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映林
(江蘇南京 210000)
中國士大夫,從廣義上說就是有文化的讀書人,不論入仕與否。張仲禮將其中取得功名、學品、學銜和官職的,稱為紳士。[1]這種紳士也是廣義上的士大夫。清末有人指出:“本城舉、監(jiān)、生員及告休家居之大小官員,均謂之紳士?!盵2]這個定義較為符合實際,紳士并不包括現(xiàn)任的官員,僅僅是在鄉(xiāng)的“紳衿”的通稱。為了區(qū)分方孝孺“伉直受禍”遭誅十族對不同群體(階層)的影響,筆者把讀書人(士大夫)階層中有功名并進入政府體制內(nèi)的這部分人稱為“仕”即官員,沒有進入體制做官的這部分人稱為“士人”。實際上,中國自秦漢以來行郡縣制,國家已經(jīng)是一個典型的官僚帝國,官僚與專制君主共同統(tǒng)治管理著這個國家??婆e制度的盛行,為具有深厚文化素養(yǎng)的士大夫們進入體制開辟了一條正常入仕的渠道。士土夫有文化甚至有功名,但絕大多數(shù)是沉積在社會中的生員(秀才)與童生,進入政府體制內(nèi)的士子則成為名符其實的“政府官員”。這種區(qū)分對于討論方孝孺“伉直受禍”遭誅十族對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影響是有意義的。
不論是士人抑或官員歷來都以“道統(tǒng)”自命,他們往往“充海闊天空之量,養(yǎng)先憂后樂之心”[3],都贊同張載所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边@才是真正的“士人”與“官員”,于是歷朝歷代都不乏為捍衛(wèi)“道統(tǒng)”不惜以命相頡頏的“士人”與“官員”??蓪V苹蕶嘣诂F(xiàn)實中的暴虐與無道,又不可能使所有“官員”們都具有為捍衛(wèi)“道統(tǒng)”不惜以命相頡頏的勇氣,面對“刀鋸鼎鑊”不是所有讀書人都能“不畏死”的。這就會產(chǎn)生“朝臣們的不同選擇”,路徑選擇的結果是大相徑庭的。這種不同路徑選擇的直接后果是隨后仕風的變化,對士林的影響其表現(xiàn)相對而言則要小于對仕風的直接影響。方孝孺遭誅十族,以及景清受到的“瓜蔓抄”,當時最直接的影響是,在二人家鄉(xiāng),大家對讀書人在極權下的悲劇性遭遇普遍感到恐怖,一段時間內(nèi)“讀書種子”不再是世人的普遍追求,對讀書種子精神的疑慮也頗為彌漫。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影響是呈緩解趨勢的,因為中國畢竟是一個等級社會,通過讀書做“人上人”,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觀念。
方孝孺“伉直受禍”遭誅十族導致的仕風變化,反映在四個方面:一是入仕后的人格分裂形成一味“皇上圣明”的太監(jiān)心態(tài)或曰妾婦心態(tài);二是“皇恩浩蕩”磕頭謝恩的犬儒主義;三是腐蝕清廉仕風促使向黷貨的變化;四是既會激揚士林與仕階層的舍生取義、剛正不阿的凜然正氣,也會使士與仕選擇做“識時務者”。影響所及便是由此促成官場中普遍的重才輕德,士人與官員人格的普遍矮化和貪墨之風的普遍。宋及之前士人及官員們受儒學長期熏染,在德才方面普遍存在著重德傾向。如宋時的葉夢得曾就德才問題闡釋過自己的觀點,為官員們所認同。他說官員應兼?zhèn)涞牟拍芘c順序應是“德量”“氣節(jié)”“學術”“材能”。[4]葉夢得此說直至元末明初還為士大夫們所認可,但是“靖難之役”后,經(jīng)朱棣的大屠殺,堅守道德至上的一批朝臣無不遭到清洗和血腥鎮(zhèn)壓。這對士人和官員們的心理產(chǎn)生了巨大的沖擊,其中不少人尤其是官員中人開始轉向,造成普遍的重才輕德傾向。
“靖難之役”結束之際,朝臣們紛紛作出不同選擇,其中那批歸順者相當一批人是前兩種心態(tài)的典型代表。在整個明王朝,仁、宣朝的“三楊內(nèi)閣”是很有名的,“仁宣之治”的出現(xiàn),“三楊內(nèi)閣”起了很大推進作用。雖說他們能做到?jīng)Q策時的互補,但無不唯皇權馬首是瞻。“三楊”中的楊榮說過一段話,很有代表性。他說:
吾見人臣以伉直受禍者,每深惜之。事人主自有體,進諫貴有方。譬若侍上讀千文,上云:“天地玄紅”未可遽言也,安知不以嘗我?安知上主意所自云何?安知“玄黃”不可為“玄紅”?遽言之,無益也。俟其至再至三,或有所詢問,則應之曰:“臣幼讀《千文》,見書本是‘天地玄黃’,未知是否。”[5]
典型的察言觀色。即使皇帝說的不對,不但不敢糾正,還得順著說。這只能是典型的人格分裂一味“皇上圣明”的太監(jiān)心態(tài)、妾婦心態(tài)!而“皇恩浩蕩”磕頭謝恩的犬儒主義則更盛行。
明宣宗的胡皇后沒有生育,“無嫡立長”,宣宗立了朱祁鎮(zhèn)(后來的明英宗)為皇太子,接著就想立其母孫妃為皇后,皇帝有了此意,這種易后大事朝臣中竟無一個反對之人,為了順從明宣宗,“三楊”之一的楊榮列舉胡皇后20 條缺點作為廢后的理由。但如何提出并安置胡皇后,總得有個由頭,宣宗有點犯難,就找楊士奇商量,楊士奇內(nèi)心本不同意無緣無故廢后,但他不敢違拂,于是問宣宗皇后與孫妃之間的關系如何,宣宗說她倆關系很好啊,前一個時候皇后身體不好,孫妃還去探視了。楊士奇聽到這里,就說既然皇后有病,莫若引她自行辭讓。宣宗大喜,此事就這樣順利解決了。[6]
“三楊”中的楊士奇即使如此謹慎小心,一切唯皇帝馬首是瞻,面對天威難測的皇權仍舊戰(zhàn)戰(zhàn)兢兢?!睹魇贰繁緜髡f楊士奇“在帝前,舉止恭慎,善應對”。所謂“善應對”說白了就是善于察言觀色,揣摩著順著皇帝的意思說。朱棣因后宮爭寵一口氣殺了2800 名宮女,朝中無一人敢于出面勸說。面對朱棣慘無人道的大屠殺,還竟然說出“文皇帝(明成祖朱棣)之心,孔子之心也”這樣顛倒黑白的昏話。
明人郎瑛痛恨楊士奇善于察言觀色,一味匍匐在皇權之下,譴責楊士奇是“尤為無恥之甚;讀書明大義,至此尚爾云云,天理人心安在哉!”[7]然而,楊士奇卻是一個十分干練的行政管理人才,歷四朝前后在內(nèi)閣待了41 年。才具配位,德則有愧。
朱棣次子朱高煦一直欲拱倒太子朱高熾,自己好上位。永樂十年(1412)秋,朱高煦制造輿論說大理寺右丞耿通受太子之托,多次在皇帝面前為朱高熾開脫。耿通確實多有維護太子的言論,且堅決反對易太子,說“太子事無大過誤,可無更也?!敝袊鴼v史上沒有皇帝不對結黨的太子痛下殺手的。朱棣將耿通的話聯(lián)系在一起,十分惱火,于是下令都察院會同文武百官將耿通鞠之午門,說:“必殺通無赦!”群臣不敢拂旨,議定斬立決。但朱棣還不解氣,說耿通一味為太子說好話,不能饒恕,應當處以極刑。[8]此事明明是朱高煦欲奪嫡所為,枉誣耿通,大臣們也心知肚明,卻無一人敢于出面澄清真相,耿通遭“磔死”,黃泉路上又多了一個冤魂。
總之,“靖難之役”后,絕大多數(shù)的官員已抽去了脊梁骨,完全匍匐在皇權腳下,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反抗,這種犬儒現(xiàn)象在不同時期時強時弱呈現(xiàn)。明朝在“靖難之役”后的200年中,發(fā)生過的“大禮儀之爭”,爭國本,明末的黨爭,直到清初的抗節(jié)殉國就是這種曲折起伏情勢的表現(xiàn)。但在官場形成的恭謹、察言觀色、圓滑,而后發(fā)展出的“多磕頭,少講話”的“官風”則始終占據(jù)上風,成為官場行事潛規(guī)則,圓滑的官員往往混得風生水起。到清朝更是變本加厲,已無藥可救。唐宋時期的諫諍風氣早已“泥牛入海無消息”,斷然無存,煙消云散,一切媚上,“唯上”不“唯實”,整個清王朝幾乎再也見不到犯顏直諫的鯁直之仕。道光皇帝時的王鼎尸諫算是個例外。
沒入仕的士大夫們,也是普遍抱著“隨時安命”的人生哲學態(tài)度。陳白沙的《歸田園》詩,其三云:“近來織畚徒,城市售者希。朝從東皋耕,夕望西巖歸。貧婦業(yè)紡績,燈下成歲衣。但令家溫飽,不問我行違?!痹娭蟹从吵龅木褪前采砹⒚纳钣^念,不求有為于世,但求保平安,全家“溫飽”。在專制淫威下,唯有如此才能自保,不累及家人。明哲保身泛濫于士大夫階層。方孝孺曾把人分為“君子”與“眾人”(普通人),他說:“君子之于眾人,其生與死同,惟生而有益于世,死而無愧于心者為君子,其不能然者為眾人?!盵9]方孝孺認為人的一生,如果于事無補,猶如無生一般。相同的道理,人如果不能奉天下之道,盡人之本性,使自己之身達到無過的境界,縱然談笑而亡,也可以說死非其所。所以,無論是普通人也好,君子也好,無不要面對生與死。所不同者,士大夫或官員階層是應當生而有益于世,死而無愧于心,普通民眾則并非一定如此??傊?,方孝孺主張君子不應以生死為意。而“靖難之役”后,方孝孺此說早被士大夫,尤其是官員們置之腦后。
方孝孺“伉直”而死,遭誅十族,對士林的影響雖不及對仕風的影響之大與直接,但也是普遍存在的,再經(jīng)嘉靖“大禮儀”、萬歷“爭國本”等事件后,影響再起。明人趙用賢就說:“今天下士習率飾為軟媚醇謹,雍雍自好,期不拂于時尚?!盵10]王云鳳也揭示道:“近世士大夫習于阿諛軟熟,以詭隨污合為通才,一遇秉正守介之士,指為怪異不祥之物,靡焉成風?!盵11]“秉正守介”反被視為“怪異不祥”,不合群就是異類,傳統(tǒng)價值觀完全顛覆。明代士林仕風的這種變化、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內(nèi)在轉向,反映了方孝孺“伉直受禍”遭誅十族的普遍性影響。
東漢時有楊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之說,堅拒收受賄賂。從整個士大夫階層以及全社會來看,人們所論無不是為人做事的“正”。尤其是士大夫們無不恥于“小節(jié)無知,便屬麻木;大節(jié)無恥,便落禽犢”。王夫之認為士之知恥,是士風的關鍵??伞熬鸽y之役”后,這種士風在悄悄地發(fā)生著變化,發(fā)展到最后就是仕行無恥,廉恥全無。明人說:“方遜志寵任時,薦西楊,西楊修實錄,乃謗方叩頭乞余生。西楊薦陳芳洲,芳洲嗾人訐西楊之子稷,竟死西市。芳洲令徐武功,更名進用,武功竟置芳洲于鐵嶺。武功為石總兵畫奪門之謀,石又置武功于金齒。近日永嘉、貴溪,亦頗類此。”[12]這段話中的“方遜志”乃方孝孺,“西楊”是指楊士奇,陳芳洲是陳循,徐武功是徐有貞,石總兵是石亨。徐、石二人是趁明景帝朱祁鈺病危發(fā)動“奪門之變”,扶明英宗朱祁鎮(zhèn)復辟的人,可事成后相互之間為了權力爭斗,都欲置對方于死地??梢姰敃r不少官員已是恩將仇報,廉恥全無。
伴隨著普遍的重才輕德風氣,貪墨之風也在永樂末年興起,進一步造成仕風與士風日下。最初官員通過為人題匾作文收受“潤筆”,隨后便是以此為名公開索取錢財。宣德三年(1428)明宣宗朱瞻基(明成祖朱棣之孫)召“三楊”中的楊榮、楊士奇二人入宮議事,宣宗說:“吾三人商量一事,京師端本澄源之地,祖宗時朝臣無貪者,年來貪濁之風滿朝,何也?”楊士奇答:“貪風永樂之末已作,但至今甚耳?!盵13]總之,如方孝孺這樣“貧困不能移”“富貴不能淫”者日見其稀,更多的是懶政怠政,養(yǎng)成逸樂之風,禮、義、廉、恥“四維”皆無。原因即是“人臣以伉直受禍”,抱負難伸難免得過且過,更多的則是隨波逐流,直到同流合污,終使得有明一代官場形成“上好諂譽,下輕廉隅,賄賂公行”,又回到元末之際的官場風氣。總之,明代士林與仕風的卑污,溯源則是“靖難之役”后方孝孺“以伉直受禍”遭誅十族,在專制淫威之下士人與官員不得不紛紛選擇實用主義,且認為這是“識時務者”。
原本不論士人,還是官員都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即“其原俱本于道德,其用俱可致于事功,其心俱不染于富貴”[14],而方孝孺“以伉直受禍”遭誅十族后,很多士人入仕后,不再堅持行道,使得“不過上有益乎君,下有益乎民”的追求愈加淡薄??偟恼f來,對“士風為國之本,廉恥為士風之本。廉恥興,則士風盛;士風盛,則風俗和,可知矣”[15]的認識,因方孝孺“伉直受禍”遭誅十族而逐漸淡漠,士與仕少有這方面的堅持。明末遭誣構被害的鄭鄤在留下的文集中寫到天啟年間(1621—1627)官員們的思想狀況時,說:“……然百煉之剛,亦可屈指數(shù),余者大都委蛇洊躐,以善蔗境而已。”[16]這種現(xiàn)象在有清一代更為明顯與普遍。
總體來看,對士林的影響造成的惡果小于對仕風的影響,前者表現(xiàn)也不如后者反映得那么直接。就明清兩朝來看,主導社會風氣的是以仕風為主,這個導向影響至大,官場風氣畢竟是全社會的風向標。
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受方孝孺“伉直受禍”遭誅十族影響,此后的官場“天下烏鴉一般黑”,其實清廉耿介的官員還是大有人在。明武宗針對官場貪黷風氣之盛,仍說朝中官員十之三四還是清廉好官。明英宗天順年間(1457—1464),任吏部尚書的王翱就是一位出了名的廉潔官員。他不但自己廉潔,對于家人的要求也達到近乎苛刻的地步,即使對于和他患難一輩子的妻子也不例外。他的女婿曾托岳母求岳父給他升官,深知王翱脾氣的王夫人面對女婿懇求也不好拒絕,于是趁王翱回到家時,就跪在王翱面前,向王翱懇求,沒想到王翱一聽勃然大怒,居然動手把妻子打傷,之后一連數(shù)天不回家。[17]為了廉潔,把妻子打傷,這在歷史上恐怕也是少見的。
至于世人都熟悉的于謙,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官。任地方官時,他就以愛民如子著稱。有一年他到京城述職,衙門中人勸他得準備點土特產(chǎn)等禮品。于謙甩了甩袖子說:“沒有土產(chǎn),只有兩袖清風。”并當場寫下一首《入京》詩:“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贝嗽娨怀?,到處傳唱。而所謂“兩袖清風”就是源于此典故。于謙的另一首《石灰吟》詩也表現(xiàn)出清正廉潔以及危難之際滿乾坤的大無畏精神:“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p>
方孝孺之死的另一方面影響,主要是他的殉道精神激揚了士林與官員的舍生取義、剛正不阿的凜然正氣。前面提及的嘉靖時的“大禮儀”之爭,萬歷年間的“爭國本”,明末東林黨人與閹宦的斗爭,尤其是明末清初大批士林中人如“三先生”的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的抗爭不屈。清廷為了籠絡士大夫,特開博學鴻儒科考試,但顧炎武、黃宗羲等拒不應試,不入仕,不與之合作,這其中當然有方孝孺寧死不屈、堅守道義的殉道精神對后世的激揚所致。黃宗羲的得意門生、著名史學大師萬斯同一生堅守志節(jié),不食清朝俸祿,抱定以任故國史事而報故國之志,終身把纂修一部明代史書以為己任??滴跏吣辏?678),詔征博學鴻儒,他堅決不應征。次年開局修《明史》,清政府以七品俸來聘請他,稱翰林院纂修官,他力辭不就。后遵老師黃宗羲的指教,以布衣身份參加史局修《明史》,不署銜,不受俸[18]。他一生與人交往,都自稱“布衣萬斯同”。
楊廷樞,早年為諸生,以氣節(jié)自任,曾為東林黨人周順昌平反奔走呼冤而聞名。明崇禎三年(1630)鄉(xiāng)試高中第一名,即解元?!拔拿裉煜?,從游之士頗多”,為復社領袖之一,“名聞四海。清至不剃發(fā)”。明弘光元年(1645)清軍南下蘇州。他因反清事泄,“避地蘆墟,泛舟蘆葦間”。當?shù)厥考澕娂姵鲎?,他卻為抗清義軍籌糧未走。事敗被捕,絕食5 日,受盡酷刑,遍體受傷,十指俱損。一家人視死如歸。受死前留下絕筆詩6 首,其二云:“浩氣凌空死不難,千年血淚未曾干。夜來星斗中天燦,一點忠魂在此間?!盵19]
特別值得一提的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夏完淳(1631—1647)是深受方孝孺殉道精神影響的少年英雄,明松江府華亭縣(現(xiàn)上海市松江區(qū))人,明末著名詩人、抗清英雄夏允彝之子。夏允彝抗清失敗,慷慨赴死,陳子龍挽聯(lián):“志在春秋真不愧,行成忠孝更何疑”[20]。夏完淳7歲能詩文,14 歲從父夏允彝及老師陳子龍參加抗清活動,魯王監(jiān)國授中書舍人。事敗被捕下獄,主審他的正是洪承疇,洪承疇見他還個少年,便好言好語勸說,不料夏完淳怒斥洪承疇無恥,洪被罵得臉如死灰無言以對。夏完淳賦絕命詩,臨刑神色不變,大有方孝孺視死如歸的殉道精神。[21-22]時年16 歲。
明末著名理學家劉宗周(1578—1645),浙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萬歷二十九年(1601 年)進士,天啟元年(1621 年)為禮部主事,四年起右通政,參與東林黨活動,曾因上疏彈劾魏忠賢而被停俸半年,遂又削籍為民。崇禎元年(1628年)為順天府尹、工部侍郎,十四年(1641 年)為吏部侍郎,不久升任左都御史,因上疏與朝廷意見不合再遭革職削籍。明亡清兵攻陷杭州,清貝勒博洛以禮來聘,劉宗周“書不啟封”,曾絕食23天,后死于家中。劉宗周十分推崇方孝孺,著有《方遜志先生死事存疑》《重刻方正學先生遜志齋集序》《方遜志先生正學錄序》3篇關于方孝孺的文章。[23-25]
上述事例不勝枚舉,有受方孝孺殉道精神的影響。當然,明清易代之際,上述士子所為與他們心中所固有的正統(tǒng)觀、忠君思想也有更密切的關系,并不都是方孝孺殉道精神的影響。
總而言之,方孝孺“伉直受禍”遭誅十族對士與仕這兩個階層的影響,還取決于士人、官員個體的價值追求與學術品質。士的平庸與自保在于利益所誘,為何這樣?顧炎武在他的“生員論”中有這樣一段話:“一得為此,則免于編氓之役,不受侵于里胥。齒于衣冠,得以禮見官長而無笞捶之辱。故今之愿為生員者,非必其慕功名也,保身家而已?!盵26]讀書人一旦取得了秀才功名,社會地位立竿見影般的高于一般百姓,成了保護自己的護身符,并且有蔭庇家人的可能。在生產(chǎn)力并不發(fā)達的中國古代社會這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官員呢,李伯元在《官場現(xiàn)形記》“序”中說道:“官之位高矣!君之名貴矣!官之權大矣!—五尺童子皆能知之……蓋官者,有士、農(nóng)、工、商之利,而無士、農(nóng)、工、商之勞也。”也就是說,一旦入朝做了官,士變成了仕,也就成為人上人,進入了金字塔社會的上層,名利、權勢、地位、榮耀、黃金……凡人之七情六欲皆可滿足。官越大,地位越高,待遇越厚,從此只有士、農(nóng)、工、商的所有好處,不再有士、農(nóng)、工、商的辛苦勞累。
優(yōu)渥的待遇與社會地位,自保往往就是習慣性的選擇,而這種選擇一不留神就會參與制造罪惡,也就是世人常說的為虎作倀,所以受方孝孺“伉直受禍”遭誅十族的影響也就不能一概而論。就有明一代及清王朝,士人與官員有其復雜性,既有追求遵循儒家行為準則的道德實踐者,也有言不由衷、言行不一的假道學,這在官員群體中尤為明顯,甚至不乏毫無廉恥之心者。官員之恥的危害遠甚于士人之恥的危害。需指明的是,中國自秦始皇以后,帝王鮮有講政治倫理的,倘若唐宋諸帝尚存些許,可明朝16 帝、清關內(nèi)10 帝與慈禧,無一人存有政治倫理信念,這也是明清兩朝文字獄多、冤案多、殺人多的一個原因。一般說來,政治倫理的要求是不記仇,尤其不記異己的仇,表現(xiàn)為不追究前朝人物的政治立場等。政治有成敗,政治的成敗和人格的高下不是對等的關系。方孝孺“伉直受禍”遭誅十族產(chǎn)生的影響無不與專制極權制度有關,與帝王不講政治倫理密切相關,這才是最具影響的根本,起決定作用的。錢名山總結說:“明二祖之取天下,殘酷無道亦以甚矣!凡明代忠良之臣,鮮不遭斬頭刮骨之痛。”[27]可謂點中要害。
專制極權制度下無視政治倫理最典型的,莫如明代的朱元璋、朱棣父子以及后期的嘉靖、萬歷二帝,除此之外要數(shù)晚清的慈禧。不妨舉其一例,八國聯(lián)軍入侵前,慈禧殺了主和的許景澄、袁昶、徐用儀、立山等人,戰(zhàn)敗逃往西安,隨后殺了主戰(zhàn)的載勛、英年、趙舒翹、毓賢、徐承煜等。這是典型的不講政治倫理所致的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皇上圣明”總沒錯,錯的永遠是臣子。慈禧不講政治倫理的惡劣行徑最直接的后果,是釀成全社會道德迅速崩潰,促成“官無廉官,吏無能吏,兵無勇士,軍無良將,民無良民,甚至盜無俠盜”的無良社會的急劇形成。不講政治倫理的皇權王朝還能存在多久?十年后清王朝灰飛煙滅!
中國古代士人、官員們的精神史表明,即使在惡劣的政治環(huán)境和政治條件下,即使這兩個階層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因為暴力的脅迫和生存的誘惑不得已而放棄了基本的道德底線,仍有相當多的德性仍存的士人與官員站在真理一邊,堅守政治倫理的道德底線而不屈服于專制暴政,而這正是方孝孺精神的延續(xù)。這樣的事例也是不勝枚舉的。明嘉靖時,會稽人沈煉為錦衣衛(wèi)經(jīng)歷,常與人大罵嚴嵩父子,并扎了3個草人,分別稱為李林甫、秦檜和嚴嵩,用箭射它。嚴嵩父子得知,誣告他謀反,沈煉被殺,臨死大罵奸佞不止。[28]
海瑞生性耿介,上疏批評嘉靖帝妄求長生不老,不理朝政,致使綱紀廢弛,倫常被毀。奏折激怒了嘉靖,下令抓捕海瑞。太監(jiān)黃錦對嘉靖說,我聽說此人上疏時已經(jīng)和家人訣別,并買好了棺材。嘉靖聽了,默然無語,只是把海瑞關在獄中,到死也沒有殺他。[29]
即使到了晚清,官場腐敗已是病入膏肓,“皇上圣明”“天縱英姿”早成官員口頭禪,磕頭謝恩的犬儒主義無時不在,即使如此,仍有堅持正義的官員。丁寶楨殺大太監(jiān)安德海,就贏得了朝野一片喝彩。曾國藩稱贊道:“稚璜(丁寶楨字),豪杰之士。”李鴻章說:“稚璜成名矣!”事情是這樣的:慈禧時大太監(jiān)安德海依仗慈禧信任,大肆收受賄賂,甚至敲詐勒索,蔑視朝臣。丁寶楨做山東巡撫,安德海以給慈禧太后置辦龍衣為名,出京沿大運河南下,丁寶楨令人將其拿下,安德海破口大罵,說自己是奉太后之命,你抓我是自己找死。丁根本不理這茬,直接就將安德海斬了,之后才上奏朝廷。[30]消息傳出,朝中一片歡呼。可見在任何時候,不論事件影響如何之大,總有不懼死之仕。
所以從方孝孺之后看,不論是士人抑或官員,這種視死如歸、蔑視罪惡與權力的“威武不能屈”從未消逝過,最具代表性的除上述外明末的“東林六君子”,清末的“戊戌六君子”,都表現(xiàn)了這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