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度學習視域下混合式教學的核心是通過學生的深度參與培養(yǎng)其高階思維的發(fā)展以及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遷移能力。“基礎化學”課程通過線上自主學習、課堂探究、小組展示、知識鞏固與拓展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協作能力以及知識遷移能力。
關鍵詞:深度學習;混合式教學;基礎化學
MixedTeachingPracticeof"BasicChemistry"
CourseunderthePerspectiveofDeepLearning
DuZhongyu1XuXiangyu1LiZhenquan1YangLijie1JiangLiang1WangHongen1XuRui2*
1.AndBasicMedicalCollege,JiningMedicalCollegeShanDongJiNing272067;
2.JiningCity,YanzhouDistrictExperimentalSeniorHighSchoolShanDongJiNing272000
Abstract:Withinthecontextofdeeplearning,thecoreoftheblendedlearningmodelistocultivatethedevelopmentofhigherorderthinkingandtheabilitytotransferknowledgetosolverealworldproblemsthroughdeepstudentengagement.TheBasicChemistrycourseenhancesstudents'selflearning,groupcollaboration,andknowledgetransferskillsthroughteachingsegmentssuchasonlineindependentstudy,classroominquiry,grouppresentations,andknowledgeconsolidationandexpansion.
Keywords:deeplearning;blendedteaching;basicchemistry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要加快信息時代教育變革,建立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yǎng)?!督逃畔⒒?.0行動計劃》也明確提出持續(xù)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這些政策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混合式教學通過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教學模式,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它突破了教學場地的時空局限性,成為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模式之一[12]。
深度學習強調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其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批判地學習新知識、新思想,并將它們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能夠將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36]。深度學習能為優(yōu)化混合式教學設計提供理論基礎,混合式教學是實現深度學習目標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二者的有效融合將為新時代背景下學生的深度學習提供新思路[78]。
1深度學習視域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思路
深度學習視域下“基礎化學”課程混合式教學的目標: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基礎化學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與實驗操作技能,為后續(xù)專業(yè)基礎課程奠定基礎;學會對知識進行分析、推理與判斷,形成辯證思維以及綜合應用基礎化學知識解決醫(yī)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遷移能力;深度參與學習,通過線上學習學會自主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學會溝通協作,逐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深度學習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基于以上教學目標,課程教學團隊構建了深度學習視域下基礎化學“先學—后教—再鞏固提升”的教學模式,見圖1?!跋葘W”即課前線上學習,課前教師通過中國大學MOOC平臺向學生發(fā)布學習資源、任務,學生利用線上資源自主學習?!昂蠼獭奔凑n堂教學,教師通過查看平臺討論區(qū)以及課前預習問題反饋單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并結合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能力?!霸凫柟烫嵘奔凑n堂教學結束后,學生及時完成課后作業(yè)及線上單元測試、作業(yè)互評,以強化鞏固所學知識。教師針對相應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發(fā)布拓展材料、應用案例等,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復雜問題的知識遷移能力,實現深度學習。
圖1基礎化學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
2深度學習視域下基礎化學混合式教學的具體實施
2.1先學——課前線上學習階段
課前線上學習階段為知識初步傳遞的過程。該步驟分三個環(huán)節(jié)。
(1)教師通過中國大學MOOC平臺發(fā)布相應章節(jié)的教學資源,安排教學活動,發(fā)布學習任務,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測試模塊創(chuàng)建課前預習測試題和課堂學習效果檢測題。
(2)學生查看學習任務,按照學習任務自主學習相關章節(jié)的微視頻、課件、文獻資料等內容,線上學習過程中遇到重點難點問題可在中國大學MOOC討論區(qū)自主展開討論,課前教師收集整理討論區(qū)問題和預習問題反饋單,對典型問題線下上課時進行解答。章節(jié)知識點和問題反饋匯總,以《基礎化學》第四章“緩沖溶液”知識點為例,見表1。
(3)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后,通過教師創(chuàng)建的預習測試題模塊進行本節(jié)預習效果檢測,通過預習檢測,學生可以查缺補漏,完善課前學習。教師根據檢測結果,分析學生線上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2.2后教——課中混合式教學階段
課中混合式教學的主要場地為多媒體教室,每次課2學時,每學時40分鐘,共四個環(huán)節(jié)。
(1)教學引導。教師首先根據本節(jié)課內容進行教學導入,連接學生的新舊知識,幫助學生完成自我知識體系構建,教學引導時間為3~5分鐘。
(2)學生探究展示。本環(huán)節(jié)為線下教學的主要部分。學生課前組成學習小組,每組6~8人。教師引導結束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探究,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時間為5~10分鐘。討論結束后,教師組織4~6組學生進行小組展示,每組隨機生成一名學生代表,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深入講解,其他組員進行補充。小組展示結束后,其他小組對展示小組進行點評。每小組展示時間約10分鐘,在該環(huán)節(jié),小組成員深度參與,相互協作,其合作能力、交流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3)教師歸納總結。根據學生小組展示情況,教師對重難點問題進行點撥,對本節(jié)課知識點進行梳理、歸納、總結、拓展延伸,時間10~15分鐘。
(4)課堂效果檢測。課堂教學結束前10~15分鐘,教師通過課0s3itU2cabZOXm+5zBTtHQ==堂學習效果檢測題對學生進行評價,通過平臺顯示數據,教師對錯誤率較高的題目進行點撥、講解,有針對性地布置課后作業(yè)。
2.3再鞏固提升——課后知識鞏固與能力提升
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布置線上作業(yè)、單元測試,加強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在作業(yè)模塊布置與醫(yī)學或生活相關的論述題,如《沉淀溶解平衡》章節(jié)中,“在內服藥生產時,除去產品中的SO42-時嚴禁使用Ba2+,但在胃腸造影時,為什么醫(yī)生讓患者大量服用BaSO4?”學生在回答問題前進行資料查閱、小組討論,完成后拍照上傳至中國大學MOOC系統(tǒng),教師進行批改,同時學生參與網上作業(yè)互評。該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運用課堂中學習的理論知識解決了實際問題,最終實現了學生遷移能力的形成。
2.4課程考核評價
教師通過采集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的學習數據,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元化評價機制,關注學生知識的深度理解和遷移、臨床思維的發(fā)展和職業(yè)素養(yǎng)的形成,依托中國大學MOOC平臺,除進行課前、課堂、課后檢測外,還開展了學生作業(yè)互評和教師評價等環(huán)節(jié)。
在考核評價過程中,過程性考核占比50%,包括課前、課中、課后各項學習任務的參與度、完成度、作業(yè)評價、實驗報告、實驗操作考核等。期末測試占比50%,題目包含判斷題,A1、A3型題和案例分析題。通過判斷,A1、A3型題,考查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基礎知識解決相關題目的能力;通過案例分析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醫(yī)學以及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3教學效果
3.1期末成績
本課程選取學生層次相同、入學成績相近的2023級臨床專業(yè)1~4班為實驗班,5~8班為對照班,實驗班和對照班分別實行深度學習視域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授課,對比實驗班和對照班成績發(fā)現,采用深度學習視域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成績優(yōu)良率為58.83%,平均分為82.04,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成績優(yōu)良率為47.58%,平均分為78.92。通過對照圖可以明顯看出,課堂教學改革后的教學模式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3.2問卷調查
為調查教學效果,課程結束后向實驗班發(fā)放196份調查問卷,對課堂教學改革模式進行滿意度調查,見表2。結果顯示,學生對深度學習視域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滿意度較高。該模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小組協作能力以及知識遷移能力。
結語
結合深度學習和混合式教學的優(yōu)勢,基礎化學教學團隊構建了適合本課程的深度學習視域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該模式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一種創(chuàng)新和突破。通過深度學習的理念,教師精心設計“先學、后教、再鞏固提升”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教學活動,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深度參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線上資源的利用和線下活動的實踐,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協作交流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構建系統(tǒng)化的知識框架,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高階思維。隨著教育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深度學習視域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成為未來教育的重要趨勢,教學團隊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和多元化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陳婧.論基于混合式教學的高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期刊,2022(01)1:8798.
[2]南國農.我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新階段、新使命[J].電化教育研究,2011(12):1012.
[3]劉宇,解月光.大學生深層學習的過程研究及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14(7):5662.
[4]柳娜,黃薇,陳若愚,等.深度學習視域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實踐:以“無機與分析化學”課程為例[J].化學教育(中英文),2021,42(20):4751.
[5]張春蘭,李子運.創(chuàng)客空間支持的深度學習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5(1):2531.
[6]段金菊,余勝泉.學習科學視域下的Elearning深度學習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3(4):4351.
[7]譚爽.指向深度學習的高?!盎旌鲜浇虒W”模式構建[J].中國高等教育,2019(6):5153.
[8]曾振,高燕.深度學習視域下軍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21(2):7780.
基金項目:濟寧醫(yī)學院課堂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22KT011);濟寧醫(yī)學院教學改革項目(編號:yb202219)
作者簡介:杜中玉(1981—),男,漢族,山東臨沂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臨床及相關專業(yè)基礎化學課程課堂教學改革。
*通訊作者: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