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記錄 劉饒
DOI:10.16366/j.cnki.10002359.2024.02.14
摘要:中國古代君德論起源于殷周,發(fā)展于兩漢,興盛于唐,繁榮于兩宋,變革于明末清初,一脈相承而內(nèi)容不斷豐富。君德的內(nèi)容包含了君主的德性、器識、才智、能力等諸多因素,主要體現(xiàn)在君主個人修養(yǎng)以及施政過程中如何處理君臣關系、君民關系等方面。完善君德的方式主要有經(jīng)筵講讀、皇儲教育、家訓教化、大臣諫諍、史書褒貶。古代君德論特征鮮明,君主地位的尊崇、歷史的教訓與現(xiàn)實的需要是君德論的起點,儒家“修齊治平”“內(nèi)圣外王”理論是君德論的思想基礎,讀經(jīng)觀史,以經(jīng)為則、以史為鑒是完善君德的重要手段,“致君堯舜”是君德修養(yǎng)的重點。古人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圍繞君主而展開的關于君德修養(yǎng)的理論體系。同時也要看到,古人討論君德,既存在“師道”與“君道”之間無法調(diào)和的矛盾,也沒有進行制度層面的反思,反映的只是一種泛道德化的政治倫理觀。
關鍵詞:君德論;君主修養(yǎng);帝王學;內(nèi)圣外王;歷史教育
作者簡介:王記錄(1964—),男,河南范縣人,歷史學博士,河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教育學部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史學史、歷史文獻學和清代學術史研究;劉饒(1983—),女,河南南陽人,河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博士生,主要從事教育史及歷史教學法研究。
基金項目:河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研究重大項目(2022JCZD14)
中圖分類號:K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2359(2024)02009810收稿日期:20230324
君德,即君主的道德修養(yǎng),包括君主的道德觀念、道德品質(zhì)、行為規(guī)范、識斷能力、決策水平等,包含個人品德和行政道德兩個層面。中國古代社會是君主專制社會,其最大的特點是專制集權,君主在國家治理上具有絕對的決策權、話語權,君主的權力得不到任何有效制衡。在這樣的情況下,君德的優(yōu)劣就勢必關乎民眾苦樂和國家興衰。正因為治權在君,君主一人決定王朝前途,故而古人特別重視君德,紛紛提出自己的君德論,倡導君主明“君道”、修“君德”,試圖以此教化君主,提升君主的素養(yǎng),保證王朝的長治久安。因此,對君主優(yōu)良道德的期盼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和文化傳統(tǒng)。
一、中國古代君德論的發(fā)展
細繹文獻記載,中國古代君德論起源于殷周,發(fā)展于兩漢,興盛于唐,繁榮于兩宋,變革于明末清初,一脈相承而內(nèi)容不斷豐富。
早在殷商時期,以前代君主為例教導當世君王已成為一種自覺意識。商湯曾言:“古禹、皋陶久勞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后稷降播,農(nóng)殖百穀。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昔蚩尤與其大夫作亂百姓,帝乃弗予,有狀。先王言不可不勉。”在商湯看來,大禹、皋陶、后稷等先王治理水患,興修水利,播種百谷,“有功于民”,故而后繼有人;而蚩尤等人“作亂百姓”,天不佑之,最后被黃帝消滅。兩相對比,其道德、功業(yè)高下立判,結(jié)局也大不相同。更為重要的是,商湯在此提到了“先王言”,并認為“先王言”賞有功、誅有罪,對后世君主具有教育意義,人們“不可不勉”。這是出現(xiàn)較早的以“先王”言行教育“后王”的君德教育觀念,“是比較明確的歷史教育意識的反映”。這一觀念在西周時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西周時期,為保持王朝長治久安,人們對“圣王”業(yè)績和德性非常尊崇,周武王“追思先圣王”,曾大封圣王之后。周的新王即位,輔佐大臣以先王的豐功偉業(yè)和高尚品德作為資源教化新王,《史記》云:“成王既崩,二公(召公、畢公)率諸侯,以太子釗見于先王廟,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為王業(yè)之不易,務在節(jié)儉,毋多欲,以篤信臨之,作《顧命》?!闭俟?、畢公用文王、武王艱苦創(chuàng)業(yè)、節(jié)儉寡欲、誠信修德等道德品質(zhì)教育警示太子,說明完善君德對儲君極為重要。以先王、圣王的事跡警示教育新君,進而宣揚德政,是西周時期政治和文化領域的一個重要現(xiàn)象。從《尚書》等史書記載可以看出,周統(tǒng)治者善于以史為鑒,對君德情有獨鐘,意在提升君主修養(yǎng),以保國家長治久安。周人的君德教育涉及方方面面,比如他們認識到殷商之亡與君王耽于享樂關系重大,因此就以“君子所其無逸”訓誡新王,認為安逸享樂必致滅亡,宜深戒之,希望新王勤勉治國。他們還認識到,殷商君臣嗜酒成風,也是導致其滅亡的原因之一?!渡袝ぞ普a》記載周公討論此事,明確指出殷之初年,殷先王謹慎修德,國家強盛,“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但是,殷后王將祖宗做法拋于腦后,酗酒成風,荒淫無道,結(jié)果民怨沸騰,失政失國,自取其禍。一杯酒折射出殷商的興與亡,周人之重視君德由此可見一斑。
除以圣君、昏君為例來教導新君修身,以完成“內(nèi)圣”之修養(yǎng)外,君主還要面對民眾,由“內(nèi)圣”而“外王”,通過施行仁政、取得人心來展示自己的德行?!皯驯P∶瘛笔侵芄灾芡醯拿x告諭康叔的治國之道,也是西周統(tǒng)治者最重視的歷史經(jīng)驗。鑒于夏、殷行暴政、失民心而亡國的歷史教訓,他們提出“無于水監(jiān),當于民監(jiān)”,把老百姓當作衡量自身統(tǒng)治好壞的一把尺子。他們通過對殷商歷史的考察,發(fā)現(xiàn)“保民”是政治統(tǒng)治穩(wěn)固的根基,只有重視民眾疾苦,接受民怨,才能避免亡國。
周人通過對夏、殷歷史的考察和反思,敏銳地發(fā)現(xiàn)君王之間有賢愚之別,這種賢愚之別不是天生的,與是否承受天命沒有多大關系,而是后天是否學習和努力的結(jié)果。禹、湯、文王、武王被視為圣王,是因為他們善于吸取歷史經(jīng)驗,行德政;桀、紂被視為暴君,是因為不能吸取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行弊政。商人指責夏桀,周人批判商紂,基本上是從他們罔顧歷史教訓以至于失德失政著眼的。這實際上給后來的統(tǒng)治者提供了正反兩方面的歷史鏡鑒,成為帝王提升自身修養(yǎng)、穩(wěn)固自身統(tǒng)治的重要的歷史和思想資源。
及至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雜家等都提出了自己的君德論。他們從不同角度,圍繞“品德”和“才智”提出了君主修養(yǎng)的問題,或注重仁德之品性,強國富民;或注重絕對之權威,嚴控民眾;或主張順應時勢,清靜無為;或主張節(jié)欲克制,重士順民,不一而足。他們在討論君主修養(yǎng)時,多是舉商、周的圣王明君和昏君暗主為例說明問題,以史論政,明顯吸納了前代的君德思想。需要指出的是,諸子雖然政見不同,對君王德行的評價也不同,但都熱切期盼“圣王”出世,把圣王治國當作自己的政治理想。據(jù)學者統(tǒng)計,在《墨子》《荀子》《管子》《禮記》《文子》《韓非子》《呂氏春秋》中,“圣王”一詞頻繁出現(xiàn)。可以說,諸子時代,出現(xiàn)了一股呼喚“圣王”的思潮。在他們眼里,“圣王”有優(yōu)秀的品行,所謂“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數(shù)而不任說,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圣王甚尊尚賢而任使能,不黨父兄,不偏貴富,不嬖顏色”,“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圣也者,盡倫者也;王也者,盡制者也。兩盡者,足以為天下極矣”。以仁德治國,節(jié)制個人欲望,愛民富民,尚賢使能,是“圣王”共同的品質(zhì)。在中國古代,“圣王”與“明君”都是被人們高度認可的君主,所不同的是圣王被納入道統(tǒng)體系,人數(shù)較少而已。后人往往通過對前世君主的褒貶,呼喚明君出世,而稍有歷史知識的君主也往往以明君自期,或者希望自己成為明君。明君往往把圣王當作自己學習的榜樣,自詡繼承和弘揚了圣王精神。因此,圣王之后,古人便極力抨擊昏君,褒揚明君。
秦統(tǒng)一六國后,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專制統(tǒng)治,帝王權力高度集中,生殺予奪集于一身,人們對君德更加關注。兩漢時期,鑒于秦亡的歷史教訓,人們進一步把王朝興衰的首要責任歸結(jié)到君主身上,君德論進一步發(fā)展。陸賈作《新語》、賈誼作《新書》、賈山作《至言》、董仲舒作《春秋繁露》,以史論政,均對君主行為進行了評析,涉及君主修德,以“仁義”治國等問題。君主重視經(jīng)學,設立五經(jīng)博士,儒家經(jīng)典《詩》《書》《禮》《易》《春秋》《孝經(jīng)》《論語》得到重視,人們著力于對上述經(jīng)典的考釋、闡發(fā)、運用,儒家經(jīng)典成為漢代帝王的教科書,“通經(jīng)致用”成為一時風尚,儒家經(jīng)典重視“修身”,自然對完善君德起著積極作用。帝王注重以家訓教化皇儲,漢高祖的《手敕太子》、光武帝的《遺詔》,雖內(nèi)容簡略,但強調(diào)讀書、儉約、薄葬等,突出了重視孝道、提倡以孝治天下的思想觀念。司馬遷作《史記》、班固作《漢書》、荀悅作《漢紀》,突出帝王地位,通過歷史記載,褒明君,貶昏君,警示帝王修君德。人們從不同方面討論君道,期盼君主修君德,在先秦君德論基礎上向前發(fā)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干戈擾攘,儒學也一度受到冷遇,君德論雖不絕如縷,但鮮有令人耳目一新者。歷史發(fā)展到唐代,君德論極為興盛,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都參與到君主功過是非與品德修養(yǎng)的討論中,最主要的表現(xiàn)就是集中出現(xiàn)了體現(xiàn)儒家政治、倫理哲學的《帝王略論》《貞觀政要》《帝范》等帝王學著作。虞世南所撰《帝王略論》,以問答體的形式,記帝王之事跡,論帝王之賢愚,對帝王品德和識見高低進行了評論,從多方面討論歷代君主的賢愚、明昏,著意于對歷代統(tǒng)治者成敗得失的分析。吳兢所撰《貞觀政要》是一部有關唐太宗時期君臣議政內(nèi)容的言論集,記載了貞觀君臣關于君道政體、歷史借鑒、君臣作風、君民關系等的討論,幾乎處處涉及君主的修養(yǎng)和行為,對后世影響很大,唐太宗重視君主修養(yǎng)的言行也成為后世君主效法的榜樣?!兜鄯丁窞樘铺谟H撰,以帝王的身份集中闡述了帝王的為政之道,為“帝王之大綱”。全書分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誡盈、崇儉、賞罰、務農(nóng)、閱武、崇文,共12篇,涉及君主修養(yǎng)、選官用人、理政規(guī)范、基本國策等,尤其強調(diào)君主要“寬大其志”“平正其心”,“撫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禮。奉先思孝,處后思恭,傾己勤勞,以行德義”。其中的仁、禮、孝、恭、勤勞、德義等,都是君德的核心內(nèi)容,也是理想君主的“為政之體”。
宋代倡導文治,士大夫階層崛起,加之經(jīng)筵制度定型,以“道統(tǒng)”規(guī)范“治統(tǒng)”,“致君堯舜”成為新的帝王學話題。宋儒具有強烈的干政愿望,對君主行為議論甚多,把“正君心”即勸誡君主自覺加強道德修養(yǎng)看作是頭等要務。二程、司馬光、范祖禹、范仲淹、朱熹、葉適、真德秀等人均發(fā)表相關言論,所謂“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宋儒不僅全面繼承了先秦儒家的“內(nèi)圣外王”思想,而且直接把《大學》“修齊治平”的學說規(guī)定為帝王之學,成為規(guī)范和培養(yǎng)帝王成為理想中的君主人格的準繩。從君德論的角度看,其標志性的成果有三:一是司馬光構建了君主“道”“德”“才”相統(tǒng)一的理論體系。他在《歷年圖序》中說,“人君之道一,曰:用人是也”,“人君之德三:曰仁、曰明、曰武”,“人君之才五,曰創(chuàng)業(yè)、曰守成、曰陵夷、曰中興、曰亂亡”。這是一個涉及君主為政之道、個人修養(yǎng)、治國能力的完整的理論體系,是之前君主修養(yǎng)論所不曾出現(xiàn)的。其中的“人君之德”,司馬光賦予了政治實踐的內(nèi)涵,所謂“仁”,乃“興教化,修政治,養(yǎng)百姓,利萬物”;所謂“明”,乃“知道義,識安危,別賢愚,辨是非”;所謂“武”,乃“惟道所在,斷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三方面的修養(yǎng)是一個相互制約的整體,在國家治理中缺一不可,“三者皆備,則國治強,闕一則衰,闕二則危,皆無一焉則亡”。司馬光的這套系統(tǒng)的君德修養(yǎng)論,簡潔而詳明,并貫徹在其所著《資治通鑒》中,該書被稱為帝王治國理政教科書,實至名歸。其二,范祖禹首倡帝王之學為“大學”,形成了以儒家“正心修身”引導帝王的新的帝王學意識。他所編纂的《帝學》,是第一部站在士大夫角度教導帝王的君德教育教科書,系統(tǒng)而全面。該書“纂輯自古賢君迨宋祖宗典學事跡”,“歷舉人主正心修身之要”,尤重當代帝王教育的情況,影響很大。其三,朱熹建構了以理學為核心的帝王學體系。朱熹依據(jù)天理人性,把修己治人放在君德修養(yǎng)的首位,試圖實現(xiàn)“道”與“治”的融合,以達到內(nèi)圣外王的目標??梢哉f,司馬光、范祖禹、朱熹等人,對帝王的為政之道和為君之德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達到古人討論君主修養(yǎng)的最高水平。
明清之際,王朝更替,歷史巨變,社會劇烈動蕩。政治大變局推動一大批士大夫反思歷史,涉及秦漢以來君主政治的方方面面。對于君主的德行更是進行了深刻批判,形成了一股“罪君”思潮。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呂留良、唐甄等人是突出代表。黃宗羲說:“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碧普缯f:“自秦以來,凡為帝王者皆賊也?!卑丫骺闯伞疤煜轮蠛Α被颉百\”,這是此前君主論中很少見到的言論,對尊君觀念是個極大的沖擊。他們認為君主是天下治亂的根源,“治天下者惟君,亂天下者惟君”,并把后世君主與堯舜禹相比較,歌頌堯舜之道,言辭激烈地批判后世的暴君和暴政。為防止君主因獨裁而造成社會普遍性危害,他們宣揚君臣平等和社會平等,提出限制、分散君主權力,變革君主專制的設想。和前代相比,這一時期的君主論,主要以“罪君”為主流,富有批判性。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一時期的思想家已經(jīng)認識到僅僅從道德層面上完善君主行為以求王朝興盛難以奏效,試圖嘗試從制度層面改變君主集權的弊端。盡管他們尚未跳出傳統(tǒng)“君為政本”以及“圣王之道”的政治文化圈子,但能意識到制度層面的問題,就足以在思想史上大放異彩。
可以說,從殷周始,古人關于君德的討論一脈相承而不斷豐富,對完善君主德性,制約君主行為,使專制政體在儒家仁政德治道路上前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中國古代完善君德的方式
因為君主地位的尊崇,君德的完善主要仰賴于君主的自覺、大臣對國家治亂的憂慮和史家以史戒君的歷史記載,其方式主要有經(jīng)筵講讀、皇儲教育、家訓教化、大臣諫諍、史書褒貶五種。
(一)經(jīng)筵講讀。作為帝王研經(jīng)讀史的一種形式,經(jīng)筵設立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升帝王修養(yǎng),完善君德。按照學界通行的觀點,這一制度萌芽于兩漢時期的講經(jīng)說史,中經(jīng)魏晉南北朝隋唐的發(fā)展,到宋朝,“經(jīng)筵”一詞正式出現(xiàn),遂發(fā)展成一種全新的教育制度,元明清繼之而又不斷完善。
經(jīng)筵作為一種帝王教育制度,雖在各代略有變化,但“涵養(yǎng)君德”的主旨未變。所謂“天下之治,由乎君德。而君德之成,本于經(jīng)筵。講幄之設,歷代首重”?!敖?jīng)筵之設,將以講明正學,培養(yǎng)君德”,通過經(jīng)筵講讀,讓帝王“涵養(yǎng)德性,預防非幾之萌,沈潛道義之奧”,成為古人共識。古人將經(jīng)筵講讀與“修齊治平”聯(lián)系在一起,經(jīng)筵講讀的“教材”主要是經(jīng)書史籍,經(jīng)筵講官通過講經(jīng)論史,讓帝王體悟圣人用心,加強道德修養(yǎng),所謂“經(jīng)筵之設,所以講圣學,沃君心,以為修齊治平之本也”,所講內(nèi)容“必明德新民之要”,只有這樣才能讓帝王“涵養(yǎng)本原,成就德器”。經(jīng)筵講官還負有勸誡帝王之責,所謂“講治不講亂,講存不講亡,恐非勸誡之義;知言治而不知正君,知正過而不知養(yǎng)德,恐非輔導之實”。經(jīng)筵就是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讓帝王從經(jīng)史之中涵養(yǎng)氣質(zhì),熏陶德性,明察治亂興亡,學習用人立政之方、愛民利物之術,使儒家涵養(yǎng)君德的思想轉(zhuǎn)化為君主的自律意識,以影響君主的思想和行為。
(二)皇儲教育。皇儲,即皇帝繼承人,又稱太子、儲君、東宮等?;蕛κ俏磥淼膰涞滦院湍芰﹃P系到皇朝的未來,所謂“太子,國本也”,“儲副,邦國之本”,“太子天下本,本壹搖天下震動”,地位不可輕忽。正因此,對皇儲進行教育,將其培養(yǎng)成英明之君,就成了古人特別關注的問題。
早在先秦時期,就設置了教化儲君的官職,《大戴禮記·保傅》記載周成王年幼時,分別以召公、周公、太公為太保、太傅、太師,是為“三公”,職責是“保其身體”“傅之德義”“導之教順”,后又設少保、少傅、少師“三少”,共同教育幼年的成王,“固明孝仁禮義以導習之也”。三公、三少為“王者師”,“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 ,任務就是“務引其君以當?shù)?,志于仁而已”??梢?,先秦時期對儲君實行的是孝、仁、義、禮等“德育”。秦漢以后,高度集權的帝制建立,人們更進一步認識到“天下之命,懸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諭教與選左右”。因此對帝王的教育必須從其為皇儲時就要開始,教“太子以圣人之德”,修身養(yǎng)性,培養(yǎng)帝王之氣。自此開始,歷代帝王都注重對皇儲的教育與培養(yǎng),建立各種形式的皇儲教育制度,以適應“人治”格局下的政治需要,使皇權政治在圣人之道所規(guī)定的價值目標上前行,以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
皇儲學習的內(nèi)容主要以經(jīng)史為主,兼及其他。除了《詩》《書》《禮》《易》《春秋》《論語》《孝經(jīng)》《四書》《大學衍義》等經(jīng)書之外,隨著時代的推移,《史記》《漢書》《后漢書》《貞觀政要》《資治通鑒》《稽古錄》《續(xù)資治通鑒》《通鑒綱目》《帝范》《帝學》等也成為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譬如宋真宗告誡太子“欲全其德,在修其身;欲修其身,在勤于學”,而讀書順序是先經(jīng)后史,“必首及于讀《易》誦《書》閱《詩》觀《禮》,而遺編舊史則次之” 。對儲君進行經(jīng)史教育,無非是通過“聳善而抑惡”“昭明德而廢幽昏”的褒貶來達到“戒勸其心”“怵懼其動”的目的,從而“導廣顯,以耀明其志”,“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務用明德于民也”,“知廢興者而戒懼焉”。總之,通過學習經(jīng)史來提高儲君的個人修養(yǎng),強化其治國能力,是皇儲教育的核心目的。
(三)家訓教化。除了上述建立皇儲教育制度以教誡皇室子弟外,古代帝王還編纂家訓,以教化皇子、公主、妃嬪、皇屬等皇室成員。據(jù)學者統(tǒng)計,有稽可查的古代帝王家訓有30多篇,多為誡子書、遺詔之類,零簡散篇為多。比較著名且成體系的帝王家訓有唐太宗的《帝范》、明太祖的《祖訓錄》、康熙的《庭訓格言》、雍正的《圣諭廣訓》等。
帝王家訓和普通家訓有很大不同,處處站在治國理政的角度訓導皇室成員,彰顯的是帝王氣象,其內(nèi)容雖因時代的不同而取舍不同,但都有差不多相同的內(nèi)容,那就是以修身養(yǎng)德為首,讀書立學為先,勤政愛民為要,禮賢用人為本,戒奢崇儉為務,虛心納諫為重,等等。圍繞治國安邦,對皇室成員進行君德教育,使之將來能擔當大任,是帝王家訓的主題。
(四)大臣諫諍。諫諍是在原始民主基礎上興起的一種針對首領的監(jiān)督形式,傳說在堯舜時代就曾設“謗木”“諫鼓”以聽諫言。夏商周三代,納諫進諫的形式多樣;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爭霸,用賢納諫成為當時政治上的一股潮流。秦漢以后,設立諫官,后世不斷完善,遂成為較為系統(tǒng)的監(jiān)察體系的一部分。
大臣諫諍是為了幫助君主兼聽則明,改正過失,避免人君之失和朝政有缺,以保持專制政治的正常運作,所謂“夫諫爭者,所以納君于道,矯枉正非,救上之謬也。上茍有謬而無救焉,則害于事,害于事則危道也”。從文獻記載看,大臣諫諍的內(nèi)容涉及現(xiàn)實政治的方方面面,大到國家治理,小到日常生活,不一而足。但由于“中國傳統(tǒng)的諫諍思想建立在主體的道德修養(yǎng)是一個不斷臻于完善過程的理論基礎之上”,因此,不管涉及什么事情,規(guī)勸帝王修身一直是萬變不離其宗的主題。貞觀君臣常常就歷史問題和治國理政進行討論,不少大臣都運用經(jīng)史知識規(guī)諫李世民,李世民也能聽取諫言,改正自己的過失。君善于納諫,臣敢于直諫,成為歷史佳話。魏征就曾指出,明君“兼聽”,暗主“偏信”,“人君兼聽納下”才能“下情必得上通”。杜正倫也對李世民說:“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則千載累于圣德,非止當今損于百姓,愿陛下慎之?!毕M钍烂裢ㄟ^納諫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慎重對待國計民生。李世民之所以成為明君,貞觀之治之所以形成,與他本人自覺接受規(guī)諫,不斷提升君德有很大關系。
(五)史書褒貶。中國人很重視歷史對自己的評價,都希望名垂青史,不希望遺臭萬年。正因如此,古人通過對明君、昏君的記載和褒貶,對君主進行道德訓誡和功業(yè)評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也是規(guī)范當世君主德行的委婉做法,所謂“人主位居尊極,無所忌憚,惟有國史,用為懲惡勸善”,“國史既善惡必書,庶幾人主不為非法”。因此,古代史家特別關注君主言行,通過歷史記載和評論,褒善貶惡,以史戒君,倡導在世帝王明“君道”、修“君德”,以提升帝王的素養(yǎng),保證王朝的長治久安。
二十四史的本紀記載了歷代帝王的行為,既有英明之主,也有昏聵之君,全部被載入史冊,英明之主流芳百世,昏聵之君遺臭萬年,這對重視歷史評價的君主來說無疑具有某種心理上的震懾作用。古人還對君主進行分類,體現(xiàn)了強烈的褒貶意識和批判精神。《墨子·天志上》把君主分為圣王和暴王;《管子·四稱》把君主分為有道之君和無道之君,《七臣七主》篇又把君主分為申主、惠主、侵主、芒主、勞主、振主、亡主七類;《孟子·滕文公下》把君主分為仁與不仁兩類;《荀子·富國》把君主分為貪主、暗主、明主、愚主四類,《臣道》篇又把君主分為圣君、中君、暴君;《韓非子·八經(jīng)》把君主分為上主、中主、下主三等。及至西漢,賈誼在《新書·連語》中也把君主分為上主、中主、下主三等,并以堯舜為上主,桀紂為下主,齊桓公為中主。到了東漢,荀悅在《漢紀》中把君主分為六類,即王主、治主、存主、哀主、危主、亡主。不同類型的君主對社會治亂、國家存亡的作用各有不同,“王主能致興平,治主能行其政,存主能保其國,哀主遭無難則庶幾得全,有難則殆,危主遇無難則幸而免,有難則亡,亡主必亡而已矣” 。歷史發(fā)展到唐宋時期,對君主進行分類評價依然盛行,而且有了更深入的論證。《貞觀政要》中貞觀君臣談論最多的是明君和暗主,并賦予了明君、暗主更多的品格。虞世南在《帝王略論》中評論前代帝王,用到了令主、英主、明主、賢主、守文之主、中興之主、廢主等,并進行了分析評判。司馬光在考察了歷代帝王之后,根據(jù)“人君之才”,將古今君主分為創(chuàng)業(yè)、守成、陵夷、中興和亂亡五類,“創(chuàng)業(yè)者,智勇冠一時者也”,“守成者,中才能自修者也”,“陵夷者,中才不自修者也”,“中興者,才過人而善自強者也”,“亂亡者,下愚不可移者也”??傊?,通過對君主的分類或分等而褒善貶惡,“不僅使歷史學帶有了強烈的批判意識,而且對現(xiàn)實的君主也起到了一定的警誡作用”。以史戒君的意圖不言而喻。
三、中國古代君德修養(yǎng)的主要內(nèi)容
中國古代君德修養(yǎng)的內(nèi)容,既包括敬畏、寬恕、謙恭、仁孝、節(jié)儉、虛懷若谷等私德,也包括公正、勤政、任賢、納諫、崇文偃武、仁政愛民等公德,包含了君主的德性、器識、才智、能力等各個方面,內(nèi)容非常廣泛。具體來講,主要體現(xiàn)在君主個人所具有的優(yōu)秀品質(zhì)以及君主所施行的德政或仁政兩個方面。
(一)品德與才智:君主的個人修養(yǎng)。在古人看來,君德的完善并非君主個人的私事,而是引領社會向善、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和起點?!抖Y記·大學》云:“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薄墩撜Z·顏淵》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睔v代明君同樣認識到治國之要,首在修身,如李世民就強調(diào):“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亂者?!毙奚硎蔷髦螄教煜碌母?,是君主治國的必修課,唯有自身修養(yǎng)超常的人才能治理好天下。
古代君主身份極尊,位于權力金字塔的塔尖,無人能制衡。唐太宗坦言:“社稷安危,國家治亂,在于一人而已?!庇菔滥险f:“人君者,君尊高之地,知生殺之權。”司馬光指出“夫國之治亂,盡在人君”。王夫之也說:“人主立臣民之上,生殺在己,取與在己,興革在己?!币蛑螜嘣诰?,其個人品行優(yōu)劣就勢必影響百姓安危和國家治亂,所謂“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所以君主修身,不僅是私德,更是公德,必須“以宏濟為懷,仁恕為體”。如果心中沒有天下百姓,只追求個人道德的完善,那只是“區(qū)區(qū)一介之善”,不足為訓。所謂“若乃澤不被于行葦,化不沾于海外,區(qū)區(qū)一介之善,亦何取焉”。君主修身具有垂范和引領的意義,君主只有規(guī)范自身行為,做出表率,才能上行下效,教化百姓,形成淳厚的社會風氣。
古人討論君德,一直是將品德和才智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先秦時期人們圍繞君主修養(yǎng)所提出的諸如仁政愛民、勤于政事、崇儉戒奢、禮賢下士等一系列概念,就包含個人品德和政治素養(yǎng)兩個層面的內(nèi)容。到了宋代,司馬光論“人君之德”,則將君主的品德和才智放在一起討論,并進一步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司馬光認為“君心”決定歷史盛衰,故而特別留意君主修養(yǎng)問題,他在《歷年圖序》中明確將“道”與“政”、“德”與“功”、“才”與“世”聯(lián)系起來討論,“夫道有失得,故政有治亂;德有高下,故功有小大;才有美惡,故世有興衰”,君主德性的高下關系事功的大小。他所提出的君主仁、明、武“三德”,既有道德層面的內(nèi)容,又包含人君的政治素質(zhì)和才能。在古人看來,君主修身養(yǎng)性更多的是政治的需要,而不僅僅是人之為人的精神追求。
關于君主個人修養(yǎng)的具體內(nèi)容,古人不斷予以豐富,修明君德的言論甚多,使之成為明君必須遵守的原則。如蘇綽提出“君行八德”:“為人君者,必心如清水,形如白玉,躬行仁義,躬行孝悌,躬行忠信,躬行禮讓,躬行廉平,躬行節(jié)儉,然后繼之以無倦,而加以明察。行此八者,以訓其民,是以其人畏而愛之,則而象之,不待家教日見而自興行矣。”也就是說,君主只有具備仁義、孝悌、忠信、禮讓、廉平、節(jié)儉、無倦、明察八種品德,才能成為民眾表率,率民以興。唐代虞世南編《北堂書鈔》,“帝王部”共75目,其中和君主品德修養(yǎng)相關的就有孝德、睦親、體仁、寬惠、行義、行禮、誠信、齊圣、克明、知人、謙讓、恭敬、勤勞、弘量、納諫、責躬、誡懼、求賢、用賢、優(yōu)賢、好學、尊師、慕道等,涉及做人、處事、治國等諸方面的修養(yǎng)。《資治通鑒》記載魏征上唐太宗“十思”書,指出自古君主“善始者多,克終者寡”,提出帝王要“十思”:“見可欲則思知足,將興繕則思知止,處高危則思謙降,臨滿盈則思挹損,遇逸樂則思撙節(jié),在宴安則思后患,防壅蔽則思延納,疾讒邪則思正己,行爵賞則思因喜而僭,施刑罰則思因怒而濫?!弊龅竭@十點,然后再“選賢任能”,就可以達到天下大治。魏征所提到的這十點,體現(xiàn)了貞觀時期君德修養(yǎng)的準則和勵精圖治的精神。
(二)君臣與君民:德政或仁政的核心。君主的私德外化為公德,就是施行德政或仁政,主要涉及的是君臣關系和君民關系。古人把君臣關系和君民關系看成是社會治亂的重要因素。因此,古人論君德,君臣關系和君民關系是屢屢被提及的重要內(nèi)容,君主能否處理好與臣、民的關系,被視為政權是否穩(wěn)固的核心要素。
古人討論君臣關系,大都是在孔子“君臣父子”理論的架構下進行的,萬變不離其宗。嘉言君王的知人善任,虛心納諫;贊頌臣子的忠孝節(jié)義,直言勸諫。貶斥昏君佞臣,褒揚明君賢臣。凡此種種,成為古人討論君臣關系的主流話語。
君臣之間應該如何相處,是君臣關系的重要問題。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體現(xiàn)的是君德的高尚和臣節(jié)的清白。在君臣關系中,君臣雙方都有自己的責任,單方面要求君德或臣德,必然導致政局的不穩(wěn)。而在這一關系中,君無疑是重要的一方。孟子曾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本餍拗恋隆⒙犞G言、近賢臣、遠小人,知人善任,大臣才能心悅誠服,盡忠竭力,與君主共同成就一番事業(yè)。在現(xiàn)實政治活動中,君臣關系隱含著權力的較量和制衡,不能僅靠君道臣德維系,但在制度和法律沒有保證的情況下,君臣自身修養(yǎng)的確能發(fā)揮隱性的相互約束的作用,維持政權穩(wěn)定。唐人趙蕤認為“天下太平,君無疑于臣,臣無疑于主”。君臣相互不猜疑,就會天下太平。司馬光心目中也有一個理想的政治統(tǒng)治的“太平之象”,首先涉及的就是君臣關系,所謂“君明臣忠,上令下從,俊良在位,佞邪黜遠”。所有這些,都意在告誡君主:良好的君臣關系在國家治理中至為重要,直接關系國家興亡,君主應該自覺構建這樣的君臣關系。
荀悅的《漢紀》深得唐太宗欣賞,稱此書“極為治之體,盡君臣之義”。在《漢紀》中,荀悅把君與臣各分六類,即“六主”和“六臣”。何種君主與何種臣子相配,關系重大,“或有君而無臣,或有臣而無君,同善則治,同惡則亂,雜則交爭,故明主慎所用也。六主之有輕重,六臣之有簡易,其存亡成敗之機,在于是矣,可不盡而深覽乎”。荀悅指出君臣之間“同善則治,同惡則亂,雜則交爭”,王朝的“存亡成敗之機”就在于君臣關系是否和諧。荀悅還在《漢紀》中非常深刻地分析了君的“兩難”和臣的“兩罪”,他說:“人主之患,常立于二難之間。在上而國家不治,難也;治國家則必勤身苦思,矯情以從道,難也。有難之難,暗主取之;無難之難,明主居之。大臣之患,常立于二罪之間。在職而不盡忠直之道,罪也;盡忠直之道焉,則必矯上拂下,罪也。有罪之罪,邪臣由之;無罪之罪,忠臣置之?!避鲪偝浞终J識到治國理政者之“位”可能造成的矛盾狀態(tài):作為君主,國家治理不好,疲于應付,要勞心費神;要想把國家治理好,必須勤勉,也要勞心費神。作為大臣,在其位而不盡忠直言,是罪過;盡忠直言就會冒犯君主和其他人,也是罪過。正是因為君臣都有這樣的“兩難”,古人才會反復討論君臣關系,在君臣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基礎上,探討專制制度順利運行的機制和機理。
如何用人是考量君德的重要標準。司馬光論君主修養(yǎng),首重用人,所謂“人君之道一,曰用人是也”。而用人就涉及君臣關系。司馬光認為大臣猶草木之“根柢”,根柢固才能枝葉榮,君主要選用“正直忠信”“聰明勇果”的賢能之士作為股肱大臣,選人用人必須有一定的原則,“用人之道,采之欲博,辨之欲精,使之欲適,任之欲專”。也就是廣泛延攬,認真甄別,聽言察行,用其所長,唯其如此,才能使皇朝“立于康莊之途”。
君主重德保民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思想遺產(chǎn),也是古代君德論的重要內(nèi)容。早在西周時期,隨著天命轉(zhuǎn)移觀念的出現(xiàn),“保民”“愛民”的思想逐漸占據(jù)上風。春秋時期,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思想的不斷進步,又出現(xiàn)了“利民”“惠民”“聽民”等觀念。《尚書》倡導“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孟子倡言“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凡此種種,都是保民思想的源頭活水。
古人重視探討君民關系,是基于“民為邦本”這一重要前提而立論的,重民、愛民、治民、導民、化民等是他們慣常討論的內(nèi)容。孔子對君民關系提出兩方面的要求:一是百姓必須服從統(tǒng)治,二是君主應該尊重和愛護百姓。所謂“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鬃臃磳\用政刑法令對百姓施以高壓,他認為君主行為是百姓能否服從統(tǒng)治的前提,符合百姓心意則服從,否則可以不服從??鬃诱J為“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體”,在《論語·為政》中要求君主以“道之以政,齊之以禮”的思想治民,以仁政為本,在治民方法上要“富之”“教之”,“先富后教”。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主張并進行了發(fā)展,他通過反思上古歷史,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在孟子看來,得民,進而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民心是君權存在的基礎,要獲得民心就必須以民眾好惡作為自己制定政策的依據(jù)和出發(fā)點。孟子的話重在告誡統(tǒng)治者,制定政策要從以君王意志為主轉(zhuǎn)變到以民眾利益為主上來。孟子認為,民在某種意義上會決定君的命運,重君必先重民。由此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在君、民之間,孟子重民輕君,先民后君,把“得民心”作為處理君民關系的出發(fā)點和歸宿。與孔、孟相比,荀子的君民關系論又有了新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以舟和水的關系辯證地概括了君和民的關系,提出了著名的“舟水論”,所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以舟水關系比喻君民關系,其重點是要防止“水覆舟”事件的發(fā)生,其根本目的在于維持社會穩(wěn)定和王朝長治久安。他勸說統(tǒng)治者“富民”“裕民”,“故知節(jié)用裕民,則必有仁義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積矣”,希望統(tǒng)治者明白“裕民”乃是保全自己。
先秦時期的君民觀影響后世甚巨。到了唐代,貞觀君臣繼續(xù)就君民關系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進一步發(fā)展了“舟水論”。魏征說:“荀卿子曰:‘君,舟也;民,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故孔子曰:‘魚失水則死,水失魚猶為水也。故唐、虞戰(zhàn)戰(zhàn)栗栗,日慎一日。安可不深思之乎?安可不熟慮之乎?”魏征引用荀子和孔子的話,指出君是舟,民是水,民可以擁戴君,也可以推翻君;君是魚,民是水,魚離開水必死,而水離開了魚還是水。因魏征對北齊、北周、隋的歷史非常熟悉,其“舟水論”有了更豐富的歷史內(nèi)容和現(xiàn)實意義。魏征的這番言論得到唐太宗的響應,他告誡太子:“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爾方為人主,可不畏懼?”人君必須認識到黎庶的作用,謹慎地處理同民眾的關系,所謂“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事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作為一個帝王,唐太宗認識到民眾的力量,對民眾力量心存戒懼,并由戒懼而重民,以保江山永固,這是英明帝王思考君民關系的慣常邏輯。總之,古人從大量的歷史例證中總結(jié)出這樣一條規(guī)律:君主治國,仁政愛民則興,暴虐百姓則亡。
綜上所論,由于朝代更替、時勢變化,君德論的內(nèi)容會隨時代的變化而有不同的側(cè)重,但無論如何變化,其核心內(nèi)容是不斷被豐富的,并以“治國”為元點,形成了系統(tǒng)的范疇體系,即正心誠意、謹言慎行、公正誠信、憂患戒懼、知錯能改、崇儉戒奢、勤于政事、至明善斷、知人善任、從諫如流、仁政愛民等。這些范疇是君德論的精髓,一直為古人所提倡,他們期望專制君主以培養(yǎng)“內(nèi)圣外王”的品德為念,修身養(yǎng)性,治國利民。
四、中國古代君德論的特征
由于帝王是中國古代社會的核心人物,帝王權力支配一切,這就必然使得帝王成為古人討論政治問題的焦點,有學者指出:“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幾乎找不到毫不涉及帝王的政治命題?!蓖瑯樱灰巧婕暗弁醯拿},幾乎都涉及君德。古代文獻中連篇累牘的關于“君道”“君德”“君體”“治道”“治法”等討論的記載,就是最好的明證。從先秦開始,中經(jīng)兩漢的發(fā)展,到唐宋時期,古人在君德修養(yǎng)方面的論述,逐步達到了系統(tǒng)化、理論化甚至哲理化的程度,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圍繞君主而展開的關于君德修養(yǎng)的理論體系。在行政權力支配一切的古代社會,這套理論又有著明顯的特征。
(一)君主地位的尊崇、歷史的教訓與現(xiàn)實的需要是君德論的起點。古人討論君德,主要是基于君主的地位、歷史的教訓和現(xiàn)實的需要。在古人看來,君主是民眾的表率,其修養(yǎng)好壞關系重大,“凡人君之身者,乃百姓之表,一國之的也。表不正,不可求直影;的不明,不可責射中。今君身不能自治,而望治百姓,是猶曲表而求直影也;君行不能自修,而欲百姓修行者,是猶無的而責射中也”。統(tǒng)治者的德行可以教化天下,表率萬民。因此,在上位的國君不可忽略自身修養(yǎng)。就歷史教訓而言,昏君亡國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昏君缺乏修養(yǎng),不講君德,忽視民眾利益。就現(xiàn)實的需要而言,政治險惡,治國艱難,君主的德性、智慧、才能不提高,便無法應對各種復雜的政治局勢。因此,古人的君德論,都贊揚明君,斥責昏君,通過對明君和昏君的比較,來表達對昏君的痛恨和斥責,對明君的敬仰和期待,引領君主向善,保持江山永固。
(二)儒家“修齊治平”“內(nèi)圣外王”理論是君德論的思想基礎。盡管先秦諸子都對君德提出過各種看法,但從君主道德的角度立論并影響后世最大者,還是儒家“修齊治平”“為政以德”“內(nèi)圣外王”的思想。古人重視君德,是儒家“修齊治平”“內(nèi)圣外王”“為政以德”思想必然的邏輯推演。儒家心目中的圣人堯、舜、禹、湯、文、武,同時又都是古圣王。他們修己濟眾,安定百姓,內(nèi)在道德高尚,外在事功顯赫,在儒家眼里,是“修齊治平”“內(nèi)圣外王”的典型代表,而被后世反復頌揚的“三代之治”的根本也在于貫徹了“為政以德”的德治主義?;谶@種思想基礎,古人對專制君主提出了道德上的勸誡,希望君主治國以修德為先,有德才能王,王者必有德,要成“外王”,必須“內(nèi)圣”,“內(nèi)圣”是“外王”的起點,外在事功必須以內(nèi)在修養(yǎng)為基礎,而“修己以安百姓”則是內(nèi)圣外王的目的。
(三)以經(jīng)為則、以史為鑒是完善君德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君德不可能憑空養(yǎng)成,除了現(xiàn)實政治實踐之外,讀經(jīng)觀史,從中汲取精神力量,以經(jīng)為則,以史為鑒,是古人完善君德的重要手段。儒家經(jīng)典是古代帝王的必讀書,其中所蘊含的“仁義禮智信”“君臣父子”“仁政愛民”等儒家思想的精神內(nèi)核,都被明君吸收,成為他們治國理政的準則。唐太宗就認為“禮樂之興,以儒為本”,帝王讀書要“精研六藝”。并明確說:“朕今所好者,惟在堯舜之道,周孔之教?!彼裕酌系热寮蚁荣t經(jīng)書中所表達的德為政本、為政以德、身正令行、以德化人等一系列思想,都被融入后世君德中,變成明君的政治實踐。除經(jīng)書外,歷代明君還認識到學習歷史在國家治理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唐太宗重視歷史的鏡鑒作用,“覽前王之得失,為在身之龜鏡”,以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和治國的能力。宋真宗說:“經(jīng)史之文,有國家之龜鑒,保邦治民之要,盡在是矣。”宋孝宗特別看重《資治通鑒》,“每覽《通鑒》,凡前事廢興、人才邪正,必親題其要或為贊論箴詩,寓褒貶之法”。元雖為少數(shù)民族政權,但重視汲取歷史經(jīng)驗,“集歷代君臣行事善惡可為鑒戒者,日陳于前”,不斷學習。明代朱元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諸帝都特別重視學習歷史,深刻認識到史鑒對于完善君德的意義。
(四)君主修德與臣民修德的側(cè)重不同。君德針對君主,而君主又是最高主宰,故而這是一種特殊的教化活動,其內(nèi)容與教化臣民差別很大?!笆酥畬W與不學,系一家之興廢;人主之學與不學,系天下之安危。”和普通人相比,君主學習經(jīng)史以涵養(yǎng)德性,當以效法古來圣賢之君為務,更加側(cè)重政治品德及素養(yǎng)的培育。范祖禹說:“帝王之學,所以學為堯舜也?!眳喂鞔_指出,君主學習經(jīng)史,不是為了尋章摘句,而是以堯舜等歷史上的圣賢之君為榜樣,體察其用心,力求獲得治國平天下的方法。所謂“人君之學,當觀自古圣賢之君,如堯舜禹湯文武之所用心,以求治天下國家之要道。非若博士諸生治章句、解訓詁而已”。楊云翼曾為金哀宗講《尚書》,也明確說:“帝王之學,不必如經(jīng)生、舉子,分章析句,但知為國大綱,足矣?!本鲗W習歷史,是和國家治理天然聯(lián)系在一起的,“學”與“政”無法分開,“學帝王仁義之術,則為德政;學霸者刑名之術,則為刑政”。因此,君主學習什么內(nèi)容至為重要。學習仁義德治之道,國家治理便可能走向王道;學習管商刑名之術,國家治理便可能出現(xiàn)霸道。這將直接決定國家的政治走向與治國方略。
(五)“師道”和“君道”之間存在嚴重沖突。在“君尊臣卑”的專制體制下,君主權威不容侵犯,討論君德問題難免犯龍鱗、觸忌諱。要求獨尊之君完善君德,勢必存在挑戰(zhàn)帝王權威的嫌疑,“道統(tǒng)”和“治統(tǒng)”在這一點上難以形成統(tǒng)一,“師道尊嚴”和“君道尊嚴”的矛盾難以調(diào)和。恰如唐甄所言:“親雖至暱,亦有難諫;友雖至私,亦有難語;師雖善誘,亦有難教;而況君乎?!逼胀ㄈ松星译y以聽得進去規(guī)勸教化,何況“人君之尊,如在天上”的君主呢?因此,君德修養(yǎng)能否達到預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帝王的個性和政治胸襟。在歷史上,能否接受君德教化,是明君英主與昏君暴君的分水嶺,也是衡量帝王品德和能力的試金石。
(六)在討論君德時沒有進行制度層面的反思。古人認識到帝王的品德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的興衰,已經(jīng)觸及專制政治的關鍵。君德討論雖然在規(guī)范、制約、調(diào)整君權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由于古人注重的是帝王個人的修養(yǎng)而忽略了制度因素,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這種君德論“‘多主規(guī)勸而略于體要,即對帝王個人多所勸誡,而忽視從歷史過程本身和反映體制的社會結(jié)構變化中探尋為政之道”?!皩鞯钠贩植皇菍鲗V浦贫鹊姆穸?,而是從更高的角度對君主專制制度進行肯定?!币簿褪钦f,古人的君德論只關注君主個人品德修養(yǎng)和能力,而忽略或者沒有從專制體制本身對君主修為進行探討,沒有從制度層面探索出一套規(guī)范、制約君主行為的機制。我們這樣說,不是為了苛責古人,而是要說明,沒有制度的約束,良好君德的養(yǎng)成是沒有任何保障的,純粹道德上的訓誡是沒有辦法限制昏君行為的,昏君在歷史上頻繁出現(xiàn)也就不足為怪了。
[責任編校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