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諸葛亮,很多人腦海中立即會浮現出如下一幅圖像:一位面容消瘦的中年男子,留著一縷胡須,身穿道袍,手拿鵝毛扇,站在高處,若有所思地眺望著遠方……這一形象可以在《三國演義》的插圖中看到,可以在武侯祠看到,可以在民間剪紙、年畫中看到,可以在郵票中看到,也可以在電視劇中看到。盡管呈現方式不同,但形象較為統一,辨識度很高,大家一眼就能認出來,由此可見人們對諸葛亮這一人物的熟悉和喜愛程度。
伴隨著諸葛亮這一形象的,是足智多謀、料事如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是人們讀過《三國演義》之后對諸葛亮最為深刻的印象,是后人對諸葛亮的定評,也是這一歷史人物留給后人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
值得注意的是,在諸葛亮身上,還有一種可貴的品質被人們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那就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是諸葛亮人生的另一面,也是其更為真實的一面。在凡事都要講有用的功利主義盛行的今天,強調這一點很有必要,也很有現實意義。
針對這一話題,我曾經寫過一篇小文章,題目是《一位清醒而痛苦的悲劇英雄:諸葛亮》,刊于《古典文學知識》2006年第5期。我之所以用這個題目,是基于對諸葛亮的如下認知:說英雄,是因為他用自己的才智輔佐劉備,與關羽、張飛等人一起開創(chuàng)了蜀國的基業(yè),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說悲劇,是因為他無論怎樣努力,其事業(yè)都未能取得成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說清醒,是因為在剛出茅廬時,他和他的朋友們就已知道悲劇的結局;說痛苦,是因為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為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這是我對諸葛亮的總體評價。通過對諸葛亮這一核心人物的解讀,可以對《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有著更為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展現的是三國時期政治、軍事、外交的恢宏畫卷。全書塑造了一千多位人物形象,其中給讀者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那些叱咤疆場、建功立業(yè)的蓋世英雄。說到英雄,人們往往會提起關羽、張飛、趙云、黃忠、馬超,很少有人會將英雄與白面書生諸葛亮聯系起來。這里我要說的是,諸葛亮也是一位英雄,而且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英雄不見得一定要沖鋒陷陣,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同樣可以建立不世的偉業(yè)。在天下大勢初定的情況下,諸葛亮幫助無半寸之地的劉備虎口拔牙,硬是殺開一條血路,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有這種能力和氣魄的人如果不是英雄,那還有誰有資格被稱作英雄呢?可以說,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數一數二的大英雄。
只要將三顧茅廬時諸葛亮與其他人物的年齡進行對比,就可以對這一點有直觀的感受。按照清代學者章學誠的說法,《三國演義》七分實,三分虛。也就是說,《三國演義》固然有虛構的成分,但其大部分內容是符合史實的。小說中人物年齡的設置是從《三國志》而來的。
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這年冬天,劉備帶領關羽、張飛,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此時相關人物的年齡情況如下:
諸葛亮(181—234):27歲
劉備:47歲
關羽:46歲
張飛:41歲
曹操:53歲
孫權:26歲
周瑜:33歲
魯肅:36歲
相信這個年齡的對比會讓不少人吃驚,原來諸葛亮出山的時候如此年輕,他與劉、關、張三位的年齡竟然如此懸殊。
通過年齡的對比,可以看出如下兩點:一是劉備慧眼識英才,沒有他的慧眼,諸葛亮就沒有施展才能的舞臺,是劉備成就了諸葛亮,同樣諸葛亮也回報了劉備,成就了劉備。二是諸葛亮出山之后,并不像讀者想象的那樣順利,首先在內部都很難擺平,年齡的懸殊意味著諸葛亮是個晚輩,意味著劉、關、張的閱歷和經驗遠比他豐富。劉備還好說,對諸葛亮充分信任,但是如何讓關羽、張飛信服,這是一個相當棘手的難題,要知道三顧茅廬的時候,關羽、張飛都不太情愿,之所以不情愿,就是對諸葛亮不信任。
這是諸葛亮出山之后遇到的第一個難題,而且是必須解決的難題。作品專門寫到了這一點:
劉備自得孔明,以師禮待之,有云長、張飛心中不悅,乃曰:“孔明年幼,有甚才學?兄長敬之太過!又未見他其實效驗。”(《諸葛亮博望燒屯》)
關羽、張飛的質疑盡管包含著成見,但也是很有說服力的。畢竟劉備不是辦養(yǎng)老院或福利院,要的都是能干活的,養(yǎng)不起閑人。既然諸葛亮享受如此高規(guī)格的待遇,那就要做出與此相匹配的突出貢獻。
英雄就是英雄,諸葛亮很快就證明了自己是物有所值。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話對別人來說,是個比方。但對諸葛亮來說,則是紀實。因為他真的放了三把火:火燒新野,火燒博望,火燒赤壁。他用一連串的火攻證明了自己。
再看諸葛亮與對手年齡的對比,其主要對手曹操比他大了將近一倍。作為一位政治家、軍事家,53 歲的曹操正值黃金年齡,他身經百戰(zhàn),有著豐富的經驗和過人的才能,在當時可謂教父級的人物。而諸葛亮則是一個典型的“四無產品”:沒有學歷文憑,沒有任何從政作戰(zhàn)經驗,沒有任何科研成果,也沒有任何獎項。對比如此懸殊,可以想象諸葛亮面臨的巨大壓力。再看東吳一方,只有孫權比諸葛亮小一歲,但他出道遠早于諸葛亮。與諸葛亮唱對手戲的周瑜、魯肅,一個比他大6 歲,一個比他大9 歲。對諸葛亮來說,出山沒有見習期,只能一步到位,他必須對內鎮(zhèn)服關羽、張飛,對外與曹操、周瑜、魯肅分庭抗禮,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經受得住如此艱巨的考驗。
好在諸葛亮很快就證明了自己,新官上任三把火,他鎮(zhèn)服了關羽、張飛,也讓曹操刮目相看。最了解自己的往往是自己的對手,比如周瑜,他臨死前都念念不忘諸葛亮:
(周瑜)徐徐又醒,仰天大嘆曰:“既生瑜,而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諸葛亮大哭周瑜》)
人之將死,有太多牽腸掛肚的人和事,周瑜偏偏惦記的不是父母,不是愛妻小喬,而是活生生氣死他的諸葛亮,可謂不叫爹不叫娘,聲聲必叫諸葛亮。他叫諸葛亮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不愿意和諸葛亮生活在同一個時空中,他以生命的代價領教了諸葛亮的厲害。
二
那么諸葛亮到底有什么本事呢?作品中有明確的交代。首先看他的朋友徐庶是如何給劉備介紹的:
使君若得此人,可比周得呂望,漢得張良。有經綸濟世之才,補完天地之手?!巳四颂煜碌谝蝗硕?。(《徐庶走薦諸葛亮》)
又是拿呂望、張良相比,又是說天下第一人,對還沒有出山的諸葛亮來說,這樣的評價實在是高得有些離譜。難怪關羽、張飛不大相信,好在劉備相信,這也就夠了。徐庶化名單福,本來準備和劉備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但老娘被曹操劫持,他又是個大孝子,只好撇下劉備離開。結果劉備一番哭功表演讓他招架不住,遂推薦自己的朋友諸葛亮出山。劉備相信自己的眼淚,也就相信了徐庶的推薦。
徐庶進了曹營之后,也并不是完全一言不發(fā)。在曹操看來,只要徐庶不為劉備所用,就是為自己做貢獻,他說不說話并不重要,畢竟自己手下兵多將廣,謀士多的是。奇怪的是,他發(fā)現沒有徐庶,劉備照樣打勝仗,這才知道劉備又請了高人,于是向徐庶請教。徐庶對諸葛亮又做出如下評價:
(諸葛亮)上通天文,下曉地理;熟讀韜略,有鬼神不測之機,非等閑之輩也。(《諸葛亮博望燒屯》)
雖然和給劉備介紹時的用詞不同,但意思則是一樣的,那就是諸葛亮是位曠世奇才,非等閑之輩。曹操這才意識到自己遇到真正的對手了。當然,這并不是徐庶一個人對諸葛亮的評價,在他之后,還有一個人談到諸葛亮,那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他以為劉備請到了諸葛亮,過去探望,結果撲了個空。劉備順勢問他諸葛亮的情況,司馬徽的說法和徐庶完全一樣,感覺兩人像排練過一樣:
(諸葛亮)可比興周朝八百余年姜子牙,旺漢江山四百余載張子房也。(《劉玄德三顧茅廬》)
這說明對諸葛亮的評價在當時是有共識的,只是劉備、曹操等人不知道而已。這也堅定了劉備去尋訪諸葛亮的信心。
其實不需要別人介紹,諸葛亮本人曾介紹過自己的本領及其師承。那是在他七星壇借東風之后,面對目瞪口呆、無限崇拜的魯肅,他說了如下一番話:
亮雖不才,曾遇異人,傳授八門遁甲天書,上可以呼風喚雨,役鬼驅神;中可以布陣排兵,安民定國;下可以趨吉避兇,全身遠害。(《七星壇諸葛祭風》)
這是諸葛亮對自己本領的描述,他學習八門遁甲這門課程顯然達到了優(yōu)秀的程度。讓人好奇的是那位師父異人,可惜諸葛亮沒有透露他的姓名和身份,只好叫他異人了。
魯迅對《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形象曾做過如下評價:
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這更多是對作者羅貫中寫作手法的評價,那就是作品極力描寫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達到夸張的程度,結果寫得諸葛亮不像常人,像個妖道。
三
如此一來,羅貫中實際上給自己挖了一個坑,他將諸葛亮寫得越高大,這個坑就越深。因為他必須回答一個問題,那就是諸葛亮既然具有超能力,為何沒有打敗曹操、孫權,統一天下?
在《三國演義》中,作者在一些主要人物如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云等人身上寄托了個人的政治理想、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在作品中極力描摹他們的英雄壯舉和高尚品德。但是他們的事業(yè)盡管轟轟烈烈,最終卻未能取得預想中的勝利,敗給了道德滿是污點的對手,而且輸得很慘。不管書中的正面形象被塑造得多么高大,讀者看到的卻是他們的悲劇結局。這在諸葛亮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其實在諸葛亮未出山之前,就已經有人預言了其未來的悲劇結局:
徽仰天大笑:“雖臥龍得其主,不得其時?!毖粤T,飄然而去。玄德嘆曰:“真隱居閑士也?!保ā秳⑿氯櫭]》)
做出這種預言的,就是到劉備這里尋找諸葛亮的司馬徽。他說得很明確,諸葛亮遇到劉備,是他人生的幸運,也就是“得其主”,但是他不得其時。所謂時,命也,運也。也就是說,上帝之手不在諸葛亮這邊,他再努力也是徒勞的。事實證明司馬徽的預言是準確的,他能做出這樣的預言,更高明的諸葛亮顯然也能。這就可以理解為何劉備要三顧茅廬,這不是諸葛亮在考驗劉備,也不是諸葛亮在擺譜,是因為他根本就不愿意出山。史實究竟如何且不管,至少小說中是這樣描寫的,作者也是這樣闡釋的。
這一點從徐庶所做的如下一件事就可以看出來:
徐庶上馬,想玄德留戀之情,恐怕孔明不去,遂乘馬直至臥龍岡下馬,入莊見孔明??酌鲉栐唬骸霸贝藖?,必有事故?!笔唬骸笆居聞⑿?,為因老母被曹操所囚,馳書來召,乃舍此而往。庶臨行時,將公薦與玄德。望勿推阻,可往見之,當展平生之大才,不負夙昔之所學也?!笨酌髀勚?,作色而言曰:“汝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拂袖而入。庶乃滿面羞慚,不辭而退。(《徐庶走薦諸葛亮》)
這里也可以回答一個問題,諸葛亮是否知道劉備要去拜訪他。他當然知道,這不需要高超的預測功能,因為徐庶找上門親自告訴了他。
按照徐庶的設計,根本就不可能有劉備的三顧茅廬,因為他希望諸葛亮不要拒絕自己的推薦,應該主動去找劉備。他本以為諸葛亮會爽快答應,結果諸葛亮的表現完全出乎意料,也許他急于回去見老娘,腦子有些糊涂了。
所謂“作色”就是變臉,也可以解釋為翻臉。諸葛亮之所以如此不開心,是因為他不想做“享祭之犧牲”,說白了就是工具人。其潛臺詞是說,你徐庶明明知道劉備根本不可能統一天下,自己先做了逃兵,回去見老娘,憑什么讓我出山做犧牲品。徐庶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他被劉備的眼淚深深打動,不得不如此,聽到諸葛亮的話后,他趕緊羞愧地離開了。顯然,他認同諸葛亮的話,感覺有愧于老朋友,只好趕緊走人。
但最終諸葛亮還是出面見了劉備,畢竟人家很有誠意地來見自己。一味地回避不是辦法,該面對的最終還是要面對。
見到劉備之后,諸葛亮也開誠布公,告訴他未來的規(guī)劃:
將軍欲成霸業(yè),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本,后取西川建國,以成鼎足之勢,然后可圖中原也。(《定三分亮出茅廬》)
他明確告訴劉備,哪些是他做不到的,比如北邊要讓曹操,南邊要讓孫權,哪些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先取荊州,再去西川,最終達到鼎足之勢。至于能否統一天下,他說得比較含蓄,但意思很明確,那就是可以想想,作為目標,但僅此而已,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前面的“取”“成”與后面的“圖”字,形成了鮮明對比。
但對沒有尺寸地盤的劉備來說,能達到鼎足之勢就已經是燒高香了,此刻哪還顧得上統一天下,走一步算一步吧。盡管他很興奮,但諸葛亮并不開心,于是發(fā)生了如下尷尬的一幕:
玄德頓首謝曰:“備雖名微德薄,愿先生同往新野,興仁義之兵,拯救天下百姓!”孔明曰:“亮久樂耕鋤,懶于應世,不能奉命?!毙驴嗥唬骸跋壬豢峡锓錾`,漢天下休矣!”言畢,淚沾衣衿袍袖,掩面而哭??酌髟唬骸皩④娙舨幌鄺墸感R之勞?!保ā抖ㄈ至脸雒]》)
可見諸葛亮是真的不愿出山,他給劉備提出天下三分的遠景規(guī)劃之后,仍不松口出山,明確表示自己更喜歡待在茅廬。這也可以理解,這一年諸葛亮27 歲,正好是其54 年人生的中點,用后半生的時間做一件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誰都不愿意,諸葛亮也不例外。
但他還是出山了,民間有句老話: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句話對劉備的總結非常到位。聽完諸葛亮的話,劉備從熱血沸騰一下轉為透心涼,他知道離開諸葛亮,別說三分天下,他連存身之地都沒有。于是他開始哭,而且是“苦泣”,哭得撕心裂肺。在諸葛亮聽來,這是真誠,也是壓力。
俗話說:事不過三。俗話又說:士為知己者死。盡管諸葛亮非常不情愿,但劉備親自登門三次,又痛哭流涕,要知道此時的劉備也是天下英雄,比諸葛亮整整大了20 歲。到了這個份上,諸葛亮沒有選擇,只能出山。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走出這一步非常艱難,可以想象此時諸葛亮糾葛而又痛苦的心情。
四
出山只是一個開始,一個非常艱難的開始。對諸葛亮來說,曹操、孫權倒還不是當務之急,首先應該解決的是政令不出辦公室的問題。說白了,就是要解決關羽和張飛不信任自己、不聽使喚的問題。三顧茅廬的過程中,關羽、張飛這兩位就已有所不滿。后來看到劉備對諸葛亮如此厚待,兩人更是對著大哥發(fā)牢騷。他們年齡大,資歷老,和劉備又是結拜兄弟,這著實讓諸葛亮頭疼。處理這種關系需要的是智力和情商,而不是蠻力,這方面,諸葛亮有著秒殺關羽、張飛的優(yōu)勢。
諸葛亮并沒有直接修理這兩位,而是四兩撥千斤,利用派兵布陣的機會,借力使力,順便給了關羽一個下馬威。制服了關羽,張飛自然也就聽話了。
明白了這一點,對華容道這段故事也就容易理解了。不少讀者讀過《三國演義》后,一直感到困惑不解,為何諸葛亮偏偏派關羽去守華容道,但凡張飛、趙云等人閉著眼睛隨便派一個,都能生擒曹操。即便是劉備甚至自己出場,都能活擒曹操。不僅讀者不明白,劉備也不明白。好在諸葛亮親自悄悄向劉備解釋了自己的想法:
玄德曰:“吾弟云長,義氣深重,若曹操果然投華容道去時,只恐端的放了?!?/p>
孔明曰:“亮夜觀乾象,曹操未合身亡。留這恩念,故意等云長做個人情,亦是美事。(《周公瑾赤壁鏖兵》)
諸葛亮把話說得很明白,之所以特意派關羽去守華容道,有兩個原因:一是曹操“未合身亡”,也就是說,依照天命的安排,曹操的死期未到,因此不能違反天命硬來。二是既然曹操未到死期,不妨送給關羽一個人情,成就其忠義雙全的美名。
說是送給關羽一個人情,但這個人情是有代價的,那就是要經歷一番挫折,服從軍師的指揮。于是才有了如下一段故事:
于是把馬頭勒回,與眾軍曰:“四散擺開?!边@個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操見云長勒回馬,便乘空和眾將一起沖將過去。云長回身時,前面眾將已自護送操過去了。云長大喝一聲。眾皆下馬,拜哭于地。云長不忍殺之。正猶豫中,張遼縱馬至。云長見了,亦動故舊之心,長嘆一聲,并皆放之。(《關云長義釋曹操》)
在遵守軍令狀和義釋曹操之間,關羽經過了激烈的思想斗爭,這其實是個兩難的選擇,無論選擇哪個,都是有得有失。最終他選擇了義釋曹操,放掉曹操,固然可以獲得忠義雙全的美名,但違反軍令狀,肯定要受到懲罰。這無論是對他本人還是對諸葛亮來說,都很重要。經過諸葛亮和劉備的紅白臉表演之后,關羽被暫時馴服,對諸葛亮的認識自然與以前不同,至少存了一份敬畏之心,不敢輕易違背命令。
相信這個說法有些讀者會提出質疑,假如諸葛亮不理睬天命,不派關羽,讓張飛、趙云去守華容道,又能怎樣。按照《三國演義》的描寫,假如執(zhí)意違抗天命,上天會親自出來干預,看看上方谷這個橋段就會明白。
出山之后,諸葛亮順應天命,在赤壁之戰(zhàn)中借關羽之手放走了曹操。其后還放走了東吳大將陸遜:
遜方要出陣,忽然狂風大作,飛砂走石,遮天蓋地,但見怪石嵯峨,槎枒似劍;橫沙立土,重疊如墻;江聲浪涌,有如劍鼓之聲。遜大驚曰:“吾中諸葛亮之計也!”急欲回時,無路可出。正驚疑之間,忽見一老人立于馬前,笑曰:“將軍欲出此陣乎?”遜曰:“愿老者引出之。”老人策杖徐徐而行,徑出石陣,并無所礙,送至山坡之上。遜問曰:“老者何人也?”老人答曰:“老夫乃黃承彥也。昔小婿諸葛孔明入川之時,于此布下石陣,名‘八陣圖’。反復八門,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每日每時,變化無窮,可比十萬之精兵也。臨去之時,曾分付老夫道:‘后有東吳大將迷于陣中,莫引而出之?!戏螂[于此山,專學道義。卻才在于山巖之上,忽見將軍從‘死門’而入,料想不識此陣,必然迷矣。老夫不忍,特自‘生門’引出也?!保ā栋岁噲D石伏陸遜》)
對于劉備為關羽的復仇之舉,諸葛亮是不贊成的,但也無法阻攔,只能聽之任之,劉備對諸葛亮也并不總是言聽計從。最后劉備一敗涂地,正在其意料之中。他設計了一道防火墻,那就是用八陣圖困住陸遜,但又讓自己的岳父黃承彥去做人情,放走了他。這同樣是順應天命之舉,諸葛亮固然可以逞一時之快,殺死陸遜,但他很清楚,這絕對得不償失,無論是西蜀還是東吳,都無法單獨對抗曹操,離開彼此,都無法獨立存活,兩家只有聯手才能共存。
對于這一點,陸遜自然也是心領神會:
陸遜嘆曰:“諸葛孔明真臥龍也,吾不及之!”于是下令,便教班師還吳。(《八陣圖石伏陸遜》)
兩人雖然有斗爭,但也有默契,正是這種默契,使西蜀、東吳的氣數又延長了幾十年。
五
諸葛亮在出山之前就已明白,三足鼎立注定是自己事業(yè)發(fā)展的極限,他從異人那里學到的本領再高,也無法使蜀國這個最弱小的一方再多走一步,因為他深知曹操“誠不可與爭鋒”,同樣明白孫權“可用為援而不可圖”,這就是天命。既然其他兩方不可爭鋒、不可圖,顯然興復漢室、北定中原就只能成為一種理想,停留在腦海里,停留在紙面上。以當時的形勢,這注定是無法完成的浪漫理想。他自己知道,也在隆中明白無誤地告訴了劉備。
此后,當諸葛亮放棄了務實的作風,不顧天時和實力,執(zhí)意為一統天下的遠大理想放手一博時,悲劇也就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為此他努力過,創(chuàng)造了機會,也抓住了機會,但是并沒有取得成功。且看上方谷火燒司馬懿父子的這段描寫:
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齊突出,草房內干柴皆著?!抉R懿見火光甚急,乃下馬抱二子大哭曰:“我父子斷死于此處矣!”正哭之間,忽然狂風大作,黑霧漫空,一聲霹靂響處,驟雨傾盆,滿谷之火盡皆澆滅:地雷不響,火器無功。滂沱大雨自申時只下至酉時,平地水深三尺……卻說孔明望見司馬懿被魏延誘入谷時,不勝忻喜。馬岱一齊放火,將欲盡情燒死,忽天降大雨,火不能著,人報走了司馬懿。孔明聞知,仰天長嘆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保ā犊酌骰馃旧綎耪罚?/p>
這一次諸葛亮計劃得很周密,把老奸巨猾的司馬懿騙進陷阱絕非易事,他最終做到了,而且還可以順帶除掉脖子后面有反骨的魏延,可以一石二鳥。似乎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但有一個因素則是諸葛亮無法控制的,那就是天命。曾在赤壁之戰(zhàn)中借東風的諸葛亮顯然考慮到了天氣因素,否則他也不會選擇火攻。但人算不如天算,偏偏在關鍵時刻來了一場致命的大雨,讓他前功盡棄。對諸葛亮來說,這固然是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爸\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句話中包含著太多的無奈和嘆息。
說到這里,大家想必明白,除了曹操、司馬懿、孫權之外,諸葛亮還有一個隱身的對手,那就是天命。所謂天命,不過是當時形勢的一種神秘化表達,熟知天命的諸葛亮自然明白,蜀國雖在魏、吳的夾縫中打拼出了一片天地,但它已沒有多少發(fā)展空間,這是由蜀國的實力和當時的形勢所決定的,非個人之力所能改變。以當時的政治形勢,守成待變無疑是最佳的選擇,這也是包括劉禪在內的一些蜀國君臣的想法。
六出祁山,對手與其說是司馬懿,不如說是天命,諸葛亮六次踢到了鐵板。這是諸葛亮在天下三分之后做出的重要改變,他曾告訴劉備,統一天下只能想想而已,不能當真,如今他卻想將其變?yōu)楝F實。但這是不可能的,他明白,蜀國的大臣也明白,比如那位譙周:
忽班部中太史譙周出奏曰:“臣夜觀天象,北方旺氣正盛,星耀倍明,未可圖也?!蹦祟櫩酌髟唬骸柏┫嗌蠲魈煳模喂蕪姙橐??”孔明曰:“天道之理,變易不常,豈可拘執(zhí)也?吾今且駐軍馬于漢中,觀其動靜而行之?!保ā犊酌鞒跎铣鰩煴怼罚?/p>
面對譙周的質疑,諸葛亮的回答軟弱無力,一直遵循天道、順從天命的他忽然講出不能“拘執(zhí)”天道的話,狡辯的意味多于反駁。心虛的他也不敢說自己要出兵,只能含糊地說自己是駐軍,觀察對方的動靜。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一次次北伐,一次次徒勞而歸。最后一次出征的時候,連阿斗都表示反對,譙周更是從天道角度提出質疑:
后主曰:“方今已成鼎足之勢,吳、魏不曾入寇,相父何不安享太平?”孔明曰:“臣今恤兵三載,夢寐之間,未嘗不設伐魏之策。實欲竭力盡忠,與陛下克復中原,重興漢室,為一統之基。”言未畢,一人出曰:“不可伐魏也?!薄瓍s說譙周官居太史,頗明天文地理之事,見孔明又欲出師,乃奏后主曰:“臣今職掌司天臺,但有禍福,不可不奏。近有群鳥數萬,自南飛來,皆投于漢水而死,此大不利也;今夜臣仰觀天象,見奎星躔于太白之分,乃盛氣在北,不利伐魏。況成都人人皆聞柏樹夜哭。有此數事,不祥之兆,丞相只宜守舊,決不可妄動也?!笨酌髟唬骸拔崾芟鹊弁泄轮?,當竭力討賊,豈可以風云虛謬之兆,而廢國家之大事耶?”(《木門道弩射張郃》《諸葛亮六出祁山》)
阿斗固然腦子不夠靈光,但不能不承認,他的這番話都在理上,很有說服力,不能簡單理解為不求上進,沒有進取心。古往今來的戰(zhàn)爭,都是強大的一方主動攻打弱小的一方,諸葛亮則反其道而行之,這無疑是一種自殺行為。譙周從天道的角度進行補充,理由更為充分,君臣二人的勸說讓諸葛亮無話可說。他沒有足夠的理由進行反駁,只好說出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注意,他說到了白帝城托孤。
對后人來說,白帝城托孤是諸葛亮與劉備的一段佳話,是君臣相得的最佳證明。但在諸葛亮看來,并不是這么回事。請看作品的具體描寫:
先主請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zhí)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一言以告之!”孔明曰:“愿陛下勿隱,臣當拱聽?!毕戎髌唬骸熬艅俨茇叮匕矅纱笫?。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也?愿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言訖,以頭叩地,兩目流血。(《白帝城先主托孤》)
當劉備說出諸葛亮可以自為成都之主這句話時,諸葛亮的表現相當異常,痛哭流涕是很正常的表現,他卻“汗流遍體,手足失措”,“一頭叩地,兩目流血”,反應相當強烈,與其說這是感動,不如說是恐懼。
諸葛亮為何被嚇成這個樣子?劉備的話看似掏心掏肺,真誠滿滿,實則流露出不放心。他知道兒子劉禪什么腦子,是什么德行,沒有自己坐鎮(zhèn),他無法想象未來諸葛亮輔佐阿斗的樣子。他的話以退為進,實際上是對諸葛亮進行敲打。如果他真想讓諸葛亮繼承自己的遺業(yè),直接傳位豈不是更直接。話說得很好聽,但句句扎心。諸葛亮當然明白,馬上發(fā)賭咒似的表明決心,打消劉備的疑慮。
就小說的描寫來看,白帝城托孤既是諸葛亮輔佐阿斗的動機,也構成了他的心理負擔。自己為劉備打下了天下三分的基業(yè),那么為其兒子阿斗又能做些什么呢?那就是一統天下吧,固然不能成功,但至少對得起劉備臨死前的那份重托。這未必符合事實,卻是《三國演義》作者的解讀。
六
前面反復談到天命,強調諸葛亮面對的人生困境,但同時也要看到,導致西蜀走向滅亡的并不完全是上天的安排,其主要領導人物如諸葛亮、關羽、劉備等人的性格缺陷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梢哉f,成也他們,敗也他們,最終擊敗自己的還是自己。
對諸葛亮來說尤其如此。他身上固然有種種美德,受到后人的贊美,但如果從性格因素來看,他身上確實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結合作品的實際描寫來看,主要有如下四個方面:
一是用人不當。
應該說諸葛亮還是知人善任的,但這并不意味著他總能如此,比如在馬謖失街亭這件事上,他要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白帝城托孤,在交代接班人問題的同時,劉備還特意談到馬謖:
先主命孔明復坐,而問曰:“丞相觀馬謖之才何如?”孔明答曰:“此人乃當世之英杰也。”先主曰:“不然。朕視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丞相可深察之?!保ā栋椎鄢窍戎魍泄隆罚?/p>
這是小說的一處伏筆。需要說明的是,馬謖絕不是一個笨蛋,也不是一個小丑,而是一個高明的幕僚,他曾為諸葛亮出過不少好主意,諸葛亮也很看重他。劉備自然也明白這一點,不過他看出了馬謖的短板,提醒諸葛亮對馬謖“不可大用”。
但是諸葛亮在關鍵時刻忘記了這一點,當馬謖自告奮勇時,他雖然也有些不放心,但還是委以重任。馬謖不是笨蛋,他的長處在出謀劃策,親自領兵非其所長,會犯紙上談兵的毛病,王平就發(fā)現了這一點,可惜他無法扭轉局面。用人之道在于利用其長處,避開其短處,再優(yōu)秀的人,將其派到不擅長的崗位,同樣會不勝任乃至出問題。最終諸葛亮遭受了他出山以來最慘的一次失敗,自己差點成為俘虜,幸虧他心理強大,為司馬懿量身定做了一套空城計,才算是僥幸逃過一劫。
馬謖被處死,自然是罪有應得,但由此帶來的損失則是無法彌補的,諸葛亮不僅失去了街亭,也失去了一個得力的手下,這不是淚水所能解決的。此時的諸葛亮除了悔恨,還是悔恨:
吾非為馬謖而痛。謖與吾義同父子,今違令斬之,又何悔焉?吾想先帝在白帝城臨危之時,曾囑吾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今果應此言。乃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大痛也。(《孔明揮淚斬馬謖》)
二是過于謹慎。
帶兵打仗,面對強敵,事務繁雜,千頭萬緒,謹慎是應該的,這是諸葛亮的性格特點,也是他帶兵的風格。但是打仗本來就是冒險的事情,存在很多變數,特別是面對強敵,戰(zhàn)爭帶有不對稱性質時,過于謹慎就會出現問題。
諸葛亮屢屢北伐,每每失利。在這種情況下,出奇兵也許是一種可行的辦法,比如魏延就提出了一條奇計:
魏延上帳獻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無謀??少n精兵五千,直取路出褒州,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夏侯楙若聞某驟至,必然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矣!所棄糧草,足可為用也。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士馬,自斜谷而進。若如此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而可定矣。此萬全之計也!”孔明笑曰:“此非萬全之計也。汝欺中原無好人物,倘有人進言者,于山僻中以軍截之,非令五千人受害,亦大傷其銳氣也。決不可用之?!?/p>
魏延又曰:“丞相從大路進發(fā),彼必盡起關中之兵,于路迎敵,則徒廢生靈,何時而得中原也?”孔明曰:“吾從隴右取平坦大路,依法進兵,豈不勝耶?”遂不用魏延之計。(《趙子龍大破魏兵》)
魏延身經百戰(zhàn),富有豐富的作戰(zhàn)經驗,他提出的計策未必一定行,但至少是可以考慮并完善的,何況他還自告奮勇,出了問題自己承擔責任。但諸葛亮不假思索,一口回絕,說這不是“萬全之計”,這是其謹慎性格使然,對魏延也是不公平的。這個世界上哪有萬全之計?前面講到,諸葛亮在任用馬謖上犯了大錯,他對待魏延又何嘗不是如此,他一直對魏延抱有警惕心理,僅僅是利用他,不肯重用他,讓魏延心生不滿。最后魏延造反被殺,固然是罪有應得,但諸葛亮也是有責任的。
三是不重視培養(yǎng)人才。
群雄爭霸,逐鹿天下,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并非一人一時所能完成,有時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因此,培養(yǎng)人才成為一個重要問題。遺憾的是諸葛亮在這方面落后于魏、吳兩國,造成了后繼無人的尷尬局面。
這里從一個側面來看。諸葛亮用人有個特點,喜歡使用錦囊妙計。所謂錦囊妙計,就是事先對形勢做出判斷、做出決策,并寫出來,讓手下執(zhí)行。比如劉備到東吳招親,面臨被孫權留為人質的風險。如何既能脫身又不和東吳發(fā)生沖突,這確實需要智慧。諸葛亮在趙云臨走前,送給他三個錦囊:
遂喚子龍近前,附耳言曰:“汝保主公入吳,當領此三個錦囊。袋內有三條計策,依此而行,吾當應之。”(《劉玄德娶孫夫人》)
趙云一一按照錦囊行事,果然化解了難題,安全將劉備護送回家。當然,這也證明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料敵如神。
不過依情理而言,諸葛亮的這種做法也存在問題,那就是將手下變成了執(zhí)行機器,沒有培養(yǎng)和鍛煉他們隨機應變、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一旦諸葛亮缺席或判斷錯誤,帶來的危害將是巨大的,而且是無法彌補的。更為嚴重的是,它造成了人才的缺乏,整個國家缺少獨當一面的人才。其后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當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這些第一代英雄衰老凋零時,第二代英雄一直未能成長起來,無論是張苞、關平還是姜維,都不能與父輩相比,無力獨撐危局,但魏、吳則不然,兩國皆大膽起用新人,新一代很快成長,獨當一面。從這一點來看,三國中蜀國最先滅亡,并非偶然。
遺憾的是,諸葛亮直到臨死前,也沒有絲毫改變,還在使用錦囊妙計:
又喚長史楊儀入帳,授與一錦囊,便分付曰:“久后魏延必反,若反時方開之,那時自有斬延之將也?!保ā犊酌髑镲L五丈原》)
確實是妙計,而且非常具有戲劇性,馬岱出人意料地除掉了魏延,化解了眼前的危機。但本來就缺人才的蜀國由此失去一員大將,自毀長城,孰大孰小,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不知道諸葛亮是如何計算的。
四是食少事煩。
諸葛亮的管理方式是存在問題的。一個人的優(yōu)點往往也是一個人的短板,人世間的情理往往就是這樣奇妙。諸葛亮事必躬親,親歷親為,這無疑是個美德,但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則存在嚴重問題。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所有問題都自己親自處理,特別是像諸葛亮這樣掌握軍政大權、身負重任、事務繁雜之人,更不能使用這種低效率的管理方式。
這一點在他與司馬懿的較量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司馬懿也許在一次具體的戰(zhàn)役中戰(zhàn)勝不了諸葛亮,但他兵多將廣,以逸待勞,在戰(zhàn)略上占據著有利地位,且深知諸葛亮的缺陷所在。且看諸葛亮挑戰(zhàn)不成,派使者羞辱司馬懿的那段描寫:司馬懿看畢,心中大怒,乃佯笑曰:“視我為婦人耶?吾且受之?!绷钊酥卮齺硎埂\矄栐唬骸翱酌鲗嬍臣笆轮疅┖喨艉??”使者曰:“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者親覽焉。所啖之食,不過數升。”懿告諸將曰:“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孔明嘆曰:“彼深知我也!”主簿楊颙諫曰:“……今丞相自理細事,汗流終日,豈不勞乎?司馬懿之語,誠然肺腑也?!笨酌髌唬骸拔岱遣恢?。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吾盡心也?!北娊源箿I??酌髯杂X神思不寧。(《孔明夜祭北斗》)
最了解自己的莫過于對手,諸葛亮了解周瑜,按方抓藥,三次用計氣死了他。司馬懿了解諸葛亮,同樣也笑在了最后。面對來使,他說破了真相,讓諸葛亮潸然淚下。顯然,諸葛亮也是深知自己的問題所在,但他實在沒有辦法改變,只能勉力支撐。
但這種支撐是徒勞的,很快他就支撐不住了,畢竟自己是肉身,長期的操勞讓他的生命走向了盡頭。他知道天命所在,于是向上天乞求,但乞求的結果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延腳步走急,將主燈撲滅??酌鳁墑Χ鴩@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主燈已滅,吾豈能存乎?……是吾天命已絕,非文長之過也?!保ā犊酌髑镆辜辣倍贰贰犊酌髑镲L五丈原》)
這不是借東風,也不是擺八陣圖,而是在乞命,在改變天命。他確實無法怪罪魏延,把他逼上絕路的是上天,不是魏延,早在茅廬面對劉備時,他就知道這一點。當這一天最終到來時,他只能無奈地接受:
孔明強支病體,令左右扶上小車,出寨遍觀各營,自覺秋風吹面,徹骨生涼??酌鳒I流滿面,長嘆曰:“吾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嘆息良久。(《孔明秋風五丈原》)
俗話說,盛極必衰。英雄有輝煌的高光時刻,也就有走向末路的那一天。諸葛亮最后能做的,就只有和自己的將士們黯然訣別了?!扒镲L吹面,徹骨生涼”,這種涼是絕望的涼,是無限悲涼的涼。諸葛亮知道這次告別意味著什么,他告別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將士們,還有蜀國的君臣和百姓,還有自己畢生的事業(yè)。茅廬通向五丈原,天命就是如此殘酷,從來不為任何人破例,諸葛亮也不例外。
“悠悠蒼天,曷此其極”,五丈原的秋風徹骨生寒,不管怎么說,命運對這位壯志未酬的老人確實是過于苛刻了,他走得極為不甘,而且走在了老對手司馬懿的前面。他的缺席意味著什么,蜀國的君臣百姓馬上就能深切地感受到,感受到一個巨大的空白,一個無法填補的巨大空白。
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云等人雖然都是作者極力歌頌的英雄人物,形象高大無比,或寬厚仁慈,或忠義雙全,或勇猛無敵,但最后的勝利并不在他們這一邊,所有的努力都只能以悲劇而告終。但這種努力并非毫無意義,意義就在整個轟轟烈烈的事業(yè)開創(chuàng)過程中。
讓我們再讀一遍作品開篇那首從大才子楊慎那里借來的《臨江仙》吧: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在作品中,作者化身為一位慣看秋月春風的“白發(fā)漁樵”,用是非成敗與山川風物的鮮明對比來描述歷史興亡,以有限對比無限,將轟轟烈烈的英雄豪杰縮小成滾滾東去的片片浪花,將曾經氣壯山河的是非成敗概括為轉頭即逝的虛無。是的,只有山川風物是永恒的,千年歷史不過是過眼云煙??磻T了秋月春風的老者,只能在山水間尋找自己的歸宿,他似乎很灑脫,和朋友一起心平氣和地酌酒,將天下興亡付之笑談。但是,那些曾經發(fā)生過的嘶殺征戰(zhàn)、悲歡離合、恩恩怨怨,真能在笑談中化為烏有嗎?
歲月無情人有情,經過千百年的風雨沖刷,很多名字湮滅在歷史的廢墟中,但有一些名字則在飽經滄桑之后,永遠鐫刻在歷史的殿堂中。諸葛亮,無疑就是其中一個光彩奪目的聚焦點。
作者: 苗懷明,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微信公眾號——古代小說網(gudaixiaoshuo123)創(chuàng)辦人及主持人。出版專著有《二十世紀戲曲文獻學述略》《紅樓夢研究史論集》《風起紅樓》《中國古代公案小說史論》《夢斷靈山:妙語說西游》《吳梅評傳》等。
編輯:杜碧媛 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