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江芬
奧地利德語作家弗蘭茨·卡夫卡被奉為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開山祖師?!蹲冃斡洝肥撬顬槌錾亩唐≌f。作品主要從主人公的視角出發(fā),寫旅行推銷員格里高爾·薩姆沙“一天早晨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蟲,接著遭到家人的厭惡和嫌棄,最后孤獨死去的荒誕離奇的故事”。[1] 這是一個看似荒誕實際卻很真實的故事:想象有一天自己變成了一只讓人覺得可怕甚至令人作嘔的甲蟲,那么自己原先看似無比平靜、幸福和安樂的家庭生活,溫暖的人際關(guān)系會發(fā)生多大的變化?小說一開篇就是作者平靜得近乎冷漠的敘述:“一天早晨,格里高爾·薩姆沙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蟲?!盵2]69 這個著名的開頭被譽為“卡夫卡式”開頭,只用了一個極其平淡無奇的語句,便組成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形事件。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變形成了甲蟲這一事件本身既荒誕離奇又不可理喻,況且,主人公格里高爾·薩姆沙的“變形”沒有任何先兆,幾乎是憑空產(chǎn)生的。小說中,“變形”成為甲蟲作為既定事實已被主人公默認,他甚至沒有試圖去思考:自己為何會變形成一只巨大的甲蟲?研究卡夫卡的著名專家索克爾認為,變形的發(fā)生是以兩種情況作為前提的,一是假如格里高爾對自己的差事和上司不抱敵意;二是假如格里高爾果斷辭去工作,不用承擔家庭的責任,并公開反抗自己的父母。如果上述兩種情況中任何一種得以成立,變形也就不會發(fā)生。同時,這也反映了格里高爾的矛盾心理:既反抗上司,又不敢公開反抗;既渴望反抗,又覺得這種反抗有罪,于是才導致“變形”。盡管世界上有關(guān)這篇小說的解讀和闡釋已經(jīng)不勝枚舉,但還是有人提出了一個疑惑,即小說中的主人公為何由人變成了甲蟲?多數(shù)人著眼于文本中的變形異化現(xiàn)象,而鮮少注意其中的甲蟲意象。所以文章試從“甲蟲” 的視角多方面探析《變形記》 的主題。
一、“變形”為“甲蟲”的必要性
卡夫卡為何選擇讓格里高爾變形成為一只巨大的“甲蟲”,如果變形成為一只受人寵愛的貓或是狗又或是一株讓人賞心悅目的植物又會怎樣呢?格里高爾變形成為甲蟲,有學者認為,也許并不像評論家們所理解的那樣復雜與深刻。意象的設置是無關(guān)緊要的,“甲蟲”這個比喻或許只是卡夫卡信手拈來的,如果有必要,他可以任意選用其他意象來代替。因而,人“變形”為“甲蟲”在這里作為一種寫作手法出現(xiàn)只是小說表達的需要,無論格里高爾如何變化,其動物性如何顯露都不會影響《變形記》的主題。[3] 書中描述甲蟲的形象:“他仰臥著,那堅硬得像鐵甲一般的背貼著床,他稍稍抬了抬頭,便看見自己那穹頂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塊弧形的硬片,被子幾乎蓋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來了。比起偌大的身軀來,他那許多只腿真是細得可憐,都在他眼前無可奈何地舞動著?!盵2]69中譯本中的“甲蟲”,在原文中的動物意象用的是德文Ungeziefer一詞,解釋為害蟲、臭蟲、蟑螂一類的動物,英文翻譯為Vermin,主要是指害獸、害蟲、寄生蟲等,進而可以引申為歹徒、害人蟲、蟊賊等危害社會或他人的人。日本學者平野嘉彥在其著作《卡夫卡:身體的位相》中論述《變形記》,得出的最終結(jié)論是,它是由人退化而成的“毒蟲”。因此,他認為在這里將格里高爾變形的“甲蟲”翻譯成“毒蟲”更確切??梢?,中譯本的“甲蟲”帶有臭蟲、蟑螂等動物的性質(zhì),喪失了原文中那種令人無法直視之物所帶來的心理沖擊力,由此便無法突顯出家人的異化程度。再試想下,如果格里高爾沒有變形而是遭遇不測,但像“變形”后那樣喪失了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他的命運又將會有什么不同呢?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變成甲蟲是不可能的,但變成甲蟲后所受到的遭遇卻是真實的。那么,如此冷漠的現(xiàn)象為何在社會上頻頻出現(xiàn),甚至于對待血肉至親都是如此鐵石心腸。究其根源,此時的格里高爾在家人眼中就扮演著一只“毒蟲”的角色,他不僅丟掉工作,失去了經(jīng)濟來源,甚至還成為家人開啟新生活的最大障礙。小說中,隨著格里高爾對家庭的作用慢慢變小直至最后消失,其家人對待格里高爾的態(tài)度也在慢慢變化。變形之前的格里高爾作為家中的頂梁柱,承擔著家庭的開支責任,因此得到父母的關(guān)心以及妹妹的喜愛。變形之后的格里高爾,漸漸地被家人視為“怪物”和累贅,尤其是在家里的經(jīng)濟每況愈下,大家都忙于生計時,家人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轉(zhuǎn)變。首先是掌握家中話語權(quán)的父親對于“怪物”兒子的態(tài)度非常強硬,他唾棄、嫌惡著格里高爾;其次,作為母親最心愛的孩子,在強制要求必須要見格里高爾一面時,母親卻被心愛的孩子的“真面貌”嚇住了,心里也開始懼怕并討厭起格里高爾來;最后是作為小說中背叛哥哥最為徹底的妹妹,一開始每天都給“哥哥”送飯,“哥哥”喜歡在墻上爬,于是妹妹清空家具,為他騰出更大的活動空間。漸漸地,由于妹妹的工作使得她勞累不堪,在伺候格里高爾時也顯露出了很不耐煩的樣子,尤其是在格里高爾嚇跑了房客后,最親近他的妹妹情緒一觸即發(fā):“他必須走人!”[2]101格里高爾雖變成了甲蟲,但他卻有著人的感知方式,面對家人的態(tài)度,他十分難過,再加上外在的變故,最終,格里高爾在孤獨與饑餓之中悄然死去。
二、人的自我異化
(一)生理的異化
索克爾在其《反抗與懲罰——析卡夫卡的〈變形記〉》一書中揭示了一個深刻的主題:格里高爾試圖通過變形來反抗父親,以避免懲罰,但結(jié)果卻適得其反。因為格里高爾可怕的形象嚇跑了秘書主任,在憤怒的父親面前卻失了效,這使得格里高爾在父親面前永遠都是一種軟弱無助的形象。因此,從這方面來看,“變形”的深層含義與其說是反抗,不如說是懲罰。正是因為忌憚父親的威嚴,格里高爾轉(zhuǎn)眼間便把對秘書主任的勝利變成了可悲的失敗。以格里高爾變形成為甲蟲后的三次出房門為分水嶺,俄裔美籍作家納博科夫?qū)⒏窭锔郀栕冃魏蟮摹凹紫x”身份分成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盡管格里高爾有著甲蟲的身體外形,活動也是出于蟲的本能,但格里高爾的思想與他的感覺始終占據(jù)著主導地位。第二階段,人的感覺與思想逐漸被蟲的習性所侵蝕。作為人類的格里高爾逐漸喪失了味覺、視覺,人所獨有的精神追求等等,取而代之的是甲蟲的生活特性。第三階段,格里高爾身體內(nèi)的蟲性完全戰(zhàn)勝了人性。這時候的格里高爾就是一只十足的甲蟲,家人也早就把他當作一只“毒蟲”來對待。所以,最后格里高爾的死意味著人性的失敗,同時也標志著蟲性的勝利!
(二)人性的異化
小說的開頭,作為旅行推銷員的格里高爾正經(jīng)歷著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從一場不安的睡夢中醒來后,自己就變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蟲。而這正是“自我異化”的第一步——由人形變?yōu)橄x形。用科學的眼光來看,格里高爾從人變成甲蟲簡直荒誕無稽,但現(xiàn)實卻異常真實。西方工業(yè)文明的蓬勃發(fā)展,使得社會出現(xiàn)了巨大的震蕩,人的生存環(huán)境發(fā)生異化,人也異化成為“非人”。在《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提出了“勞動異化”理論,指出異化勞動是私有制運動的結(jié)果。一個人一旦失去了自我,那么這個人在生活的重壓下必將被異化。故事中,主人公格里高爾沒有變成甲蟲之前,他是家中的頂梁柱,唯一的經(jīng)濟來源,負責全家人的生活支出,由此受到了家里人的尊重。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在他發(fā)生變形后,家人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將人性自私與冷漠的一面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了出來。格里高爾的父親面對這種改變,其態(tài)度是“無情地把他推開,像野人一樣尖叫,拿蘋果砸中兒子”。母親的表現(xiàn)則是“這時他母親突然伸開手臂,撐開手指跳了起來,并且叫道:‘救命呀,我的天哪!救命??!她低了頭,好像要仔細看看格里高爾,可與此相反,她下意識地倒退了幾步”。[2]93在這個家庭中, 妹妹是格里高爾最親近的人,是格里高爾最大的驕傲,是他壓抑生活中的一道希望曙光,他努力工作的動力就是想讓妹妹進入音樂學院,以此擺脫社會底層人的身份,從而躍入上層社會。但是,當?shù)弥约旱母绺缫呀?jīng)無法正常上班,變成了一只無所事事的只會消耗食物的甲蟲,甚至已經(jīng)成為家庭最大負擔的時候,妹妹的態(tài)度是在“他還沒有進入房間,門立刻就關(guān)上了,還上了門閂,鎖上了。背后這一系列的動作嚇了他一跳,嚇得他的那些小腿往里緊縮。而這樣迅速關(guān)門的人正是自己最愛的妹妹”。[2]92
維系格里高爾和家人之間的繩索是金錢,而這條繩索在某一瞬間會突然斷裂,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往往在這一時刻也就發(fā)生了裂變,因此,作者在這里想要揭示的是人類的某種生存狀況。在資本主義社會快速發(fā)展以及現(xiàn)代化大工業(yè)快速生產(chǎn)的背景下, 人已經(jīng)異化成金錢物質(zhì)的奴隸。而“當人因種種原因失去了謀生能力和手段,失去了和他人交往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時,就不再為社會和家人所承認,人就無異于蟲,無異于物和工具?!盵3]? 以現(xiàn)實的眼光來看,人變成甲蟲是不現(xiàn)實的,但變成甲蟲后的格里高爾的遭遇卻是真真切切存在著的。毋庸置疑,這是人的悲哀,更是悲哀的人所處世界的荒誕與離奇!
(三)人自身情感的異化
在小說中,卡夫卡不僅用大量筆墨重點刻畫了格里高爾變成甲蟲后的心理變化,而且還用很大篇幅描寫了其家人對待格里高爾的冷漠態(tài)度,這些刻畫與描寫直接帶動了人自身的情感變化,甚至扭曲狀態(tài)下的異化。實際上,《變形記》不能僅把格里高爾變形成甲蟲來看待,從另一方面來說,甲蟲更像一面照妖鏡,真實地照出了三個寄生蟲的面貌。因此,我們在這里甚至想為格里高爾的變形而喝彩,恭祝他做了一個幸福的解脫之夢,因為最終他不是主動地辭職,而是被動地被解雇,這也就免除了格里高爾對不起家人的這種道德愧疚感。不得不承認,卡夫卡是一位富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作家,他以犀利的目光、細致的觀察以及睿智的頭腦告誡成年人要學會接受這個現(xiàn)實,從而揭示出了現(xiàn)實生活的悲哀。
三、語言的焦慮
語言是人類用來溝通的重要繩索,個體一旦失去了溝通的能力,那么,他與其他人聯(lián)系的繩索也就斷了??ǚ蚩ㄔf:“人們互相間都有繩索連接著。如果哪個人身上的繩子松了,他就會懸吊在空中,比別人低一段,那就夠糟;如果哪個人身上的繩索全斷了,他跌落下去,那就可怕極了。所以必須和其他人捆在一起?!盵4] 格里高爾變形成為甲蟲之后,讓人感到厭惡,并成為家人的累贅,造成這種可悲結(jié)局的重要原因在于: 格里高爾已經(jīng)喪失了語言能力,處于一種失語的無助狀態(tài),盡管他想要與家人交流,表達自己的訴求,但他根本張不了口,說不了話,這也使得他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一步步走向深淵。因此,《變形記 》除了表現(xiàn)出人的異化這一主題之外,還隱含著一個同樣具有現(xiàn)代性和哲理意味的主題,即語言的焦慮。格里高爾在異化為甲蟲后,使得讀者能夠站在甲蟲的角度來思考,從而更真切地體會那種語言的焦慮,并由此折射出一個問題: 人類正面臨著溝通困難的窘境。
四、結(jié)語
卡夫卡生活在大工業(yè)時代,這種工業(yè)文明給人類帶來巨大物質(zhì)財富的同時,也極大地束縛了人類的自由,甚至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包括信仰失落造成的精神荒蕪,這使得人們就像遙遠大海中的一座孤島,毫無歸屬感??ǚ蚩ㄇ逍训匾庾R到了這個世界的荒誕性,他也曾說:“一切障礙都能摧毀我”。但作為作家的卡夫卡抗拒著異化,對抗著宿命論,以其強烈的使命感引導著我們?nèi)フ暽畹年幇得?,去直面靈魂的廢墟!卡夫卡去世后,作家、記者約翰尼斯·烏茨迪爾說,如果在什么地方存在著完全始終如一的人生和藝術(shù)家本性,那就是在弗蘭茨·卡夫卡那里。關(guān)于卡夫卡的話題,就像卡夫卡三部沒有完成的長篇小說一樣,不可能說完,也不可能有一個終版的結(jié)尾。
注釋:
〔1〕邵喆.卡夫卡《變形記》之甲蟲意象探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4):123-126.
〔2〕葉延芳.卡夫卡[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
〔3〕王立新,賀金茹,卜偉才,等.西方文學通識[M]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
〔4〕卡夫卡.卡夫卡全集[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