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深入推進我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過程中,處于城鄉(xiāng)融合地帶的縣域高中是一塊重要陣地。當前縣域高中英語教學面臨諸多方面的困難和問題。文章通過實地調研,分析縣域高中英語教學現狀,并從教育理念更新、教師專業(yè)成長、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尋求解決辦法,希望能作用于縣域高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
關鍵詞:縣域高中;英語教學;現狀;對策
作者簡介:李翔(1976—),女,陜西省西安高新第一中學。
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使我國高中教育教學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各高中學校開始探索特色化、多樣化發(fā)展道路。目前,我國縣域普通高中數量超過全國普通高中學??倲狄话???h域高中作為中國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踐教育改革的重要陣地。而在縣域高中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提升英語教學質量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縣域高中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及分析
筆者在2022年3月至2022年11月期間,對我國西部16所縣域高中的1184名學生和32名英語教師進行訪談或問卷調查,分析總結這一區(qū)域的縣域高中英語教學情況如下。
(一)學校層面
一是對英語教學教研投入的不足。調查結果顯示,一些學校管理者存在認知誤區(qū),對英語教學不夠重視,學校英語教師短缺,甚至出現英語科目教師由其他科目教師兼任的狀況,英語教師專業(yè)能力不足,師資力量總體薄弱。二是經費投入不足,導致英語聽說教學設備、教學資源等缺乏,師資培訓、學生活動等受到限制,英語教學的局限性明顯。
(二)家長層面
一些縣域高中學生家長的文化水平不高,沒有認識到外語學習對人的思維品質發(fā)展和人文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意義,錯誤認為英語學習和個人日常生活聯系不大,所以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持放任或忽視態(tài)度。還有一些家長忙于工作,缺乏對學生的支持和正確引導。
(三)教師層面
1.教育理念滯后,專業(yè)技能欠缺
調查發(fā)現,部分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不高,對國內外教育理論和文獻關注不夠。這說明縣域高中英語教師在執(zhí)教前和任教過程中,缺乏相應的教育理論學習和對教育思想研究的敏感度[1]。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缺乏對學生的激勵和學生思維的引導,教學方式單一,教學過程缺乏學生參與和互動,往往是課上教師“滿堂灌”,課下學生“題海戰(zhàn)”。約69%的受訪學生希望教師在英語課堂上能夠作為引導者,而不只是知識的灌輸者。問卷結果顯示師生課堂互動不足,教師缺乏對學生的應有關注和對其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當學生課堂回答錯誤時,21%的教師對學生甚至不做任何反饋和評價;只有差不多30%的教師會鼓勵學生繼續(xù)思考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反觀學生的課堂需求,大部分學生希望回答錯誤時,教師能指出錯誤并幫助自己分析錯誤原因;約66%的學生希望教師在自己回答正確后能給予表揚。
2.集體備課浮于表面,存在“閉門造車”現象
近些年來,集體備課在教學上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團隊合作、共同研討中,教師們深入分析教學重難點,集思廣益,能夠設計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豐富英語課堂。然而,一些縣域高中教師對集體備課實際作用和意義的理解不足,且有的集體備課活動流于形式,既沒有預設集體備課的主題,更沒有對集體備課活動過程的記錄和研討方案的分析,最終導致集體備課對教師個人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在這樣閉門造車、單打獨斗的情況下,缺乏集體智慧的交流和碰撞,教師難有創(chuàng)新的火花,整個備課組的教學技藝和效果也難有進步。
3.資源開發(fā)不夠,創(chuàng)新意識不足
部分縣域高中教師對于英語教學相關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有限,除了使用英語課本、教學參考用書及資料,幾乎不進行其他形式的閱讀或聽說教學,使用的教學資源局限于網上下載的圖片、視頻、課件等,未能做到與時俱進。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不足,教師視野不夠寬廣、知識底蘊不夠深厚、專業(yè)技能不扎實、教學資源和手段匱乏,缺乏教育熱情與創(chuàng)新意識,會導致課堂收效不佳。
(四)學生層面
1.重視程度不夠,學習氛圍不濃
由于經濟、文化、環(huán)境等各方面的影響,縣域高中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機會不多。一些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正確認識,受“英語無用論”影響。在受訪的學生中,約45%的學生認為英語學習對于個人全面發(fā)展非常重要,約43%的學生認為英語學習能夠為將來的擇業(yè)奠定基礎,其余學生對英語的作用沒有明確認識。這導致在日常英語課堂教學中,一些學生上課時經常走神甚至睡覺,影響班級的整體學習氛圍。
2.英語基礎薄弱,英語興趣不高
對英語學習不夠重視的結果首先體現在英語成績上。在受訪的縣域高中學生中,約82%的學生都認為自己英語基礎薄弱。由于對英語學習長期不夠重視,又缺乏英語學習的良好氛圍,加上高中課程難度加深,對詞匯量、閱讀分析文本等方面能力要求更高,一些學生進入高中后,會覺得越發(fā)吃力,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逐漸減弱,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緩慢。
3.學習方式不佳,死記硬背為主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約85%的學生英語課堂學習以聽老師講為主,在英語課堂上不愿發(fā)言;一些學生對于教師的課堂提問,通常難以回答。學生英語學習的時間、環(huán)境和途徑匱乏,僅限于課堂和課本學習,認同并堅持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學習的學生比例較低。約45%的學生認為預習有用但因缺乏督促而不易堅持;約39%的學生選擇在新課前通過預習提升聽課效果;其余學生對于課前預習的認識不足,甚至有學生認為課前預習是在浪費時間。
二、應對措施
(一)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有效的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具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課堂互動交流良好,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和自主意識。教師可以借鑒國內外優(yōu)秀的課堂教學模式,比如美國的“道爾頓制”,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獨立作業(yè),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英國的“導生制”,由教師先教一些層次比較好的學生,再由這些學生輔導其他學生,這樣可以較好地達到“補弱”的效果;美國的“文納特卡制”提倡學生個人獨立學習,要求教師和學生一起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步驟進行精細安排,并做好學習效果的檢查測量;等等。教師可以根據學情靈活使用這些教學方式,摒棄課堂上教師單純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深度學習能力,最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2]。同時,改變學生“死記硬背,不求甚解”的學習方式,使其轉向理解和欣賞英語語言文化,逐步增加詞匯、語法和表達的積累,形成“賞析—模仿—創(chuàng)新”的遞進式語言學習模式。此外,教師還要開展高質量的語言輸入活動,進行美文賞析和仿寫練習,引導學生在理解欣賞的前提下,提高語言輸出的質量,增強英語文化意識。
(二)加強專業(yè)指導,培養(yǎng)領軍人才
一是縣域高中要立足于教師專業(yè)成長需求,加強對教師的全員培訓。具體可以把教學常規(guī)、集體備課、各級各類教學比賽與師資培訓結合起來,借助高端教師培訓資源,實現“在工作中培訓,在培訓中實踐,在實踐中提升”。同時,關注青年教師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幫助其確立未來五年或十年的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不斷提升其專業(yè)水平和理論素養(yǎng)。
二是建立學校人才培養(yǎng)機制,選拔學科骨干教師,搭建成長平臺,設立專項資金,用于專業(yè)提升、課題研究和成果凝練??h域高中應為教師創(chuàng)造或提供對外學習交流與展示的機會,比如到名校跟崗學習,系統地了解名校學科建設情況,實地參與學科教學、集體備課、學生活動設計與組織等一系列工作,再以點到面,從經驗傳播到實踐落實,輻射引領帶動學校更多教師成長。
(三)開展長期合作,推動持續(xù)發(fā)展
在有計劃地系統地進行教師培訓的同時,縣域高中要重視在課堂教學、學生管理、課題研究等方面與名校進行長期交流合作,或者派遣部分骨干教師到名校跟崗學習,并定期邀請名師、專家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階段性診斷分析。學校還可以與省市級科研機構或師范大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借助優(yōu)勢研究資源,在教育理論研究上取得突破,在教學研究實踐上獲得指導,增強課堂教學的科學性、藝術性和有效性。
(四)加強集體備課,提升教研水平
縣域高中要充分發(fā)揮集體智慧和同伴協作功能,通過集體備課,使教師共同設計和研討更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活動設計及評價方案,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探究學習熱情。比如集體學習How to Teach English、How to Teach Grammar、How to Teach Vocabulary、How to Teach Writing等系列英語教學論著,斯賓塞的《斯賓塞快樂教育法》、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雅斯貝爾斯的《什么是教育》、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等教育思想論著,以及《教育哲學》《教育原理:研究與教學》《課程與教學基本原理》等教育理論書,使教師在理論水平和思考維度上得到提升。同時,組織教師研究歷年高考真題,要清楚“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并將考察的“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原則運用到日常教學和測評當中,促進教考結合,切實提高一線教師的教研能力、命題能力和教學效果。同時,通過集體備課、磨課、聽評課、同課異構等活動,提高團隊的教材解讀能力、課堂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藝術,促進團隊迅速成長[3]。
(五)采用多元評價,激勵學生進步
教師要聚焦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注重過程性評價,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細化目標,關注學生“學會了什么”,通過與學生交流,觀察學生的活動過程、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效果、參與的態(tài)度和程度等,對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評價,并適時調整下一步教學,最終促進學生學習目標和教師教學目標的達成。同時,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如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家長和社會參與評價等。學生既是被評者,也是對自我和對其他學生進行評價的實施者。學生可在學習過程和評價中發(fā)揮能動作用,在每一次評價中感受到成長和收獲。
(六)加大教學投入,建設校園文化
縣域高中首先要重視英語教學的硬件建設,加大對英語聽說教學設備、視頻教學資源、英語教學教研期刊、學生英語活動場所設施的投入。同時,重視英語教學的軟實力建設。除了在英語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方面的投入,還應該長期關注并保障英語校本課程開發(fā)和校園英語文化建設,比如開設英語口語、英語電影賞析、英文歌曲賞析、英語影視配音等校本課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在做中學”“在學中用”;定期舉辦英語演講、英語歌曲演唱、英語劇目表演等校園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開闊學生的視野,使英語真正“活”起來,學生真正“動”起來。
結語
當前,我國正努力向基礎教育高質量發(fā)展這一目標奮進?!丁笆奈濉笨h域普通高中發(fā)展提升行動計劃》明確要求提高縣域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要求各地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加快縮小教育差距。英語學科教師要基于所在縣域高中的實際,立足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有效利用各種資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縣域高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王鑒.課程與教學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55-78.
《教育哲學》編寫組.教育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23-62.
唐智松.教育原理:研究與教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教育出版社,2016: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