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婀娜 潘智丹
[摘要] 政治類外宣文本的外譯過程中,準確性和敏銳的政治敏感度是外譯工作中最為重要的要素。文化要素在中國政治話語的海外傳播中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本文基于德國學者Heinrichs的四步文化翻譯程序,并依據“熟語”的分類標準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德譯本中的“熟語”翻譯策略進行了評析,最終提出應當基于政治話語的認知規(guī)律建構我國文化“走出去”的外宣策略。
[關鍵詞] 政治外宣;“熟語”;翻譯策略
[中圖分類號] H059[文獻標識碼] A[文獻編號] 1002-2643(2023)01-0125-09
A Study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Political Texts in Foreign Publicity: A Case on the German Translation of Idioms in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WANG Enuo1 PAN Zhidan2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1418)
Abstract: In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texts in foreign publicity, accuracy and sharp political sensitivit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Cultural elements are of strategic significance in the overseas spread of Chinese political discourse. Based on the four-step cultural translation procedure of the German scholar Heinrich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idioms, this paper evaluates and analyz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idioms in the German translation of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Finally,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going out” of Chinese culture should b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cognitive pattern of political discourse.
Key words: political foreign publicity; idiom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引言
作為代表性的政治類外宣文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系統(tǒng)地回答了中國改革發(fā)展中的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極大地提升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深刻地展現(xiàn)了我國新一代領導集體的治國策略,也為國際社會更好地了解當代中國提供了一個重要視角。目前國內政治類外宣文本的外譯研究大多聚焦于英美國家,但外譯語種所在對象國的文化特殊性是否會導致外譯本中的文化翻譯呈現(xiàn)出不同的翻譯策略值得關注。本文將依據文化翻譯策略理論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二、三卷)德文版中的“熟語”的翻譯策略進行探究和評析。從文化視角來研究政治類德譯本中“熟語”的翻譯策略,可以進一步豐富翻譯學理論的內涵,也是翻譯學理論建設不可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本文主要圍繞兩個方面展開:一方面,基于德語國家文化翻譯理論進行中國政治類外宣文本中的文化翻譯策略分析;另一方面,提出符合政治話語認知規(guī)律的、以熟語為代表的中國文化走出去策略。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就外宣文本對外傳播中出現(xiàn)的文化內涵是否對等的翻譯現(xiàn)象和問題進行了反思,以期傳播受眾能明確地認識到中國在世界問題上的觀點,使中國對外話語體系得以完善至臻。
2.文化翻譯策略是交互式的實踐
文化翻譯,在西方的研究中經常與民族學、社會學的概念形成一個跨學科的結合。其中,來自文化學和翻譯學的“文化翻譯”這一概念成為了核心概念,被定義為一種交互式的實踐(Castro,2020)。一方面,文化可以被定義為一種關于“他者”的話語(Hall,1994:201),例如,它可以有助于民族認同的構建。這種觀點對應于其他文化的民族學表征,在這里被理解為一種民族學翻譯。另一方面,文化可以被理解為一個積極追求的過程,闡釋的過程,正如同人們在行動層面上如何接受式地“體驗(遭受)”的過程(Fuchs,1997:315)。在這兩種文化概念中,表現(xiàn)與實踐之間的張力是顯而易見的。這種張力是翻譯的一個特點,它被視為一種產品,即作為一種表現(xiàn)形式,但同時又被視為一種“行動”,即“作為一種社會實踐[……],即務實的,而非僅僅作為一種語義領域的過程”(同上)。翻譯的自相矛盾的特點在這里也同樣清楚地表現(xiàn)出來,因為一方面它是一種語言交流的手段;另一方面,它還是“感知、保存、投射和禁止差異的手段”(Tymoczko,1999:17)。翻譯是用一種文化來代表另一種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
德國學者Heinrichs的文化翻譯程序對于“熟語”的翻譯頗具可操作性。以熟語翻譯研究為例,可分為如下四個步驟:第一步,識別熟語;第二步,查明熟語的字義和實義;第三步,識別熟語中的文化信息;第四步,撰述熟語中的文化信息(Heinrichs,1998)?;诖耍鼭h毅(2012:140-141)還提出了第一類文化信息和第二類文化信息的概念:第一類文化信息(文信1)是指熟語的這種與其穩(wěn)定外形相關的信息。一般來講,熟語的字義和實義之間是一種比喻或者借代的關系;具體可分為整體或部分的比喻或借代關系;第二類文化信息(文信2)是指,與熟語外形無干、而與其意義相關的信息。熟語的整體或者熟語的一部分字義與轉義之間的比喻或者借代關系是A類范疇。熟語字義中所蘊含的本民族所特有的傳承性事物則屬于熟語B類子范疇,這類事物通常具有相應的象征意義。就其邏輯而言,每一個熟語中都會包含文信1,因為熟語都有穩(wěn)定的外形。但是只有當熟語的字義和實義之間存在關聯(lián)時,才會存在文信2,其中文信2A一定存在,文信2B則不一定。使用“文化信息”概念來取代常見的“文化要素”“文化因子”等概念,是因為“要素”“因子”等概念有“最基本組成部分”(Duden,1999:1009)的意思。對于熟語中文化信息、尤其是文信2的析出,要依賴于譯者自身的源語、源語文化的知識積累,如果這一積累不足的話,自查工作或者通過咨詢學識深厚者描述構成熟語的比喻或借代關系的文信2,雖然對理解熟語的意義(本義、隱義)很重要,但是它并非為文本所直接顯發(fā)的對象,而是作者預設讀者應當已經具備的知識。與熟語的實義相比,文信2處于背景之中,是隱性的。
3.文化翻譯策略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熟語”的德譯評析
“熟語”是在民間廣泛流傳、使用率很高的日常生活用語,包含著豐富的含義,意義生動形象,有著十分豐厚的表現(xiàn)力和表達效果。在每一種語言的詞匯系統(tǒng)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國“熟語”的研究可分為兩大領域:一是“熟語”的特點、源流和運用等方面;另一方面在于將“熟語”作為特色詞匯來進行的翻譯研究。索緒爾指出:“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會在它的語言中有所反應,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構成民族的也正是語言”(索緒爾,1985:43)。在常見的資料中對“熟語”的界定來自兩個學科領域:民俗學和語言學。民俗學方面,《民俗學概念》對“熟語”下的定義是,“熟語是語言中定型的詞組和句子。使用時一般不能任意改變其形式”(錢敬文,1998:308)。語言學方面,“熟語”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定義是指固定的詞組,只能整個應用不能隨意變動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構詞法來分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18:1214)。一般認為,漢語“熟語”有五個主要特性:定型性、整體性、生動性、簡明性和貶褒性(桂乾元,2009:201)?!笆煺Z”在德語的相應表達是Redenwendung、Phraseologismus、Idiom或者 idiomatische Wendung, 其整體含義不能直接來自各個元素的含義推導而出?!笆煺Z”在漢語和德語中有共同的所指。下文將基于 Heinrichs 方法,按照文信類型的劃分,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二、三卷)德文版中“熟語”的翻譯策略進行評析?!笆煺Z”的分類包括四種,即成語、慣用語、諺語和歇后語(黃伯榮、廖序東,2017:249)。
3.1 成語
“成語”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定義是“一種相沿習用、含義豐富、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固定短語”(同上)。漢語的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這里的“成語”有一定的形式標記,可看作狹義上的概念。為便于敘述,我們多把廣義上的成語稱為“熟語”。我們多把“成語”之外的、具有“用詞固定、語義結合緊密、語音和諧”的獨立運用的詞匯單位稱為廣義上的成語。面對狹義上的成語,葛浩文的翻譯策略主要有如下五種:“一是能直譯則直譯;二是因難以直譯而意譯;三是根據語境譯意而求取功能相當;四是直接套用目標語中的現(xiàn)成說法;五是省略不譯(即刪除、省譯等)”(周怡珂、周領順,2022:105)。這些策略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德譯中同樣適用。
例句(1):
[原文]“希望廣大留學人員堅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瞄準國際先進知識、技術、管理經驗,以韋編三絕、懸梁刺股的毅力,以鑿壁借光、囊螢映雪的勁頭,努力擴大知識半徑……”(《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2014:59)
文信1:四言體;對偶結構
文信2A:整體比喻
文信2B:中國古代故事
[德文] Sie sollen willensstark lesen, bis ,,das Lederband dreimal gerissen ist“ und dafür ,,das Haar an den Balken knoten und sich mit der Ahle stechen“, hartnckig ,,ein Loch in die Wand meiβeln, um Licht zu leihen“und im Licht der ,,Glühwürmchen im Beutel und der Reflexion des Schnees“ studieren... (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2014:70)
德文翻譯:“您應該以堅強的意志力閱讀,直到‘皮筋被撕裂三遍和‘將頭發(fā)扎在橫梁上并用錐子刺自己,堅持不懈地‘在墻上鑿一個洞以借光和在‘裝在袋里里的螢火蟲的照耀下,在雪的反射下認真讀書”。
此處的四個四字成語的德文翻譯同時采用了兩種翻譯策略:直譯和省略不譯。一方面,此處的翻譯不同于英文版的正文中以人物為線索進行翻譯,而是在正文中按照成語的字面意思進行的直譯、異化翻譯。另一方面,對于成語中的人物,譯者均采取了省略的策略。但是在文后以尾注的方式對這四個成語故事進行了詳細解讀。這樣的處理方法既不會對讀者的閱讀思路帶來干擾,又為讀者預留的時間和空間以便于讀者自己對中國文化故事進行深入的研究。
3.2 慣用語
《現(xiàn)代漢語》對慣用語給出的定義是指“口語中短小定型的習用的短語,具有強烈的修辭色彩和口語化的特征”(黃伯榮、廖序東,2017:253)。
例句(2):
[原文]“因此在中國當領導人,必須在把情況搞清楚的基礎上,統(tǒng)籌兼顧、綜合平衡……形象地說,就是要十個指頭彈鋼琴”(《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2014:102)
文信1:非四言體;非文言體
文信2A:整體比喻
文信2B:無
[德文] Bildlich gesprochen: Man muss mit allen zehn Fingern Klavier spielen(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2014:125)
德文翻譯:人們必須要用所有的十個指頭彈鋼琴。
此處的策略為直譯、異化翻譯。
例句(3):
[原文]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同快速推進的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相比,我國農業(yè)農村發(fā)展步伐還跟不上,‘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問題比較突出?!保ā读暯秸勚螄碚罚ǖ谌恚?,2018:256)
文信1:非四言體;非文言體
文信2A:整體比喻
文信2B:無
[德文] Zugleich müssen wir uns aber auch bewusst sein, dass die Entwicklung unserer Landwirtschaft und der lndlichen Regionen der schnellen Industrialisierung und Urbanisierung noch immer hinterherhinkt-hier sehen wir recht deutlich das Problem, dass wir uns auf ,,einem langen und einem kurzen Bein“ fortbewegen.(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II,2021:326)
此處的慣用語“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德文采用了直譯、異化的翻譯策略。
上述例句(2)和(3)原文采用的是隱喻的表達方式,通過生活中的體驗來體會句子內涵?!笆畟€指頭彈鋼琴”比喻為處理問題的全面性和協(xié)調性,“一條腿長、一條腿短”比喻發(fā)展的不平衡性。西方學界對于隱喻的研究在古希臘時期就開始了,德語中的隱喻一詞“Metapher”就源于希臘語中的“metapherein”,指的就是用一個事物的某些特征來認識另一個事物的語言過程。在認知隱喻理論中存在兩個最為重要的概念: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標域(target domain)。在慣用語中經常不出現(xiàn)映射的目標域,只出現(xiàn)源域,讀者需要根據源域的特點結合隱喻理解機制去理解整個慣用語的隱喻意義。
3.3 諺語
諺語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環(huán)境中廣為流行的定型的句子,通俗易懂。諺語是“群眾口語中通俗精練、含義深刻的固定語句。它揭示客觀真理,是群眾智慧的結晶,富有教育意義,身為人們喜聞樂道”(黃伯榮、廖序東,2017:252)。
例句(4):
[原文]“眾人拾柴火焰高?!保ā读暯秸勚螄碚罚ǖ谝痪恚?,2014:227)
文信1:非四言體;非文言體
文信2A:整體比喻
文信2B:無
[德文] Viele Hnde erleichtern schlieβlich die Arbeit.(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 2014: 279)
德文翻譯:“很多雙手最終會簡化勞動”。 這里的原文出自《中國諺語總匯·漢族卷》:“眾人拾柴火焰高,三家四靠糟了糕?!?/p>
此處的翻譯并沒有采用直譯,如果按照字面的直譯策略,應為:Wenn viele Leute Reisig sammeln, wird das Feuer hher lodern。而此處譯文依據文信2A的整體比喻意進行翻譯,表達出了人多力量大的含義。其翻譯策略為釋譯、歸化。
例句(5):
[原文]“我反復講,鞋子合不合腳,只有穿的人才知道。”(《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2020:124)
文信1:非四言體;非文言體
文信2A:整體比喻
文信2B:無
[德文] Ich habe wiederholt gesagt, dass nur derjenige weiβ, ob die Schuhe passen, der sie trgt(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II, 2021:164)
德文翻譯:只有穿鞋子的人才知道鞋是否合適。
可見,此處的譯文也依據了文信2A的整體比喻意進行翻譯,表達出了“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生活智慧。此處的翻譯策略為直譯、異化。
3.4 歇后語
歇后語是由近似于謎面、謎底的前后兩部分組成的帶有隱語性質的口頭固定短語(黃伯榮、廖序東,2017:253)。歇后語是群眾在生活實踐中所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
例句(6):
[原文] “現(xiàn)在,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利器在很多地方變成了‘鈍器,誘跡斑斑,對問題觸及不到、觸及不深,就像雞毛撣子打屁股不痛不癢……”(《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2014:377)
文信1:非四言體;非文言體
文信2A:整體比喻
文信2B:無
[德文] Es ist, wie wenn man jemanden mit einem Staubwedel schlgt, es verusacht keine Schmerzen.(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2014: 464)
德文翻譯:“就好像當人們用雞毛毯打人的時候一樣,不疼”。
這里采用的是文信1的字面翻譯策略。但是并沒有體現(xiàn)出屁股“auf den Hintern”和不癢“keine Jucken”,屬于零譯。因為雞毛毯子打人的體驗,在中外文化中是共通的,因而即使不具體解釋“打屁股”,也可以令讀者產生“不疼痛”的相似聯(lián)想。因而此處的翻譯策略為直譯、異化、零譯。
例句(7):
[原文]“一是堅持政治解決沖突的方向。世界上熱點問題不少,按下葫蘆起了瓢。”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2014:251)
文信1:非四言體;非文言體
文信2A:整體比喻
文信2B:無
[德文] Gerade wird die Kalebasse ins Wasser gedrückt,dann taucht die Kalebassenkelle schon wieder auf...(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 2014:307)
德文翻譯:“這就好像剛把葫蘆按到水里,瓢又浮了起來”。
按下葫蘆起了瓢——此起彼伏。意思是剛把水缸里漂著的葫蘆按下去,瓢又浮起來了。比喻做事顧了這頭就顧不了那頭。形容在遇到問題時,由于事先沒有準備充分,而使事情無法得到圓滿解決。這句話是一個整體比喻,分析到文信2A層面即可。Kalebasse德文字典里的解釋中除了表示葫蘆外,還有“aus den Früchten des Flaschenkürbisses od. des Kalebassenbaumes hergestelltes bauchiges Gefβ mit langem Hals”,意思是“用葫蘆或葫蘆樹的果實制成的長脖子型的球根狀容器”??梢?,其中的Kalebasse所指的與中文中“瓢”所指相同。而德文中經常用“Schpfkelle”來表示(長柄)勺、大湯勺,因此翻譯時為了區(qū)分原句中對于對葫蘆和瓢的理解,采用了“Kalebasse + Kelle”組合詞的翻譯策略來表示瓢。因而此處的翻譯策略為直譯、異化,形象地表達了中國民間的生活智慧。
通過以上的中國政治類文本中的“熟語”翻譯策略分析可知,基于各自民俗文化的特殊性,對于沒有文信2B,即不涉及傳統(tǒng)典故的“熟語”,在翻譯時大多會依據其整體比喻意,采用直譯、異化的翻譯策略,在涉及一些文化背景的典故時則會采取零譯、釋譯、歸化的翻譯策略。而這樣的處理恰恰是符合認知翻譯理論的,即當目標域對于異文化而言不是不言自明的、或者是所指有所偏差時,就應當采用闡釋的策略——歸化,就目標域進行闡釋說明。
4.基于文化翻譯構建符合認知規(guī)律的中國文化“走出去”策略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作為一種政治類外譯本,在其對外傳播中既要尊重對象國的思維習慣和語言表達形式,又要兼顧影響傳播效果的文化要素。麥克奈爾(2005)對政治傳播所下的定義也是一種政治話語的社會建構理論的體現(xiàn)。他認為,政治傳播就是關于政治的有目的的傳播,其中包括:(1)所有政客及政治行動者為求達到目的而進行的傳播活動;(2)所有非政治行動者對政治行動者做出的傳播活動,例如選民及報紙評論員的活動;(3)所有在媒介中涉及以上政治行動者的新聞報道、評論及政治討論(麥克奈爾,2005:4)。政治話語傳播要想實現(xiàn)傳播主流意識形態(tài)、促成社會成員核心價值體系和統(tǒng)一價值觀的建構,就必須首先尊重受眾的接受心理(劉迎新,2016:166)。
諸多研究表明,對中國政治類外宣文本的傳播效果產生影響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中國的外宣文本的內容和傳播方式,而是與德國民眾對中國的思維定式(【德語】Stereotyp)相關。思維定式這個概念最初源于印刷行業(yè),最初是由Lippmann引用到他的書《公共觀點》當中的(Bierbrauer,1996:151)?!癝tereotyp”這個概念常被理解為偏見,是關于某個群體或者階層的預先持有的觀念,經常作為泛泛化、客觀上來說不正確的,或者是僵化的統(tǒng)稱,或者是某一個錯誤思維過程結果的更為仔細的判定。同時,也有學者提出“認知定勢”這一概念。這一概念也從文化與認知的角度解釋了為什么翻譯時應當關注跨文化差異問題:“一個文化群體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一種占優(yōu)勢地位的認知方式,可稱為‘認知定勢。認知定勢影響著社會個體和文化群體看問題的方式、視角以及價值取向,也影響到對其他文化的理解和認同程度。中西價值取向塑造的不同認知方式深刻影響著各自文化表征的各個領域,導致民族心理、敘事方式、翻譯解讀等一系列跨文化差異,給兩種語言的溝通和理解帶來各種各樣的障礙與挑戰(zhàn)”(陳忠,2021:147)。因此,若想改變西方民眾對中國的思維定式和認知定勢,需要符合其認知規(guī)律地潛移默化地對其產生影響。正如國內學者汪少華等提出的中國政治話語體系的認知建構策略:“詞語表達激活的心理結構是表層架構,涉及故事、神話、隱喻、諺語、格言等;表層架構激活深層架構,涉及價值觀、情感和道德系統(tǒng)。若政治主體話語中激活的深層架構和受眾大腦中的架構契合認知規(guī)律,其觀點便容易‘入腦入心”(汪少華、張薇,2017:147)。
基于前文的分析,可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德譯版中以“熟語”為代表的文化翻譯策略是一種交互式的實踐,遵循的是“異化為主,歸化為輔”的原則,在最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中國文化智慧向外傳遞的目的。就異化翻譯的作用,韋努蒂強調道:“一方面,通過異化翻譯將翻譯提上了本土的文化政治議程,從而把翻譯作為了再現(xiàn)另類文化的場所;另一方面,也正是這種另類的文化姿態(tài)使異化翻譯能夠彰顯原文的語言和文化差異,發(fā)揮文化重構的作用,使那些偏離本族中心主義的譯文得到認可,并有可能修正本土的文學經典”(Venuti,1995:148)??梢?,異化翻譯是對異國語言和文化最大的尊重,有利于文化多元化的發(fā)展,有利于抵制歐美文化霸權,有利于全球文化的和諧平等共處。
5.結語
翻譯一直是而且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徑。著名的德國漢學家顧彬表示,“希望我能夠離原文很近……我們翻譯的時候,因為我離不開人的背景,所以我希望同時為作者、原文、讀者服務……當誰都看不懂,朦朧詩的時候,我不能跟杜甫見面,問你當時在哪里,為什么這樣寫呢?沒有辦法,所以我們就去解釋,去理解和了解。所有的解釋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顧彬,2018:3)。而盡可能地靠近原文,即對中國文化專有項的辨識工作,是中國翻譯者們的分內之責。只有充分認識并重視文化外譯這另一道風景,才能讓中國文化逐漸“走出去”,逐漸實現(xiàn)墻內墻外“同開花、共芬芳”繁榮和諧的理想格局。
參考文獻
[1]Bierbrauer, G. Sozialpsychologie[M]. Stuttgart: Kohlhammer, 1996.
[2]Castro, J. F. Kulturübersetzung als interaktive Praxis[M]. Bielefeld: Transcript Verlag, 2020.
[3]Duden. Das groβe Wrterbuch der deutschen Sprache.3.Auflage[Z]. Mannheim:Dudenverlag, 1999, https://www.duden.de/rechtschreibung/Kalebasse.
[4]Fuchs, M. bersetzen und bersetzt-Werden: Pldoyer für eine interaktionsanalytische Reflexion[A]. In D. Bachmann-Medick (ed.). bersetzung als Reprɑ¨sentation fremder Kulturen (Gttinger Beitrge zur Internationalen bersetzungsforschung, vol.12) [C]. Berlin: Erich Schmidt, 1997. 308-328.
[5]Hall, S. Die Frage der kulturellen Identitt[A]. In U. Mehlem et al. (eds.). Rassismus und kulturelle Identitɑ¨t[C]. Hamburg: Argument-Verlag, 1994. 180-222.
[6]Heinrichs, J. Entwurf systematischer Kulturtheorie[M]. Krems: Donau Universitt, 1998.
[7]Tymoczko, M. 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 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M].New York: Routledge, 1999.
[8]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 Routledge,1995.
[9]包漢毅.文化視角下的翻譯策略[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2.
[10]布賴恩·麥克奈爾. 政治傳播學引論[M].殷祺譯. 北京: 新華出版社,2005.
[11]陳忠.跨文化傳播的中外認知方式調適與對接[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1):147-156.
[12]費爾迪南·德·索緒爾. 普通語言學教程[M]. 高名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13]顧彬.德國漢學家顧彬談翻譯與中國文化走出去[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11):1-4.
[14]桂乾元.實用漢德翻譯教程[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9.
[15]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上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16]劉迎新.論政治話語通俗化修辭傳播 [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6,(9):165-170.
[17]錢敬文.民俗學概念[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18]汪少華,張薇.論中國政治話語體系的認知建構——以習近平2017 年瑞士兩場演講為例[J].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5):146-153.
[19]習近平. 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 [M].德文翻譯組譯.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20]習近平. Xi Jinping China Regieren II [M].德文翻譯組譯.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8.
[21]習近平. Xi Jingping: China Regieren III[M].德文翻譯組譯.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1.
[2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23]周怡珂,周領順.“濫用成語導致中國小說無法進步”?——葛浩文廣義成語譯者行為批評分析[J].中國外語,2022,(3):104-111.
(責任編輯:方茗)
收稿日期:2022-03-12;修改稿,2022-06-24;本刊修訂,2023-01-19
基金項目: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高等學校外語類專業(yè)‘理解當代中國多語種系列教材編寫與研究”(項目編號:21@ZH043)和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通論”(項目編號:17WZW004)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王婀娜,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翻譯學、區(qū)域國別研究、跨文化交際。電子郵箱:petranuo@sina.com。潘智丹,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翻譯學。電子郵箱:panzhidan@139.com。
引用信息:王婀娜,潘智丹. 政治類外宣文本中的文化外譯策略研究——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德譯本中的“熟語”翻譯為例[J].山東外語教學,2023,(1):12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