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碩士研究生/陳翹楚 天津大學副教授/王坤 天津美術學院副教授/竇良羽
中國古代坐具的發(fā)展,由最初適應席地而坐的低型坐具發(fā)展到高型坐具,經歷了漫長的過渡。殷周時期,古人的坐姿為“席地而坐”,《論語·鄉(xiāng)黨篇》載:“席不正,不坐?!盵1]“席正”指的是在地上鋪好席后,擺正席的位置,直至與屋內的墻平行,人才能雙膝并攏,臀部坐于腳跟上,跪坐于席上。與席地而坐相應的坐具有席、筵、茵。
至漢末《后漢書·五行志》載:“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此服妖也。”[2]胡服、胡帳、胡床等物從西域傳入,胡床雖僅被少數貴族接受和使用,但仍對當時“席地而坐”的坐姿產生了影響。這時,坐具正經歷由低型坐具向高型坐具的過渡,坐姿也由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發(fā)展,這一過渡階段與之兼容的坐具有床、枰、榻。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民族的融合與佛教的傳播,“垂足而坐”開始普及。胡床的使用方式從承膝而坐轉為供人們垂足而坐,樣式也從折疊小凳演化為帶靠背的直腿椅,高度大約平行或略高于膝部。到唐末五代,跪坐姿勢已難覓蹤影,從南唐的寫實作品《韓熙載夜宴圖》可以明顯看出靠背椅、繡墩等高型坐具的頻繁出現(xiàn),表明高型坐具當時已進入上流社會的居家應用。事實上,北宋中期,“垂足坐成為坐禮中的正統(tǒng)坐姿,跪坐正漸漸地被中國人遺忘”[3]。當時出現(xiàn)了大量適應垂足而坐的坐具,如胡床、墩、杌、凳、椅。兩宋至明清時期,高型坐具得到進一步發(fā)展,交椅、太師椅和官帽椅等多種式樣的坐具相繼出現(xiàn)。
《韓熙載夜宴圖》的五段場景中,每一段畫面雖用屏風分割,但均有各樣的坐具出現(xiàn)。在復興傳統(tǒng)文化的背景下,從這幅曠世名畫的坐具出發(fā)探究傳統(tǒng)坐具的造型特點與美學風格,對當下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價值。
筆者統(tǒng)計,《韓熙載夜宴圖》中呈現(xiàn)了繡墩、燈掛椅、羅漢床、架子床四種坐具,共十七件。其中,繡墩七個、燈掛椅六把、羅漢床和架子床各兩張,分布在畫卷的五段場景中。
“聽樂”是畫卷展現(xiàn)的第一個場景,分別繪制了六件坐具,即三把燈掛椅、一只繡墩,羅漢床、架子床各一張。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掛有墨綠圍帳的架子床,床上鋪著未疊起的被褥。床前擺有箱形三圍屏式羅漢床,羅漢床三面圍屏較高,坐盤較低。床榻上身著紅袍的狀元郎粲手伏在彎曲的膝上,坐姿愜意;床榻上另一人是畫面的主角韓熙載,手撐于枕上,坐姿安然,正凝神傾聽樂曲。從向外延伸的搭腦造型和無扶手的特征可以推斷三把椅子應為燈掛椅。垂腳坐在燈掛椅上的三人姿態(tài)不一,能清晰看出正面繪出的人手部呈作揖狀,正入迷地聽著悠悠琴聲。李姬的兄長側首看著李姬手里的琵琶,雙手微攏,像是在指導演奏指法。樂者李姬雙腿平放,垂足坐在繡墩上,琵琶置于腿上,自如地撥動。燈掛椅作為這一場景供人們垂足而坐的主要坐具,其出現(xiàn)數量之多說明當時人們已不將地面視為坐姿接觸的主要媒介。
五代 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
“觀舞”是畫卷展現(xiàn)的第二個場景,僅繪一把燈掛椅。主要描述韓熙載為獨舞的女子擊鼓伴奏的場景,畫中幾人正在觀看主人公擊鼓。另一視覺中心是坐在燈掛椅上的狀元郎粲,他身體斜坐,右臂搭在椅子的搭腦上,背部微微側靠在椅背上,雙腿并攏向僧人方向,目光如炬地欣賞著舞姬的婀娜舞姿。
“暫憩”是畫卷繪出的第三個場景,為宴飲中的休息場景。畫面中共有兩件坐具,分別是一張羅漢床和一張架子床。掛有紅色帷帳的架子床上有一只方枕,被子散亂、隨意地堆在一旁,突出了寫實的場景。韓熙載與四名女子相伴,坐在圍屏式的羅漢床上,榻上的四名女子坐姿毫無拘謹的樣態(tài),有的盤腿平坐,有的以跪姿憩于床榻。韓熙載與侍女們的坐姿顯露出當時場景氛圍的愜意、舒緩與放松。盡管高坐具在當時已出現(xiàn),但席地而坐的習慣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起居。
“清吹”是畫卷繪出的第四個場景,共呈現(xiàn)七件坐具,其中有六個繡墩、一把燈掛椅。“清吹”展現(xiàn)了韓熙載欣賞樂女們奏樂的場景。場景中的燈掛椅十分特殊,其前側椅腿有一向外延伸的腳踏,沒有椅披遮擋的椅背上仿佛繪有類似屏風中的山水裝飾,這一造型與藝術風格頗似禪椅。韓熙載呈“結跏趺坐式”姿態(tài)坐在椅上,左手輕搖方形絹扇,右手自在地搭在膝上,袒胸露腹,雙腿盤曲,神情輕松地與姬妾聊天。坐在繡墩上奏樂的五名女子,垂足而坐,坐姿愜意,隨樂聲晃動的婀娜身姿,與曼妙樂聲互相襯托。
“宴散”是《韓熙載夜宴圖》中的最后一個場景,畫中僅剩一把燈掛椅。畫面描繪了宴會結束后,韓熙載作為主人送客離去的場景。這幅畫面的坐具幾乎為空,一名留下的賓客垂腿側坐在這個場景里的唯一坐具——燈掛椅上,依依不舍地與姬妾們交談,與卷首第一幅場景“聽樂”相比,賓客與姬妾的接觸更為親密。
在“聽樂”“觀舞”“清吹”“宴散”四個場景中,共繪六把燈掛椅,且坐在燈掛椅上的人物皆為男子,尤其是“清吹”“宴散”的場景,明顯看出與男子談笑的女子均為站姿,站與坐的對比,也從側面?zhèn)鬟_出當時的男尊女卑、尊卑有別的觀念。與之類似的還有“南宋四大家”之一劉松年繪制的《十八學士圖》,六名樂女呈站立姿勢,而賞樂的主人與賓客們或臥于床,或坐于椅,主客與樂人的身份通過站與坐的姿勢劃分,階層對比明顯。從這些傳世名作中不難看出,以燈掛椅為首的高型坐具是古代社會身份地位的體現(xiàn),也是權力的象征。正如農先文先生所述,“椅子在不同的環(huán)境里被使用或者展示,它便擁有不同意義”[4]。在“清吹”場景中,唯一坐在燈掛椅上的是主人韓熙載,姬妾以“經立”的站姿站在其面前,側面的侍女也均為站姿。顯然,坐椅在五代時期仍保留象征社會地位與階級身份的屬性。畫中的燈掛椅因此也被賦予“權力”,并與主人的身份相適應。
《韓熙載夜宴圖》中繪制的四種坐具,種類較完備,形制較成熟,反映出當時從低型坐具向高型坐具過渡的歷史。其中,椅子是最具代表性的外來高型坐具,椅面形似方,從趕牚、搭腦等造型能看出椅的風格已漢化,具有統(tǒng)一的藝術形式。六把燈掛椅中,五人垂足坐的姿態(tài)顯示出靠背上覆有椅披,另一把主人公盤腿坐的椅子上鋪有厚厚的坐墊。這些生動的細節(jié)打破了傳統(tǒng)坐具的方正呆板。從盤腿坐、倚靠于方枕側坐、垂足側身坐等坐姿,可以看出人們對于坐姿觀念從嚴格遵守禮制逐漸向追求生活舒適的過渡。
《韓熙載夜宴圖》是一幅精美的敘事性寫實繪畫。畫中的坐具展現(xiàn)了當時人們生活中的家居陳設與審美空間的融合。坐具的精心刻畫與布局處理反映出在五代時期從低坐具向高坐具的過渡歷程,即人們已開始探索如何使坐具更加舒適,更加適合人體結構以及適應生活的多方面需求。本文通過對《韓熙載夜宴圖》各個場景中的坐具與坐姿的美學解析,梳理出這幅傳世名作為后世坐具設計的美學內涵提供的生動形象的細節(jié)資料。當下,如何傳承經典、創(chuàng)新發(fā)展是各界密切關注的課題,美的內涵與樣式應在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注重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完滿中相結合,并將其融入人們的現(xiàn)代審美觀念。
注釋
[1][周]孔丘著,劉琦譯評,《論語》,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84頁。
[2]楊泓,《古物的聲音:古人的生活日常與文化》,商務印書館,2018年,第77頁。
[3]澹臺卓爾,《椅子“改變”中國》,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9年,第114頁。
[4]農先文,《椅子的權力:椅子的設計藝術、科學和哲學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