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山東青島黃島區(qū)王家樓北墓地發(fā)掘簡報

2023-10-25 08:52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青島市黃島區(qū)博物館
文物季刊 2023年3期
關鍵詞:漢代墓地青島市

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 青島市黃島區(qū)博物館

摘要:王家樓北墓地位于青島市黃島區(qū)珠海街道辦事處王家樓村西南約700米的嶺地上。為配合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聯(lián)合青島市黃島區(qū)博物館開展了考古發(fā)掘工作。共解剖封土2座,發(fā)掘墓葬22座,出土器物45件(套)。主要埋葬年代應在西漢中晚期,下限或延續(xù)到新莽時期。

關鍵詞:青島市 王家樓北 墓地 漢代

Abstract: Wangjialou North Cemetery is located on the hill, about 700 meters southwest of Wangjialou Village, Zhuhai Sub-district,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In order to cooperate with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Qingdao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and Archaeology and the Qingdao Huangdao District Museum conducted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in 2019. There were 2 grave mounds? dissected and 22 tombs excavated and 45 sets of artifacts were unearthed. Their? burial dates must b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down to the Xinmang period.

Keywords: Qingdao Wangjialou North Cemetery Han Dynasty

一、發(fā)掘概況

王家樓北墓地位于青島市黃島區(qū)珠海街道辦事處王家樓村西南約700米的嶺地上,西北距鐵镢山5公里,東北距風河2公里,東南距黃海10公里,南距瑯琊臺23公里(圖一)。

墓地地處低矮丘陵,已經(jīng)辟為農(nóng)田。所在地區(qū)氣候相對溫和,適宜農(nóng)作物生長和人類生存。為配合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8~11月,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聯(lián)合青島市黃島區(qū)博物館開展了考古發(fā)掘工作。

發(fā)掘區(qū)長60~63、寬29~31米。發(fā)掘前,現(xiàn)場部分區(qū)域已被施工破壞。利用施工挖出的長溝布設探溝(SNTG1、WETG1、WETG4)3條,并新布設“十”字形探溝(SNTG2、3,WETG2、3、5~9)9條,以厘清各遺跡之間的關系(圖二)。

本次發(fā)掘,共解剖封土2座,發(fā)掘墓葬22座(圖三),出土器物45件(套)。

二、封土及墓葬

(一)封土1(F1)及墓葬

F1位于發(fā)掘區(qū)北部。封土表面整體呈黃褐色,東側因早期施工被機械挖掉近半,東緣已被施工方新建排水溝破壞。結合早期衛(wèi)星圖片及走訪當?shù)卮迕窨芍?,封土原呈矮丘狀,因歷年修整耕地,“去高補低”,封土平面尺寸和高度較原先大為改變。

經(jīng)解剖,封土西緣被一處現(xiàn)代溝打破,現(xiàn)存部分長約27、寬約22.3、高約1.25米,呈西南—東北向。由黏土混雜砂土堆筑而成,探溝剖面可見大量薄而亂的小分層,分層較致密,應系夯筑,但未見明顯夯窩痕跡。據(jù)相對完整的地層剖面,封土可分為三層,F(xiàn)1①為現(xiàn)存封土最上層,灰褐色夯土層,土質(zhì)致密,包含物有小石塊等,厚0~55厘米。F1②為紅褐色粗砂層,土質(zhì)疏松,無包含物,厚0~20厘米。F1③為現(xiàn)存夯土最下層,灰褐色夾雜紅褐色夯土層,土質(zhì)較密,包含物有粗砂、小石塊等,厚0~60厘米。其中F1①、F1③分布范圍較廣,F(xiàn)1②為局部分布。

因歷次破壞,部分墓葬上覆蓋封土被徹底取走,可明確判斷層位的,均開口于F1①下。根據(jù)遺跡現(xiàn)象,封土F1的大致營建過程為:清理并平整地表,取土將地表墊高,形成F1③;下挖墓穴,建造墓葬,取出來的粗砂土堆積在F1③之上,形成F1②;所有墓葬建成后,建造一層封土,即F1①(圖四)。

F1下共有14座墓葬,為M177~M190。

1. M177

位于發(fā)掘區(qū)東北角,封土F1東部邊緣,打破基巖。填土為灰黑色夾砂土,土質(zhì)較疏松,包含顆粒物較粗。方向100°(圖五;圖六)。

發(fā)掘前已被盜,墓壙內(nèi)東西各有一個橢圓形盜洞。東側盜洞已盜至第一層底磚,打破槨底板和部分磚槨、器物廂,發(fā)現(xiàn)一條塑料編織袋;西側盜洞已盜至槨底板,打破部分磚槨,發(fā)現(xiàn)有塑料編織袋碎片。

(1)墓壙

平面呈長方形,墓口長4.1、寬2.9米,墓底長3.54、寬2.54米,深2.7米。墓底西部有兩條東西向平行長條形凹槽,與西壁相接;南北兩壁底部西側各有一處凹槽。

(2)棺槨結構及葬式

棺槨有磚槨、木槨、木棺等。

磚槨由井字框、墻槨、鋪地磚構成。井字框南、北、東側均為4層,西側為5層,階梯狀順縫壘砌。墻槨為15至20層,由單磚錯縫平砌而成。鋪地磚共2層,均為人字形鋪砌。第一層鋪地磚中部偏西北有部分鋪地磚缺失;第二層鋪地磚中部偏西部分有兩列鋪地磚整齊缺失。磚槨長395、寬278厘米,井字框頂部至鋪地磚深約95厘米。墓磚皆為素面,單塊長29、寬13、厚3.5厘米。磚槨與墓壁間為填土。

木槨腐朽嚴重,僅存?zhèn)劝?塊、擋板2塊和底板13塊。槨側板、擋板緊貼磚槨。槨底板南北向并列鋪在鋪地磚上,部分底板可能是由1塊整板破損而成。木槨東西殘長320、南北殘寬190、殘高5厘米。

棺已朽爛,僅存棺側板2塊、底板2塊,不見蓋板、東西擋板。殘長196、殘寬54、殘高22厘米。

棺槨上未發(fā)現(xiàn)髹漆或榫卯痕跡。未發(fā)現(xiàn)人骨朽痕。

(3)出土器物

出土隨葬品7件,其中器物廂北部出土陶罐6件,破損嚴重,均無法修復;棺北側的槨底板之上出土銅帶鉤1件,因棺內(nèi)已被盜擾,無法確認其原始位置。

銅帶鉤 1件。

M177:7,首殘。長條形,鉤頸細長,鉤腹寬大,鉤面隆起,蘑菇形鈕。長6.2、最寬處1.2、最厚處1.35厘米(圖七)。

2. M178

位于發(fā)掘區(qū)北部,封土F1之下,打破基巖。未被擾亂,填土為灰黑色粘土夾砂,土質(zhì)較疏松。方向90°(圖八)。

(1)墓壙

平面呈長方形,口大底小,直壁微內(nèi)收,墓底中部較深而四周較淺。墓口長285、寬140厘米,墓底長275、寬136厘米,殘深35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棺槨結構及人骨已腐朽不存,從殘存灰痕推測葬具應有木棺,位于墓底中部,灰痕平面呈長方形,長185、寬70、殘高8厘米。棺底有墊土。

(3)出土器物

棺內(nèi)中部偏北處出土鐵劍1件。

鐵劍 1件。M178:1,鐵質(zhì),銹蝕嚴重,已殘斷為數(shù)截,無法辨認其形制。殘長15、殘寬2~3厘米。

3. M179

位于發(fā)掘區(qū)中部偏北,封土F1之下,打破基巖。發(fā)掘前被部分擾亂,填土為黃褐色砂土。方向95°(圖九)。

(1)墓壙

平面近長方形,口大底小,直壁內(nèi)收,南壁內(nèi)凹,東壁近口部有一腳窩,墓底西淺東深。墓口長295、寬140厘米,墓底長270、寬75厘米,深145厘米。墓壙南、北兩壁有基巖二層臺,北二層臺寬約20、高約15~20厘米,南二層臺寬約6~20、高10~15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葬具為木葬具,一棺一槨并有一器物廂及棺床,位于墓底中部。木槨殘存底板、南北側板及西擋板,木槨平面呈長方形,長255、寬89、殘高42厘米,單塊槨底板長約83、寬約32厘米。棺床分兩塊,平鋪于槨底板之上。棺平面呈長方形,長155、寬45、殘高22厘米。器物廂位于棺東側,僅殘存底板,器物廂與棺之間原應有擋板隔開,平面呈長方形,長90、寬45厘米。葬具之下有厚約10厘米的墊土。

棺內(nèi)未發(fā)現(xiàn)人骨朽痕。

(3)出土器物

棺內(nèi)及器物廂共出土隨葬銅鏡、劍格、陶罐、銅錢等器物5件(套)。

連弧紋銘文銅鏡 1件。

M179:1,連峰式鈕,鈕中間一顆大乳釘,四周為八顆小乳釘。鈕座伸出四組雙弧線紋,與兩周凸弦紋相接。外周凸弦紋有四處向外的尖錐狀凸起,其外為內(nèi)向八連弧紋。外區(qū)兩圈短線紋間,有銘文“內(nèi)見日月心忽而光不泄”,銘文間或有云氣紋、田字紋。素平緣。直徑9.7、緣寬0.93、厚0.37厘米(圖一〇,1;圖一一)。

銅劍格 1件。

M179:2,銅質(zhì),表面有銹。菱形,長4.8、寬1.9、最厚處1.9厘米,穿孔為不規(guī)則六邊形,長2.1、寬1.2厘米(圖一〇,2)。

陶器 2件。

M179:3,殘缺嚴重,無法修復,器形不明。

M179:4,陶壺,泥質(zhì)灰陶夾少量粗砂粒,侈口,方唇,高領,束頸,溜肩,鼓腹,平底。素面。輪制,燒造火候較低??趶?4.8、腹最大徑28.1、底徑12.8、壁厚0.6~0.9、底厚1、通高28.3厘米(圖一〇,3)。

“五銖”銅錢,若干,大多朽爛嚴重。

M179:5,保存相對完整者2枚,錢文可見者“五銖”二字排列整齊,字文端正清晰,肉面平滑,錢郭寬厚而齊整,“五”字兩豎彎曲相交,兩橫出頭;“銖”之朱字上畫方折。郭徑2.5、郭寬0.1、穿邊長0.97、厚0.12厘米。

4. M180

位于發(fā)掘區(qū)中部偏北,封土F1之下,打破基巖。發(fā)掘前被部分擾亂,北部被破壞。填土為灰褐色粘土夾砂。方向103°(圖一二)。

(1)墓壙

殘存部分平面近長方形,口大底小,直壁微內(nèi)收,墓底較平整。墓口長250、寬70~120厘米,墓底長235、寬90~125厘米,殘深54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磚槨由鋪地磚、墻槨構成。鋪地磚砌筑方式為平鋪1層人字縫墓磚;墻槨為單磚平砌,殘存約17層。磚槨長217、寬75、殘深47厘米。墓磚皆為素面,單塊長29、寬13、厚3.5厘米。

未發(fā)現(xiàn)人骨朽痕。

(3)出土器物

M180未發(fā)現(xiàn)隨葬品。

5. M181

位于發(fā)掘區(qū)中部偏西,封土F1之下,打破基巖。發(fā)掘前被部分擾亂,填土為黃褐色粘土夾砂。方向100°(圖一三)。

(1)墓壙

平面近長方形,西寬東窄,四壁略內(nèi)收,口大底小,斜壁近底部內(nèi)收,橫剖面呈倒“凸”字形,墓底較平整,墓底有兩條東西向凹槽,疑為枕木槽。墓口長310、寬170~185厘米,墓底長280、寬105~120厘米,深155厘米。墓壙北、南、西三壁有基巖二層臺,構成“工”字形墓室,分別寬14.5、19、14厘米,高40厘米。凹槽長270、寬18~25、深5~10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棺槨結構已腐朽不存,從殘存灰痕推測應有一棺并一器物廂,位于墓底中部。棺平面呈長方形,長205、寬70、殘高17厘米。器物廂位于棺東側,平面呈長方形,長82、寬43厘米。

棺內(nèi)有人骨朽痕,直肢葬,頭向東,性別及年齡不詳。

(3)出土器物

器物廂內(nèi)南部出土原始青瓷壺2件,棺內(nèi)西北角出土銅鏡1件。

原始青瓷壺 2件。均為侈口,束頸,溜肩,鼓腹。頸下部飾凹弦紋兩周中夾有數(shù)道波浪紋,肩上飾凹弦紋數(shù)周;腹部旋出瓦棱紋。肩部有一對對稱橋形耳,壓在凹弦紋之上,應為紋飾形成后貼附,耳上飾葉脈紋?;野咨ィ谘貎?nèi)側、肩部、耳施青綠色釉,有淌釉和脫釉現(xiàn)象;內(nèi)底灑落青釉;未施釉處呈赭紅色。輪制,底部有灰色燒造痕,無使用痕跡。

M181:1,圓唇,矮圈足。肩上飾凹弦紋四周??趶?2.5、腹最大徑20.2、底徑11.4、壁厚0.6~0.8、底厚1.1、通高27.2、圈足高0.6厘米(圖一四,1;圖一五)。

M181:2,方唇,平底。肩上及上腹部各有三道凸弦紋。口徑12.2、腹最大徑20.8、底徑10.4、壁厚0.6~0.8、底厚1.0、通高27.1厘米(圖一四,2)。

四乳八鳥銅鏡 1件。

M181:3,圓鈕,圓形鈕座。鈕座向外伸出四組相間分布的短直線紋和弧線紋,與凸弦紋相接。外區(qū)兩圈短線紋和凸弦紋間為主紋,八鳥兩兩相對而立,以四枚乳釘相隔。素寬緣。直徑9、緣寬1.2、厚0.58厘米(圖一四,3)。

6. M182

位于發(fā)掘區(qū)中部偏西,封土F1之下,打破基巖。未擾亂,填土為黃褐色粘土夾砂。方向94°(圖一六;圖一七)。

(1)墓壙

平面近長方形,西寬東窄,口大底小,直壁微內(nèi)收,墓底西深東淺。墓口長325、寬160厘米,墓底長320、寬140~150厘米,深35~65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棺槨結構已腐朽不存,從殘存灰痕推測應有木葬具,一棺一槨,位于墓底中部。木槨長250、寬70、殘高59厘米,棺長200、寬60、殘高32厘米。葬具下有墊土。

棺內(nèi)有人骨朽痕,直肢葬。頭向東,性別及年齡不詳。

(3)出土器物

槨內(nèi)東北角出土原始青瓷壺4件,形制基本一致,均為侈口,尖圓唇,束頸,溜肩,鼓腹,平底。頸下部飾凹弦紋兩周中夾有數(shù)道波浪紋,肩部飾凹弦紋三周;腹部旋出瓦棱紋。肩有一對對稱橋形耳,壓在凹弦紋之上,應為紋飾形成后貼附,耳上飾葉脈紋?;野咨?,口沿內(nèi)側、肩部、耳施青綠色釉,有脫釉現(xiàn)象;內(nèi)底灑落青釉;未施釉處呈赭紅色。輪制,底部有灰色燒造痕,無使用痕跡。

M182:1,口徑9.2、腹最大徑13.2、底徑7.6、壁厚0.4~0.5、底厚0.9、通高19.2厘米(圖一八,1)。

M182:2,口徑9.8、腹最大徑13.9、底徑8.2、壁厚0.4~0.5、底厚0.8、通高19.5厘米(圖一八,2)。

M182:3,口徑9.5、腹最大徑14.1、底徑8、壁厚0.4~0.5、底厚0.9、通高19.5厘米(圖一八,3)。

M182:4,口徑9.5、腹最大徑14.2、底徑8.8、壁厚0.4~0.5、底厚1.2、通高18.9厘米(圖一八,4)。

7. M183

位于發(fā)掘區(qū)西部,封土F1邊緣,打破基巖。未擾亂,填土為黃褐色粘土夾粗砂。方向108°(圖一九)。

(1)墓壙

平面近長方形,西窄東寬,口大底小,斜壁內(nèi)收,墓底較平整。墓口長320、寬140~150厘米,墓底長270、寬95~100厘米,深160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棺槨結構已腐朽不存,從殘存灰痕推測應有一棺并一器物廂,位于墓底中部。棺平面呈長方形,長200、寬60、殘高13厘米。器物廂位于棺東側,平面呈長方形,長82、寬40厘米。

棺內(nèi)有人骨朽痕,直肢葬,頭向東,性別及年齡不詳。

(3)出土器物

器物廂內(nèi)北部出土隨葬陶壺1件。

M183:1,泥質(zhì)灰陶夾少量粗砂粒,盤口,圓唇,小平沿,束頸,溜肩,斜腹,平底,矮圈足。素面。肩部有一對對稱橋形耳,耳上飾葉脈紋。輪制,燒造火候較低??趶?0.8、腹最大徑22.1、底徑11.8、壁厚0.5~0.8、底厚0.8、圈足高0.5、通高28.8厘米(圖二〇)。

8. M184

位于發(fā)掘區(qū)西部偏北,封土F1之下,打破基巖。發(fā)掘前被部分擾亂,開口部分被破壞。填土為灰褐色粘土夾砂,土質(zhì)致密,較為堅硬。方向108°(圖二一)。

(1)墓壙

平面呈長方形,口大底小,直壁微內(nèi)收,墓底中部較深而四周較淺。墓口長250、寬115厘米,墓底長240、寬110厘米,墓葬殘深40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磚槨由鋪地磚、墻槨構成。鋪地磚共2層,砌筑方式為東西向順縫平鋪,每層計20排、3列;墻槨為單磚平砌,南北兩側為橫向平砌,單側共8列,每列殘存10~12層,東西兩側為縱向平砌,單側3列,每列殘存5~10層;磚槨底部有墊土找平。磚槨長221、寬87、殘存最高38厘米。墓磚皆為素面,單塊長29、寬13、厚3.5厘米。

未發(fā)現(xiàn)人骨朽痕。

(3)出土器物

未發(fā)現(xiàn)隨葬品。

9. M185

位于發(fā)掘區(qū)西北部,封土F1之下,打破基巖。未擾亂,填土為灰褐色粘土夾砂。方向90°(圖二二)。

(1)墓壙

平面呈“凸”字形,東壁凸出,口大底小,斜壁內(nèi)收。墓底不甚平整,東、西兩端各有一處喇叭口形凹坑。墓口長190、寬110~120厘米,墓底長120、寬70厘米,深45厘米。

未發(fā)現(xiàn)葬具及人骨朽痕。

(2)出土器物

墓葬中部出土隨葬陶罐1件、石質(zhì)飾件3件。

陶罐

M185:1,泥質(zhì)灰陶夾少量粗砂粒,口微侈,方唇,平沿,矮領,溜肩,鼓腹,圜底。下腹部局部飾豎向繩紋。輪制,燒造火候較低??趶?2.8、腹最大徑37.4、底徑13.4、壁厚0.8~1、底厚1.3、通高29.6厘米(圖二三,1)。

石飾件

M185:2-1、2、3,共3枚,形制一致,均為石質(zhì),表面呈白色,略呈半球形的連峰狀,平底。底徑2、高0.9厘米。推測為有機質(zhì)隨葬器物上的石制飾件(圖二三,2~4)。

10. M186

位于發(fā)掘區(qū)西北部,封土F1之下,南側打破M187。未擾亂,填土為黃褐色粘土夾粗砂。方向90°(圖二四;圖二五)。

(1)墓壙

平面呈長方形,口大底小,斜壁內(nèi)收,北壁近底處內(nèi)收形成轉折,墓底較平整。墓口長335、寬170厘米,墓底長315、寬115~120厘米,深60厘米。墓壙北壁有基巖二層臺,呈北低南高二層臺階,寬30~34、高28~36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棺槨結構已腐朽不存,從殘存灰痕推測應有一棺并一器物廂,位于墓底中部。棺平面呈長方形,長200、寬50、殘高14厘米。器物廂位于棺東側,平面呈長方形,長68、寬42厘米。

棺內(nèi)未見人骨朽痕。

(3)出土器物

器物廂內(nèi)出土隨葬釉陶壺2件和銅器殘塊。

釉陶壺 2件。形制一致,均為侈口,尖唇,束頸,溜肩,鼓腹,平底。頸下、肩部共有三周凹弦紋。紅色夾砂陶胎,口沿內(nèi)側、肩部施青綠色釉,有脫釉現(xiàn)象;未施釉處呈紅褐色。輪制,無使用痕。

M186:1,口徑11.2、腹最大徑18.1、底徑9.4、壁厚0.6~0.8、底厚1、通高24.8厘米(圖二六,1)。

M186:2,口徑10.2、腹最大徑17.8、底徑9.2、壁厚0.6~0.8、底厚0.7、通高24.4厘米(圖二六,2)。

銅器殘件 1件。

M186:3,銹蝕嚴重,形制不明。

11. M187

位于發(fā)掘區(qū)西北部,封土F1之下,北側被M186打破。未擾亂,填土為黃褐色粘土夾粗砂。方向93°(圖二七;圖二八)。

(1)墓壙

平面近長方形,西寬東窄,口大底小,斜壁內(nèi)收,近底處內(nèi)收形成轉折,剖面呈倒“凸”字形,墓底較平整。墓口長380~390、南北殘寬195~210厘米,墓底長300、南北殘寬105~135厘米,深140厘米。墓壙北、南、西三壁有基巖二層臺,構成“工”字形墓室,分別寬6~24、12~30、32~40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棺槨結構已腐朽不存,從殘存灰痕推測應有一棺一槨并一器物廂,位于墓底中部。木槨長225、寬80、殘高21厘米,棺長215、寬55、殘高15厘米。器物廂位于棺東側,平面呈長方形,長87、寬38厘米。

棺內(nèi)未見人骨朽痕。

(3)出土器物

器物廂內(nèi)出土隨葬原始青瓷壺2件,均為侈口,束頸,溜肩,鼓腹。頸下部飾凹弦紋和波浪紋,肩上及上腹部各有凹弦紋兩周;腹部旋出瓦棱紋。肩部有一對對稱橋形耳,壓在凹弦紋之上,應為紋飾形成后貼附,耳上飾葉脈紋。灰白色胎,口沿內(nèi)側、肩部、耳施青綠色釉,有淌釉和脫釉現(xiàn)象;內(nèi)底灑落青釉;未施釉處呈赭紅色。輪制,底部有灰色燒造痕,無使用痕跡。

M187:1,圓唇,平底略內(nèi)凹。唇下飾一周凹弦紋,頸下部飾凹弦紋兩周中夾有數(shù)道波浪紋??趶?3.4、腹最大徑20.8、底徑11.5、壁厚0.7~0.8、底厚1.4、通高26.8厘米(圖二九,1)。

M187:2,方唇,矮圈足。頸下部飾凹弦紋一周,下有數(shù)道波浪紋;耳上方貼附“S”紋。口徑9.8、腹最大徑16.9、底徑10.4、壁厚0.6~0.7、底厚0.7、通高22.5、圈足高0.4厘米(圖二九,2)。

12. M188

位于發(fā)掘區(qū)北部,封土F1之下,打破基巖。發(fā)掘前被部分擾亂,填土為黃褐色粘土夾砂。方向97°(圖三〇)。

(1)墓壙

平面呈長方形,西寬東窄,口大底小,斜壁內(nèi)收,近底處內(nèi)收形成轉折,剖面呈倒“凸”字形,墓底中部深而四周淺。墓口長370、寬200厘米,墓底長290~300、寬110~140厘米,深100厘米。墓壙北、南、西三壁有基巖二層臺,構成“工”字形墓室,分別寬6~24、12~30、32~40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棺槨結構已腐朽不存,從殘存灰痕推測應有一棺并一器物廂,位于墓底中部。棺平面呈長方形,長210、寬70、殘高21厘米。器物廂位于棺東側,平面呈長方形,長85、寬40厘米。

棺內(nèi)有人骨朽痕,直肢葬,頭向東,性別及年齡不詳。

(3)出土器物

器物廂內(nèi)出土隨葬原始青瓷壺、原始青瓷瓿各1件;棺內(nèi)東部正中出土漆器殘件。

原始青瓷壺 1件。

M188:1,原始青瓷,侈口,方唇,束頸,溜肩,鼓腹,平底,矮圈足。頸下部飾凹弦紋一周,下有數(shù)道波浪紋,肩上飾凹弦紋六周;腹部有淺瓦棱紋。肩部有一對對稱橋形耳,壓在凹弦紋之上,應為紋飾形成后貼附,耳上飾葉脈紋,上方貼附云紋,耳下部有環(huán)。灰褐色胎,口沿內(nèi)側、肩部、耳施青灰色釉,有淌釉和脫釉現(xiàn)象;內(nèi)底灑落青灰色釉;未施釉處呈赭紅色。輪制,底部有灰色燒造痕,無使用痕跡??趶?4.4、腹最大徑24.9、底徑11.4、壁厚0.8~0.9、底厚1.1、通高33、圈足高0.5厘米(圖三一,1)。

原始青瓷瓿 1件。

M188:2,原始青瓷,斂口,尖圓唇,矮頸,鼓肩,鼓腹,平底。肩上有三組九周凸弦紋,腹部旋出瓦棱紋。肩部有一對對稱獸首狀鋪首,壓在凸弦紋之上,應為紋飾形成后貼附,上方貼附“S”紋。黃白色胎,唇、口、頸、肩部及鋪首上施青綠色釉,內(nèi)底灑落青釉;未施釉處呈赭紅色,局部顏色脫落。輪制,表面有瘤狀凸起,底部有灰色燒造痕,無使用痕跡。口徑8.1、腹最大徑24.6、底徑12.3、壁厚0.8、底最厚處1.1、通高24.3厘米(圖三一,2;圖三二)。

漆器殘件 1件。

M188:3,腐朽嚴重,無法分辨形制。

13. M189

位于發(fā)掘區(qū)北部,封土F1之下,打破基巖。發(fā)掘前被部分擾亂,填土為灰褐色粘土夾砂。方向95°(圖三三)。

(1)墓壙

平面呈長方形,口大底小,斜壁內(nèi)收,近底處內(nèi)收形成轉折,剖面呈倒“凸”字形,墓底較平整。墓口長350、寬155厘米,墓底長300、寬115厘米,深110厘米。墓壙四壁有基巖二層臺,北、東、南、西二層臺分別寬16、14、16、14,高75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棺槨結構已腐朽不存,從殘存灰痕推測應有一棺并一器物廂,位于墓底中部。棺平面呈長方形,長195、寬60、殘高18厘米。器物廂位于棺東側,平面呈長方形,長85、寬40厘米。

棺內(nèi)未見人骨朽痕。

(3)出土器物

器物廂內(nèi)出土隨葬陶壺2件,形制一致,均為泥質(zhì)灰陶夾少量粗砂粒,侈口,圓唇,高領,束頸,溜肩,鼓腹,平底。素面。輪制,燒造火候較低。

M189:1,平底??趶?4.6、腹最大徑24.8、底徑16.6、壁厚0.6~0.8、底厚0.7、通高25.2厘米(圖三四,1)。

M189:2,平底略內(nèi)凹??趶?4.7、腹最大徑23.4、底徑15.6、壁厚0.6~0.8、底厚0.6、通高24.1厘米(圖三四,2)。

14. M190

位于發(fā)掘區(qū)北部,封土F1之下,打破基巖。未擾亂,填土為灰褐色粗砂土。方向92°(圖三五)。

(1)墓壙

平面近長方形,北壁、南壁及東壁內(nèi)收,口大底小,斜壁內(nèi)收,墓底較平整。墓口長335、寬150厘米,墓底長285、寬130厘米,深90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棺槨結構及人骨已腐朽不存,從殘存灰痕推測應有一棺并一器物廂,位于墓底中部。棺平面呈長方形,長205、寬55、殘高17厘米。器物廂位于棺東側,平面呈長方形,長85、寬30厘米。

棺內(nèi)未見人骨朽痕。

(3)出土器物

器物廂內(nèi)南部出土隨葬陶壺1件。

M190:1,泥質(zhì)灰陶夾少量粗砂粒,侈口,圓唇,高領,束頸,溜肩,鼓腹,平底。下腹部飾繩紋一周。輪制,燒造火候較低??趶?2.8、腹最大徑21.8、底徑15.1、壁厚0.6~0.8、底厚1、通高25.9厘米(圖三六)。

(二)封土2(F2)及墓葬

F2位于發(fā)掘區(qū)南部。早年破壞嚴重,僅存極少封土結構,原形制已無法判斷。現(xiàn)存部分呈西南-東北向,殘長15、殘寬10米??膳袛酁榉馔料碌哪乖峁?座,為M173、M174、M175、M176。

1. M173

位于發(fā)掘區(qū)南部,封土F2之下,打破基巖。未被擾亂,填土為灰黑色粘土夾砂。方向90°(圖三七)。

(1)墓壙

平面呈長方形,口大底小,斜壁內(nèi)收,墓壁不規(guī)整,墓底較平整。墓口長330、寬170厘米,墓底長270、寬100厘米,深115厘米。墓壙四角各有一處向外突出凹槽,疑為安放葬具卡槽;南、北兩壁有基巖二層臺,分別寬約23、13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棺槨結構已腐朽不存,從殘存灰痕推測應有一棺并一器物廂,位于墓底中部。棺平面呈長方形,長200、寬55、殘高6厘米。器物廂位于棺東側,平面呈長方形,長100、寬50厘米。

棺內(nèi)未發(fā)現(xiàn)人骨朽痕。

(3)出土器物

器物廂內(nèi)中部出土隨葬陶壺2件。形制一致,均為泥質(zhì)灰陶夾少量粗砂粒,侈口,方唇,束頸,溜肩,鼓腹,平底。腹最大徑處飾繩紋一周。輪制,燒造火候較低。

M173:1,口徑15.4、腹最大徑22.5、底徑10.3、壁厚0.7~0.8、底厚0.8、通高32.4厘米(圖三八,1;圖三九)。

M173:2,口徑15、腹最大徑23.5、底徑9.6、壁厚0.7~0.8、底厚1.3、通高33.1厘米(圖三八,2)。

2.M174

位于發(fā)掘區(qū)南部,封土F2之下,打破基巖。未被擾亂,填土為黃褐色粘土夾砂。方向101°(圖四〇)。

(1)墓壙

平面呈“凸”字形,東壁中部向外凸出一處壁龕??诖蟮仔?,斜壁內(nèi)收,墓底較平整。墓口長230、寬120厘米,墓底長220、寬110厘米,深40厘米。壁龕長74、寬26、深16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棺槨結構已腐朽不存,從殘存灰痕推測應有木棺,位于墓底中部。其平面呈長方形,長200、寬60、殘高10厘米。

棺內(nèi)有人骨朽痕,直肢葬,頭向東,性別及年齡不詳。

(3)出土器物

壁龕出土陶壺1件。

M174:1,泥質(zhì)灰陶夾少量粗砂粒,侈口,圓唇,高領,束頸,溜肩,鼓腹,平底。腹部旋出瓦楞紋。輪制,燒造火候較低??趶?2.8、腹最大徑24.4、底徑16.8、壁厚0.6~0.9、底厚1、通高25.3厘米(圖四一)。

3.M175

位于發(fā)掘區(qū)南部,封土F2之下,打破基巖。未被擾亂,填土為黃褐色粘土夾砂。方向92°(圖四二)。

(1)墓壙

平面近長方形,西壁略內(nèi)凹,口大底小,直壁內(nèi)收,西壁近底部內(nèi)收,墓底平整。墓口長345、寬175厘米,墓底長310、寬120厘米,深50~60厘米。墓壙北、南、西三壁有基巖二層臺,分別寬16~22、26~31、15~20厘米,高25~50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棺槨結構已腐朽不存,從殘存灰痕推測應有一棺一槨并一器物廂,位于墓底中部。槨長261、寬97、殘高31厘米;棺平面呈長方形,長205、寬56、殘高5厘米。器物廂位于棺東側,平面呈長方形,長90、寬40厘米。

棺內(nèi)未發(fā)現(xiàn)人骨朽痕。

(3)出土器物

器物廂內(nèi)南部出土隨葬釉陶壺2件,形制一致,均為侈口,尖唇,束頸,溜肩,鼓腹。頸下、肩部有數(shù)周凹弦紋。紅色夾砂陶胎,口沿內(nèi)側、肩部施青綠色釉,部分已脫落;未施釉處呈紅褐色。輪制,無使用痕。

M175:1,平底,頸下、肩部共有三周凹弦紋??趶?1.8、腹最大徑17.8、底徑9.5、壁厚0.6~0.8、底厚0.7、通高23.8厘米(圖四三,1)。

M175:2,平底略內(nèi)凹,頸下、肩部共有兩周凹弦紋??趶?.3、腹最大徑15.2、底徑8.9、壁厚0.5~0.7、底厚0.6、通高18.5厘米(圖四三,2)。

4. M176

位于發(fā)掘區(qū)南部,封土F2之下,打破基巖。未被擾亂,填土為灰褐色粘土夾砂,土質(zhì)致密,較硬。方向95°(圖四四)。

(1)墓壙

平面略呈梯形,西寬東窄,口大底小,直壁微內(nèi)收,墓底較平整。墓口長360、寬150~160厘米,墓底長355、寬150厘米,深50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棺槨結構已腐朽不存,從殘存灰痕推測應有一棺并一器物廂,位于墓底中部。棺平面呈長方形,長161、寬46、殘高10厘米。器物廂位于棺東側,長65、寬34厘米。

棺內(nèi)未發(fā)現(xiàn)人骨朽痕。

(3)出土器物

器物廂內(nèi)北部出土隨葬陶壺2件,形制一致,均為泥質(zhì)灰陶夾少量粗砂粒,侈口,方唇,高領,束頸,溜肩,鼓腹。腹部飾繩紋數(shù)周。輪制,燒造火候較低。

M176:1,平底略內(nèi)凹,腹部飾繩紋兩周??趶?4.5、腹最大徑21.2、底徑12.8、壁厚0.6~0.8、底厚0.8、通高22.1厘米(圖四五,1)。

M176:2,平底,腹部飾繩紋三周。口徑14.8、腹最大徑21.2、底徑10.8、壁厚0.6~0.8、底厚0.7、通高23.3厘米(圖四五,2)。

(三)其他墓葬

部分墓葬未發(fā)現(xiàn)有相對應的封土結構,或與早年破壞有關。

1. M170

位于發(fā)掘區(qū)南部,打破基巖。未被擾亂,填土為黃褐色粘土夾砂。方向100°(圖四六)。

(1)墓壙

平面呈長方形,口大底小,斜壁內(nèi)收,墓底較平整。墓口長320、寬140~160厘米,墓底長250、寬90厘米,深165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棺槨結構已腐朽不存,從殘存灰痕推測應有木棺,位于墓底中部。棺平面呈長方形,長210、寬60厘米,棺底殘存有一層厚約2~3厘米的黑色膏泥。

棺內(nèi)有人骨朽痕,直肢葬,頭向東,性別及年齡不詳。

(3)出土器物

M170未發(fā)現(xiàn)隨葬品。

2. M171

位于發(fā)掘區(qū)南部,打破基巖。墓口略被擾亂,填土為黃褐色粘土夾砂。方向95°(圖四七)。

(1)墓壙

平面呈長方形,口大底小,直壁近底部內(nèi)收,剖面呈倒 “凸”字形,墓底較平整。墓口長340、寬170厘米,墓底長310、寬130厘米,深170厘米。墓壙東、南、西三壁有基巖二層臺,分別寬27、21、36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棺槨結構已腐朽不存,從殘存灰痕推測應有一棺一槨并一器物廂,位于墓底中部。木槨東西殘長215、寬100、殘深24厘米,棺長210、寬70、殘深20厘米,器物廂位于棺東側,平面呈長方形,長90、寬45、殘深24厘米。

棺內(nèi)有人骨朽痕,直肢葬,頭向東,性別及年齡不詳。

(3)出土器物

器物廂北部出土釉陶壺1件;棺內(nèi)北側偏東處出土“五銖”銅錢若干,大多朽爛嚴重。

釉陶壺 1件。

M171:1,侈口,圓唇,束頸,溜肩,鼓腹,平底。頸下部、肩部各有一周凹弦紋。紅色夾砂陶胎,口沿內(nèi)側、肩部施青綠色釉,大部分已脫落;未施釉處呈紅褐色。輪制,無使用痕??趶?0.8、腹最大徑16.2、底徑9.8、壁厚0.6~0.9、底厚1.0、通高21.4厘米(圖四八)。

“五銖”銅錢,出土若干,大多朽爛嚴重。

M171:2,保存相對完整者14枚。“五銖”二字排列整齊,字文端正清晰,肉面平滑,錢郭寬厚而齊整,“五”字兩豎彎曲相交,兩橫出頭;“銖”字金旁字首作三角形而尖銳,朱字上畫方折,下畫略圓。郭徑2.6、郭寬0.1、穿邊長0.96、厚0.16厘米(圖四九)。

3. M172

位于發(fā)掘區(qū)南部,打破基巖。未被擾亂,填土為灰黑色粘土夾砂,方向92°(圖五〇)。

(1)墓壙

平面呈長方形,口大底小,斜壁內(nèi)收,墓底較平整。墓口長320、寬144厘米,墓底長300、寬110厘米,深160厘米。墓壙南、北兩壁有基巖二層臺,寬約23厘米。

(2)棺槨結構及葬式

棺槨結構已腐朽不存,從殘存灰痕推測應有一棺并一器物廂,位于墓底中部。棺平面呈長方形,長192、寬63、殘高15厘米。器物廂位于棺東側,平面呈長方形,長76、寬38厘米。

棺內(nèi)未發(fā)現(xiàn)人骨朽痕。

(3)出土器物

器物廂內(nèi)北部出土隨葬陶壺2件,形制相同,均為泥質(zhì)灰陶夾少量粗砂粒,侈口,方唇,高領,束頸,溜肩,鼓腹,平底略內(nèi)凹。素面。輪制,燒造火候較低。

M172:1,口徑12.5、腹最大徑21.8、底徑12.2、壁厚0.6~0.8、底厚1.7、通高24.3厘米(圖五一,1;圖五二)。

M172:2,口徑13.4、腹最大徑22.3、底徑12.2、壁厚0.6~0.8、底厚1.7、通高24.5厘米(圖五一,2)。

4. M191

位于發(fā)掘區(qū)中部偏南,打破基巖。發(fā)掘前擾亂嚴重,填土為灰褐色粘土。方向99°(圖五三)。

平面呈梯形,西窄東寬,口大底小,斜壁微內(nèi)收,底部不甚平整,東南角有一長方形凹槽。墓口長130、寬52~62厘米,墓底長125、寬50~60厘米,深16~32厘米;凹槽長54、寬16、深24厘米。

未發(fā)現(xiàn)葬具及人骨朽痕、隨葬品。

三、年代與性質(zhì)

(一)出土的陶器、原始青瓷器

陶器共出土25件,其中M177:1~6、M179:3等7件,破損嚴重,無法修復;原始青瓷器出土10件。

1.陶罐

共1件。

直口,平沿,小平底。1件,M185:1。

2.陶壺

共17件。均為平底,根據(jù)器物口部、頸部特征可分為4型。

A型,侈口,粗短頸。9件,有M172:1、M172:2、M174:1、M176:1、M176:2、M179:4、M189:1、M189:2、M190:1。

B型,侈口,細短頸。5件,有M171:1、M175:1、M175:2、M186:1、M186:2。

C型,侈口,細長頸。2件,有M173:1、M173:2。

D型,盤口,短頸。共1件,M183:1。

3.原始青瓷壺

共出土9件。根據(jù)有無圈足,可分兩型。

A型,無圈足。6件,有M181:2、M182 :1、M182 :2、M182 :3、M182 :4、M187 :1。

B型,矮圈足。3件,有M181:1、M187 :2、M188 :1。

(二)年代

從墓葬形制來看,土坑墓(巖坑墓)盛行于整個西漢時期,終于東漢。山東地區(qū)磚槨墓出現(xiàn)于西漢中期,并迅速發(fā)展起來。因此,M177、M180、M184等帶磚槨的墓葬年代應不會早于西漢中期。

出土器物中,陶罐M185:1與青州市戴家樓M23:1、黃島丁家皂戶F3M2:1等器物形制近乎一致,年代在西漢中晚期。

本次發(fā)掘出土的A型陶壺,與膠州大鬧埠M5:10,日照海曲M217:18,濰坊后埠下M55出土陶器,青島城陽后桃林M10:3、M12:1,黃島唐家瑩M1:1,黃島丁家皂戶F1M1:1、2,F(xiàn)2M3:2,微山縣微山島漢代墓葬M47:2等形制相近,年代為西漢晚期;5件B型陶壺,均為釉陶,泥質(zhì)紅陶胎,器表著釉且易脫落,燒造火候較低,形制接近于膠州市趙家莊F1M3:1,年代已經(jīng)入新莽至東漢初。

M173出土的2件C型陶壺形制較特別,在青島及周邊區(qū)域較少見。與M173在同一封土下的M174、M175、M176為西漢中晚期,C型陶壺年代應與此相當。

D型陶壺與六合李崗漢墓M1:2灰陶壺,及邗江寶女墩M104:59 、60,龍游東華山87龍東M2:2等硬陶盤口壺形制一致,其年代下限或已到新莽時期。

A型原始青瓷壺與安丘出土原始青瓷壺(原報告稱為綠釉陶壺),棲霞市觀里漢墓M1:6,東海縣尹灣漢墓群M4:3,土山屯M148:3、5,新沂亂墩漢墓群Ⅰ號墩M5:4等;B型原始青瓷壺與黃島唐家瑩M1:2,土山屯M8:3、M147:1、3,微山縣西漢畫像石墓M18:2、4,泗陽賈家墩一號墓M1:50,出土同類器形制一致,年代均在西漢中期到西漢晚期。

原始青瓷瓿,與泗陽賈家墩一號墓M1:51,新沂市亂墩漢墓群Ⅰ號墩M5:1、2、5,青島市黃島區(qū)安子溝漢代墓地M4:18形制相近,年代在西漢中晚期。

出土的連弧紋銘文銅鏡M179:1與四乳八鳥紋銅鏡M181:3,皆為西漢中晚期流行器物;M171、M179出土五銖錢,“五”字中間相交兩筆彎曲較甚,應屬于西漢晚期。

綜上所述,王家樓北墓地墓葬的主要埋葬年代應在西漢中晚期,下限或延續(xù)到新莽時期。

(三)性質(zhì)

本次發(fā)掘的墓葬,規(guī)格普遍不高,未發(fā)現(xiàn)高等級隨葬品,亦未出土表明墓主人身份的文字材料。從墓葬形制來看,M177長4.1、寬2.9米,有磚槨、木槨和器物廂,規(guī)格相對較高;其余21座墓葬,有19座墓壙長度在2.3~3.9米,棺槨結構有一棺一槨、無槨單棺、無槨無棺等,均為小型墓。M185平面尺寸較小,底部東、西兩端各有一處喇叭口形凹坑,且出土器物位于墓底中部,沒有存放死者的空間,也未發(fā)現(xiàn)葬具及人骨朽痕,或為一處隨葬或祭祀坑。M191深度較小,底部東南角有一處長方形凹槽,未發(fā)現(xiàn)隨葬品,也未發(fā)現(xiàn)葬具及人骨朽痕,其性質(zhì)有待進一步研究。

M177發(fā)掘前已被盜,陶器組合為6灰陶罐(破碎嚴重,均無法修復);19座小型墓的陶器(原始青瓷器)組合,有1陶罐、1陶壺、2陶罐、2陶壺、2原始青瓷壺、1原始青瓷壺并1原始青瓷瓿、4原始青瓷壺等形式。

M177為兩棺重槨,墓主在西漢時期為地方官僚或豪強地主;19座小型墓中,一棺一槨類墓葬為一般富戶或低級官吏;墓坑狹窄、葬具簡單者或為一般平民階層。

M177應為同穴合葬墓;M171與M172、M175與M176、M179與M180、M181與M182、M186與M187、M188與M189為6組并穴合葬墓。初步判斷,同一封土下的墓葬,應屬于同一家族,或是有較近的親緣關系。

兩處封土早年破壞嚴重。從現(xiàn)有情況看,封土F1尺寸明顯要大于F2,F(xiàn)1下的墓葬形制、隨葬品種類也明顯優(yōu)于F2,應存在等級差別。

四、結 語

封土F1、F2及所屬墓葬,應為墩式封土墓,這種葬制廣泛分布于魯東南沿海地區(qū),在青島市的膠州趙家莊、盛家莊,黃島殷家莊、安子溝、河頭、丁家皂戶、土山屯,日照海曲、西樓,沂南宋家哨、宋家官莊、侯家宅、董家?guī)X等地均有發(fā)現(xiàn),顯示了這一地區(qū)存在類似的喪葬習俗。在江蘇蘇州、宿遷、常州、淮安、徐州,浙江湖州、杭州、嘉興,安徽六安、宣城,甚至湖南常德等地也有相同遺跡。

魯東南土坑墓,多有木槨,并多帶有邊廂或頭(足)廂,少見或基本不見二層臺、壁龕;魯北地區(qū)的土坑墓,極少見到木槨,盛行二層臺、壁龕。據(jù)鄭同修、楊愛國二位先生研究,“前者似是受到楚故地文化影響的結果,而后者,則主要是繼承了魯北地區(qū)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在此次發(fā)掘的22座墓葬中,基巖二層臺、壁龕、木槨、頭(足)廂、磚槨,甚至是磚木混合槨等墓葬結構均有發(fā)現(xiàn),應是基于漢代大一統(tǒng)的歷史背景,當?shù)厝嗽谘永m(xù)楚故地喪葬習俗基礎上,吸收如魯西北、魯東南等周邊地區(qū)文化因素演變而來,是不同地區(qū)文化交流、融合的結果。

經(jīng)初步研究,王家樓北墓地年代與鄰近的土山屯墓群、安子溝墓群、王家樓墓群出土器物年代基本一致,文化面貌相同,應為同一大片墓葬區(qū);墓葬以北2公里為祝家莊遺址,發(fā)掘出土了“千秋萬歲”瓦當、帶花紋鋪地磚、石柱礎、陶水管等建筑構件,應存在大型漢代建筑基址。上述各墓群年代與之一致,空間距離接近。該區(qū)域在西漢屬瑯琊郡管轄,位于相對獨立的、背山面海的簸箕形山前地帶,為同一片規(guī)模宏大的漢代遺址群。

附記:

項目負責人:彭峪

參加發(fā)掘人員: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于超、杜義新、錢程等,青島市黃島區(qū)博物館翁建紅、李祖敏、覃小斐等,以及韓尊成、韓祥利、石大瑋。

器物修復:杜義新、韓尊成、石大瑋、韓祥利

攝影:錢程、韓祥利、石大瑋

拓片:覃小斐、錢程

繪圖:錢程、覃小斐、于超

電子資料整理:錢程、付勝龍、于超

執(zhí)筆:于超、付勝龍、李祖敏、錢程、杜義新、彭峪

鄭同修、楊愛國:《山東漢代墓葬形制初論》,《華夏考古》1996年第4期,第87頁。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青州市戴家樓戰(zhàn)國西漢墓》,《考古》1995年第12期,第1078頁。

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黃島區(qū)丁家皂戶漢墓發(fā)掘簡報》,《青島考古(二)》,科學出版社,2015年,第132頁。

鄭同修、楊愛國:《山東漢代墓葬出土陶器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2003年第3期,第326頁。

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膠州大鬧埠漢墓發(fā)掘報告》,《青島考古(一)》,科學出版社,2011年,第118頁。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日照市海曲2號墩式封土墓》,《考古》2014年第1期,第53頁。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濰坊后埠下墓地發(fā)掘報告》,《山東省配合高速公路考古報告集(1997)》,科學出版社,2000年。

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城陽后桃林漢墓發(fā)掘報告》,《青島考古(一)》,科學出版社,2011年,第51頁。

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黃島唐家瑩遺址發(fā)掘報告》,《青島考古(一)》,科學出版社,2011年,第1頁。

同[3]。

微山縣文物管理所:《山東微山縣微山島漢代墓葬》,《考古》2009年第10期,第21頁。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東沿海漢代墩式封土墓考古報告集》,文物出版社,2020年,第15頁。

南京市博物館、南京市六合區(qū)文化局:《南京六合李崗漢墓(M1)發(fā)掘簡報》,《文物》2013年第11期,第16頁。

揚州博物館、邗江縣圖書館:《江蘇邗江縣楊壽鄉(xiāng)寶女墩新莽墓》,《文物》1991年第10期,第39頁。

朱土生:《浙江龍游縣東華山漢墓》,《考古》1993年第4期,第330頁。

賈德民、王秀德:《山東安丘縣出土一批西漢器物》,《考古》1995年第2期,第186頁。

棲霞市牟氏莊園管理處:《山東棲霞市觀里漢墓清理簡報》,《華夏考古》2011年第4期,第25頁。

連云港市博物館:《江蘇東??h尹灣漢墓群發(fā)掘簡報》,《文物》1996年第8期,第4頁。

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黃島區(qū)博物館:《山東青島土山屯墓群四號封土與墓葬的發(fā)掘》,《考古學報》2019年第3期,第436頁。

新沂市博物館:《江蘇新沂市亂墩漢墓群I號墩發(fā)掘簡報》,《東南文化》2003年第3期,第43頁。

同[9]。

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黃島區(qū)博物館:《山東青島市土山屯墓地的兩座漢墓》,《考古》2017年第10期,第32頁。

同[9]。

微山縣文物管理所:《山東微山縣西漢畫像石墓》,《文物》2000年第10期,第61頁。

淮陰市博物館:《泗陽賈家墩一號墓清理報告》,《東南文化》1988年第1期,第59頁。

同[25]。

同[20]。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東沿海漢代墩式封土墓考古報告集》,文物出版社,2020年,第174頁。

孔祥星、劉一曼:《中國古代銅鏡》,文物出版社,1984年。

同[1]。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東沿海漢代墩式封土墓考古報告集》,文物出版社,2020年,第3頁。

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膠州盛家莊漢墓發(fā)掘報告》,《青島考古(一)》,科學出版社,2011年,第84頁。

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膠南殷家莊漢墓發(fā)掘報告》,《青島考古(一)》,科學出版社,2011年,第41頁。

同[3]。

資料待發(fā)表。

同[6]。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東沿海漢代墩式封土墓考古報告集》,文物出版社,2020年,第311頁。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東沿海漢代墩式封土墓考古報告集》,文物出版社,2020年,第210~310頁。

閆桂林:《漢代土墩墓初步研究》,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同[1]。

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黃島區(qū)博物館:《山東青島市土山屯墓地的兩座漢墓》,《考古》2017年第10期,第58頁。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黃島區(qū)博物館:《山東青島土山屯墓群四號封土與墓葬的發(fā)掘》,《考古學報》2019年第3期,第436頁。

資料待發(fā)表。

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黃島區(qū)博物館:《黃島區(qū)祝家莊遺址發(fā)掘簡報》,《青島考古(二)》,科學出版社,2015年,第130頁。

王家樓北墓地墓葬登記表

猜你喜歡
漢代墓地青島市
大象墓地
無天于上2035 第4話 新任務
2019青島市科創(chuàng)板發(fā)展現(xiàn)狀
尋找大象墓地
關于青島市地下城市空間開發(fā)的思考
漢代嶺南的貢納情況述略
青島市市立醫(yī)院(集團)
漢代造型藝術與當代中國畫發(fā)展問題研究
敦煌漢簡字體特點研究
論漢代女樂繁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