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奇
于梅雪爭芬中攤開一卷舊書,默默,坐于桌前,心緒揉入那一個個方塊字的油墨中,細細品味,慢慢感懷。(開篇營造氛圍,引領(lǐng)讀者跟隨作者的心緒。)
窗外,冷風呼嘯之聲回蕩在耳畔,變成了詩人不羈的長嘯;冰雪敲打窗欞之聲踏在心上,迸發(fā)出鐵馬冰河的吶喊;松濤臨寒之聲翻涌在心頭,滿腔熱血化成了文人的一聲嘆息。
“給人以星火者,必懷火炬。”我聽到有人長嘯著徐徐走來,那持著竹杖的手,曾寫下“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壯景;也曾畫出“凜凜霜前意”的瀟湘竹石。他志趣高潔,“揀盡寒枝不肯棲”;他豪邁樂觀,“鬢微霜,又何妨”。從烏臺詩案事發(fā),他輾轉(zhuǎn)流落天涯,一生坎坷,卻只化為一句輕描淡寫的“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保S著作者的筆墨,讀者也在心中回憶了一遍蘇軾的生平。)若前路荊棘叢生,那便披荊斬棘。蘇軾將他的堅韌繪入了畫,又將豁達寫進了詞。千年后,當墨香再次飄散,書卷翻動間的細響,便是那顆赤子之心跳躍的聲音。
竹杖芒鞋的身影緩緩歸去。書頁輕翻,氣流微卷間,一股清風迎面而來。(過渡自然,有畫面感。)
在心里種花,以滿腔熱血澆灌。我看見,縹緲的梅樹下,立著一老翁。歲月的滄桑消磨不掉他那顆至誠至深的愛國之心。他曾“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卻終是“心在天山,身老滄州”。雖如此,他仍“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訴衷情,訴忠情,篇篇詩,句句詞,道盡了他的悲傷、他的憤怒、他的無奈。那個壯志滿懷的老人,那個不得重用的老人,那個滿腔赤誠的老人,陸游從未變過。數(shù)行文字,便是他壯志難酬的一生。當塵封的詩詞與歷史再次被捧出時,手中那厚重的,是一顆沉甸甸的愛國之心;心中回響的,是一聲“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吶喊。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我緩緩翻至新的一頁。梅樹下的老者俯身一禮,隨著梅花飄散而逝。
山河破碎,但憑心中長明。我聽見歷史的車輪轟然轉(zhuǎn)動,嘈雜聲中,一人面南而拜。他憑一身視死如歸的氣節(jié),以身殉國。面對元朝許下的高官厚祿以及惱羞成怒的威脅逼迫,他只是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寥寥數(shù)字,卻將他的一片丹心銘刻。在今時,回望歷史的車轍,一聲嘆息跨越了時空,久久在心中回蕩?!拔崾庐呉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指尖撫過書頁,一頁一頁上下翻飛間,一個一個方塊字仿佛活了起來,一跳一跳,落在心間。我感應(yīng)到,那鏗鏘有力的心跳。書合上的一聲悶響中,我仿佛聽到,蒼老的聲音低嘆著“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振聾發(fā)聵,雖垂垂老矣,仍不忘那個字——國。捧起書,陽光為封面鍍上一層金色……
已是山頭斜照,我亦心有所悟。字字句句化為一樹樹梅花,開在心間,固守丹心。詩、詞、文、史,一卷卷書,化為一首首天籟縈繞心間。(首尾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完整。)
在這浩如煙海的書籍中,在那一個個方塊字的墨香里,一位位先人的一生,你,可曾感應(yīng)到?(結(jié)尾用問句的形式,引人深思,回味悠長。)
總評 文章開篇氣氛渲染充分而又恰到好處,語言流暢,行文舒展自如,可以看出作者平時閱讀廣泛,有一定的文學功底,文字駕馭能力較強。主體部分按時間順序,選取了三位杰出人物。一生坎坷,屢遭貶謫,卻始終保持樂觀豁達的蘇軾;不畏強權(quán),嫉惡如仇的愛國詩人陸游;有民族氣節(jié)的文天祥。作者與先賢產(chǎn)生了心靈上的共鳴,讀者可以透過文字感受到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講評教師? ?韓云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