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前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是推動我國學前教育發(fā)展的重要動力。本研究基于口述史和文獻資料,梳理我國學前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百廿年的演進歷程,將其分為清末學前教育的早期引進與模仿、民國時期西方學前教育思想的學習與吸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全盤蘇化”與對外交流的中斷、改革開放后走向國際舞臺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雙向交流與經(jīng)驗輸出五個階段。研究發(fā)現(xiàn),演進歷程中的特點表現(xiàn)為從被動接受到主動交流、從局部交流到全面融入、從單一形式到多元合作以及從單向引進走向雙向交流與經(jīng)驗輸出。新時代背景下,我國學前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應注重講好中國故事、立足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國情、積極開展國際學前教育研究與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并做好學前教育的對外援助與支持。
[關(guān)鍵詞] 學前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歷史演進;時代展望;口述史
自古以來,人類不同文化群體間相互交流和吸納融合,促進著人類文明和共同事業(yè)的發(fā)展。教育交流在這種文化互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為各民族、國家和地區(qū)教育發(fā)展的強大動力。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教育是兒童接受教育的初始階段,也是終身教育的基石?;仡櫸覈逃陌l(fā)展歷程,機構(gòu)化的學前教育起始于20世紀初。經(jīng)過百廿年的不懈努力和奮斗,我國如今舉辦著“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學前教育”,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1]據(jù)教育部最新統(tǒng)計,2023年,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已達到91.1%,超過了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平均水平。[2][3]
我國學前教育所取得的矚目成就與國際的交流和合作密不可分。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幼兒園傳入我國,我國的學前教育便在被動下產(chǎn)生。自此之后,我國不斷借鑒和吸收國外先進的教育思想,從被動式學習開始,逐步進行反思和探索,有針對性地引進國際經(jīng)驗,到近年來積極走向國際舞臺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共經(jīng)歷了五個發(fā)展階段。對于這一歷程的梳理與總結(jié),將有助于我國學前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思考我國學前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與走向國際的路徑和方向。
有鑒于此,本研究將采用口述史和文獻資料相結(jié)合的研究方法,基于對我國學前教育專家祝士媛教授、唐淑教授以及馬以念教授①的訪談和相關(guān)史料,梳理120年來我國學前教育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歷史脈絡,總結(jié)其演進特點,并在此基礎上展望我國學前教育領域未來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一、中國學前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百廿年歷史演進
我國學前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起始于清末,在此過程中經(jīng)歷了曲折而復雜的歷程。百廿年來,我國學前教育逐步實現(xiàn)了從封閉走向開放。在國際交流方面,實現(xiàn)了從學習借鑒到雙向交流與經(jīng)驗輸出的跨越式發(fā)展,大致經(jīng)歷了清末的早期引進與模仿、民國時期對西方學前教育思想的學習與吸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全面學蘇”、改革開放后走向國際舞臺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雙向交流與經(jīng)驗輸出五個階段。
(一)清末學前教育的早期引進與模仿(1904—1911)
清末,由于晚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西方列強的侵略,國家內(nèi)憂外患,社會動蕩不安。一批有識之士為救亡圖存尋求真理??涤袨椤⒘簡⒊染S新派認為,中國落后的原因在于教育不良,因此,他們積極引進西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強調(diào)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倡導改革傳統(tǒng)文化教育,建立新式教育,培養(yǎng)新式人才。[4][5]與此同時,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民族資本主義的崛起使一些婦女走向工廠,家庭不再能完全承擔對兒童的養(yǎng)育,機構(gòu)式的學前教育便有了現(xiàn)實的需求,這成為現(xiàn)代學前教育產(chǎn)生的重要社會動因。因此,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而在此時,為維護岌岌可危的封建統(tǒng)治,緩和社會矛盾,清政府被迫宣布實行“新政”,其中,新教育制度的建立成了重要內(nèi)容。1904年1月,清政府公布了《奏定學堂章程》,又稱“癸卯學制”。這一學制包括了蒙養(yǎng)院制度,學前教育第一次被正式納入國家學制體系。[6]
面對新式的教育,特別是學前教育從家庭走向機構(gòu),我國缺乏相應的經(jīng)驗,亟須向他國學習。而此時,鄰國日本學習西方已卓有成效,在開放中迅速崛起,同時,在地理和文化上又與我國相似。因此,這一時期,我國掀起了“以日為師”的熱潮。[7]首先,“癸卯學制”的建立和實施便是學習和模仿日本教育制度的結(jié)果。
日本在那時候也是比較發(fā)達的,明治維新以后人家走得比較快,所以那個時候清政府頒發(fā)的第一個教育法,1904年1月13號的那個法,就是從這個,應該說幾乎是和日本……所頒發(fā)的那個幼稚園的那個章程,(雖)是稍有改動,(但)基本上是一致的,那么也應該是用剛才那個詞,就是“模仿”。
(西北師范大學教授 馬以念)
其次,為快速推動學前教育的發(fā)展,清政府一方面派遣大量人員赴日留學,派出考察團考察教育,另一方面邀請了一批日本保育專家來國內(nèi)任教和指導。其中,赴日留學人員通過翻譯、出版等各種途徑,介紹了很多西方和日本的學前教育理論和實踐情況。[8]赴日考察學務則在1904年后掀起了一股熱潮,各地學務官員紛紛赴日學習和了解日本的辦學實踐。[9]因而,在學前教育機構(gòu)實踐方面,我國在辦園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教學科目,甚至玩具等各方面基本沿用日本模式。[10]同時,我國還積極聘請日本教習到學前教育機構(gòu)中任教。例如,我國第一所公立學前教育機構(gòu)——湖北武昌蒙養(yǎng)院,就聘請了戶野美智惠等三名日本保姆。戶野美智惠根據(jù)日本公布的《幼稚園保育及設備規(guī)定》,制定了《湖北幼稚園開辦章程》,其在幼稚園一日作息和活動內(nèi)容方面基本與日本幼稚園一致。[11]
除日本外,我國學前教育早期引進和發(fā)展過程中還被動地受到歐美國家的影響。一方面,這些國家的教會在我國開設了很多幼稚園,完全開展西式教育。同時,這些教會還在我國開辦幼稚師范學校或者女學,為教會或者非教會幼稚園培養(yǎng)師資。[12]在此情況下,我國學習了西方的學前教育模式。另一方面,繼日本之后,歐美國家也積極爭取我國學生前往留學,使留學人員學習了不少西方的學前教育模式和教育理論,進而對我國學前教育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3]
由此,在清末社會需求和政治背景的推動下,我國開始被動地引進學前教育,并且在學習日本和西方的過程中,不斷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并開展實踐。然而,這一時期,我國學前教育尚屬于萌芽和起步階段,缺乏相關(guān)經(jīng)驗,因此,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交流屬于單向式,以學習和借鑒為主。盡管如此,這段國際交流歷程對我國學前教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模仿和學習日本及西方學前教育制度和實踐,我國初步形成了學前教育體系,并嘗試舉辦機構(gòu)式的學前教育。這也開啟了我國學前教育的自主探索和尋求適合國情的發(fā)展之路。
(二)民國時期西方學前教育思想的學習與吸納(1912—1948)
辛亥革命后,資產(chǎn)階級推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進入民國,以蔡元培、魯迅等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義教育家積極倡導和從事教育改革,民國政府也積極推行改革,努力使我國教育步入世界現(xiàn)代教育的行列。在此背景下,基于前期教育的啟蒙活動,我國學前教育進一步拓展了國際交流的范圍和內(nèi)容,從對西方學前教育制度的照搬和模仿,逐步深入到對西方學前教育思想的學習和思考,并根據(jù)國情進行調(diào)整。[14]然而,這一時期的國際交流仍以單向式的大量吸納和學習為主,在學習形式上主要采用“走出去”和“請進來”兩種方式。
在“走出去”的形式上,五四運動前后,以陶行知、陳鶴琴為代表的學前教育先驅(qū)紛紛留美學習,師從杜威、克伯屈等著名的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15]這些教育家把國外學前教育的先進思想帶回國內(nèi),歐美等西方教育流派幾乎都涌入我國,盧梭、裴斯泰洛齊、福祿培爾、蒙臺梭利、杜威等教育家的思想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學前教育思想的發(fā)展。這一時期,我國學前教育在國際交流與學習方面開啟了“師法歐美”的階段。在此基礎上,我國的學前教育先驅(qū)根據(jù)我國實情開展“中國化”的探索與實踐。[16] [17]
除此之外,一些專家學者也積極把西方教育家“請進來”,為國內(nèi)學前教育界帶來先進的教育思想。這一時期,對國內(nèi)學前教育起重要影響的事件便是杜威來華傳播實用主義教育思想。杜威于五四運動前夕來到中國,在歷時兩年多的時間里,他到訪了11個省市,親自宣講其教育理念。杜威提出的“兒童中心論”成為我國學前教育的指導思想,對我國學前教育實踐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18]
0ab01fc4536d1e5b6a7deb834bfcd7e8f9747108125c596fb9db3625374e44a9那個時代,我覺得東西方的影響對于我國最初幼兒教育的開端,還是比較好的,最起碼思想是比較活躍的。(西北師范大學教授 馬以念)
隨著新文化運動,自然的新教育的運動也開始了,那么直接因素或者說影響最大的就是1919年杜威到我們中國來講學,歷時兩年多了,我覺得好像當初他對南京的有一些學校影響還蠻大的。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 唐淑)
與此同時,我國也開始了少量的國際交流,在國際學前教育會議上發(fā)言。如1937年陳鶴琴等幾位專家出席在印尼爪哇舉行的國際聯(lián)盟遠東禁販婦孺會議。在此次會議上,陳鶴琴先生負責起草我國代表報告《中國婦孺被販賣》。1948年,陳鶴琴先生應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邀請,赴捷克斯洛伐克召開國際兒童教育會議,并在大會上提出 “四互”精神——互諒、互信、互尊和互助,倡導全世界兒童聯(lián)合起來。[19]
因此,在民國時期,我國學前教育國際交流的范圍得到了更多拓展。隨著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留學歸國,更多國外先進的教育思想傳入我國。這使得我國逐步從對中西方學前教育制度的機械模仿,轉(zhuǎn)變?yōu)樗枷牒屠砟钌系膶W習,并開展更多本土化實踐。與此同時,我國學前教育界也開始參與國際會議,發(fā)表自己的聲音。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全盤蘇化”與對外交流的中斷(1949—1977)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逐步發(fā)展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由于缺乏社會主義建設經(jīng)驗,在國際交流方面,中央政府提出了“以俄為師”的方針,由此在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上也開啟了“全面學習蘇聯(lián)”的階段。[20][21]
為系統(tǒng)學習蘇聯(lián)的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我國聘請了蘇聯(lián)專家來華擔任顧問,并全面接受其意見和指導。這些專家的主要工作是幫助修訂教學計劃和大綱,擬定各種重要規(guī)章制度,指導學校實踐,并開辦講座,幫助各級教育干部和教師提高業(yè)務水平。[22]
(當時,教育部的方針)就是蘇聯(lián)專家講的話要言聽計從,要執(zhí)行他們的指示,有條件要執(zhí)行,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執(zhí)行,這是教育部的指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祝士媛)
1950年,教育部邀請?zhí)K聯(lián)專家戈林娜和卡爾波娃來我國系統(tǒng)講授學前教育課程,聘任戈琳娜為教育部幼兒教育顧問,擬定《幼兒園暫行規(guī)程》和《幼兒園暫行綱要》等重要文件,對我國幼兒園實踐工作進行指導。[23]1954年,蘇聯(lián)兒童心理學家馬努連依柯來華任教,引發(fā)了學前教育界學習兒童心理學的熱潮。同時,這位專家也參與指導我國擬定《幼兒教育工作指南》。在這些專家的實踐指導下,全國上下幼兒園全面推行蘇聯(lián)的經(jīng)驗。[24][25]
戈琳娜是蘇聯(lián)的一個幼師校長過來,后來她還到好多城市,(如)上海、天津,去指導幼兒園的工作。但是她在指導中國幼兒園工作的時候,當然首要的就是只能學蘇聯(lián)的東西,所以她來了以后,中國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各個幼兒園只能用蘇聯(lián)教養(yǎng)員的指導工作指南……實際當時蘇聯(lián)來了以后就是全盤蘇化。(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祝士媛)
此外,我國翻譯和出版了大量蘇聯(lián)教育書籍,介紹蘇聯(lián)教育經(jīng)驗。其中,《幼兒園教養(yǎng)員工作指南》和《我的兒童教育工作經(jīng)驗》這兩本書被教育部指定作為當時幼兒園的學習參考書籍,并且前一本書成為我國幼兒園改革的主要依據(jù)。[26]
蘇聯(lián)來的整個一套,游戲的理論,心理學的理論,全面發(fā)展的這些教育理論,我覺得這些都給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南京師范大學教授 唐淑)
盡管全面學習蘇聯(lián)教育經(jīng)驗對我國學前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實踐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然而在此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對此前我國所引進的國外學前教育思想和積極成果的全盤否定的現(xiàn)象,如對杜威實用主義教育理論的批判,這導致了我國學前教育獨立探索進程被中斷。[27]
第一個蘇聯(lián)專家戈林娜看到我們筆記上有講到這個杜威的,還有這個蒙臺梭利的,或者是福祿培爾的這些東西的時候,她就大怒,她就說我們中國現(xiàn)在是社會主義國家,在這講帝國主義教育的理論,也就是犯罪。(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祝士媛)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隨著中蘇關(guān)系的惡化,以及歷經(jīng)“文化大革命”,我國學前教育遭受重創(chuàng)。特別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我國學前教育的對外交流工作處于停滯狀態(tài)。[28]
所以這一段(1964—1977年)來講的話,的確我們是和世界就拉開了很大的距離,因為信息也很閉塞。別人搞什么我們不知道,也不能知道,所以后來國門打開以后的話,我們才應該說進入到了這樣一個世界大家庭當中。(西北師范大學教授 馬以念)
由此,新中國成立后,受當時國際局勢和我國外交政策的影響,我國學前教育的國際交流和學習對象主要是蘇聯(lián)?!叭P蘇化”的過程,一方面促進了我國學前教育政策、專業(yè)理論水平以及實踐等各個方面的發(fā)展。然而,在另一方面,這一過程完全否定了我國前期所引進的西方先進思想,導致出現(xiàn)與我國實際情況不符的實踐。隨后,中蘇關(guān)系的惡化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到來,使得我國學前教育對外交流中斷,進一步拉開了與世界的距離。
(四)改革開放后走向國際舞臺(1978至20世紀末)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改革開放政策。在這一政策背景下,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29]同時,在此次會議上,黨和政府強調(diào)了學前教育的重要性。[30]由此,我國學前教育對外交流迅速發(fā)展。這一時期,我國積極加入重要的世界組織,大量派遣留學人員,參與和舉辦國際會議,開展國際合作,逐步走向國際舞臺。
其中,標志著我國學前教育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事件是正式加入世界學前教育組織(OMEP)。OMEP是與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有咨詢關(guān)系的非政府組織,同時也與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聯(lián)合國等組織有著密切的合作關(guān)系,其成員遍布全球,包括亞太地區(qū)、非洲、拉丁美洲、歐洲以及北美和加勒比地區(qū)。該組織旨在為全球所有兒童及其教育服務,致力于促進會員國間的相互了解和幫助。1988年,我國作為團體會員被接受為正式會員國,成立了OMEP中國委員會,“這是我國教育部系統(tǒng)的學會中,唯一參加世界學術(shù)團體的機構(gòu)”。[31]加入OMEP后,我國定期向OMEP世界組織和亞太區(qū)域組織交流和報告我國OMEP所做的工作,并與其他區(qū)域組織和會員國/組織進行交流。
有一件走向世界的事情是影響比較大的,就是我們參加OMEP世界學前教育組織這件事情……1981年,當時孫巖同志是教育部的幼教處長,她到巴黎去開教科文組織的一個學前教育會議。去的時候這個OMEP的國際主席叫古他,從挪威飛到了巴黎去見孫巖同志。就是他作為OMEP的主席……邀請中國參加這個組織。(這)是我們很重要的走向世界(的事件),參加國際組織這一步是挺重要的一件事情……1988年到了這個OMEP在布拉格慶祝成立40周年的時候,他們開了一個理事會,就在這次理事會上,我們中國被通過參加這個組織。(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祝士媛)
此外,在改革開放之初,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加快對外教育交流的政策,包括增派出國留學人員。因此,不少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師出國留學和進修,加快了我國學前教育的專業(yè)建設和發(fā)展水平。如20世紀80年代華東師范大學鄧魯平教授、北京師范大學馮曉霞教授赴蘇聯(lián)留學,華東師范大學周兢教授、東北師范大學姚偉教授等在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資助下赴美國留學。[32]
與此同時,我國學前教育界代表開始積極參加國際會議,開展學術(shù)交流。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我國代表曾赴日本、朝鮮和印度等亞洲國家,以及法國、英國、瑞典、瑞士、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還有澳大利亞,參加國家層面、地區(qū)層面以及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OMEP組織等各類組織與學會層面的會議,并介紹我國學前教育的優(yōu)秀實踐與經(jīng)驗。其中,在我國加入OMEP組織后的五年內(nèi),OMEP中國委員會共30人次參加了三次世界OMEP組織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并作發(fā)言。[33][34]不僅如此,我國也舉辦一些國際會議,加強和促進學前教育的國際交流。如在國家層面,原國家教委曾舉辦“中國履行《兒童權(quán)利公約》研討會”“幼兒教育國際研討會”以及“幼兒教育發(fā)展——向90年代挑戰(zhàn)”國際研討會。在大學層面,北京師范大學曾主辦中美幼兒教育研討會和亞太地區(qū)國際幼教會議,南京師范大學曾主辦基礎教育、師范教育改革國際會議,華東師范大學曾主辦第二屆環(huán)太平洋早期教育國際研討會。
我國也開展了一些國際合作項目。這段時期,我國與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合作極大地推進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至20世紀90年代末,雙方已經(jīng)開展了5項合作項目,涵蓋了師資培訓及幼小銜接、社區(qū)學前教育、學前教育機構(gòu)一體化教育、早期兒童發(fā)展研究等內(nèi)容。同時,各科研機構(gòu)和大學也與國外專業(yè)機構(gòu)開展合作項目。如中央教科所史慧中研究員與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xié)會合作,領銜了我國教育科學“七五”規(guī)劃重點項目“適應我國國情 提高幼兒素質(zhì)調(diào)查研究”,對改善我國學前教育和兒童生活條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35][36]
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做的一個重大的項目是幫助中國學前教育師資系統(tǒng)重建,我說我們都是系統(tǒng)重建的受益者,包括請專家進來,然后送人出去訪學也好,去留學也好,還有援助好多設備。(南京師范大學教授 唐淑)
由此,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為我國學前教育走向國際舞臺注入了新動力。加入OMEP組織標志著我國學前教育國際交流邁入了新階段。我國學前教育專業(yè)留學人員大幅增加,提升了我國學前教育專業(yè)隊伍水平。這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學者參與國際會議,介紹中國經(jīng)驗,并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五)全球化背景下的雙向交流與經(jīng)驗輸出(21世紀初至今)
進入21世紀,隨著全球化的加速發(fā)展,國際教育交流進一步擴大。特別是我國加入OMEP組織后,更積極地融入這一世界大家庭。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學前教育國際交流在之前的基礎上取得了深化,逐步從以借鑒學習為主轉(zhuǎn)變?yōu)殡p向交流的趨勢。同時,我國學者也注重中國經(jīng)驗的輸出,讓世界聽見我國幼教的聲音。這些重要的舉措主要包括舉辦OMEP高級別會議并獲得相關(guān)獎項、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范圍、為東南亞和非洲地區(qū)培養(yǎng)學前教育人才以及為世界學前教育質(zhì)量提升提供優(yōu)秀案例與示范四個方面(見表1)。
首先,在舉辦OMEP高級別會議方面,20多年來,OMEP中國委員會舉辦了三次有影響力的世界以及區(qū)域級別研討會,向世界呈現(xiàn)了中國學前教育的聲音。2002年,OMEP亞太地區(qū)常務理事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確立了OMEP亞太地區(qū)國家和地區(qū)委員會的合作伙伴關(guān)系,并提出了我國委員會和其他委員會交流學習、學者互訪,以及對其他委員會的幫扶和支持計劃等。[37]2013年,世界學前教育組織(OMEP)第65屆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在上海召開。本次會議主題為“促進學前教育發(fā)展:機會與質(zhì)量”,來自5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200余名代表參加了此次盛會。會議期間,教育部和上海市領導分別介紹了我國政府大力推進學前教育的重要舉措以及上海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同時,大會組織與會代表參觀了上海市24所優(yōu)質(zhì)幼兒園,向各國代表展示了我國學前教育的卓越實踐成果。[38] 2021年,世界學前教育組織(OMEP)亞太區(qū)域研討會在杭州舉行,會議以“幸福兒童 美好亞太”為主題,來自亞太地區(qū)以及美國和英國等1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代表在線參會。本次會議多次聚焦“新冠疫情下的學前教育發(fā)展”,我國代表介紹了疫情下我國兒童保育與教育、幼兒園管理、家園共育等多方面的工作,并在亞太地區(qū)專場中與各國分享交流了經(jīng)驗,為世界學前教育在新環(huán)境下的發(fā)展提供了積極的經(jīng)驗。[39]
與此同時,我國代表也積極參加學前教育領域各類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以OMEP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為例,2016年至2018年期間,我國分別有190名、88名以及90名代表參加會議,并有不少作發(fā)言。特別是在2017年第69屆OMEP大會上,原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虞永平教授受邀作了大會主旨報告“關(guān)鍵7年:中國學前教育的發(fā)展與反思”,介紹了我國中長期教育規(guī)劃綱要頒布后學前教育的發(fā)展情況,向各國代表展示了學前教育的中國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參加OMEP學術(shù)活動的過程中,我國學者取得了卓越的成就。2008年,我國西北師范大學馬以念教授因在我國西部學前教育工作中的突出貢獻,榮獲“OMEP榮譽會員”稱號。[40]
那年我有別的事情沒有去,(那次會議)在加拿大,(榮譽會員)我是全票當選的。后來在香港開國際研討會的時候,我見到了加拿大的OMEP主席,她說:“我最不會記名字了,但是你的名字我記住了……我們在加拿大召開OMEP會議的時候,想去申請一些經(jīng)費支持,向政府提交報告的時候,(你的報告介紹了中國西部地區(qū)如何開展學前教育),我們就拿你的事跡作為例子……因為加拿大也非常重視不發(fā)達地區(qū)(的)婦女兒童工作。我們當時拿了你的推薦報告就申請到了政府給我們的會議補貼,所以我記住了你?!保ㄎ鞅睅煼洞髮W教授 馬以念)
2016年,在韓國舉行的年度學術(shù)研討會上,世界OMEP“游戲與抗逆力”項目設置了獎項。我國北京師范大學馮曉霞教授的“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汶川地震災區(qū)流動幼兒園游戲項目”以及西北師范大學馬以念教授的“中國西部農(nóng)村兒童游戲與抗逆力”項目獲獎,為世界同仁作出了優(yōu)秀的示范。[41]
其次,這一時期,我國學前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范圍得到了極大拓展。在區(qū)域?qū)用妫?016年至2019年,在OMEP組織的倡導下,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與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洲辦事處合作開展了“游戲與抗逆力:中非合作建設和平與可持續(xù)未來”項目。項目期間,雙方代表團均互訪兩次,開展項目工作坊、學術(shù)交流與幼兒園實地考察。我國學者為非洲團隊提供了豐富的游戲和課程資源,第二次到訪非洲時,當?shù)赜變簣@實踐有了可喜變化。這一項目開啟了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與非洲國家學前教育的首次實質(zhì)性合作,在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下,對非洲國家進行了有效的支持與援助,推動了雙方學前教育質(zhì)量的發(fā)展,提升了我國學前教育的國際影響力。[42]
在國家層面,自2020年起,教育部中外人文教育中心和新西蘭駐華大使館共同主辦的中國—新西蘭學前教育研討會,已連續(xù)召開四屆。兩國學前教育界專家圍繞熱點話題進行研討,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地區(qū)層面,OMEP中國委員會與OMEP香港地區(qū)委員會保持密切交流。如2003年至2012年期間,OMEP香港地區(qū)委員會為我國西部91名教師提供培訓。2006年,OMEP香港地區(qū)委員會開展了“國情教育:薪火相傳始于幼兒教育”項目,我國委員會組織香港國情教育文化考察團在北京、南京、西安和蘭州等地觀摩,并舉辦教師交流研討會。在此期間,兩地委員會也召開研討會,進行深入交流。[43]2023年11月,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四位專家受OMEP香港地區(qū)委員會邀請,在其三十一屆周年大會上作特邀報告——“全方位培育幼兒中國文化修養(yǎng)”,獲得了熱烈反響。
香港OMEP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所以培訓效果很好,包括在高校聽課,舉行專題講座,那么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在幼兒園實踐,跟著操作……這個除了我們向香港的學習之外,我們的學員也在香港進行了交流。什么交流呢?一個介紹自己的當?shù)氐囊恍W前教育情況,另外他們那方面就是這個應該說對于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那很多的傳統(tǒng)技藝這方面還是比較缺乏的,所以我們一些老師去了也帶著自己的這種強項。比方說陜西的,他們有些去了以后就教他們做那個皮影戲,那個西南的做扎染。
另外,香港的,像楊黃惠穎、藍美容、孔美琪啊,他們也都來參加了這些西部研討會的,我們這個研討會一共召開過三屆,在蘭州開了兩次,在重慶開過一次,都是關(guān)于中國西部幼兒教育發(fā)展的研討會。(西北師范大學教授 馬以念)
此外,近年來,我國也為東南亞和非洲地區(qū)等地學前教育人才的培養(yǎng)作出了貢獻。一些師范院校招收來自以上地區(qū)的留學生修讀學前教育專業(yè),或開展相關(guān)的教師進修項目,幫助這些國家和地區(qū)提升學前教育的師資水平。
最后,我國20世紀以來學前教育的工作也得到了世界的認可。一些權(quán)威機構(gòu)在相關(guān)報告中收錄了我國重要的舉措。例如,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2022年在世界幼兒保育與教育大會背景報告《教育早期開端:進展,挑戰(zhàn)和機會》中提及我國在擴大學前教育規(guī)模和質(zhì)量提升方面為世界作了示范。該報告介紹了我國《師范生公費教育政策》以及《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同時還介紹了兒童發(fā)展研究基金會(CDRF)所發(fā)起的農(nóng)村教育和兒童健康項目(REACH)。[44]
由此,自21世紀以來,我國學前教育積極融入世界大家庭,拓展國際交流范圍。我國不僅積極學習世界學前教育的最新理論與實踐,還通過舉辦以及參加國際學術(shù)會議、培養(yǎng)來華留學人員等方式,介紹我國的優(yōu)秀經(jīng)驗,輸出優(yōu)秀的實踐。我國學前教育呈現(xiàn)出雙向交流的特點,逐步建立了國際影響。
二、中國學前教育百廿年國際交流與合作演進特點
百廿年來,我國學前教育的國際交流和合作從最初引進幼兒園制度,完全照搬別國經(jīng)驗,到當前能夠站在國際的舞臺上開展雙向交流,甚至輸出我國優(yōu)秀經(jīng)驗,經(jīng)歷了曲折而復雜的歷程。這一歷程呈現(xiàn)出了如下特點。
(一)從被動接受到主動交流,國際視野不斷拓展
在清末,隨著民族資本主義興起,大量婦女走出家門,中國的學前教育從家庭走向機構(gòu),開始產(chǎn)生并逐步發(fā)展。與此同時,一些愛國的有識之士開始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試圖找到一條救國救民的道路。[45]教育改革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因而,西方的教育制度成為當時學習的重要對象。我國學前教育百廿年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便由此開端。
然而,從清末一直到新中國成立,由于我國缺乏學前教育的經(jīng)驗,更多的是學習和借鑒國外的教育制度、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等,可以說是一種被動式的國際交流。一方面,特別在學前教育發(fā)展之初,隨著大量教會幼兒園的開辦,以及引入教材、開展幼兒教師師資培訓,西方的學前教育舉辦理念、思想與實踐傳入我國,使我國學前教育界被動地接觸西方現(xiàn)代化的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另一方面,隨著愛國人士以及政府推進教育改革,我國學前教育界開啟了“以日為師”“師法歐美”,以及“以俄為師”的歷程。[46]在此過程中,我國邀請日本、歐美以及蘇聯(lián)相關(guān)專家進行實踐指導和培訓,并制定了一些重要的政策和相關(guān)文件。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我國與這些國家學前教育方面的交流主要是學習和模仿,甚至照搬其學前教育的思想與實踐。
之后,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我國對外教育交流進入了新的階段。在“相互學習、平等互利、增進相互間了解和友誼”的基本原則下,我國由被動逐漸轉(zhuǎn)向主動,開始積極與世界各地以及一些重要的組織和機構(gòu)開展交流與合作。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教育組織(OMEP)以來,積極參與、舉辦國際學術(shù)會議,開展學術(shù)交流與項目合作,逐步走向國際舞臺。與此同時,我國學者出國留學與考察的機會也逐步增加。在此過程中,我國學前教育工作者獲得了國外先進的經(jīng)驗和研究的前沿動態(tài),國際視野不斷得到拓展。
(二)從局部交流到全面融入,交流范圍逐步擴大
從引進學前教育至今,我國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范圍逐步得到拓展。在清末引進學前教育之初,由于清政府閉關(guān)鎖國政策的影響以及我國相關(guān)經(jīng)驗的缺乏,所學習和交流的國家有限,主要以鄰國日本以及在鴉片戰(zhàn)爭中入侵我國的歐美國家為主。這一時期,學前教育國際交流的目的在于學習和模仿東西方先進的學前教育制度,逐步建立我國的學前教育。民國時代,國民政府積極推行教育改革,再加上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開展,西方的教育思想,特別是美國教育思想在我國迅速傳播,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克伯屈的設計教學法、桑代克的心理學等,都曾在我國盛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受到當時外交政策的影響,我國學前教育的國際交流完全轉(zhuǎn)向了“全盤蘇化”的方向??傮w而言,以上三個歷史時期,我國學前教育的國際交流地域非常局限。
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zhàn)略思想,將教育對外開放作為國家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由此,我國學前教育的交流范圍得到了大幅的拓展,快速而全面地融入了世界的大家庭。通過加入OMEP委員會這個擁有全球70多個成員的世界重要學前教育組織,我國有了與亞太地區(qū)以及其他四個地區(qū)的國家聯(lián)動和交流的機會。此外,通過與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等重要國際組織的合作,以及在“一帶一路”倡議的領導下,我國學前教育界與非洲國家、東盟國家等建立了良好的交流與合作關(guān)系。在此過程中,我國積極主動融入世界學前教育領域,交流的范圍幾乎遍及全球。在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我國不僅學習和吸納先進的學前教育思想和實踐,也對一些國家進行教育支持和援助。
(三)從單一形式到多元合作,交流方式日益豐富
我國對外教育交流與合作的方式多樣,主要包括派遣出國留學人員、接受來華留學人員、互換專家和學者、教育代表團(組)互訪、出國參加和在華舉辦國際學術(shù)會議、開展合作項目等。我國學前教育當前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也呈現(xiàn)出以上多元化的方式。[47]然而,縱觀百廿年的發(fā)展史,其交流方式是從單一逐步走向多元的。
從清末到民國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三個階段中,我國學前教育處于初步形成與建立階段,其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形式較為單一,主要為派遣人員出國留學以及邀請專家學者前來講學兩種方式。民國時代,雖有國內(nèi)專家出席國際會議,但數(shù)量極少。
改革開放后,在國家大力倡導教育對外開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國學前教育界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逐步活躍而多元化。除了前兩種“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我國學前教育的國際交流呈現(xiàn)出了多元化的模式。首先,我國學者和教育工作者出國參加學術(shù)會議以及在國內(nèi)舉辦國際學術(shù)會議的次數(shù)逐步增多,開始更多地在國際舞臺上發(fā)聲,介紹學前教育的中國故事,與各國同行交流思想。其次,我國與重要的國際組織和國外高校等開展了學前教育方面的合作研究,共同推動著學前教育的發(fā)展。最后,我國學前教育界加強了與外國學前教育界的互訪,一方面,通過邀請國外代表來訪,向世界同仁介紹我國優(yōu)秀的學前教育研究與實踐;另一方面,通過我國代表出訪,參觀和實地考察國外前沿的學前教育實踐,學習和引進國外先進的研究和實踐成果,進一步推動我國學前教育的高質(zhì)量發(fā)展。
(四)從單向引進走向雙向交流與經(jīng)驗輸出,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百廿年來,我國從最初引進和建立學前教育體系到如今與世界各國進行雙邊對話與交流,并逐步分享我國優(yōu)秀經(jīng)驗,這些努力不僅提升了我國學前教育的國際影響力,也為全球?qū)W前教育事業(yè)作出了積極貢獻。
正如前所述,從清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我國學前教育的發(fā)展尚處于初始和探索階段,需要大量引進和借鑒國外的經(jīng)驗。因此,在這些階段,我國學前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主要為單向引進,以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的輸入為主,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交流的互動性不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quán)較少,幾乎沒有影響力。
隨著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以及國際化進程的加速,學前教育界主動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意識增強,在交流過程中不再局限于國外經(jīng)驗的借鑒和學習,而開始真正走向國際交流的舞臺。一方面,通過加入重要的國際學前教育組織,參與相關(guān)活動以及學術(shù)會議,我國學前教育學者與國際同仁進行互動交流,開展對話,不僅了解和學習國際學前教育前沿動態(tài),也介紹我國優(yōu)秀的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另一方面,我國在各大師范院校為外國留學生開設了從本科到博士生教育的學前教育學位項目,幫助一些國家,特別是“一帶一路”國家培養(yǎng)各學歷層次的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
三、中國學前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未來展望
教育現(xiàn)代化是將我國建設為教育強國的重要任務。為加快這一進程,我國于2019年發(fā)布了《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2035》。文件指出,要“開創(chuàng)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并進一步提出,要“全面提升國際交流合作水平”,“提升我國教育國際影響力”,“擴大和深化中外人文交流”,以及“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48]我國學前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在百廿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其對外開放程度以及國際影響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作為我國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學前教育,在未來的進一步發(fā)展中,可以基于上述四個方面,重點考慮以下各項工作:加強我國學前教育的對外宣傳,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立足本土,積極開展國際研究與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做好學前教育對外援助和支持工作。
(一)講好學前教育的中國故事,貢獻中國智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我國國際傳播能力的建設,曾多次在重要會議上提出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在擴大我國學前教育國際影響力的過程中,我們應注重講好學前教育的中國故事,為世界學前教育貢獻中國的智慧、中國的方案。
我國學前教育界應通過多渠道加強學前教育的對外宣傳。學前教育的中國故事可以包括我國學前教育方面的一些政策、優(yōu)秀的研究成果以及實踐方案等,例如我國普惠性學前教育的推進、學前教育教研體系、學前教育精準扶貧、高質(zhì)量學前教育體系構(gòu)建等。在宣傳渠道上,首先,我們可以利用我國學前教育重要組織平臺,如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官方網(wǎng)站等,發(fā)布上述重要信息的英文內(nèi)容,讓更多世界同仁能夠了解我國學前教育的宏觀政策和進展。其次,我國的學前教育研究者應更多地將相關(guān)成果發(fā)布于國外期刊和國外出版社。盡管當前我國學者對世界學前教育前沿熱點研究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貢獻度,然而相關(guān)的研究較為零散,未能較好地勾勒出我國學前教育優(yōu)質(zhì)發(fā)展的整體圖景。[49]因此,未來可以進一步將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的發(fā)展狀況和相關(guān)的年度報告等梳理成著作或者報告等在國外出版。最后,我國教育部門、高校和相關(guān)組織等應積極舉辦高級別國際學術(shù)會議,組織國內(nèi)外專家進行交流、討論,同時展示和介紹我國學前教育所取得的相關(guān)成果。除此之外,學前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應更多地參與到國際學術(shù)會議中,積極參與發(fā)言,宣傳和介紹我國的優(yōu)秀理論與實踐成果,同時也應加強與國外同仁的交流討論。
(二)立足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國情,積極走向世界并有所引領
自學前教育引入以來,我國一直注重借鑒和學習國際前沿的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然而,特別是在早期,我國對國際學前教育的相關(guān)理論與實踐存在模仿和完全照搬的現(xiàn)象,阻礙了學前教育事業(yè)的健康有序發(fā)展。即使在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界也存在著一些盲目跟風的現(xiàn)象。例如,新西蘭的“學習故事”評價法引進后,全國各地幼兒園在未加反思與改進的情況下,紛紛跟進使用。[50]因此,在借鑒國外先進理念與實踐開展學前教育研究,打造具有我國特色的學前教育體系,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與方案的過程中,我們應充分考慮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與國情,批判性地加以借鑒和學習,最終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學前教育體系。
堅定地走中國道路,立足中國本土,然后是放眼世界發(fā)展,然后走中國人自己的路,這點很重要。(南京師范大學教授 唐淑)
此外,在立足傳統(tǒng)文化與國情的基礎上,未來我國學前教育也應對世界學前教育有所引領。我國舉辦著世界最大規(guī)模的學前教育。在建設教育強國的過程中,如何引領世界學前教育的發(fā)展,是我國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中需要完成的任務之一。[51]當前,我國已有相關(guān)的實踐引起了世界的關(guān)注。例如,“安吉游戲”將游戲的本真還給兒童,將“愛、風險、參與、快樂和反思”融入活動和環(huán)境中,吸引了全球?qū)W前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美國麥迪遜市建立了第一所“安吉游戲”試點幼兒園。未來,我國學前教育應在國際舞臺上有更多引領的舉措,為世界學前教育的實踐與發(fā)展貢獻力量。
(三)積極開展國際學前教育研究與參與全球教育治理,提升國際影響力
經(jīng)過百廿年來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我國學前教育已逐步從最初被動式地面對和接受西方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實踐,到逐步融入世界的大家庭,并到如今走向世界的舞臺,逐步發(fā)揮影響力。未來我們將如何在世界的舞臺走得更遠,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我國學者李政濤教授提出,中國的教育學要走向世界,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是我們的研究成果對世界的貢獻度。[52]盡管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學者在國外期刊以及出版社出版了不少研究成果,但這些研究較為零散,無法形成合力,影響力也有限。如在未來我國能夠參與并開展一些重要的國際合作研究,與國際同仁共同推進和發(fā)展學前教育,則能較好提升國際影響力。
此外,我國學前教育界也應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參與全球教育治理是提升我國全球教育話語權(quán)的基本路徑。有學者提出,我國參與全球教育治理,需“通過平臺的加入、合作與融合,以及參與教育運動、議程、規(guī)則等”,獲得全球教育話語權(quán)。[53]因此,在進一步的對外交流與合作中,我國應更緊密地與國際組織合作,參與一些國際學前教育倡議、標準與評價體系等的研制,以提升我國在世界學前教育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quán)。如前所述,OMEP與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以及聯(lián)合國等組織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為其提供重要的咨詢。因此,在未來,我國需進一步加強在OMEP組織活動中的參與,積極參與相關(guān)標準制定、體系的建立等,此外,還可以通過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等相關(guān)組織提交相關(guān)報告和優(yōu)秀案例等方式,為世界學前教育的發(fā)展獻計獻策。
(四)做好學前教育對外援助和支持,助力全球兒童發(fā)展
近年來,我國從人類共同命運和整體利益出發(fā),提出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致力于世界的共同繁榮和發(fā)展。當前,世界學前教育一年入園率平均為75%,而很多中等和低收入國家兒童學前一年入園率則更低。[54]例如,北非和西亞地區(qū)一年入園率低于50%。而即使這些兒童能夠進入幼兒園,其教育質(zhì)量也較低。這些國家不僅面臨相關(guān)教學設備和游戲材料等的短缺與不足,同時,師資水平也較差。為共同推動全球?qū)W前教育的發(fā)展,促進兒童早期發(fā)展,我國學前教育界需在前期基礎上,繼續(xù)做好學前教育的對外援助和支持工作。前期,在參與OMEP項目中,我國與非洲國家合作,為當?shù)氐膶W前教育提供了教育資源和來訪參觀學習的機會,在短期內(nèi),我們看到了當?shù)赜變簣@實踐所產(chǎn)生的積極變化。
今后,我們可以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繼續(xù)深化與非洲及東南亞等國家的合作,為相關(guān)國家提供學前教育的援助和支持等。首先,我國學前教育界可以通過與這些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探討學前教育發(fā)展的經(jīng)驗與挑戰(zhàn),共同制定解決方案。第二,我國學前教育界可以為這些國家提供教育資源,改善當?shù)赜變簣@教育條件。最后,我國學前教育界可以提供形式多樣的師資培訓或者通過培養(yǎng)留學生的方式,幫助當?shù)靥嵘處煹膶I(yè)水平和教育能力,以提升學前教育質(zhì)量,最終促進全球兒童的發(fā)展。
(感謝祝士媛教授、唐淑教授、馬以念教授對本研究的支持和幫助,為本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文獻資料和口述史料。)
參考文獻:
[1]趙彩俠,紀秀君.爬坡過坎步入“幼有所育”新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改革發(fā)展述評.學前教育篇[N].中國教育報,2018-09-08(1+4).
[2]教育部發(fā)展規(guī)劃司.2023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基本情況[EB/OL].(2024-03-01)[2024-05-31].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4/55831/sfcl/202403/t20240301_1117517.html.
[3]OECD.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23: OECD Indicators[M]. Paris: OECD Publishing,2023:169-172.
[4][12][23][26][44]唐淑,鐘昭華.中國學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9-71,85-86,302-303.
[5]杜賽男,孫秀蕙.晚清《啟蒙畫報》中的“兒童”圖像符號學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24(03): 52-68.
[6]唐淑.學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51-53.
[7][9][21][22][46]衛(wèi)道治.中外教育交流史[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91-92,99-104,318-323,342.
[8][14]易慧清.中國近現(xiàn)代學前教育史[M].大連: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16-18,42-44.
[10][13][24]何曉夏.簡明中國學前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96-100,137,339-340.
[11]楊潔瓊.日本教習對中國幼教事業(yè)初期發(fā)展的影響[J].學前教育研究,2011(02):52-55.
[15][18][19][25][32][33][35]唐淑,馮曉霞.百年幼教[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274-276,278-279,289-292.
[16][27][45]薛小雷.近代以來中國學前教育向外國學習的歷史與經(jīng)驗[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 2010:6-27.
[17]楊佳.西方元素對中國近代學前教育的影響——中國學前教育近代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49.
[20][28]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859-861,1004-1005.
[29]于富增,江波,朱小玉.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史[M].??冢汉D铣霭嫔纾?001:124-127.
[30]侯莉敏.百年中國幼教事業(yè)的變化及發(fā)展[J].幼兒教育,2004(02):12-15.
[31]祝士媛.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創(chuàng)業(yè)歲月的回憶[J].學前教育,2019(10):4-7.
[34]孫巖.我們的足跡: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20年資料匯集[M].北京: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內(nèi)部資料,1999:451.
[36]OMEP中國委員會秘書處.為兒童生活得更美好而攜手合作——OMEP亞太地區(qū)常務理事國會紀要[J].幼兒教育,2002(12):18-19.
[37]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上海學術(shù)報告(2012-2013)[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70-171.
[38]周英,陳小群.亞太學前教育如何應對疫情挑戰(zhàn)[N].中國教育報學前周刊,2021-12-5(02).
[39]World Organization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OMEP). Honorary Member[EB/OL].(2023-07-01)[2024-05-31].https://omepworld.org/honorary-member/.
[40]OMEP KOREA COMMITTEE. 68th OMEP World Assembly 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gram Book[M]. Korea: OMEP Korea Committee,2016:29.
[41]張莉,周兢.中非學前教育攜手合作研究 共商弱勢兒童早期發(fā)展項目?——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中非學術(shù)交流活動紀實[EB/OL].(2018-03-15)[2024-05-30].https://www.cnsece.com/kindtemplate/msgdetail/50261.
[42]《學前教育(幼教版)》編輯部.薪火相傳在路上[J].學前教育(幼教版),2006(09):7-10.
[43]UNESCO. Education starts early: progres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onference background report[M].Paris:UNESCO,2022:46,51.
[47]新華社.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2035》[EB/OL].(2019-02-23)[2024-05-26]. https://www.gov.cn/zhengce/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48]沈偉,李琳琳,孫天慈.中國教育研究的世界貢獻:前沿熱點與參與路徑——基于教育學英文期刊論文(2013-2019年)的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2(2):61-72.
[49]張倩,楊智君,李敏誼.從國際視野反思“學習故事”評價法在我國學前教育改革中的適用性問題[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6(10):8-14.
[50]王定華,涂端午.“教育要面向世界”:40年回顧與展望[J].中國教育學刊,2023(09):36-41+47.
[51]馮粒,袁勃.“一村一園計劃”榮膺“教育界諾獎”[EB/OL].(2017-07-17)[2024-04-30].http://rmfp.people.com.cn/n1/2018/0717/c406725-30153409.html.
[52]UNESCO & UNICEF. Global report on 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 the right to a strong foundation[M]. Paris & New York: UNESCO & UNICEF,2024:51.
[53]李政濤.走向世界的中國教育學:目標、挑戰(zhàn)與展望[J].教育研究,2018(09):45-51.
[54]付睿.全球教育話語權(quán)塑造:全球教育治理的中國實踐[J].比較教育研究,2024(04):3-13.
[55]UNESCO. Global Education Monitoring Report 2023: technology in education—a tool on whose terms?[M]. Paris: UNESCO,2023:236.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China: The Evolution Over the Past 120 Years and Its Prospects
ZHANG Li1,2, ZHOU Jing1, LIU Baogen3
(1Facult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2China Institute of Infant and Toddler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3College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310012 China)
Abstract: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ar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China. Based on oral history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this study delineates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China over the past 120 years, including the early introduction and imit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learning and absorption of Wester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dea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the interruption of intermational exchange, the complete Sovietization follow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subsequent interruption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the re?鄄engagemen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post-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current phase of bilateral exchange and experience sharing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evolution process are manifested from passive acceptance to active exchange, from partial exchange to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from single form to diverse cooperation, and fromunilateral introduction to bilateral exchange and experience output. In the new era,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n Chines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elling the Chinese story, bas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actively engage in internation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articipate in global education governance, and provide foreign aid and support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historical evolution; outlook on the era; oral history
(責任編輯:劉向輝)
* 基金項目: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21ECNU-YYJ027)。
** 通信作者:周兢,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