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津津
〔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非遺保護中心),江蘇南京 210016〕
明清時期,南京和蘇州、杭州、榮昌四地是折扇的主要產(chǎn)地,很多文人學者贊曰“南京折扇名天下”[1]“吾鄉(xiāng)造作,折紙扇骨素有盛名”[2]。清代盛期,南京生產(chǎn)的折扇曾列入常貢,遠呈皇宮,這些足見其不俗的品質和地位。如今,蘇州檀香扇、杭州王星記扇、四川龔扇、榮昌折扇等制扇技藝相繼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而南京的“金陵折扇制作技藝”作為江蘇省非遺代表性項目仍需加強價值挖掘和保護傳承,通過守正創(chuàng)新進一步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亮出這一文化名片。本文從歷史和藝術角度,對金陵折扇歷史鉤沉及技藝特征、藝術特色進行探究,以展現(xiàn)其文化面貌,并對當代工藝振興提出可行性路徑思考。
折扇是一種用竹木等材料做扇骨,韌紙或綾絹做扇面的能折疊的扇子,也叫折疊扇。又因用時須撒開,成半規(guī)形,聚頭散尾,故又稱撒扇或聚頭扇。關于折扇的來源,史家認為是北宋初年從日本傳入中國的?!端问贰と毡緡鴤鳌酚涊d北宋端拱元年(988),日本僧人遣弟子向宋太宗進奉的禮單中有“金銀蒔繪扇筥一合,納檜扇二十枚,蝙蝠扇二枚”。[3]其中蝙蝠扇即早期的折扇。北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也記錄了朝鮮使節(jié)私下給中國官員的“倭扇”見面禮:“彼使人每至中國,或用摺疊扇為私覿物……謂之倭扇,本出于倭國也,近歲尤秘惜,典客者蓋稀得之?!盵4]可見折扇是由日本經(jīng)朝鮮傳入我國,但此時折扇還是稀罕物,傳播面不廣,直至元代持折扇的東南夷使仍被當世所譏笑。到了明代永樂初,國家實行朝貢貿(mào)易,倭國使者貢以折扇[5],明成祖欣賞其卷舒之便,不僅賞賜群臣,還命內府依式仿造。折扇因卷舒自如、工藝精巧,且扇面創(chuàng)作自由度高,可點綴以雅致的丹青或裝飾,迅速成為時尚雅物,得到士大夫文人群體的青睞。折扇除了招風納涼功能外,其扇骨、扇紙、扇面書畫等細節(jié)無不彰顯扇主人的審美格調、品格節(jié)操,借以怡情言志,成為文人雅士群體身份的一個文化符號。于是從朝廷到民間,折扇變身時尚單品,改變了中國長期以來傳統(tǒng)團扇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折扇的制作及銷售,相繼在南京、蘇州、杭州、榮昌等地興盛起來,制樣各異。
明成祖命內府依式仿造折扇,使得折扇的生產(chǎn)制作在南京生根,并迅速與中國文化融合,與地域文化相適。明朝遷都北京后,南京作為留都仍保有六部等一套機構,是一國之政治、經(jīng)濟、文化重地,權貴、商賈、文人群體云集,維持了折扇買賣的龐大市場。秦淮河兩岸自南唐宋元以來即是南京手工業(yè)和商業(yè)最為發(fā)達的區(qū)域,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江南貢院是明清時期科舉制度下應天府鄉(xiāng)試、會試、江南鄉(xiāng)試的考場,每當科考之年,來自今江蘇、安徽、上海的秀才和監(jiān)生,匯集駐足南京夫子廟一帶和貢院附近的“十里秦淮”兩岸,期間常選購金陵折扇,或在上鈐印題詩作畫,或作為案頭雅玩收藏,或當作伴手禮饋贈親友??婆e文化的發(fā)展,帶動了南京折扇業(yè)的繁榮,至明成化年間,南京已是折扇的主要產(chǎn)地和銷售中心之一。
清代,官營江寧織造局與蘇州織造、杭州織造合稱江南三織造,除了承辦皇宮所用織繡制品,也曾奉旨制作、改制各式扇子等物品,可見江南地區(qū)的制扇工藝已極為精湛。這一時期,南京民間制扇作坊多集中在通濟門外,《﹝同治﹞上江兩縣志》就有“通濟門外民善柔治竹木,雕刻文字為折扇”[6]的記載,這個地方也正是因為多有制作扇骨的工匠和作坊,以專制折扇而得名“扇骨營”。如今,南京通濟門外秦淮河南岸仍保留著“扇骨營”這一古老地名。此外,明末清初,城外東郊棲霞石埠橋一帶也開始制作折扇,橋下有百十戶人家的小集,其地處江濱,可由羅落浦(今九鄉(xiāng)河)北邊入長江。制作折扇的手工藝人將從安徽等地購買來制作折扇的原材料運到石埠橋,經(jīng)作坊加工后,順長江入秦淮河到通濟門外扇骨營一帶進行集中裝配、販售。清末文人陳作霖在其《金陵物產(chǎn)風土志》中寫道:“北鄉(xiāng)石埠橋人亦善柔治竹木,或檀香,或桃絲,皆扇骨之質也。水磨、模雕,各擅其技。表素潔之紙,折疊之,謂之蘇面,其行遠不亞于杭之油扇焉?!笨梢娊鹆暾凵让杺鞑紡V遠。折扇制作好后多送至城內由各大商號銷售,店鋪主要集中在三山街綢緞廊一帶,有數(shù)十家之多。[7]清代中晚期,南京折扇業(yè)成立有扇業(yè)公所,折扇被列入常貢,稱作“江寧扇”[8]呈送皇宮。至光緒年間,城南一帶生產(chǎn)、經(jīng)營折扇的坊鋪有“200 余家,1000 多名從業(yè)人員,每年有100 多萬把折扇銷往全國各地”。[9]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代折扇中,不少是晚清宮中從南京的專業(yè)扇店購得,其扇面印有“金陵慶和仁選制提凈棉料”“萬記金陵周全盛選制”“金陵慶華公監(jiān)制”“提尖真門市金陵慶風館選制”等商號。
明代中晚期至清代中期,折扇工藝水平和品類樣式逐漸達到巔峰,并衍生出扇墜、扇匣、扇帶、扇箍等折扇文化衍生物。扇面分紙面、絹面、金箋等。明時曾流行金扇,即貼金扇、泥金扇。所謂泥金扇是用金箔或金粉和膠成泥狀,以其涂飾在絹或紙質扇面上而成。紙面也有講究,用杭連紙者稱為“本面”,用京元紙者稱為“蘇面”,一般認為蘇面品質優(yōu)于本面[7]。扇骨材料以竹為大宗,如老棕竹、櫻桃紅竹、湘妃竹、毛竹等,此外還有紫檀木、檀香木、象牙等珍貴材料。但是官宦文人群體更偏好竹質扇骨,《萬歷野獲編》寫道:“摺扇,凡紫檀、象牙、烏木者,俱目為俗制。惟以棕竹、毛竹為之者,稱懷袖雅物。其面重金亦不足貴,惟骨為時所尚?!盵10]持有竹骨折扇是高品位的表現(xiàn)。為提高扇子的工藝和價格,有的扇骨采用全雕刻工藝,后又進一步發(fā)展出鑲嵌技術,在檀香木、烏竹上嵌螺鈿、象牙、玳瑁[11],或扇骨雕漆,并融合書法、繪畫、雕鐫、拉花造型等技巧于一體,使折扇不僅有色彩對比,還有立體感。扇頭樣式有茄頭、古方、燕尾等,品質高雅,古樸穩(wěn)重。這一時期涌現(xiàn)了不少品質得勝的折扇店鋪和技藝高超的制扇名家。據(jù)《金陵瑣事》《香祖筆記》等史料記載,明中期李昭、李贊、蔣誡制作扇骨極為精工,“成化年間李昭竹骨、王孟仁畫面,稱為‘二絕’”。[1]明末散文家陳貞慧記載:“宣、弘間扇名于時者,尖根為李昭,馬勛為單根圓頭……后又有蔣三蘇臺、荷葉李、玉臺柳、邵明若、李文甫耀。濮仲謙雕邊之最者也……即一扇之制,而精堅胎薄,其為升降也具矣!”[12]史料中多次提到的李昭即李耀,字文甫,生于成化初年,開金陵地方竹刻簡約風氣之先。到了萬歷年間,濮仲謙在李昭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略事刮磨、淺刻草草的竹刻流派,人稱“金陵派”,擅長水磨竹器,竹質扇骨經(jīng)其雕刻后精巧非常,價格不菲,在《陶庵夢憶》《竹罌草堂歌》等明清著述中均對其有極高評價,其作品在今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均有收藏??梢哉f,明代中晚期,以金陵人氏李昭、濮仲謙為代表的金陵竹刻與金陵折扇業(yè)是密不可分的。清代時,扇子花樣層出不窮、時髦多變,各地扇子名品風薈一時。清初,南京仰氏折扇頗有名,時稱“金陵仰氏扇”[13]。錦貼絨扇、竹金面烏木畫扇、線竹曹扇、什錦宮扇等制品也在當時貢例之中。再晚一點,位于三山街一帶的扇莊“張氏慶云館”有口皆碑,他家的竹質扇骨揩磨光熟,扇面紙料潔厚,價格自然也較高。其他有名的扇鋪名號在傳世的清代折扇上亦可見。
民國時期的三山街折扇莊(邵丹 提供)
明清兩代,折扇的風靡在繪畫、文學作品以及刊刻版畫中有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它不僅成為扇面書畫的主要載體,豐富了中華文化藝術寶庫,還在以南京為故事發(fā)生地、在南京創(chuàng)作的《桃花扇》《紅樓夢》等中國文學巨著中作為生活用具和重要線索頻頻出現(xiàn),承載了無數(shù)人情冷暖、悲歡離合、家仇國恨。
筆者認為明清時期折扇業(yè)在南京興盛不是偶然,是市場、材料、工藝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南京成為全國性統(tǒng)一政權的都城。自洪武十三年(1380)起,即陸續(xù)從蘇、浙等地遷入四萬五千余戶填充京師作匠人[14],并允許匠人部分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在休工期間自由從事商品性生產(chǎn),這無疑有助于發(fā)展包括折扇業(yè)在內的民間手工業(yè)和商品經(jīng)濟。折扇經(jīng)過明成祖的推崇后,從朝廷到民間掀起了一股折扇追捧熱潮,進而帶動民間折扇業(yè)的發(fā)展。南京地方社會經(jīng)濟發(fā)達、科舉文化興盛也為折扇的銷售提供了龐大市場;其次,南京憑借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使得生產(chǎn)制作折扇極為方便。南京位于長江下游中部,內有秦淮河穿城而過直抵長江,自古擁有“通江達?!钡牡乩韮?yōu)勢,是中國“四大古都”中唯一位于南方的港口城市。發(fā)達的陸上交通和內河航運,使南京成為江南出產(chǎn)的宣紙、湖筆等文房用品的集散地,也便于采購句容、廣德、溧陽、安吉等地區(qū)的竹子資源以及更遠地區(qū)的名品物產(chǎn)。此外,南京本地的竹刻、牙雕、金箔鍛制等手工業(yè)以及繪畫藝術的發(fā)展進一步提升了金陵折扇的工藝水平,而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蘊、士子文人的集聚又源源不斷地給金陵折扇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使之制作精致、花樣奇巧、文人氣息濃厚。
民國時期,南京制扇作坊主要集中在門東門西地區(qū)。20世紀20至30年代,門東門西地區(qū)制扇業(yè)戶和作坊達百余家。[15]這些作坊各有擅長和分工,做扇骨較有名氣的為通濟門沈氏;扇骨雕刻比較著名的有馬道街的泰富元、張家秀、陳識泰等人;以打磨扇骨出名的有三條巷的梁萬元、范金友、范金富等人;還有擅長畫扇面的,如著名學者余文龍等。當時南京的大扇莊有大光路的吳世新,綾莊巷的梁松泉、曹成翁,石壩街的劉成紀等。銷售折扇的店鋪則多分布于建康路、升州路一帶,生意十分紅火。城外的石埠橋、扇骨營地區(qū)也有制作折扇的作坊。石埠橋當?shù)剞r(nóng)民農(nóng)閑時制扇,農(nóng)忙時種田,他們從周邊地區(qū)采購回制扇材料,將其分為做扇骨和做扇面兩類,制作好的制扇材料送至扇骨營一帶組裝,扇骨營一直是折扇的集散地。扇子組裝好后,專門有扇莊、扇鋪的老板根據(jù)材料、質量、工藝收購,在城里銷售。因折扇是兼具實用性和欣賞性的日常物品,故而這一時期,名流顯要、文人騷客、士農(nóng)工商不同階層均有癡扇者。
新中國成立后,城內制扇業(yè)戶組織起來,于1956年在集慶路成立南京秦淮制扇社,職工約60 人,曾生產(chǎn)紙折扇、絹扇、舞蹈扇等品種,1965 年被撤。1958年,十月人民公社制扇廠在棲霞區(qū)成立,將零散的制扇戶組織起來,并招收學徒,生產(chǎn)制作宮扇、紙折扇、水磨骨折扇等,鼎盛時期制扇工有200 人左右[16]。當時生產(chǎn)的各種系列和檔次的折扇不僅在國內銷售,也通過上海進出口貿(mào)易公司行銷國外,根據(jù)訂單批量生產(chǎn)。1980 年,該廠更名為南京金陵制扇廠,創(chuàng)制出用于室內裝飾的大掛扇新品,并開始作為省市對外展示交流窗口,吸引著外國友人前來觀光。90 年代后,隨著電風扇、空調的逐漸普及,以及折扇出口業(yè)的地域競爭,金陵折扇市場逐漸萎縮,制扇廠因此于20 世紀末停止生產(chǎn)。部分掌握金陵折扇制作技藝的老藝人從制扇廠出來后,開設獨立的制扇莊。如原制扇廠員工王克禮,其掌握制扇全部工藝,1993年曾成立“金陵王記扇莊”,制作的折扇不僅在南京銷售,也遠銷北京、中國香港地區(qū)等地。2008年1 月,金陵折扇制作技藝列入南京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2009年6 月,制扇技藝(金陵折扇制作技藝)列入江蘇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老藝人王克禮、倪世金等人也相繼被認定為金陵折扇制作技藝省、市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2 月18日,通過南京棲霞區(qū)人民政府、棲霞街道辦事處的努力,在原金陵制扇廠的基礎上,邀請了竹刻、制面、制骨等技藝高超的老藝人和工藝美術大師,成立了南京金陵折扇工藝研究所,專門研究、保護、傳承金陵折扇制作技藝,生產(chǎn)制作金陵折扇,現(xiàn)有手藝人10 位。目前,金陵折扇制作技藝有代表性傳承人4 位,其中省級代表性傳承人1 位,市級代表性傳承人2 位,區(qū)級代表性傳承人1 位,項目保護單位為棲霞區(qū)文化館。
金陵折扇結構示意(丁津津 提供)
金陵折扇分扇骨、扇面兩個部分,具體結構上又細分為扇面、沿邊、大骨、小骨(扇芯)、芯梢、上板、肩、下板、扇釘、扇頭等。制作一把金陵折扇需歷經(jīng)制扇骨、做扇面、穿扇面三個步驟至少54 道工序。
金陵折扇以制作精美而著稱,制扇藝人在原料挑選上有自己的標準,并根據(jù)不同的材料選擇不同的工藝方法,凸顯其天然特色。扇骨材料主要有竹、木兩種,以竹為大宗。竹有白竹、方竹、毛竹、老棕竹、湘妃竹、羅漢竹、櫻桃竹、桃絲竹、芝麻竹等,木有烏木、紫檀木、雞翅木等紅木,此外還有用象牙、玳瑁、獸骨等珍貴材料,品種達100多種。以毛竹為例,選擇生長期在6—8年、向陽、土壤肥沃的竹子,秋季砍伐,人工運下山保證竹子表皮的光潔度,現(xiàn)在多采購宜興、莫干山、九江等地的竹料。扇面有白紙扇和絹扇兩種,白紙扇面多采用安徽宣紙或浙江富陽等地手工制作的桑皮紙,上過三層膠礬裱制而成,這樣制成的扇面厚薄均勻、平正牢韌,繪上書畫不浮不透,對水墨發(fā)色好,色彩還原度高。絹扇面則采用寧、蘇、杭一帶的絲綢。如今講究的金陵折扇扇面主要用安徽涇縣的高品質宣紙,扇釘用牛角制,沿邊條則用真絲料。
金陵折扇的制作綜合了多種工藝技法,凝聚了歷史上南京及其周邊地區(qū)手藝人的智慧和傳統(tǒng)手工藝發(fā)展的成果,極具觀賞性和收藏價值。制作過程融入了削、雕、鏤、鉆、燙、刮、磨刻、髹漆、鑲嵌等工藝,十分考驗制扇藝人的技藝水平,在礬水濃度的配置、開梢的角度與薄厚、拿火的程度等工序上,全憑藝人們“口傳心授”的傳承與實踐經(jīng)驗總結。水磨竹骨折扇是金陵折扇一大特色,以傳統(tǒng)方法將帶竹青的毛竹經(jīng)過多次水磨拋光,揩磨光熟,表面不見一丁點雜質斑痕,制成的扇骨具有“白如玉、明如鏡”[17]的特點,光潔油亮,令人愛不釋手。舊時為了使扇骨呈現(xiàn)出古色古香的特色,還會將竹扇骨進行油炸處理。金陵折扇的另一個特色是講究扇骨造型和雕刻,在明清鼎盛時期最甚,這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大骨造型,有“如意頭”“琴式”“螳螂腿”“水浪式”等;二是扇頭造型,有“瓶式”“荸薺頭”“橄欖頭”“玉蘭頭”“方頭”“圓頭”“金魚頭”等;三是扇骨雕刻,通過淺刻鏤雕形成別有洞天的景致,彰顯自然天趣,再現(xiàn)書畫筆墨情趣,與“金陵派”竹刻相得益彰,為折扇的文化內涵、藝術價值增色不少。后來,藝人們在繼承扇骨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又進一步發(fā)展了鑲嵌技術。可用于鑲嵌的珍貴材料有象牙、獸骨、紅木、玳瑁、玉石、紅珊瑚、金銀、貝殼等。最初是簡單地在扇骨上嵌方形或圓形的骨片,后來用雕刻拉花及造型工藝來變換形式,或用各種玉石、金屬鑲嵌,以形成山水花鳥、故事人物等不同圖案。寸尺間的扇骨可謂是囊括了竹木牙角材質的大千世界。
折扇從宮廷仿制到民間推廣,始終與士大夫、文人群體息息相關。明清時期來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士子是金陵折扇一大消費群體,折扇不僅可用于扇風,其形制玲瓏易收藏,工藝精美可把玩,扇面堅實可揮墨,出于名家者更是價值不菲,滿足他們彰顯品位、財富的需求。金陵折扇的扇骨以竹為大宗,竹的形象和品性,歷來受到文人的推崇與喜愛。明時,文人以竹為貴,冠以高潔、正直、堅韌、脫俗等美德,竹骨折扇被稱為“懷袖雅物”,如今金陵折扇亦有“金陵雅扇”之稱號,造型或優(yōu)雅纖細,或古樸穩(wěn)重,體現(xiàn)了文人雅士的品位。金陵折扇扇骨雕刻汲金陵派竹刻藝術精華,“不作過多人工修飾,寥寥數(shù)刀卻意境深遠,格調古樸而淡雅”[18],并擅竹刻書法,不少作品出于文人竹刻名家之手,方寸之間增添了濃郁的文人氣息。扇面素面古樸、灑金典麗,工筆寫意、丹青水墨、書法鈐印莫不薈萃,給人以藝術的享受和文化的陶冶。后來直接衍生出了扇面書畫這一藝術形式,通過扇頁來創(chuàng)作、欣賞書畫作品蔚然成風,影響至今。
金陵折扇的誕生地—南京,處于南北方交融地帶,長江支流秦淮河穿城而過,歷史上曾多次作為都城發(fā)揮重要的防御以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引領作用,科舉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書法繪畫文學等都是當時社會生態(tài)的反映。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手藝,金陵折扇制骨工藝、竹刻工藝、扇面繪畫等,彰顯了金陵地域文化碩果,體現(xiàn)南京南北交匯、兼容并蓄、開放包容的特色,以及溫潤內秀兼具市井之氣。
通過實地采訪、調研以及與金陵折扇制作技藝傳承人溝通請教,筆者發(fā)現(xiàn)傳承人普遍對傳統(tǒng)工序和技法有著嚴格的遵循和繼承,但是在產(chǎn)品創(chuàng)新、推介營銷方面相對薄弱,銷售宣傳渠道都較為狹窄,不少南京本地人對金陵折扇的知曉度也很低。筆者認為,弘揚振興金陵折扇制作技藝,從技藝和產(chǎn)品本身出發(fā),以下幾點值得思考:
一是繼承傳統(tǒng)工藝,精益求精。金陵折扇為全手工制作,因材施藝,每一把都是帶有體溫的勞作結晶,是匠人匠心的極致體現(xiàn),絕非市場上機器化生產(chǎn)的普通折扇能夠比擬的。因此,弘揚振興金陵折扇,首要即是繼承傳統(tǒng)制作工藝,保持金陵折扇制作手工精細之特色,并不斷精益求精,保證每一把金陵折扇的使用者都能感受到其工藝特點和文化特質。
二是發(fā)揮自身特色,打造代表作。綜觀我國各地的制扇技藝,蘇州檀香扇、王星記扇、榮昌折扇、龔扇等都有其經(jīng)典代表作,如檀香扇、黑紙扇、夏布扇、宮扇、竹編扇等。金陵折扇也需要發(fā)揮自身特色,以金陵折扇傳統(tǒng)水磨、模雕工藝為基礎,汲取金陵竹刻藝術養(yǎng)分,發(fā)揮本地金箔鍛制業(yè)優(yōu)勢,打造“白如玉、明如鏡”的水磨玉骨折扇、竹刻扇、金箔扇、大掛扇等這類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精品。
三是保持文人扇特點,彰顯金陵文化。作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南京還享有“世界文學之都”榮譽稱號,其地域歷史文化積淀深厚,金陵折扇的形成與發(fā)展即是脫胎于此,深受滋養(yǎng)??婆e文化、古都人文、文學意象等都可以反哺于金陵折扇的扇骨雕刻、扇面紋飾、扇面書畫的設計制作,保持文人扇清雅秀麗、內涵豐富的特點,彰顯金陵文化。
四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尤其是傳統(tǒng)工藝,除了以必要的數(shù)字化記錄手段,保存在以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形式組成的檔案里,更需要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去學習去參與,培養(yǎng)新的傳承人。手藝人及其職業(yè)得到社會尊重,產(chǎn)品得到大眾和市場的認可和喜歡,就會有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就會大大避免人亡藝絕的遺憾發(fā)生。這就要求傳統(tǒng)工藝必須走出深巷,走向大眾,貼近現(xiàn)代化生活,在傳承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注入新的時代活力。
扁圓頭鑲嵌波浪紋烏木棕竹玉竹扇(王克禮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