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校作為“1+X”幼兒照護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的試點已推行實施3年有余,考前集訓是主要的備考方式。但集訓對教師和學生的體力和精神消耗非常大。在考核內容方面,幼兒照護的17個考點與專業(yè)課程“學前兒童衛(wèi)生與保健”關聯(lián)性較大。為提高學習的幸福感和考證的通過率,本研究以問卷法和訪談法針對考證過程中學生對幼兒照護證書的認識,考證過程中的問題和改進策略進行調查。研究發(fā)現:學生缺乏對考證系統(tǒng)、全面的認識,考前集訓效率雖高但學習焦慮疲憊。最后以“學前兒童衛(wèi)生與保健”為例探索課證融通之路,以期規(guī)范考證過程和評價過程。
關鍵詞:幼兒照護證;學前兒童衛(wèi)生與保??;課證融通
近年來嬰幼兒的托育照護已經成為社會問題,也是影響我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快培育嬰幼兒照護相關專業(yè)人才,依法逐步實行工作人員職業(yè)資格準入制度。在2020年,國家將幼兒照護職業(yè)技能等級資格證列入國家第三批“1+X”職業(yè)技能等級的證書。研究發(fā)現幼兒照護初級資格證內容涉及安全防護、生活照料、日常保健、早期發(fā)展四大模塊,“學前兒童衛(wèi)生與保健”內容涉及身體發(fā)育健康、營養(yǎng)膳食、生活照料、安全防護、疾病預防五個模塊。因此,幼兒照護資格證的前三個模塊與“學前兒童衛(wèi)生與保健”課程內容聯(lián)系非常緊密且部分內容重復,筆者認為,既然二者之間有如此緊密的聯(lián)系,可以將它們融合起來。因此為避免教學資源浪費,提高課程教學和考證效率,本研究嘗試將該課程的內容與幼兒照護考核的內容進行整合。
一、學生對幼兒照護職業(yè)資格證的含金量認識不清
整理問卷發(fā)現,參加幼兒照護職業(yè)資格證的學生在考試之前對此證書的了解程度并不高,雖有66.7%的學生表示了解,但僅僅停留在考試內容、考試形式以及考試費用上。對于為什么考這個資格證,考這個資格證能夠對將來的就業(yè)有什么幫助,能不能以后依靠這個資格證去找工作,學校有沒有與這個證書相配套的校外實踐教學場地等問題學生都是一知半解。學生大多數會說“學校讓考的”。因此,大部分學生對幼兒照護資格證的含金量認識不清,缺乏學習的內驅力。
二、幼兒照護資格證集訓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本研究對幼兒資格證集訓的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一半以上的同學表示滿意,但接近40%的同學也有一些不滿意。同學們表示本次集訓應試特點突出。對于實操部分,有人認為實操項目復習時間短,不能把每個操作項目都實踐到,操作更重要的是要上手去做,最好可以讓每位同學在復習時能上手去試;對于理論部分,有學生認為“理論機考題庫太單一,希望教一些能記得住理論題的技巧”。大部分同學對集訓的時間質疑,如有些學生覺得備考時間有些短,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知識實屬不易,壓力和焦慮情緒,會讓身體非常疲憊,影響學習效果和心態(tài)。對于集訓的方式,有37%的同學認為集體訓練無法針對學生個人,有些學生可能覺得自己的學習效果不佳,導致產生挫折和失望的情緒;長時間的集訓可能會帶來學習疲勞,一些學生可能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在實訓場地方面,有學生認為實操場地偏小,教具不充足,學生施展不開。對于集訓的課程資源,主要來源于第三方評價組織,有學生提到資源庫中的理論部分只有5000道試題,不能只刷題,還是要看書。實操部分學生反映培訓教材和學習資源不足,對于資源庫中錄制的實操視頻,有學生感覺學習起來很費勁,死記硬背的成分較多。因此實操部分的情境性不強,缺乏靈活性和實用性。
因此,調查集訓時間、方式、材料、場地、課程資源是影響幼兒照護資格證集訓滿意度的主要影響因素。也有人對自身的復習策略進行反思,如有人認為沒有給自己制訂計劃和目標,只溫故而不知新;遇到問題沒有大膽向教師提出并解決;復習階段時間緊迫沒有提前準備。缺乏時間管理能力,也不重視錯題,缺乏考試技巧。綜上調查給本研究的啟示是考前集訓可能不是最佳考證路徑。
三、“1+X”證書制度下“學前兒童衛(wèi)生與保健”授課方式和內容急需調整
“學前兒童衛(wèi)生與保健”以0~6歲兒童為研究對象,是幼兒保育的專業(yè)基礎理論課。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教師很少在課前給予學生學習任務,課中教師一般都是借助PPT和案例進行理論講授。學生只是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學習動力、影響學習效果。但是幼兒照護資格證主張項目式教學,以任務驅動法推動學生在真實任務情境中獲得照護技能?!?+X”照護資格證的實施,對學前兒童特別是0~3歲幼兒的照顧與護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推“學前兒童衛(wèi)生與保健”改變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和授課內容。
在技能考核方面,幼兒照護證非常注重實操技能?!皩W前兒童衛(wèi)生與保健”這門課中也有安全照護、生活照護等內容,但缺乏實訓場地、實訓材料且大一新生見習機會少,就會使得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停留在大腦認知層面,缺乏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能力。因此這門課實操部分的內容落實不到位,執(zhí)行不夠深入,非常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動力以及學習興趣,而且這門課程的期末考試以閉卷開展,側重知識點的考核,忽略技能和過程考核。國家對托育照護人才非常重視,而在“1+X”背景下,這種考核方式是不科學、不全面、不準確的,不能真實體現一個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
四、幼兒照護職業(yè)資格證考核點與“學前兒童衛(wèi)生與保健”課程融合的思路
(一)更新考證理念,樹立課證融通的意識
研究發(fā)現,大多數學生比較了解幼兒照護證的重要性,但有少部分學生的認知還是不夠清晰,缺乏學習的內驅力。因此,引導學生正確認識“1+X”證書制度的最終落腳點應放在學生身上,幼兒照護資格證對于0~3歲嬰幼兒的照護要求非常精細和規(guī)范,教師應結合社會現實發(fā)展需要集中、系統(tǒng)地對于幼兒照護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進行介紹,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
《教育部關于職業(yè)院校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鼓勵學校積極參與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將職業(yè)技能等級標準有關內容及要求有機融入專業(yè)課程教學?!皩W前兒童衛(wèi)生與保健”這門專業(yè)課理論性較強,知識點較多,但又與幼兒照護證所涉及的知識內容關聯(lián)度高。為搭建“課”與“證”之間的橋梁,本研究嘗試用“加減法”的方式,以項目為依托,專業(yè)的部分課程標準或課程標準的部分內容根據幼兒照護證書的學習培訓要求進行增減。通過設置問題,分配任務,用任務驅動的方式將“1+X”幼兒照護證的培訓內容融入“學前兒童衛(wèi)生與保健”課程的課堂教學,實現課證融通,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的愿望,在小組探索過程中領會到更深刻的知識和技能,以及創(chuàng)造力、團隊協(xié)作力等學習品質的養(yǎng)成。
(二)整合課程內容,建立校本線上教學資源庫
本研究根據內容的關聯(lián)性程度對“學前兒童衛(wèi)生與保健”課程模塊進行重新梳理和整合(見表1)。共計是8個項目,37個任務,其中包括17個實操考核任務。接著嘗試創(chuàng)建本校的線上理論和實操教學資源庫,實操部分嘗試讓本校實操技能考核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以及參加全區(qū)嬰幼兒照護比賽獲獎的學生參加實操項目的視頻錄制。理論部分在已有5000道試題庫的基礎上,擴大試題庫的建設范圍,從“幼兒保育”“0~3歲幼兒的撫育與教育”“幼兒照護”“學前兒童衛(wèi)生保健與教育”“學前教育學”等與幼兒照護資格證有關聯(lián)的課程入手,共同研讀教材,以找出重點的方式總結可能的考點,將其納入本校幼兒照護理論試題庫中。此外,將歷年嬰幼兒照護賽項和嬰幼兒保育賽項的區(qū)賽和國賽試題進行收集整理,納入本校幼兒照護理論試題庫的線上資源建設中,以期完善線上理論試題庫的建設工作。俗話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有了前面師生的共同努力,后面考證的同學只需要將本校資源庫中的試題做會和熟練即可100%通過理論考試。
(三)模擬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活力課堂
任何一種學習都不是知識的簡單傳遞,學習是一個社會性的過程,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是由大家共同建構。比如,我們要教授學生中毒意外傷害處理技巧,就應該在煤煙等有毒氣的場合學習,因為這一技巧最終是用在毒氣場合的。這樣的課程不僅是生動的、有活力的,還是共建的、全員參與感知、體驗的學習。學生會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不自覺地緊張,認真、嚴肅、專注、投入,而這就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用有效的方法學習,學習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四)加大過程性評價比重,注重學習成果導向
過程性考核由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部分組成。課前階段需要教師將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類內容提前傳到學習通學習平臺,有視頻、測試題、案例等。根據學生完成情況打課前分數。課中根據小組合作展示情況給予課堂表現分,課后在學習通布置作業(yè)以及上課未完成的實操內容進行線上展示。此階段教師可以邀請優(yōu)秀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包括幼兒園中的保育人員、教師、園長等,參與到課中和課后評價教學中來,與此同時,學生也可以向專業(yè)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和早教工作者提出自己的問題。因此,本研究以期通過這種過程性評價方式實現學生對幼兒照護的重視,夯實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能力與專業(yè)素養(yǎng)。而非只用一張期末試卷簡單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五、基于課證融通教育理念的“學前兒童衛(wèi)生與保健”課堂教學活動實例
以“模塊二學前兒童的生長發(fā)育特點”為例,挑選“學前兒童衛(wèi)生與保健”中的“學前兒童生長發(fā)育特點和規(guī)律”內容與“1+X”幼兒照護初級教材“項目四中的幼兒體格生長發(fā)育及評價”內容整合。整合后設置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1)熟悉并掌握嬰幼兒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和特點;(2)能夠根據嬰幼兒的生長發(fā)育特點判斷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3)能在操作中關心愛護幼兒,樹立科學的育兒理念。教學活動過程如表2所示。
以上教學設計將課證融通的理念落地,過程性考核滲透在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情境性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直接感知和角色體驗中掌握體格測量操作的技能,將本節(jié)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但想要把每一個融合的任務做精做細是一個難題和挑戰(zhàn)。本研究將繼續(xù)探索為培養(yǎng)高質量、復合型托育照護人才提供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張明敏.“1+X”證書制度試點下“會計”課程與“稅法”課程整合教學模式研究[J].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19(10):161162.
[2]郭秋霞.學前教育專業(yè)“1+X”幼兒照護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試點的現狀研究:以汕尾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yè)為例[J].教育觀察,2022,11(36):9195+101.
[3]姜秀玲.“1+X”證書制度下中職學校《幼兒照護》課程教學設計研究[D].南寧:南寧師范大學,2022.
基金項目:本文系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教育廳2022年度職業(yè)院校“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專項課題:“1+X”證書制度背景下幼兒保育專業(yè)課程整合模式研究——以“學前兒童衛(wèi)生與保健”課程為例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NXZJ2022X18)
作者簡介:代亞梅(1989—),女,漢族,寧夏固原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