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從不關(guān)心現(xiàn)實的模樣,僅關(guān)心自己對現(xiàn)實的反應,她的反應永遠比現(xiàn)實本身要豐富得多,現(xiàn)實也由此變得無常起來,正如短篇小說《封鎖》里的那兩條電車鐵軌,到了她的筆下就成了這個樣子:“在大太陽底下,電車軌道像兩條光瑩瑩的,水里鉆出來的曲鱔,抽長了,又縮短了,抽長了,又縮短了,就這么樣往前移——柔滑的,老長老長的曲鱔,沒有完,沒有完……開電車的人眼睛盯住了這兩條蠕蠕的車軌,然而他不發(fā)瘋?!?/p>
鐵軌不再是鐵軌,而是長長的、光溜溜的兩條曲鱔,張愛玲看著想發(fā)瘋。但司機發(fā)不了瘋,他早已習慣,這兩條曲鱔甚至就是他身體的一部分。張愛玲似乎始終難以融入周遭的一切,因此心理便顯得格外敏感和脆弱。她之所以有著比同時代任何男作家都擅長的細描功底,恰是由于這種敏感和脆弱。而她不厭其煩的書寫密度和信息供給,或許正是為了某種情緒的釋放或者療愈吧。
多變的情緒造就了張愛玲豐富的語言,使得她壓根不會像男作家那樣用詞簡潔。事實上,語言的簡潔不一定是寫作能力的體現(xiàn),反倒有可能是作家自身感覺或趣味的貧乏使然。喬治·斯坦納就是從這個意義上詬病海明威的簡練文風:“把語言緊縮到一種有力的抒情速寫,海明威縮小了供以觀察和書寫的生活空間。經(jīng)常有人指責他老是寫獵手、漁夫、斗牛士和酗酒的士兵。這種寫作對象的一致性,其實是他可利用的語言中介所導致的必然結(jié)果。海明威的語言怎能傳達更能言善道之人的豐富內(nèi)心生活?”
張愛玲的語言是種啟示和發(fā)現(xiàn),她借此顛覆了生活的日?;T谒抢?,上海這座城市的生活常態(tài)遮蔽著蕓蕓眾生熟視無睹的不正常。靜默中掩埋著冷漠和怨恨,唯有乞丐們絕望的呼號企圖控訴這個世界是不真實的。但,這控訴終究也要為無邊的靜默所掩埋。
這是一個蠅營狗茍的世界,沒有愛,只有算計。算計不在乎公平,僅在乎占有。它拒絕理解和同情,故而歡喜指責和抱怨。電車里,那中年太太對“手里拈著一包熏魚”的丈夫“當心別把褲子弄臟了”的特別提醒,所關(guān)心的不是丈夫,而是“現(xiàn)在干洗是什么價錢?做一條褲子是什么價錢?”的計較。
在一旁目睹此景的華茂銀行的會計師呂宗楨,即刻聯(lián)想到夫人要他去買的菠菜包子:“女人就是這樣!彎彎扭扭最難找的小胡同里買來的包子必定是價廉物美的!”然而,精于算計的妻子換來的不是他的欣賞,只是反感:“她一點也不為他著想——一個齊齊整整穿著西裝戴著玳瑁邊眼鏡提著公事皮包的人,抱著報紙里的熱騰騰的滿街跑,實在不像話!”妻子最關(guān)心的還是價廉物美的包子,而不是他。
如果人都不重要了,那所謂重要還有什么意義?但只關(guān)心好惡的人不會想到這樣的問題,他不考慮未來,只介意眼前,他沒有預見,僅有遇見,他們不做主動籌劃,唯靠被動的反應來對付。他們一直就活在當下的即時里,隨機而變,你無法認知他們,因為他們是不確定的,你只能感覺他們。
因此,電車上那“看上去像是一個教會派的少奶奶,但是還沒有結(jié)婚”的吳翠遠也不例外。自小深受好惡文化教化的她沒有旁的選擇,她必須做一個好人:“在家里她是一個好女兒,在學校里她是一個學生。”并且“她家里都是好人,天天洗澡,看報,聽無線電向來不聽申曲滑稽京戲什么的,而專聽貝多芬、瓦格涅的交響樂,聽不懂也要聽”。在她看來,“世界上的好人比真人多”??墒?,這些好人卻讓她很不快樂,她在家里受氣,在學校里也受氣。
太多的好人已然令吳翠遠感到窒息,于是她開始有些期待真人。也許,那個被她給了個好分數(shù)的男生就是她所期待的真人,然而這真人的真也不過就表現(xiàn)在“他看得起她”,學校里的人都看不起她,“從校長起,教授、學生、校役……”她之所以給他那么高的分數(shù),不是因為他的卷子答得好,只是“因為這學生是膽敢這么毫無顧忌地對她說這些話的唯一的一個男子”。顯而易見,吳翠遠認為的真仍非來自理性的判斷,到底還是感情用事罷了。
張愛玲將人們集中于城市突遭封鎖期間的一輛停滯的電車里,無非想試探其在非正常情境下的表現(xiàn)和真實心理狀態(tài)。這是一種被“切斷了時間與空間”的孤立處境,儼然可能逼生出最絕望的情緒和思想,甚而是反抗的行動。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里的人們僅僅感受到了空虛,以至于“他們不能不填滿這可怕的空虛——不然,他們的腦子也許會活動起來”。他們可不想反抗空虛,只想用填滿的方式來逃避它。就像遭逢危險的鴕鳥那樣,他們把頭深深埋進空虛的沙土里。
他們遺忘此刻,遺忘自身,為的就是摒棄個人意識的存在。畢竟,對他們來說,“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坐在呂宗楨對面的那個老頭子倒是不像其他人那樣,需要借助視覺注意力的轉(zhuǎn)移以回避大腦可能發(fā)生的活動,他是通過“有板有眼的小動作代替了思想”,即“手心里骨碌碌骨碌碌搓著兩只油光水滑的核桃”。
沒有思想,固然便沒有真實,縱然是事實,也會在充滿情感色彩的眼光里扭曲變形。那么,這一車廂人所呈現(xiàn)出的真實終究也只能是虛假。虛假不介意對錯,僅介意好壞。故而,他們的一切行動皆是源于好惡,不是源于認知。呂宗楨針對吳翠遠展開的調(diào)情行動,便是基于他對偶然碰見的董培芝的厭惡。為了拒斥這個蓄謀成為其未來女婿的窮親戚,呂宗楨不惜犧牲自我道德形象。
只要能報復他,報復妻子,呂宗楨情愿下流一次。他不管下流是否正確,只管下流是否能夠給自己帶來好處。此時的呂宗楨就是一個任性的孩子,沒有責任和擔當,唯有情緒和放縱。他所有的人生角色皆取決于當前的臨時處境:“平時,他是會計師,他是孩子的父親,他是家長,他是電車上的搭客,他是店里的主顧,他是市民??墒菍τ谶@個不知道他的底細的女人,他只是一個單純的男子?!?/p>
雖說“他不怎么喜歡身邊這女人”:“她的手臂,白倒是白的,像擠出來的牙膏。她的整個的人像擠出來的牙膏,沒有款式。”但呂宗楨清楚這不過就是逢場作戲,聊勝于無,又何必那么較真呢?他只顧眼前,不問以后,誰能夠預料下了電車之后的事情呢?眼前,他最急需的就是逢場作戲。
對吳翠遠而言,呂宗楨有失文雅的搭訕無異于一種冒犯。毫無疑問,在大庭廣眾之下,這樣的表現(xiàn)肯定是不好的。但她并不怎么介意,因為她在這不好里看到的是真:“一個真的人!不很誠實,也不很聰明,但是一個真的人!她突然覺得熾熱、快樂……”隨即,她細聲道出了一句話:“這種話,少說些罷!”表面看是拒絕,腔調(diào)里卻盡是逢場作戲。
戲是假戲,可要演下去,總得假戲真作,因而真假也就一時難以分辨了。他們很快便入了戲,儼然一對真正的戀人。情人眼里出西施,開始不那么可人的吳翠遠,現(xiàn)在在呂宗楨的眼里立馬換了一副模樣:“她的臉像一朵淡淡幾筆的白描牡丹花,額角上兩三根吹亂的短發(fā)便是風中的花蕊?!?/p>
并且,迅速升溫的感情好像也在加深著他們對彼此的了解。她看他:“她知道他們夫婦不和,決不能單怪他太太。他自己也是一思想簡單的人。他需要一個原諒他,包涵他的女人?!彼此骸白跇E斷定了翠遠是一個可愛的女人——白,稀薄,溫熱,像冬天里你自己嘴里呵出的一口氣。你不要她,她就悄悄的飄散了。她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她什么都懂,什么都寬宥你?!彼侵鲃拥?,她是被動的,既然他愿意打,那么她便只好愿意挨。若是認死理,講平等,兩個人又怎么能夠走到一起?
顯然,認知決定不了他們喜歡或者不喜歡,喜歡或者不喜歡則完全可以左右他們的認知。盡管能認識到呂宗楨是一個思想簡單、不夠包容的男人,但這也并不妨礙吳翠遠愿意嫁給他,哪怕他是一個有了家室的人?;橐鲋谒硇院徒?jīng)濟無關(guān),僅僅同情緒相關(guān)。她想和電車上的這個陌生人結(jié)婚,無非就是為了同家人賭氣:“她家里的人——那些一塵不染的好人——她恨他們!他們哄夠了她。他們要他找個有錢的女婿,宗楨沒有錢而有太太——氣氣他們也好!氣!活該氣!”
看得出,吳翠遠和呂宗楨同樣任性。張愛玲用這樣的任性告訴我們,因為他們都是不自由的,所以只好任性。任性即自由的反面。但是,金錢的現(xiàn)實會限制這種任性。因此,想到金錢,呂宗楨的任性便到了盡頭,不得不打算遏制自己的浪漫憧憬:“不行!這不行!我不能讓你犧牲了你的前程!你是上等人,你受過這樣好的教育……我又沒有多少錢,我不能坑了你的一生!”
只有到了沒法任性的時候,呂宗楨才會替對方著想一下。然而,吳翠遠并不領情,她要的不是他的善解人意,她更習慣于受虐。過去都是被動受虐,眼下她只想主動受虐一次,好歹這是她自己的選擇,也是她唯一的反抗方式。準確地說,這還算不上反抗,只能稱作搗亂而已。
對方卻不敢成全她,這讓吳翠遠傷心極了:“以后她多半會嫁人的,可是她的丈夫決不會像一個萍水相逢的人一般可愛——封鎖中的電車上的人……一切再也不會像這樣自然。再也不會……啊,這個人,這么笨!這么笨!她只要他的生命中的一部分,誰也不希罕的一部分。他白白糟蹋了他自己的幸福。多么愚蠢的浪費!她哭了……”
歸根結(jié)底,他還不是自己要找的真人:“他是個好人——世界上的好人又多了一個!”吳翠遠最憎恨這些口口聲聲為別人好的人,他們的好就是平庸的善,他們對你的關(guān)愛就是不給你自由。有鑒于此,吳翠遠更渴望一個惡人,她的受虐沖動全是源于好人的壓力。惡人比好人真實,且比好人自由。遺憾的是,平庸的呂宗楨沒有作惡的勇氣,他的能力僅夠做一個虛假的好人。
女人永遠不懂男人,故此永遠失望于男人不懂自己。好在吳翠遠多少還有點自尊,覺得實在沒有必要再向?qū)Ψ教宦缎嫩E。雖然把電話號碼給了他,吳翠遠卻不想再對他們的未來抱有什么幻想。而隨著封鎖的解除,眼看著他消失于人群里,她的心則一下子涼到了底:“他走了,對于她,他等于死了?!?/p>
當然,吳翠遠并不真能做到如此決絕,誰讓她喜歡受虐呢?喜歡受虐的人永遠是被動的。因此,她不難料想到那種令她煩惱的可能:“他如果打電話給她,她一定管不住自己的聲音,對他分外的熱烈,因為他是一個死去了又活過來的人?!崩^續(xù)留在電車這個舞臺上的吳翠遠依舊愿意沉浸在沒有了搭檔的戲里,只要不下車,她還可以一個人接著將這戲演下去。
她沒能想到的是,呂宗楨根本就沒有下車,電車里亮起的燈光讓她看見他竟“遙遙坐在他原來的位子上”。頓時,吳翠遠恍然大悟:“她明白他的意思了:封鎖期間的一切,等于沒有發(fā)生。整個的上海打了個盹,做了個不近情理的夢?!钡拇_,男人可以把現(xiàn)實處理成夢,為的是能隨時醒來,女人則寧愿把夢當作現(xiàn)實,就是不想從中醒來。于是,戲演到最后,不知不覺,女人便把自己搭了進去。
作者:路文彬,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編輯:杜碧媛 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