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長安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1)
散文與小說、詩歌等其他文學體裁的英譯研究相比,中國散文英譯研究少之又少。 但近年來,作為中國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的一部分,對散文翻譯及其英文出版的關注度明顯提高,對散文翻譯成英文的研究也逐漸增多,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也在不斷增加。 散文是一種重要的文學體裁,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其簡潔有力的表達方式,卻有著深刻的內(nèi)涵,使其成為翻譯實踐中的重要研究對象。 散文的韻味與風格一直是學者所關注的重要問題。 劉士聰在散文英譯時,極為重視散文的“情韻”。 他認為,郁達夫用“情韻”概括散文的性質(zhì)十分準確,情韻指的是散文的韻致、韻味或情致。 他指出,要把譯文作為獨立的文本來審視,既要準確傳達原文信息,又要再現(xiàn)其藝術效果[1]。 石永浩認為,準確把握散文風格對散文翻譯非常關鍵。 散文的風格體現(xiàn)在韻律、意境和情感中,譯者應該宏觀把握篇章結(jié)構,微觀分析詞句,以合乎譯入語義結(jié)構的表達方式盡可能再現(xiàn)原文的風格[2]。 美學是研究散文翻譯的主要視角。 王洪濤認為,在當前比較文學研究的浪潮中出現(xiàn)的中西語言比較美學,可以為散文翻譯提供形而上的依據(jù),而散文翻譯應以中西語言比較美學為基礎,以中西語言的審美觀點差異為依據(jù)。 為了實現(xiàn)英語散文翻譯美學觀從“含蓄朦朧”到“清晰銳利”的飛躍,譯者應在話語、句法、修辭三個層面上采用積極的語言策略,翻譯出原作的美學表征[3]。 朱伊革、盧敏從美學視角分析了散文翻譯,指出散文翻譯應傳達原文的形式美、內(nèi)容美和風格美,給讀者美的享受[4]。 培根的散文是他的文學杰作,被許多中國學者翻譯,主要譯本則以王佐良,曹明倫見長。
中國現(xiàn)代散文自誕生之后發(fā)展迅速,其中民國散文的成就較為突出。 民國時期的時代特點形成了民國散文獨有的特征,且民國散文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題材廣泛自由。 散文取材寬泛,包羅萬象,寫人、記事、寫景皆可[5]。 如梁實秋的《雅舍小品》、林語堂《生活的藝術》、朱自清的《背影》等作品,還有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南腔北調(diào)集》等,茅盾的《白楊禮贊》也是散文名篇。 第二,語風親切自然。 民國時期的散文總是把感情和趣味寓于敘事之中,以淡化情趣、追求常態(tài)心境作為審美規(guī)范。 第三,個人風格鮮明,抒情性強。 民國時期倡導個性的解放與發(fā)展,使創(chuàng)作者能夠自由抒發(fā)個人情感,自由追求自己獨特的風格,如朱自清的樸實雋永、郁達夫的自省、葉圣陶的平實等。 他們的散文經(jīng)常采用第一人稱的視角,記敘“我”的見聞感受或思想觀點,具有明顯的主體性。 第四,散文具有文化多樣性,語言具有表現(xiàn)力,民國的散文內(nèi)容豐富,常常將古代散文與西方的散文混合在一起。 這是由于散文作家的文化構成所決定的,其中許多人不僅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而且還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 東西方文化的兼收并蓄使他們擁有豐富的文化構成,形成了作品形式、審美、風格等方面的復雜多樣性。
六十年代出現(xiàn)了一種接受美學理論,其中代表人物有德國康斯坦茨學派的文學理論家和批評家漢斯·羅伯特·尤斯和沃爾夫?qū)ひ辽?967年發(fā)表了一個著名的演講:《文學史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他在演講中指出,迄今為止,文學研究一直局限于文學創(chuàng)作和表達這一封閉的領域,遺漏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層面:文學的接受[6]。 伊瑟指出作品的文本意義是作者和讀者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因為任何作品都存在空白和含糊之處,翻譯的過程比文學要復雜得多,翻譯涉及作者、作品、譯者、譯文和目標語言讀者。 從翻譯美學的角度來看,為了實現(xiàn)目標語言讀者對文學作品風格的再現(xiàn)和再創(chuàng)造,譯者的作用至關重要。 翻譯美學理論強調(diào)讀者的主體性在理解文學作品的歷史性方面的重要性,并為譯者選擇翻譯策略提供正確的指導,即譯者主體性的實現(xiàn)應以讀者的主體性和文本本身的結(jié)合為基礎。
由于文化的變遷,翻譯研究越來越關注譯者的主體性。 從某種意義上說,譯者在整個翻譯過程中發(fā)揮著主觀能動性,這對文本的選擇和翻譯策略的制訂具有重要意義。 翻譯實際上是一個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但傳統(tǒng)的翻譯研究沒有考慮到譯者的地位,把譯者當作一個被動的人,當作一個“語言學家”,一個“隱形人”等。 自20 世紀70 年代以來,譯者的地位得到了強調(diào)。 部分文化翻譯理論的學者,如勞倫斯·韋努蒂和道格拉斯·羅賓森,他們擺脫了譯者的隱身教條,為了使翻譯在尊重翻譯對象的情況下進行,認為譯者作為翻譯對象,必須在翻譯行為中占據(jù)主動。 譯者有權根據(jù)目的語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因為語際翻譯的過程是一種雙向交流。 近年來,在西方翻譯理論的啟示下,中國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 通過將譯者的主觀能動性與接受美學結(jié)合,試圖強調(diào)利用譯者的主觀能動性,以便有效地填補讀者“期待視野”中的空白,實現(xiàn)“視野整合”[7]。 當然,譯者并不是武斷地這樣做,而是將讀者的接受觀念視為將意義的差距和模糊性具體化的先決條件。 恰恰是譯者對閱讀的參與,使原文的生命得以無限延伸。 筆者通過將散文翻譯作為一個具體的研究對象,探討了譯者在引導讀者接受性審美方面的主觀性,并總結(jié)了相關的翻譯策略和方法。 例如,中國當代著名翻譯家嚴復在翻譯中提倡“信”“達”“雅”的原則,但他在翻譯工作中經(jīng)常改變原文的句子順序,省略某些語句,或在他認為必要時加上注釋,這顯示了他的主觀能動性。 下文以弗蘭西斯·培根的《論學習》譯本為例,探討譯者在翻譯原文時的主觀能動性。
Of Studies寫于16 世紀末,其語言屬于早期現(xiàn)代英語,因此其措辭和句法與現(xiàn)代英語不同。 例如:marshalling, humour, doth, discourse, maketh,stond, Nay 等;也不乏拉丁語的典雅,如:Cymini,sectores。 文章的句式多用排比或?qū)ε迹檀儆辛?,用詞老練。 文中充滿了箴言式的句子,偶爾伴隨著拉丁文“Abeunt studia in mores”(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作為點睛之筆,這些句子有力地支持了作者的論點,使文本優(yōu)雅、有力、古雅。 培根的原作具有簡潔、犀利、優(yōu)雅、清晰和論證嚴謹?shù)奶攸c,這使得Of Studies成為現(xiàn)代英語的典范。 該文還大量使用了修辭手法,如隱喻、對偶、重復以及使用被動語態(tài)、虛擬語態(tài)和避免使用人稱代詞,如我、你、我們,增強了文本的非個人性,這大大促進了文本的客觀性和嚴肅性。 王佐良先生精通中英文,采用順譯和直譯的策略,跳出原文的表面意思,使譯文生動、簡明、有節(jié)奏、有深度,并用詞精煉、莊重、典雅,同時尊重文本的語音形式,使用了漢字、文言字(共72個)、四字結(jié)構詞(28 個)和半文言詞組,例如,運用文言虛詞“乃、蓋、亦、之、者”等和文言句式“足以、足以、其也”來滿足原文的古雅特色[8]。 國內(nèi)目前至少有11 個譯本,但最成熟的被認為是王佐良的譯本,最能反映原文的風格,可與培根的原作媲美,也是白話文的典范。 鑒于這兩個文本的典型性,從英文和中文的比較來分析它們,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兩種不同的語言,以及更好地理解原文和譯文。
英國文學家史魯賓斯坦評說道:“培根是寫隨筆的高手。”《論讀書》不受個人感情支配,有一個客觀和超驗的基調(diào),成功地與讀者的思想建立了直接的聯(lián)系。 他的思想從來不是抽象的,而總是具體而生動的。 他的文章是如此的有見地和多面性,每次讀到這些文章,都會情不自禁地被吸引住。 這些文章充滿了鼓舞人心的真知灼見,至今仍是現(xiàn)代人實用智慧的豐碑之一。 總而言之,《論讀書》含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學,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首先,王佐良先生在翻譯《論讀書》時能夠有效地利用他翻譯中文文本的技巧,廣泛地使用引文,并在一定程度上將整個譯文從一個角度翻譯成另一個角度,將這一切運用得恰到好處。 王佐良先生運用多種翻譯形式和翻譯工具,將復雜的客觀規(guī)律性的東西翻譯成相應的優(yōu)美文字,在單向的翻譯中有效地將《論讀書》的內(nèi)容傳達給廣大讀者[9]。 譯文的設計獨具匠心,辭藻的運用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論讀書》譯本的整體結(jié)構緊湊,思想凝練。 王佐良先生充分利用漢語的表現(xiàn)力和說服力,以漢語為前提,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使讀者在仔細閱讀后,接受并被他的思想所打動,甚至會讓讀者誤以為是原創(chuàng)。
其次,他采用了獨特的翻譯方法,王佐良不僅在文學、哲學、語言學以及西方文化等研究領域造詣頗深,而且在翻譯理論方面也建樹頗多,他提出譯者必須不斷比較兩種文化,如果他發(fā)現(xiàn)與原文“相當”,就必須進行比較。 他還建議譯者在優(yōu)雅、深度、語氣和風格上要遵循原作。
例1: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王譯為: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
原文中Studies 對等“讀書”,三個for 對等三個“足以”,delight 對等“怡情”,ornament 對等“傅彩”,ability 對等“長才”,實現(xiàn)了東西方文化在意義、功能、范圍、情感基調(diào)等方面的真正對等[10]。 此外,還使用了與原作相同的語言形式、風格和語氣,相同的嚴謹措辭和句法,這恰恰完成了譯者再現(xiàn)原作情感和思想的任務。
最后,在表達技巧方面,王佐良用了大量文言文來翻譯這篇課文,這些文言文有獨特的優(yōu)勢:第一,文言文中的詞語莊重、正式,既能體現(xiàn)原文的主題,又能體現(xiàn)原文的風格;第二,文言文中的句子通常短小精悍,很適合體現(xiàn)原文簡潔、明快的風格。
翻譯的過程要比文學作品復雜得多。 翻譯包括作家、作品、譯者、譯作、目標語讀者等多種因素最終呈現(xiàn)出一個譯本。 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來看,讀者主體性對實現(xiàn)文學作品歷史本質(zhì)具有重要作用,接受美學理論為譯者在選擇翻譯策略方面指明了方向,即譯者主體性的實現(xiàn)應建立在充分考慮讀者主體性和文本自身相結(jié)合的基礎之上。 另外,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文章中王佐良先生在遵循原文的前提下,采用他獨特的翻譯方法和表達技巧,最終為讀者呈現(xiàn)出《論讀書》這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