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瑋
摘 要:高中是學生成長中的重要階段,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既有助于實現(xiàn)育人目標,又能夠為學生成長奠定基礎。然而當前高中化學存在思政教育認識不足、思政元素應用程度不高等問題,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诖耍疚膶Ω咧谢瘜W思政教育滲透策略進行了分析,以期為高中化學挖掘思政元素、分析思政元素和應用思政元素提供部分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思政教育;滲透策略
現(xiàn)階段,大多數(shù)高中化學教師已經正確認識到滲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教學和教研壓力等因素的影響,教師本身并未深入研究思政教育的特點和形式,更多的是將精力和時間放在高中化學教學上,導致高中化學思政教育的開展效果不明顯,未能充分發(fā)揮出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難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1]。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提高對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在整個教學中,適時、靈活滲透思政教育,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高中化學實施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一)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化學是高中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思政教育,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從而不斷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由于思政教育具有豐富性、基礎性和普遍性等特征,將其滲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可以將工匠精神、奮斗精神等與化學實驗結合起來,將愛國主義精神、民族觀念和社會責任感等與化學故事結合起來,將文化自信、環(huán)保觀念等與化學實踐活動結合起來,為化學教學注入更多的文化內涵和道德元素,對拓展化學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增強學科育人功能來說具有重要作用。
(二)培育學生素養(yǎng),提高思政教育影響力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化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學習能力和素養(yǎng),而道德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基礎和先驅,在化學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有助于學生塑造正確的道德品質、形成正確的意識形態(tài),教師可以利用化學學科本身的科學思想來感染、啟迪和教育學生,使其個性意志、情感、認知和世界觀等方面得到良好的教育,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航向,這不但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還可以有效擴大思政教育的范圍,不斷提高思政教育的影響力和生命力[2]。
二、高中化學思政教育滲透現(xiàn)狀
(一)教師對思政教育認識不夠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一方面,化學知識點的教學側重于“求真”和“求實”,而思政教育則要求“真善美”的統(tǒng)一;另一方面,高中化學思政教育要想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不但要求教師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還要能夠挖掘并應用化學學科知識背后蘊含的思政元素。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高中化學教師都能夠認可思政教育融入化學課堂的重要性,但對思政教育內涵、滲透路徑的認識還不足,導致高中化學教學與思政教育成為兩個獨立的內容,難以充分融合在一起,導致所開展的課程思政實踐流于形式[3]。
(二)課程思政元素應用程度不高
當前,雖然有部分教師能夠在日?;瘜W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政教育,但卻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即高中化學教師在挖掘思政元素時缺乏深入性,應用思政元素的程度不高,導致思政元素不但沒有豐富高中化學教學內容,反而還會對正常的化學教學活動產生一定不利影響,之所以出現(xiàn)這些問題,主要是因為教師沒有將思政教育與化學教學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同時在滲透思政教育時運用了不科學、不規(guī)范的方法,未能融合優(yōu)秀的融入經驗和創(chuàng)新融入法,導致高中化學思政教育始終處于一種“可有可無”的狀態(tài)[4]。
三、高中化學思政教育滲透策略
(一)挖掘思政內容,奠定化學思政教育基礎
1.講述化學科學故事,滲透責任意識
在高中化學教材中蘊含著諸多思政教育元素,如我國化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歷程、愛國化學家的主要事跡等,都是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有效素材。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教師就可以在介紹化學發(fā)明、講解化學概念和開展化學實驗的過程中,適時講述化學科學故事,將枯燥的化學課堂變得生動起來,在化學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從而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正確國家觀的育人目標。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必修二專題8中的《蛋白質與氨基酸》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講解我國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牽頭各科研人員歷時七年合成蛋白質的故事,這不但提高了我國的科研能力,同時也為世界研究人類蛋白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再如:在教學必修一專題3中的“碳酸鈉碳酸氫鈉”時,教師就可以在講解完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后,提出“大家知道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堿和它們有什么關系嗎”等問題,在引發(fā)學生的討論之后,講述“侯氏制堿法”的故事,講述“侯德榜歷經千辛萬苦才取得成功,實驗成功后并沒有為了一己私利賣出專利技術,而是將研究成果貢獻給了國家”的故事。通過講述這些蘊含奉獻精神、家國情懷、愛國精神的科學家的故事,不但能夠使學生了解我國化工事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增強其民族自信心,還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獻身化工事業(yè)的熱情,使其樹立正確的職業(yè)規(guī)劃觀念。
2.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新課改指出生物、化學、物理、數(shù)學等學科要結合自身特點,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滲透在教學活動中,這也是落實思政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在高中化學教材中,有許多化學概念和理論等都是國外研究成果,這就容易使學生產生“雖然我國的歷史比其他國家長,但化學研究卻不如其他國家”等錯誤觀念,因此,教師就要充分挖掘我國記載化學知識的歷史典籍,將此與化學知識點結合起來,以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例如:在教學必修一專題1中的《物質及其反應的分類》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講述“分散系”的概念,并適時引用沈括的《夢溪筆談》,向學生展示其中的“無咸河”的相關內容“原其理,蓋巫咸乃濁水,入鹵中,則淤淀鹵脈,鹽遂不成……”并說明“這段話的主要是講‘膠體的聚沉”,引導學生猜測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在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之后,最后進行總結“充分混合鹽鹵水與巫咸河水后,混合溶液中帶‘正電的Na離子與帶‘負電的膠質相融合,并逐漸凝聚為膠體,大大減少了鹵水中的Na離子含量,因此就很難生成氯化鈉結晶”;再如:在教學必修二專題9中的“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轉化”時,適時引用《天工開物》中的“燔石”篇和“五金”篇,帶領學生探析古人開發(fā)并適應金屬材料的史實,使學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了解更多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學科素養(yǎng)。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化學思政教育質量
1.情境式教學,浸潤人文情懷
在高中化學中滲透思政教育,教師可以借助化學實驗操作問題或現(xiàn)實生活現(xiàn)象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原有認知與新知之間的沖突,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思考和探究中。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生活情境等,使學生形成以事實為依托的實證意識,提高其邏輯思維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基于這些多元化的教學情境來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使其形成敢于質疑、樂于思考、積極探究的科學精神。
例如:在教學必修一專題2中的《物質的分離提純》時,2023年是青蒿素問世的51周年,教師就可以以此“提取青蒿素”為線索來創(chuàng)設情境。首先,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2015年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的獲獎感言”,將萃取、蒸餾和重結晶等知識融入“提取青蒿素”的情境中;然后,引導學生提煉關鍵信息,思考分離提純的主要方法和物質特點,然后順利過渡到萃取、蒸餾、重結晶儀器的選擇和基本操作方法上;最后,結合物質的特點和性質,對選擇物質分離提純的方法進行總結,并搭建“以物質性質為基礎,選擇分離提純方法”的模型。通過將情境線索“提取青蒿素”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情境,把萃取、蒸餾、重結晶等知識融到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中,使學生從“觀看獲獎視頻—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分析”的過程中,理解青蒿素抗瘧“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使其深刻感悟我國在治療瘧疾方面所邁出的一大步,由此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2.嵌入式教學,培育環(huán)保觀念
嵌入式教學是指將化學課程內容與單元內容有機結合起來,運用針對的思政元素,通過專題的形式展開教學,從而使思政教育效果得到進一步強化。當前,我國正處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要時期,打造美麗中國是每個中國人都為之追求的目標。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整合專題內容,從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途徑和方法等方面著手,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過程中,為我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例如:在教學必修二專題7《氮與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選修二專題4《化學科學與人類文明》等專題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小專題”的形式實施教學活動,落實“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思政教育要求。首先,以視頻展示當前國內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加深學生對“環(huán)境惡化帶來的危害”的理解,使學生意識到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刻不容緩,從而不斷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其環(huán)保意識;其次,教師要給予學生有效引導,使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等形式總結出生活中落實生態(tài)保護理念的途徑,如在社區(qū)和公園積極宣傳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提高周圍人的環(huán)保意識,增強居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理念;在周末和節(jié)假日,以自身行動調動身邊人參與到環(huán)境保護行動中,增強大家的環(huán)保主動性……最后,借助真實的案例,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向學生講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具體方法。通過專題嵌入式教學,科學、合理、有規(guī)劃地引導學生,使其認識到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需要大家的共同參與,并通過實際行動為建設美麗中國“添磚加瓦”。
3.實驗式教學,培養(yǎng)工匠精神
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還能夠使學生在操作化學實驗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這也是滲透思政教育的一個融入點。與傳統(tǒng)的教師演示實驗相較來說,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實驗熱情,同時體現(xiàn)學生在溝通方面的優(yōu)勢,在小組合作完成實驗的過程中,做到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和專心致志,這正體現(xiàn)了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例如:在教學必修一專題3中的《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實驗》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開展實驗—分析實驗現(xiàn)象并總結—歸納并落實思政教育”的教學形式,以相應的化學實驗使學生深刻理解化學知識點,并在潛移默化中落實職業(yè)道德教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團結協(xié)作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從而有效落實“弘揚工匠精神,共育科技強國時代新人”的二十大精神。具體來說,可以將學生分為每組3~5人的多個小組,然后引導各小組利用所給儀器藥品設計實驗方案,并在教師說明可行性的基礎上開展合作實驗;其次,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xiàn)象,并就新制氯水中的成分展開交流和探討。通過小組合作開展實驗的形式,既可以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明確新制氯水中包含何種成分,又能夠使其掌握科學的推理方法,并通過各小組全神貫注開展實驗的良好氛圍影響每個學生,為其今后抱著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開展工作,以及成長為有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的時代新人奠定基礎。
(三)完善評價機制,鞏固化學思政教育成效
教學評價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風向標、指揮棒,具有監(jiān)督、診斷、激勵和導向等作用。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教師還要將教學活動與對思政教育的評價緊密結合起來,對于學生的學習評價,不能只看習題正確率、考試成績等量化指標,還要將教學活動參與度、課堂表現(xiàn)、能力素養(yǎng)提升情況和思想道德發(fā)展情況等非量化指標納入到評價體系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感悟道德情感、形成正確價值觀等意識和習慣。
仍以前文所述的“物質的分離提純”為例,教師可以將教學與評價目標確定為:(1)教學目標:①通過了解青蒿素問世等材料,感受化學于人類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社會責任感;②掌握重結晶、萃取、蒸餾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掌握其適用范圍……(2)評價目標:①通過介紹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等真實事件,分析并判斷學生的學科價值認知水平;②通過比較重結晶、萃取、蒸餾的適用范圍,分析學生辨別分離提純方法的能力……而對于教師化學學科思政教學的評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是否準確挖掘了化學教材和教學資源中的思政元素;是否找到思政元素與化學知識點的契合點;是否提前了解了學生思政學習現(xiàn)狀、特點和問題;教學目標的設計是否體現(xiàn)出思政教育要求;是否采用新理念、新方式切入思政教育元素;能否做到高中化學思政教育“教、學、評”一體化。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是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由之路,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意識、主動地積累思政教育知識,善于發(fā)現(xiàn)并挖掘化學教材、教學資源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并找準化學知識點與思政教育的融合點,將思政教育滲透于高中化學教學設計、教學實踐的各個方面,開展多元化、高效化的高中化學思政教育,使學生在提高化學學科素養(yǎng)的同時,形成正確的“三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人生理想,進而為之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李建國.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的研究[J].寧夏教育,2023(5):30-32.
[2]黃剛,許燕紅.新版高中化學必修教材中思政教育內容的比較[J].化學教育(中英文),2022,43(19):13-20.
[3]溫利權.高中化學課堂中滲透思政教育的探索[J].中國教育學刊,2022(9):104.
[4]顏燕.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思考與探索[J].新課程導學,2022(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