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多年前,“民居瑰寶”二宜樓是個世外桃源,一派繁榮的景象,樓內(nèi)有一百多戶五百多號人。周邊森林茂盛,古木參天、郁郁蔥蔥、百鳥飛鳴、山花爛漫;大溪水小溪流在規(guī)矩地不停歡唱;山間茶樹綠油油的一浪高過一浪;樓前百畝田園,稻花滾滾,蛙鳴一聲蓋過一聲。
每當人們登堂入室,二宜樓祖堂四樓額枋裝飾畫上的兩首田園詩欣然入目,以篆書抄寫于甲寅年(1794年)季秋。借助古代名仕的詩,以此寄托并描繪土樓小天地、大人間的美好景象。
左首:
鄉(xiāng)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右首:
客中初夏
宋·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當戶轉(zhuǎn)分明;
更無柳絮隨風起,
惟有葵花向日傾。
裝飾畫題詩意境深遠,不僅是創(chuàng)樓者對生活的完美追求,也是對后裔子孫的殷殷期望。
二宜樓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為“鄉(xiāng)飲大賓”蔣氏十四世蔣士熊創(chuàng)建,再由其妻魏顏娘承志率六子十七孫于三十年后圓夢入住。
二宜樓占地面積9300平方米,外環(huán)高4層,通高16米,外徑73.4米。整座樓為雙環(huán)圓形土樓,分成16個單元,共有房間213間。
二宜樓文化內(nèi)涵豐富,其坐東南(巽位)朝西北(乾位),遵循“負陰抱陽,背山面水”的陰陽八卦布局,其平面圖中的水井形似陰陽魚眼,樓內(nèi)共存有壁畫593平方米、226幅,彩繪99平方米、228幅,木雕349件,楹聯(lián)163副,在福建眾多土樓中是獨有的,在中國古民居中亦屬罕見,堪稱民間藝術(shù)珍品。該建筑于1996年1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二宜樓為代表的華安大地土樓于2008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相傳,建樓時天地同春、氣候宜人,得益于周圍茂盛的森林和良好的原生態(tài)。這里的農(nóng)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白天是農(nóng)民犁田時趕牛的“吆喝”聲和男女山歌對唱聲;夜間則是年輕母親的催眠聲,時而夾雜著孩子的啼哭聲,并伴著土樓青鋼木制作的沉重大門“吱—吱”的關(guān)門聲。日復一日,年年月月,“早上開門金雞叫,夜晚關(guān)門鳳凰聲”。
十里同風情,這里的百姓特別是茶農(nóng),和仙都、湖林、安溪的農(nóng)民一樣都喜歡唱山歌,婦孺皆能唱,走出土樓就唱山歌《日頭歌》,上山就唱《手提茶卡系半腰》,喝茶就唱《采茶歌》,到了大龜山下的茶園就和劉氏后生對起山歌《茶山情歌》。在那個時候,有茶便有歌,有歌便有茶,唱茶歌也成為土樓人消除疲勞、抒發(fā)情感、調(diào)節(jié)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和活動形式,同時對唱的山歌也成為人們招婿納賢的禮節(jié)了,一時間山歌飄過茶山、跨越大溪,唱也唱不完……
招婿寵夫貴天助。話說嘉慶年間,某一年,土樓12個單元的12個媳婦都懷孕,同年不同的月份生產(chǎn)了12個孩子,其中10個,就是后來土樓的十姐妹。土樓十姐妹,出落得花容月貌,她們都喜歡唱山歌,歌聲非常甜美,各有特色。
唱起山歌來,十姐妹歌聲各異:大姐甜潤舒緩,二姐渾厚細膩,三姐酣甜明亮,四姐淳樸清澈,五姐圓潤寬廣,六妹委婉生情,七妹豐富流暢,八妹細膩柔和,九妹真摯樸實,十妹柔美如綢。
到18歲時,9個姐姐都已婚:大姐嫁劉秀才家,二姐嫁李氏商人,三姐嫁謝舉人孫,四姐嫁茶道官張家,五姐六姐嫁仙都圩市林氏兄弟,七至九姐遠嫁石碼“月港”商家。幾年間,她們都生兒育女,生活幸福美滿,只有三房生的蔣十妹尚未婚配。她容貌出眾、聰明伶俐,從小女工就做得好,還常去私塾讀書,懂得吟詩作詞。13歲時,她跟外祖母學會熬制紅酒,最終釀出遠近聞名的“玄天上帝正貢酒”,此酒濃香、色鮮、味美,入口綿柔,受到多位官員賞識。盡管許多青年對她有意,但她一直未婚。焦急的父親與樓長、族長商量后,決定貼告示招親,要求應聘者有文化、身強體壯,能通過特定體力測試。
湖北客商蘇家的六公子,身高一米八,年方二十,相貌堂堂,有求學經(jīng)歷和從商經(jīng)驗,聽說古龍溪縣有招親之事,與家人商量后,放下商務,乘船兩天,由水路到達華安,再步行至仙都圩市的長成號客棧歇腳。
招親當日,土樓大院站滿了男人、女人和孩子,大家焦急地等待著。祖堂進廳口擺放著貢糖和米糕招待賓客,這是蔣老爺為招親專門準備的點心。
上午巳時正,蔣十妹素顏且頭戴鳳冠,在父母和三位嫂子的簇擁下漫步走到大院中央。
二宜樓中心有回音石,可擴音,方便樓長與樓民溝通。許多年輕人因各種原因被淘汰,只剩外地的蘇公子。蘇公子高興地先聲奪人:“寶塔尖尖,七層四面八方?!笔Y十妹循聲應對:“玉手遙遙,五指三長二短?!边@次真的蒙到了,對仗工整。
巳時中,站在回音石上的蔣十妹心中已有四五分把握了,暗喜可以正式出題。
她趕緊對著父母親眨眨眼睛,打個啞語之后,對著蘇公子說:“好!就先對對子吧,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為對?!碧K該公子應對道:“一姐不如二姐嬌,三寸金蓮四寸腰,買來五、六、七盒姻脂粉,裝扮八姐九妹十分嬌?!?/p>
蔣十妹接著說:“這個對子太簡單,重來,用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為對?!碧K公子立即答道:“十、九夜月八分光,七姐下凡嫁六郎,睡到五更四三點,二人同抱共一床?!?/p>
第一關(guān)已過,蔣十妹看難不倒后生,只好開始挑谷子比試。
蘇公子使盡全身力氣,輕松挑起兩布袋谷子,一步接著一步往前走,緊跟在蔣三老爺?shù)男值苌砗?,緊隨其后的是一群看客……蘇公子離目的地只差一步之遙時,樓內(nèi)親人和圍觀群眾皆歡聲高喊“中啦,中啦”,結(jié)果他一不留神——滑肩——摔倒了,感到非常羞愧。
蘇公子心中悶悶不樂,隨后在墻上題了一首詩:“千里尋偶土樓家,只因勿忙一步差。上天若有好生德,保吾進入十妹家。”此情此景,令十妹兩腮飛紅。
蔣氏主人看到蘇公子一表人才,又有文化,還這么誠懇,關(guān)鍵是蔣十妹本人也喜歡,二話沒說就選中他。雙方于是定下良辰吉日準備舉行婚禮。
吉日荷香的早晨,天空格外晴朗。
今天二宜樓大院喜慶熱鬧,蔣十妹將迎娶蘇公子入贅。從“慈西庵”起駕的迎親隊伍緩緩走來,樂聲和鞭炮聲回蕩在樓群上空,場面熱鬧非凡。
藍天白云映襯下的二宜樓迎來迎親隊伍,婚禮的習俗非常煩瑣,有摸柑橘、三牽出轎、踏瓦跨火爐等。經(jīng)過一系列的流程后,新郎新娘雙雙進入大門,看親迎親的人們,祝福著新人,并紛紛送上自家的賀禮。與此同時,鞭炮鳴響,紅炮紙屑鋪滿地。然后迎來的是迎親的高潮時刻,新郎新娘行拜堂禮,并按照習俗吃“合婚圓”(各自先吃一粒,然后各挾一粒喂對方吃)。最后是吃“水婚桌”(俗稱“十二碗”),上菜十二道(葷素各半),到此整個迎親就告一段落了。
夜幕降臨,親朋踏至,賓客滿堂,婚禮盛宴高潮迭起,“祝賀”與“干杯”的歡呼聲此起彼落,那一醉方休的歡騰場景一自延續(xù)到深夜。
第二天早晨的卯時,突然間天空變成紅色布幕,罩著土樓,天呈吉象。蔣老爺非常高興地捋一捋胡子,交代大兄和三弟將自家飼養(yǎng)了一兩年的三頭大豬也殺掉,又接連擺兩天晚宴讓樓內(nèi)五百多人同喜同樂,一家庭一家庭牽老攜幼前來赴宴,而且他們婉拒了所有的賀喜紅包。
第三天晌午,笑哈哈的漳州副守、龍溪縣令和茶硔分縣縣佐乘著轎子,率仙都、良村、新圩、升平、歸德、珍山、龍涓等一眾保長及鄉(xiāng)紳名士一行四五十位賓客相約前來道喜。
伴隨著鞭炮聲聲,貴賓一一落座,蔣老爺喜眉飛舞。他連續(xù)招呼斟茶。
交談期間,蔣老爺?shù)男值軅冇众s緊交代眾親戚幫忙在進樓廳三層地板鋪墊紅地毯,擺設五張八仙桌。一陣飄逸酒香,正是幾個少年郎屁顛屁顛地抬出三缸秘制“玄天上帝正貢酒”過來。
從仙都圩德鑫飯店和福利來面包店里聘請過來的廚師亦心領(lǐng)神會地吆喝其徒弟們各自忙碌著。
午時半,廚房就逐一做出特色菜來了,樓里小姑娘們笑著端出一盤盤美味佳肴,供賓客慢嚼細品。
“一道是五花肉炒花菜、二道是十全補藥燉鴨母湯、三道是時鮮蔬菜、四道是香葉鴨頭、五道是清蒸鱸魚、六道是龍骨柔魚湯、七道是梅菜扣肉、八道是鮑魚燉豬排湯、九道是黃金五香、十道是虎尾輪燉雞姑娘湯、十一道是茶香河蝦、十二道是鹽焗花螺、十三道肉片豆干、十四道是大腸血煲、十五道是豬手燉山筍、十六道是參須燉鴿子肉、十七道是香炒米粉、十八道是八寶飯、十九道是掛霜芋頭、二十道是豆豉鰻魚、二十一道是蒜香豬、二十二道是炸海蠣酥、二十三道是雜菇豬肚蹄、二十四道甜花生白木耳湯”,二十四道菜,細分上桌。
整座土樓沉浸在大喜的熱鬧氛圍中……“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大門口不時傳來孩童們的燃放鞭炮聲。
一行官爺們杯盞觥籌、人影晃悠,一派熱鬧非凡的場景。這幾天,二宜樓門庭若市,上上下下給足蔣老爺面子。
后來有說故事者贊譽曰:百年積德有鴻運,千載行善福壽多。這種迎娶禮儀在二宜樓乃至古村落至今仍完整地保留著,也成為后來競相模仿的一大項目。
婚慶十二天后,蔣老爺?shù)呐鼍腿ネ饷孀錾狻?/p>
蔣十妹空守閨房,苦等了近半年丈夫還沒有回來,牽腸掛肚,潸然落淚,偶爾吟詩作畫解悶。
有一天,外地一個曾經(jīng)追求過蔣十妹的外姓花花公子到尚卿社購茶葉而寄宿她家。
不巧,夜間看到蔣十妹的房里燈火通明,便跑到十妹窗口偷看,無奈紗巾隔著,此時十妹正在吟詩“昨夜未嘗與君期,突入帳內(nèi)我不知。一點香花君采去,又來枕上說因依”,其實這是蔣十妹在蚊帳內(nèi)驅(qū)趕蚊子而即興吟唱的“蚊頭詩”。
第二天,這位心胸狹隘的花花公子在大門口小溪澗向樓內(nèi)正洗衣裳的幾位長嘴婆講到,蔣十妹丈夫不在家,怎會有吟詩的聲音,肯定有奸情……
俗話說:“三個女子,一面鑼鼓?!贝耸乱粋魇⑹畟靼?,樓長也沒有把柄,憑一面之詞說十妹有敗壞門風之嫌,要將其驅(qū)逐出去。
十妹有冤無處訴說……某天一大清早,日頭剛露面,委屈的十妹就帶著簡單的行囊和一把油布雨傘,沿彎曲的小石路去尋找丈夫。
蔣十妹賭氣一走大半天,突然間看到一個老人戴著大斗笠,手里拿著小翠竹叉子驅(qū)趕著一頭大公豬,從山路拐彎處一步一癲地向她迎面走過來,就情不自禁地大聲吟起詩來:“豬哥仙啊豬仙,兩牙嘴齒翹上天,我無貪花為花死,你又貪花又賺錢?!?/p>
此間,適逢十妹的丈夫從外地做生意回來,其正在前頭拐彎處的一塊大石頭邊小憩。
忽然聽到蔣十妹的歌聲就沖過去。十妹俏麗的鵝蛋臉現(xiàn)在消瘦了,水靈靈的丹鳳眼流出了眼淚,兩顆晶瑩閃閃的淚珠兒掛在她那瓷一樣細膩的臉上。
她丈夫雙眼淚汪汪,緊緊地抱住十妹說:“我相信你的人品,我既然選中你,就不會懷疑你,沒關(guān)系……”十妹輕拍著丈夫的背嬌嗔地說道:“只要你相信我就好?!?/p>
蔣十妹的丈夫緊接著說:“我們的婚姻是‘百年好事早既定,一對姻緣天上來’,我們回去吧!”于是,兩人有說有笑地回到二宜樓。
一到妻家,蔣十妹的丈夫就到樓外檐口下卸掉兩根約有丈八長的松木,只見他手腳靈動,不是鋸“吱吱嚓嚓、吱吱嚓嚓”,就是飛斧劈裂“嘎嘣、嘎嘣”的聲響,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就疊放了一堆堆燒火柴。蔣十妹心里美滋滋地洗洗鍋碗瓢盆,隨后土樓廚房的屋頂又炊煙裊裊,且隱約飄揚著一股香味……
后來,蘇公子聘請民間名畫師在四樓開間右木板墻壁上繪制了一幅6尺規(guī)格的《正午牡丹》彩繪圖,題款“莫嫌天下無雙艷,獨自人間第一花”,以銘記在心。
從此兩人相夫教子,過著甜美的生活。十妹給自己招了個好老公,夫妻彼此信任、相敬如賓。據(jù)老輩人傳說,他們一生沒紅過臉,98歲那年,十妹在一個平靜的日子里睡過去了,她的老公在她死后不吃不喝,第三天也隨她而去。
“有詩書氣生子必賢,好山水游其人多壽。”這是二宜樓第五單元內(nèi)一對壁畫楹聯(lián),很有哲理。
蔣十妹生了五兒五女,土樓人家風好,她的后代秉承耕讀傳家的傳統(tǒng),努力上進,都很有出息,有的成了大商賈;有的做了大官;有的人走出土樓,勇闖外面的世界,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現(xiàn)在東南亞及美國等地有很多土樓后人,據(jù)說就是蔣十妹的后裔。
作者簡介:林藝謀(1963—),漢族,福建華安人,大專學歷,文學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