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學語文第三學段的“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內(nèi)容側(cè)重于自然科學的學用與實際生活的應用,同時把革命故事的傳講與交流、參觀游覽的解說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在設計任務群的過程中,需要把握重點、明晰學理。第三學段的“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是基于總?cè)蝿镇?qū)動的語言合成與實用輸出。為此,需要設計好“雙情境”,找準五個點位,即區(qū)分位、研究位、拓展位、支架位和運用位,形成更富活力的體驗式活動鏈,全面提升學生的實用性溝通力。
關? 鍵? 詞 “實用性閱讀與交流” 第三學段 學習任務群
引用格式 朱國忠.第三學段“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教學分析與建議[J].教學與管理,2023(14):28-31.
“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在第三學段語文教學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隨著年級的升高,其教學要求也有所提升,需要我們針對這一學段的這一類任務群加以研究,真正落實相關的教學目標,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一、清單與解析:內(nèi)容側(cè)重于自然科學學用、實際生活應用
第三學段的“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相關內(nèi)容,有聚有散,需要我們對教材進行全面梳理,形成教學清單,加以系統(tǒng)分析。
五年級的“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涉及《松鼠》《表里的生物》《金字塔》等課文8篇,《鯨》《風向袋的制作》等習作例文2篇,“制訂班級公約”“我是小小講解員”等口語交際5個,“介紹一種事物”“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等習作5個;六年級涉及《竹節(jié)人》 《故宮博物院》 《十六年前的回憶》等課文14篇,“演講”“即興發(fā)言”等口語交際5個,“多彩的活動”“插上科學的翅膀”等習作7個,“難忘小學生活”等綜合性學習3個。
“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在第三學段涉及到的課文共22篇,習作共12個,口語交際共10個,習作例文2篇,綜合性學習共3個??梢娊滩闹信c“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相關的內(nèi)容占比較大,為本任務群的設計與實施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相關內(nèi)容涉及到自然、社會、文化、環(huán)境、科學等多個領域。具體來說,第三學段的“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內(nèi)容可分為六類:自然科學學用類,側(cè)重于知識性的閱讀與表達,共17個;實際生活應用類,側(cè)重于家校社生活所必須的一些實用技能,共12個;革命故事傳講類,側(cè)重于記錄、展示、講述革命英雄和勞動模范的事跡,共9個;難忘感動交流類,側(cè)重于和身邊人交流令人感動、難忘的人和事,共8個;參觀游覽解說類,側(cè)重于講解中外風景名勝,共7個;新趣生活記錄類,側(cè)重于以日記的方式來記錄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人、新鮮的事,共2個??梢?,第三學段的“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從主題與內(nèi)容上來看,更重視自然科學的學用與實際生活的應用。
二、學理與解讀:基于總?cè)蝿镇?qū)動的語言合成與實用輸出
實用性任務群教學是“以一個來自生活的總?cè)蝿兆鳛橹骶€貫徹始終的。這一個任務創(chuàng)設了需要語言來完成的真實情境”。“學生在任務驅(qū)動下,將閱讀、寫作、口語交際、搜集處理信息融為一體”,在分步完成總?cè)蝿盏倪^程中,提升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交流表達力[1]。第三學段實用任務群的學習,重在發(fā)展學生五個方面的能力:實用文本的閱讀與交流能力、見聞感思的表達與分享能力、重要信息的整理與呈現(xiàn)能力、生活新事的關注與表達能力、多種媒介的記錄與表現(xiàn)能力。
1.“雙情境”對體驗活動鏈形成有效支持
實用性任務群是一種基于學生經(jīng)驗的課程,積累相關的語言經(jīng)驗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從總體上來看,實用性任務群的學習是體驗式學習。在體驗過程中,學生抵近觀察、定向閱讀、選擇框架、調(diào)試風格、登臺交流,形成完整的體驗式學習活動鏈。當然要形成完整的體驗活動鏈,需要“雙情境”的支持。所謂雙情境,是指“喚醒學生知識儲備的背景情境與激發(fā)學生實踐熱情的任務情境”[2]。比如《松鼠》一課的任務群設計,教師引入的市民建議:“我們南通的五山森林公園是國家森林公園。松鼠是萌翻森林的小精靈。建議五山森林公園引入松鼠,以增添城市的活力”就是背景情境;“公園管理部門委托我們班級以‘布封松鼠會的名義作一次宣講,讓更多的人走近松鼠,了解松鼠,讓原本在遠處的松鼠變成市民近處的愛”就是任務情境。這兩種高度關聯(lián)的情境,一種為學生提供限制性的條件,一種為學生提供支持性的條件。通過協(xié)同作用,有機支持,導引、支持學生進入真實的學習氛圍,完成有效的體驗歷程。實用性任務群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語言傳輸情境,形成任務驅(qū)動力,“引導學生在一次次語言傳輸過程中體驗、糾正、改善自己的言語行為”[3]。
2.“三程序”形成實用性素養(yǎng)的動態(tài)輸出
第三學段實用性學習任務群的功能,定位于“真實情境中的語言運用”。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把“擁抱大千世界”“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等主題的實用知識轉(zhuǎn)化為實用工具,在解決真實生活問題的過程中,提取信息、明晰對象、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優(yōu)化語言、有效輸出,全面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那么,如何推動這種“轉(zhuǎn)化”?《實用性閱讀指南》中提出了轉(zhuǎn)化的三個步驟:一是找尋有價值的信息,二是以思維導圖凝煉信息,三是迅速行動運用信息[4]。兼顧到第三學段實用性學習任務群的具體情況,我們可以對上述三個步驟進行優(yōu)化:第一步,挑揀主體文本,定向閱讀,初繪導圖。這里的閱讀為完成實用性任務提供要點與關鍵信息。第二步,引入關聯(lián)視野,拓展研究,優(yōu)化方案。這里的研究為總?cè)蝿盏耐瓿裳a充新的有效信息。第三步,試用屬我妙法,成熟表達,有效交流。這里的交流是在前兩步逐步疊加、初步完成的基礎上對已有信息進行精加工,完成有對象感的輸出。上述三個步驟強化的是有方向的閱讀、有關聯(lián)的探究、有效果的交流。有助于加速文本信息的活化,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zhuǎn)化。具體到五年級上冊《松鼠》一課的任務群設計,三步走的程序設定為:“打開布封文件袋,挑揀主文本,攝取精要點”“走進布封研究所,移用新視角,探尋關聯(lián)點”“舉辦布封宣講會,講究藝術性,優(yōu)化交流點”。如此,才算是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設計與實施:基于實用思維的接力推進與開放關聯(lián)
“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如果依循自然分課的樣態(tài)來設計、實施任務群教學,需要找準屬我點位,強化文與文、課與課之間的關聯(lián),以優(yōu)化任務群落,達成實用語言的全面賦能,獲得實用語言的有效增值。第三學段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任務群要實現(xiàn)高品質(zhì)設計與運行,就需要找準五個點位——區(qū)分位、研究位、拓展位、支架位、實用位。這樣才能填補分課布排與任務群統(tǒng)整之間的罅隙,提升教學的實用性指數(shù)。
1.找準區(qū)分位,提升任務群設計的精準指數(shù)
(1)自然科學學用類:找尋同一文體下的“屬我風格”。任務群有外顯的,也有內(nèi)隱的。所謂內(nèi)隱的,就是在進行大單元整體設計的過程中,既要明晰大單元所體現(xiàn)的這一類,比如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總體上屬于說明類;也要明晰每一課的“這一個”,即在統(tǒng)一主題下的“亞主題”“獨特視角”“個別筆法”……也就是在這個說明單元中每篇課文的屬我點位。這種屬我點位,是同中之異,是一個整體的不同側(cè)面。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統(tǒng)一主題是“我是宣講員”,在這一共同主題下,我們可以通過比較研究,在立體比照中找到每一課(包括習作)的屬我點位。如果在屬我點位之上進行自然分課設計,就會形成一個隱形的指向說明方法的任務群落的分屬點位。
《松鼠》與《太陽》這兩篇課文同屬一個單元,《太陽》一文更多運用列數(shù)字、舉例子的方式,如同畫圖示作解釋;《松鼠》一文更多運用細致描述的方式,如同為紀錄片作解說。一偏靜,一偏動;一偏冷,一偏熱;一平實,一活潑;一科學,一文藝。通過立體化的比照,便可找準《松鼠》一文在大任務群落中的點位,即其擁有的這一種說明風格與這一套說明方法。明確了《松鼠》一文的區(qū)分位,才能在設計任務群時實現(xiàn)精準定位,找到這一課的這一個位置——文藝性說明,即布封筆法(一變二拍三夸)。如此,方能形成內(nèi)在的勾連與有機的群落。
(2)實際生活應用類:找尋統(tǒng)一任務下的“屬我角度”。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即使總體任務是統(tǒng)一的,也要關注選擇的具體任務之間的不同指向,涉及到的對象之間的細微區(qū)別。也就是說,完成具體任務時需要找到屬我的角度,讓學生站位與具體任務適配。像五年級上冊中的習作“推薦一本書”,在設計任務群時就需要關注不同類型的書,從不同的角度去尋找推薦的理由。推薦小說,就要講好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突出光彩照人的主人公、妙趣橫生的對話;推薦科普讀物,就要重點推出作者的奇思妙想與足以引發(fā)認知震蕩的那些新知識。
2.找準研究位,提升任務群建構的探究指數(shù)
(1)自然科學學用類:在單元比照中尋找可移用的研究點位。置身于同一個單元,其他文本自然地成為解讀的背景。也可以說,單元中的每個教學內(nèi)容互為解讀的參照。由于主題的高關聯(lián)性,單元之中的互文解讀成為一種可能。有了相互的比照,就可以看到更多的側(cè)面,也就有了更加明晰的解讀視角或方向。同時,還能看見主題之間的呼應與印證。當然,要進行大單元關聯(lián)解讀,首先需要做的是找尋共同的闡釋方向或微主題,將兩篇甚至更多的單元組文串聯(lián)起來。
如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我們就可以抓住“密切的關系”這個概念展開相互印證的關聯(lián)解讀。關聯(lián)解讀,體現(xiàn)的是一種聯(lián)結思維;對于“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來說,也是一種探究思維。因為在閱讀與交流之間,起連接作用的是探究。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第三學段要圍繞主題“開展閱讀與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表達和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5]。那么,我們該如何確定一篇實用文的研究位呢?拿《松鼠》一課來說,我們既要看同一單元其他課文的研究視角,也要看《松鼠》一文的可研究空間。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個適宜的研究視角。研究松鼠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既建構了跨課的任務之鏈,又提升了任務群設計的廣度與深度。
(2)難忘感動交流類:在多維分解中找到清晰化的研究點位。六年級下冊的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屬于難忘感動交流類。研究的重點自然是“為什么難忘”。這是一個大致的研究位,要提升到深度學習的水平,就需要找到具體而明晰的研究點位:從時序推移上進行比較研究,六年中有哪些明顯的成長?從人物事件上進行歸因研究,六年中遇到過哪些關鍵他人、發(fā)生了哪 些關鍵事件?拿出珍藏的物品進行心理研究,六年中最能牽動自己情緒的是哪些微場景?難忘感動交流類的研究位需要進行二級分解,形成立體的點位布排,以避免那種籠統(tǒng)的研究。
3.找準拓展位,提升任務群資源的開放指數(shù)
雖然是分課設計,但任務群天然地需要開放。向同單元的課文開放,向跨單元、跨年級的課文開放,向課文之外的高關聯(lián)資料開放。新課標明確要求:“加強對跨媒介閱讀與交流的指導,充分利用數(shù)字資源和信息化平臺?!盵6]
(1)實際生活應用類:學習資源的類型要齊全而適配。所謂齊全,就是要注重非連續(xù)性文本與連續(xù)文本的有機結合;所謂適配,就是學習資源的類型要適合實際應用的需要。像五年級上冊的口語交際“制訂班級公約”,六年級上冊的口語交際“請支持我”“意見不同怎么辦”,如果能夠在用好連續(xù)文本的基礎上,設計運用好思維導圖、統(tǒng)計表等非連續(xù)性文本,建設好全文本的學習資源包,就能把所要表達的要點提取得更快捷、更精準。
(2)參觀游覽解說類:學習資源的獲取方式要多樣而全息。參觀游覽解說類任務群,可以“通過書報雜志、網(wǎng)絡、社交軟件等多種渠道開發(fā)教學資源,特別要注意獲取社交媒體、圖表、幻燈片等媒體資源”[7]。如五年級上冊的《威尼斯的小艇》、六年級上冊的《故宮博物院》,首先要找到相關的文章,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在此基礎上,引入新媒體,從網(wǎng)絡上獲取全息化的資源,比如威尼斯水城的紀錄片、故宮博物院的專題片,甚至可以提供“云游覽”APP或旅游類的社交軟件,為學生提供動態(tài)、實時、全面的學習資源,拓展閱讀界面,豐富項目信息,優(yōu)化任務生態(tài),推動深度學習。從而,設計出開放而真實的任務群。
(3)自然科學學用類:學習資源的選用方式要靈活而精準。自然科學學用類任務群學習資源的選用方式應該是靈活的,講求精準、高效,以培養(yǎng)學生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以“松鼠宣講會”任務群為例,資源的讀取詳略有別,布封的《松鼠》是主文稿,需要認真研讀;而那些關于松鼠外形與習性的補充資料,瀏覽一下即可。不同資源的選用面不同,拓展資料《人們?yōu)槭裁聪矚g松鼠》,需要全文閱讀,進一步印證《松鼠》一文中所寫的要點;而《松鼠的生存秘訣》只需要閱讀和林中跳躍相關的片段就可以了。不同資源的調(diào)用目的不同:《松鼠和松果》是用來引發(fā)問題的,《校園投放了24只松鼠》是用來啟發(fā)閱讀興趣的;選取《松鼠》第一節(jié),運用《太陽》一文的說明方法來改寫,進行說明風格的比較,是為了發(fā)現(xiàn)“布封三筆法”;松鼠爬樹的視頻資料,則是用來做閱讀練習的。資源不管如何拓展、如何選用,都必須指向于語言實踐,關注語言規(guī)律。
4.找準支架位,提升任務群引導的策略指數(shù)
(1)自然科學學用類:找到適合的視點型支架。自然科學學用類的“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列大綱、畫思維導圖等方法提取、整理和呈現(xiàn)信息。要熟練掌握這些處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獲得有效的工具與策略,即學習的支架。如 《松鼠》一課,如何引導學生快速捕捉、整理信息呢?教師應當找到適合這一課的方法——反復即要點,反常即要點。課文第一節(jié)中“漂亮”這個詞反復出現(xiàn),說明它是要點;松鼠坐姿像人、送食用“手”,最不像四足獸,這是反常,這是作者所要強調(diào)的要點。找出反復和反常之處,提取出要點,就是適合《松鼠》一文的學習支架。
(2)新趣生活記錄類:找到適合的抵近型支架。如五年級習作——“‘漫畫老師”,如何“漫畫”老師,捕捉最具區(qū)分度的形象化細節(jié)?事實上一個人真正的模樣大多隱藏在公眾的視線之外,或者說最個性化的行為總是藏在難以察覺的至微處。因此,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的支架有兩種:一種是曝光支架,請學生關注度最高的教師錄制一個視頻,來個自我爆料;一種是跟蹤支架,讓學生長期觀察自己喜愛的一位教師。兩種支架是完成新趣生活記錄類任務的有效策略。
5.找準運用位,提升任務群實施的實用指數(shù)
(1)自然科學學用類:運用位來自近距而可能的生活需求。在設計“自然科學學用類”任務群時,需要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而具有較大包容性的情境。這種情境必須為“觀察自然、探索科學世界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提供足夠的空間與可能。如《松鼠》一課,其情境可以設定為“五山森林公園計劃引入松鼠”。這樣的情境與課文無縫對接,并且能夠充分盤活課文,把課文的實用價值釋放到極致。有了情境,配套的總?cè)蝿找簿碗S之而來:“為市民舉辦松鼠宣講會,讓更多的市民支持該項計劃”。在這一情境之下,圍繞“松鼠的可愛之處”設立了三個任務:說明白要點,讓市民放心;說清楚關聯(lián),讓市民熱心;說得更藝術,讓市民動心。這三個任務前后相續(xù),步步關聯(lián),相互支撐,逐步提升,指向?qū)嵱眯?,服務總?cè)蝿?,真正實現(xiàn)了以說明文助力宣講,以宣講會提升素養(yǎng)的目標。
(2)革命故事傳講類:運用位來自紅色教育活動的記錄、展示與講述。梳理第三學段實用性任務群,我們會發(fā)現(xiàn),革命故事宣講類與其他任務群中的革命文化主題學習存在明顯的交叉。在此,我們需要明晰,不同的任務群其側(cè)重點會有所不同。如五年級下冊《軍神》、六年級下冊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革命文化主題的學習,在其他任務群,可能更側(cè)重于人文情懷的培養(yǎng);而在“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就必須更側(cè)重于閱讀與交流過程中的能力培養(yǎng)。其運用位應該定在為籌備“奮斗的歷程”主題學習活動制作展板,為參加紅色教育宣講會時用適當?shù)拿浇榉绞阶鲇涗洠瑸閰⒓印案锩⒘夜适聲本毩曋v故事。
總之,“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的設計,需要心中有總?cè)蝿?,需要通過找準五個點位,強化任務群間的關聯(lián)性,形成體驗式學習活動鏈,拓展實用的空間,指向語言的發(fā)展,以贏得任務群設計的高站位與高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3][7] 王寧.實用性閱讀與交流[M].北京:語文出版社,2021,11,5,7.
[2] 吳欣歆.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筆記[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10.
[4] 大巖俊之.實用性閱讀指南[M].陳怡萍,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162.
[5][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責任編輯:陳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