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梅
自2020年云南開始使用高中語文新教材以來,《鄉(xiāng)土中國》《紅樓夢》作為“整本書閱讀”的內(nèi)容已經(jīng)編進教材。這一教學內(nèi)容主要是針對非畢業(yè)年級的學生,但是有的學校,有的語文老師由于各種原因根本就沒有開展這兩本書的教學,學生也就沒有閱讀這兩本書籍。整本書閱讀工作的開展對于高一、高二的學生尚且任重而道遠,高三的學生要組織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就更加步履維艱了。作為一線高中語文教師,我嘗到了閱讀,尤其是整本書閱讀在教學工作中的甜頭。2023屆剛畢業(yè)的學生也嗅到了閱讀的芬芳氣息,體驗到了閱讀對考試的加持,我所教班級在高考中取得了優(yōu)異的語文成績。今年,工作上稍有調(diào)整,開學之際我沒有按照慣例接任高一年級的教學工作,而是任教高三年級補習班?!拔疫€能帶領(lǐng)高三的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嗎?”“我應(yīng)該怎樣開展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活動?”這是9月份開學以來我思考得最多的問題。最終,我還是大膽地做了一些嘗試。
一、不談閱讀,只顧分享
每周的自習課或作文課,我只字不提閱讀的好處,但至少和學生分享一本好書。這期間,我分享過《平凡的世界》《追風箏的人》《活著》《老人與?!贰对铝僚c六便士》《人生》《肖申克的救贖》《傲慢與偏見》《邊城》《昆明的雨》等不同的書籍。每當分享到一些觸動心靈的情節(jié)或語段時,我能透過學生好奇的眼神感知到他們很喜歡這樣的分享,順勢而為,我把上一屆學生開展讀書報告會的精彩瞬間以視頻或照片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人們都說高三學生,尤其是補習的學生,每天在題海里遨游,已經(jīng)疲憊到忘記笑容的樣子了。然而,在分享課上,我看到他們臉上久違的笑容,他們敞開心扉接納書籍的滋養(yǎng),他們的樣子甚是可愛!
除了我的分享外,我讓部分學生到講臺上分享他們閱讀過的書籍,分享的書籍不受限制,只要分享就會贏得同學們友好的掌聲,只要分享就會得到老師獎勵的一個書簽,只要分享就會為自己的小組贏得1分的加分。(我們把學生分成10個小組,每次背書、考試、回答問題表現(xiàn)優(yōu)異的組員都可以加分,一月評一次,分值最高的小組有獎勵,分值最低的小組要集體到辦公室找我背誦《阿房宮賦》或《諫太宗十思疏》)。一開始,具體哪位學生上臺分享需要課代表提前在班上逐一詢問,征求大家的意見,后來,愿意分享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都主動去找課代表登記,排隊。
二、趁熱打鐵,安排閱讀
眼看著學生已經(jīng)喜歡上閱讀,此時需要趁熱打鐵,安排閱讀的書籍。作為高三的學生,安排全班共讀一本什么樣的書籍,怎樣安排閱讀時間顯得非常重要。這得益于9月份在課堂上做了大量的閱讀鋪墊工作,我問學生:“同學們,你們愿不愿全班共讀一本書,讀完之后,我們也開展一個小型的讀書報告會怎么樣?”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他們高興地同意了。
讀什么呢?結(jié)合學生實際,不宜讀篇目過長的書籍,諸如《紅樓夢》;也不宜讀難度較大的書籍,諸如《史記》。作為高三的學生,可以推薦讀一點現(xiàn)當代文學,既可以勵志還可以作為高考備考的擴展閱讀,于是,我推薦學生讀《老人與?!贰哆叧恰贰痘钪愤@三本書中的任何一本,或許是由于我之前分享《活著》的讀后感分享得太多了,學生不約而同地選擇一起共讀《活著》一書。適逢國慶長假,我安排學生利用小長假去閱讀此書,大約一周的時間,我沒有布置額外的語文作業(yè)。聽聞無需做成套的語文試卷,只需讀書,學生樂壞了。但是,實際上,這個小長假的語文作業(yè)量卻不小。他們要做讀書筆記,要準備寫讀后感,還要準備收假回來開展讀書報告會。收假回來,閱讀速度快的同學已經(jīng)讀完了,部分同學只讀了一小半或一大半。這,沒有關(guān)系,只要開始閱讀,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上課期間,我把部分自習課和部分作文課讓給學生閱讀,這樣把《活著》讀完成了一件輕輕松松的事情。
三、讀而后思,思而后獲
大概到了10月中下旬,學生已經(jīng)基本讀完了《活著》,我們?nèi)缙诮M織讀書報告會,因為高三的時間非常珍貴,我們的讀書報告會只用了兩節(jié)課的時間,有學生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有學生對精彩語段進行朗誦,有學生扮演小說主人公福貴來一段內(nèi)心獨白,還有學生依據(jù)文本排練了簡短的小話劇……
如果說讀書報告會只涉及到部分學生,那么讀后感就是全班參與。我要求學生寫讀后感,只要求情感真實同時不抄襲網(wǎng)絡(luò)上已有的讀后感,至于字數(shù)是沒有要求的。然而,很多同學寫了1000多字,還有少數(shù)同學寫得更多。每一篇讀后感我都認真閱讀,并給予學生字數(shù)不等的評語。在閱讀這一篇篇讀后感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學生的成長以及收獲。有學生說福貴活著的意義是活著;有學生說福貴活著的意義是越來越成熟;有學生說福貴活著的意義是見證。其中一個學生說讀完《活著》更加明白回來補習的意義了。也許明年的高考成績會很理想,也許明年的高考未必如愿以償。但是,努力、拼搏、不辜負補習的每一分每一秒,這便是補習的意義。這些擲地有聲的語言,這些充滿智慧的思考是閱讀的意義!
2022年全國甲卷文學類文本閱讀考到革命文學方面的材料,2023年全國新高考卷文學類文本閱讀考到沈從文的文章,縱觀試卷閱讀材料的特征,革命文學方面的書籍、現(xiàn)當代文學方面的書籍以及傳統(tǒng)文化方面的書籍都是試卷選材的依據(jù)。作為高三學生,不僅不應(yīng)該剝奪他們閱讀的時間,還應(yīng)該鼓勵,引導他們有選擇性地閱讀。學生們讀完《活著》之后,接下來會去讀哪一本書呢?或許是《紅巖》,或許是《老人與?!?,或許是《追風箏的人》,抑或是學生推薦的某一本書。閱讀的種子已然在高三學生的一畝三分地里發(fā)芽,相信閱讀之花會芬芳綻放。盡管組織高三學生閱讀整本書會遇到重重阻力,這條道路荊棘叢生,但是,只要符合學生內(nèi)心真實的情感需求,只要能夠加持學生的高考分數(shù),閱讀之路會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