàng)新欲望.教師可以集色、態(tài)、味、光、聲于一體的化學實驗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刺激來吸引學生的興趣,爆炸實驗、鋁熱反應、銀鏡實驗等.但這種好奇與興趣是本能的、不穩(wěn)定的認識傾向,還應激發(fā)社會性動機使之成為主導動機,方才起著持久、穩(wěn)定、強有力的動力和維持、調控作用.另外,化學教師良好的教師形象,生動、準確的講授,熱情真誠的關心鼓勵,幽默大方的舉止等因素在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動機中也起著不可忽視的情感作用.
課堂教學不應為講化學知識而講化學知識,不應為講理論而講理論,理論最終是為實踐服務,要盡可能結合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例如,在討論鋁熱反應時,先介紹該反應在鐵路建設上用于野外焊接鋼軌外,還可補充介紹利用鋁熱反應中放出的大量熱量,使鋼筋局部熔斷而用于舊建筑物的定向爆破.課堂教學中將化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只要掌握分寸,有機聯(lián)系,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勇于創(chuàng)新;有助于學生重視科學技術和開闊眼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從而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加強教師自身的提高
1.加強化學新課程理念的修養(yǎng)
認真學習,內化和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新課程標準,明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實質,明確新課程標準的課程思想、課程目標、課程結構、內容體系、學習方式、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等方面的內容,以便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實踐中全面貫徹改革精神.
2.注重自身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
新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同時許多反映社會、經濟、文化、科技新進展的時代性較強的新內容的增加.這些大量新內容與新要求的出現,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這就要求化學教師不僅是一個學科知識專家,更是一個有著淵博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以其廣泛而全面的知識,深邃的洞察,豐富的社會閱歷,高尚的審美情趣,健康的人格來影響、指導學生的發(fā)展.
3.注重跨學科綜合知識的學習和應用
傳統(tǒng)師范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教師在素質結構上往往是專業(yè)化有余而綜合素質不高.現代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人類生活的健康與幸福等都離不開化學.而現實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和問題往往不是單一某一門課程所能解決的,跨學科的綜合知識在此顯得格外重要.為防止各領域彼此孤立,互相重復或脫節(jié)的狀態(tài),要求化學教師全面拓展各方面的修養(yǎng),同時把學生視為接受教育的一個完整的人,不要把他們分隔成各學科的“模塊”,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讓學生能綜合運用有關的知識、技能與方法去分析和解決一些化學問題.
4.增強信息意識和能力
信息素養(yǎng)是信息社會中人的整體素養(yǎng)的一部分.一個化學教師如果具備了高素質的信息意識和能力,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必然會體現出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也有利于學生的信息意識和能力的培┭.研究性學習實質上是信息技術與實踐活動的整合,此時,學生通過資料的搜索、組織、分析、處理發(fā)現問題,形成初步的創(chuàng)新思維,然后通過實踐活動和信息探索的互動、反復撞擊來驗證初步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否科學合理,并給予修正和完善.
5.加強化學科學探究意識的培養(yǎng)
化學新課程標準提倡探究性學習,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不能包辦研究.教師應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經歷“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交流與合作”等科學的探究過程.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技能,教師首先自身要具備探究的意識和技能,能對探究過程進行指導,能對學生的探究過程做出科學的評價,并能設計探究性、研究性的課題.
6.注重向專業(yè)型教師轉化
化學教師是化學教育實踐的主體,最有條件發(fā)現化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嶄新的化學課程內容,要求化學教師具備基本的教育科研素質,能對教育教學中的現象與問題不斷反思,從而探索如何面向不同的學生,結合化學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