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佳棋
摘? 要: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初中歷史教育工作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需要教育工作者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及時解決歷史教學工作中師資隊伍水平不足、教育工作模式落后、思想觀念比較陳舊等問題,以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信息化載體具有多方面的優(yōu)勢,初中歷史教師需要加強對信息化載體的應用,確保為國家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人才。
關鍵詞:初中歷史;信息化教學;教學模式
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獲得了迅猛發(fā)展,同時也迎來了信息化時代。良好的信息化環(huán)境,為初中歷史教育工作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初中教師應以信息化技術為創(chuàng)新載體,科學、合理地開展歷史工作。在初中歷史課程教學推進的過程中,將信息技術有效應用其中尤為重要。
一、研究背景
新時期下,我國的教學事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此背景下,教師不再是以往課堂中的主導者,而是扮演著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學生也由以往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樽灾鞯貙W習、探究,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也不例外。對此,教師應當及時地轉變教學理念,始終堅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最終激發(fā)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的潛能,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實踐過程中,真正成為歷史學習的主人。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過程中,教師要想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就必須結合學生身心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興趣特點,不斷完善、優(yōu)化教學設計,確保教學與學生的實際需要相契合,這樣才能順利實現預期目標?;诖?,教師在構建歷史課堂時,應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特點和學情出發(fā),運用信息技術提升歷史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二、信息技術對初中歷史工作的影響
(一)為初中歷史工作帶來發(fā)展機遇
信息技術下的自媒體,具有十分強的信息傳播交互性和即時性。傳統(tǒng)初中歷史工作的教育方式,往往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單一化問題,歷史課堂中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無法將學生在教育工作中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此種現象對初中歷史教育工作造成了嚴重影響,阻礙了初中歷史教育工作的健康發(fā)展。教師作為思想道德的引領者,應勇于承擔、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教育工作責任。現階段,在自媒體快速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教師可以通過自媒體平臺實現信息的廣泛傳輸,能夠在初中歷史教育的教學實踐中,更好地突破場地、時間的限制。
(二)有利于豐富歷史工作內容
初中歷史教育工作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幫助歷史教育工作者獲取到更多的教育素材,增加了獲取信息的來源,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素材內容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有效地解決了傳統(tǒng)歷史教學內容比較單一的問題。進入信息化時代之后,初中教師在開展歷史教育工作時,會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運用優(yōu)勢,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這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實踐教學的作用,拓展教學途徑。因此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有利于豐富歷史教育工作內容,可以有效促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不斷創(chuàng)新。
三、初中歷史教學現狀
初中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面臨的壓力比較大,教師往往會比較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不注重對學生情感方面的培育。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也只是以題海戰(zhàn)術的方式不斷增強學生的歷史解題能力,這無法很好地發(fā)揮歷史這門學科的教育優(yōu)勢,使其變?yōu)橐婚T只注重文化知識講解的課程,失去了應有的魅力,更不用說家國情懷的滲透。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很多教材都局限于高考的要求,教師也會結合考綱要求進行教學。但是對歷史知識的教授,只是選擇將某一歷史事件的歷史片段拼湊成教學內容,這樣的方式對學生而言,不能很好地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學生只懂得知識點的死記硬背,不能很好地應用在學習中,難以對教材內容進行準確的把握和學習。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循序漸進,才能夠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策略
(一)積極轉變歷史教育理念
由于初中階段是學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一般而言,在歷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新課標會注重將課程學習與學生的發(fā)展結合起來,并強調學生的文化基礎、社會參與及自主發(fā)展,將其作為核心來開展教學。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在此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潮流,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以及教育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奠定良好的基礎。具體而言,初中歷史教師要轉變自身的觀念,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歷史教育工作,樹立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全面了解并掌握先進的信息教育技術,并合理地應用自媒體等信息教育技術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同時信息技術的普及性及其極快的傳播速度,能夠更好地輔助學生初中歷史的學習,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將初中歷史的教育工作內容與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融合到一起,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耐心聽取學生的想法,同時虛心接受學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二)積極創(chuàng)建歷史工作新平臺
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步成為人們生活、學習以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F今,我國的教學領域已經基本配備了多媒體等信息化教學設備,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已有資源的優(yōu)勢,通過集音頻、圖像為一體的現代信息技術,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示歷史教學內容,以吸引學生的關注,讓學生全身心地融入歷史課堂中,為學生歷史學習的深入做好鋪墊。教育工作者也應加強對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應用,依靠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新型的歷史教育平臺,如可以指導學生借助各種學習軟件進行線上學習。當前,網絡已經成為學生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歷史理論的課堂教學中,可以抓住社會的熱點話題,與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和交流,積極回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引導學生對熱點事件具有正確的認識,并合理地利用信息化網絡技術實現校園文化的快速傳播,從而實現信息化環(huán)境下初中歷史工作的創(chuàng)新。
(三)應用新型歷史工作模式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初中的歷史教育方式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趨于混合化的方向發(fā)展。第一,在信息化時代,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科學、合理地利用網絡技術和移動設備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加強對學生教育主體地位的重視,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歷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通過信息化的創(chuàng)新教學,能夠有效拓展課程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在具有互動性的教學中,增加了學生的參與體驗感,增強了學生的個體感受,同時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在深化了學生認知的同時,使學生樹立了一定的理性認同,更好地促進了學生的自我提高、自我調整。第二,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查找與歷史教育有關的內容,進一步增強歷史教育內容的豐富程度,從而為課堂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并指導學生通過互聯網完成課下的復習任務,同時通過互聯網的教學方式,實現混合教育模式的優(yōu)勢互補。
(四)滲透德育思想
為了更好地實現德育目標,教師不應再使用以往“板書+口述”的教學方式,而是要應用信息技術來豐富課堂形式,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一組圖片,用較夸張的手法表達圖片內容,當學生看到這些圖片時,腦海中就會閃現出對應的名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拋出引導性的問題“上述圖片中,最突出的地方是什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可以發(fā)現,在該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視線紛紛落到了大屏幕上,并就個人的見解、感受展開了表述。
例如,在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合作互助”的教學方法,即利用電子白板展示思維導圖,理順學生的合作求知脈絡,并構建翻轉課堂,從而加強了歷史教學、實現了德育交融。
新時代的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播放系列紀錄片《天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從平民的視角審視戰(zhàn)爭的片段集錦,包括“猶太人的遭遇、倒在戰(zhàn)火中的孩子、炮彈近在咫尺仍在田間勞作的農民”均會給學生帶來震撼。該紀錄片電影化的敘事手法代入感極強,這對學生體悟戰(zhàn)爭殘酷的本質非常有益,能夠幫助學生接受人道主義的熏陶,繼而提高了歷史學科德育的有效性。
為使學生能在歷史學習中進行交流、互助,同時加大對集體主義的滲透力度,教師要在分組的合理性上下功夫。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基于支架理論及學生的個性喜好劃分歷史學習小組,創(chuàng)建學習實踐共同體,營造出民主、和諧的學習探究氣氛,這樣學生能夠感到被尊重、學會溝通、積極互助,從而增強了學生的社會性,有效提高了初中歷史德育質量;同時使學生建立起符合自身發(fā)展的學習框架,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歷史學習邏輯體系,學生在投身歷史研究的過程中,能夠深刻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這為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
為使核心素養(yǎng)教育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融合更為高效,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法。例如,在進行“工業(yè)革命”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合作互助”的教學方法,并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營造多媒體下的教學情境,如播放紀錄片《大國崛起》,讓學生觀看英國如何掀起工業(yè)革命,實現飛速發(fā)展。這樣的方式,將原本乏味、生硬的教學內容,以更加趣味、直觀的方式進行呈現,賦予了學生煥然一新的學習體驗,能夠使學生對歷史知識形成更加立體的感知、加深對歷史知識的印象,從而提升了初中歷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提高了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有效性。
(六)基于任務清單開展線上教學
運用線上教學方式,要求教師思考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提高互動教學的質量,能夠隔著屏幕提高課程教學的時效性。由于信息化教學這一模式比較特殊,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設置學習任務清單,這在控制了教學任務量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把握學習任務,因此清單的設置十分必要。
例如,在“中國古代手工業(yè)經濟”這一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任務清單,首先要求學生理解官營手工業(yè)和民營手工業(yè)的概念、區(qū)別,把握古代手工業(yè)發(fā)展的特征。任務清單的設計,能夠鼓勵學生在課堂開始之前通過網絡收集有關知識點的素材,提高了學生的資料收集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也能夠幫助學生把握教材內容,并了解自然經濟的內涵。
五、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教學工作應充分地把握信息化時代帶來的機遇,以信息技術為創(chuàng)新載體,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歷史教育理念,科學、合理地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新型的歷史教育平臺,最終實現信息化環(huán)境下初中歷史工作的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石倩凡. 利用現代信息元素 優(yōu)化歷史學習方式——對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歷史信息化教學的實踐與反思[J]. 求知導刊,2021(49):17-18.
[2]任祥彩. 淺析在初中歷史課程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的策略[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8):11-12.
[3]韓冬梅. 初中歷史教學與信息技術優(yōu)化整合的教學方法解析[J]. 家長,2021(25):181-182.
[4]陳銘生.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初中歷史課件使用的有效性探究[J]. 新課程導學,2021(21):49-50.
[5]宋加臣. 信息化視野下初中歷史教學策略探究[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07):138-139.
[6]史獻浩.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歷史智慧課堂教學——以統(tǒng)編教材“文藝復興運動”一課為例[J]. 基礎教育參考,2020(08):41-42.
[7]江詩華. 信息技術背景下農村初中歷史信息化教學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2021(28):137-138.
[8]劉紅.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探索[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01):102.
[9]馮波. 信息技術支持下初中歷史教學設計芻議[J].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3(11):36-38.
[10] 徐大勇. 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策略探究[J]. 中小學電教,2023(03):16-18.
[11] 靳金成. 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優(yōu)化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互動關系[J]. 考試周刊,2022(51):144-148.
[12] 王健,路守芹. 信息技術融入初中歷史教學的策略選擇[J].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2(24):10-12.
(責任編輯:張涵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