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吉方
(華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作為英國著名的文化理論家、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一直在英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文化研究領域產(chǎn)生重要影響,特別是他的理論著作《文化與社會:1780-1950》(Culture and Society:1780-1950,1958)更是為廣大讀者所熟悉。雷蒙·威廉斯還是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家,《文化與社會》(Culture and Society:1780-1950,1958)、《漫長的革命》(Long Revolution,1961)、《馬克思主義與文學》(Marxism and Literature,1977)是人們公認的他在馬克思主義文化研究領域的代表性著作。這三部理論著作分別寫于20世紀50、60、70年代,貫穿雷蒙·威廉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研究的精華時代。同時,這三部理論著作也是雷蒙·威廉斯提出“文化唯物主義”“感覺結構”等重要概念與理論的著作,充分展現(xiàn)雷蒙·威廉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觀念的豐富和拓展,因而在他所有的理論著作中有特殊地位,而《文化與社會》則是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起點和標志。雷蒙·威廉斯在《文化與社會》中提出了一種重要的“文化與社會”的文化理論觀察方式,在他還沒有提出文化唯物主義、感覺結構等理論的時候,這種觀察方式成為他的馬克思主義文化研究理論的重要理論標識,也是一種重要的文學批評方法論觀念,其理論和批評實踐意義值得借鑒。
威廉斯長期以來任教于劍橋大學,在劍橋大學的文學教育及文化理論研究中影響巨大,他的學生、英國著名文化理論家特里·伊格爾頓曾說,“威廉斯一直以來都是英國的先鋒人物,任何試圖逃避承受威廉斯作品所帶來的重大影響的英國馬克思主義批評,都將會發(fā)現(xiàn)其自身是嚴重殘缺和不足的”[1]。伊格爾頓所言非虛,在20世紀中期以來的英國文學與文化理論發(fā)展中,雷蒙·威廉斯起到了一種承前啟后的關鍵作用,為英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傳統(tǒng)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氣象,這種影響也反映在威廉斯的《文化與社會》中。
對于《文化與社會》,學界普遍認為是雷蒙·威廉斯的“理論反叛”之作,超越馬修·阿諾德,超越利維斯主義,超越文化精英主義,等等,這些理論評價是常見的。威廉斯的《文化與社會》確實展現(xiàn)出了這樣一些超越性的特征,但也與英國文學批評的傳統(tǒng)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對他的理論前驅馬修·阿諾德、F.R.利維斯等開創(chuàng)的“英文研究”既有繼承也有發(fā)展,單純地強調威廉斯在這部著作中對英國文學批評傳統(tǒng)觀念的超越,不足以展現(xiàn)威廉斯與馬修·阿諾德、F.R.利維斯等所代表的英國文學批評傳統(tǒng)的復雜關系。更何況,在英國文學批判的歷史上,馬修·阿諾德、F.R.利維斯等人的文學批評貢獻巨大,影響深遠,他們共同樹立的英國文學批評傳統(tǒng)不是輕易就能夠被“超越”的。
但《文化與社會》的確涉及雷蒙·威廉斯與英國文學批評傳統(tǒng)的關系,這一點在英國馬克思主義文化研究理論歷史上影響深遠。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在英國是如何確定的?為什么會形成一種重要的理論范式?這都與雷蒙·威廉斯以及他的《文化與社會》的開拓性貢獻有關,這就要從《文化與社會》的成書語境及其與英國文學批評傳統(tǒng)的影響關系談起。所謂英國文學批評的傳統(tǒng),也可以說是英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也被冠以“英文研究”“利維斯主義”①“英文研究”指的是英國文學批評中的那種根深蒂固的精英意識和觀念,它始于英國的維多利亞時期,最初的倡導者是19世紀英國著名詩人、評論家,曾任牛津大學詩學教授的馬修·阿諾德。20世紀初,英國著名文學批評家F.R.利維斯將這種批評傳統(tǒng)進一步發(fā)揚光大。F.R.利維斯從1925年開始在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任教,作為一個資深的文學評論家,他像他的先驅者馬修·阿諾德一樣,堅持文學批評與生活批判相統(tǒng)一的原則,并在文學批評中倡導一種集文雅的社會風俗、高尚的趣味習慣以及共同的文化標準于一身的評判原則。見段吉方:《文化唯物主義與現(xiàn)代美學問題——20世紀英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理論范式與經(jīng)驗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2017年,第16頁。等不同的稱謂,這種集文雅的社會風俗、高尚的趣味習慣以及共同的文化標準于一身的文學批評觀念,恰恰是雷蒙·威廉斯以及后來的英國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發(fā)展的重要思想土壤。雷蒙·威廉斯以及理查德·霍加特等人從這種思想土壤中吸取了很多理論與實踐的養(yǎng)分。托尼·本尼特就曾經(jīng)指出:在雷蒙·威廉斯身上,存在著“歷史唯物主義傳統(tǒng)”與“社會批判中的浪漫主義和其他道德派系”[2]的兩難?;艏犹貏t直接地說,他的《識字的用途》受F.R.利維斯與Q.D.利維斯的影響很深,[3]伊格爾頓后來在談到雷蒙·威廉斯的批評理論也提出了這一點,認為雷蒙·威廉斯的《文化與社會》體現(xiàn)的是一種“左派利維斯主義”[1]。所以,盡管所謂英國文學批評傳統(tǒng)中的“利維斯主義”有精英主義也好,存在文學批評話語權力背景及對大眾文化的抵制也好,英國文學批評中一直存在著的不斷“接近利維斯主義”[2]的傾向,恰恰說明了它的意義與價值。所以,英國文學批評傳統(tǒng)中的“利維斯主義”恰恰也是雷蒙·威廉斯理論拓展的起點,他理論思考的起點就在于對劍橋“英文研究”傳統(tǒng)繼承、反思??梢哉f,先是“繼承、反思”,然后才談到“超越”。就《文化與社會》而言,盡管威廉斯通過這部理論著作為英國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但是至少在這個時候他還沒有完全擺脫“利維斯主義”批評傳統(tǒng)的影響,而前者對他的啟發(fā)仍然是明顯的,這也是雷蒙·威廉斯在繼承、反思中才走向“傳統(tǒng)的再生產(chǎn)”的原因。
當然,《文化與社會》也盡顯雷蒙·威廉斯的理論建構價值。《文化與社會》寫于1958年,同年,理查德·霍加特寫作了著名的《識字的用途》。根據(jù)美國學者丹尼斯·德沃金的考察,在他們各自寫作自己的理論著述的時候,他們并沒有見過面,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他們才僅僅通過12封信。[4]20世紀50年代末期,英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還處于初步發(fā)展的時刻,盡管經(jīng)過了20世紀20年代考德威爾、韋斯特等人的推動以及40年代英國“共產(chǎn)黨歷史學家小組”的努力,馬克思主義在英國開始受到較多的關注,但相比歐洲其他國家,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在英國的發(fā)展仍然還是緩慢的。就是從《文化與社會》的時代開始,英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迎來了理論的深化與拓展,《文化與社會》也恰恰是雷蒙·威廉斯開始馬克思主義理論思考的關鍵時刻。在《文化與社會》中,威廉斯的一項關鍵性的工作就是“文化”概念的重釋,他提出了一種不同于“英文研究”的立場和視角,認為文化是一個整體,是一種物質、知識與精神構成的“整體生活方式”;他還強調“文化”是一個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動態(tài)概念,文化的發(fā)展與個體生活乃至社會結構之間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段幕c社會》中對“文化”概念的重釋,對雷蒙·威廉斯的理論研究而言具有標志性的理論意義,“為文化下定義的努力使得威廉斯既涉足馬克思關于文化的理論,也想開拓經(jīng)濟基礎-上層建筑模式的新局面”[5]。這對于英國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發(fā)展而言無疑也是重要的。
英國馬克思主義批評家弗朗西斯·馬爾赫恩認為雷蒙·威廉斯最大的貢獻是在英國把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發(fā)展到“文化唯物主義”的“關鍵時刻”[2],但就威廉斯而言,這種貢獻最早是從《文化與社會》開始的?!段幕c社會》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可以說是確立了雷蒙·威廉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家的身份。威廉斯是在寫作《文化與社會》的時刻開始更深入接觸馬克思主義的,就威廉斯的理論研究而言,《文化與社會》主要涉及的是對“文化”概念的認識,還不及后來《漫長的革命》《馬克思主義與文學》中對“文化”概念的明確解析以及文化唯物主義、感覺結構理論的正面直接闡釋,但就從《文化與社會》開始,我們看到雷蒙·威廉斯對文化的態(tài)度有了明顯的轉變,他比較注重工人階級的文化經(jīng)驗在社會文化構成中的意義與價值,相比于英國文學批評傳統(tǒng)中的馬修·阿諾德、利維斯,這是一個新的變化,也是一種理論傳統(tǒng)的發(fā)展。除此之外,雷蒙·威廉斯和其他出身工人階級的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家一樣,對工人階級文化經(jīng)驗有深刻的體察①雷蒙·威廉斯在“牛津遠程教育代表團”的成人教育工作,對他的《文化與社會》的寫作有很多幫助,成人教育的對象大多來自工人階級,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基本上是白天從事寫作與研究,晚上則對成人進行培訓。在成人教育工作中,威廉斯講授過公共寫作、公共演講、文學閱讀等課程,他教給學員很多與他們的工作直接相關的技能,比如如何寫報告、備忘錄、契約書以及如何進行委托發(fā)言等,他甚至還教一些家庭主婦如何閱讀文學作品,《文化與社會》就是他在1949年左右教授成人教育課程的一部分。,這些都對《文化與社會》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4]所以,在一種強大的“傳統(tǒng)的再生產(chǎn)”中,雷蒙·威廉斯的《文化與社會》在英國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展現(xiàn)出一種開端性、開拓性的影響。
20世紀50年代以后,英國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發(fā)展主要以雷蒙·威廉斯、理查德·霍加特、E.P.湯普森等為主,其中雷蒙·威廉斯是主將。英國馬克思主義理論也迎來了“雷蒙·威廉斯時代”,他的《文化與社會》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段幕c社會》是一部什么樣的著作呢?在理論內容上,《文化與社會》是以文化與社會的關系為思想紐帶,對18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1780至1950年)以來的英國文學作家作品做出解讀;在體例和內容上,《文化與社會》具有明顯的特色,它既是文學與文化理論著作,又是文學批評著作,理論上的宏觀闡釋與批評文本的細讀分析具體結合,所以馬爾赫恩、伊格爾頓等說這部著作有“利維斯主義傾向”。確實如此,威廉斯在《文化與社會》中并不能輕易地實現(xiàn)對英國現(xiàn)代文學批評傳統(tǒng)的所謂“超越”也是基于此而言的。比如,就《文化與社會》而言,威廉斯對英國40位作家和思想家進行了分析闡釋,縱論170年間英國現(xiàn)代文學史和思想史,也體現(xiàn)出了類似于利維斯在《偉大的傳統(tǒng)》中所倡導的“甄別意識”,威廉斯所選取的對象也是“精英”與經(jīng)典作家,對具體作家而言,具體而微的文本分析特征也是明顯的。但《文化與社會》的研究思路與批評路徑也有所不同,它不像馬修·阿諾德和利維斯那樣明顯強調莎士比亞以來的“英文研究”傳統(tǒng),通俗地說,他的選擇對象雖然是“精英”與經(jīng)典,但不認為文學表現(xiàn)中一定是精英意識才重要,來自大眾的工人階級文化經(jīng)驗就不重要,這其實是一種“立場差異”,也就是說即使是面對同一個研究對象,立場也可以不同,這恰恰是一個批評理論家所看重的內容。
雷蒙·威廉斯重視的是他筆下的作家作品的文化意義和屬性,在開篇的“前言”中,威廉斯有一個開宗明義的交代:
“文化觀念和現(xiàn)代各種常用的文化一詞,是在被稱為工業(yè)革命的時期進入英國思想的。本書即以此發(fā)現(xiàn)作為本書結構的原則。本書試圖說明文化觀念及其各種現(xiàn)代用法是如何及為何進入英國思想的,同時探討文化觀念從開始到當代的演變過程。因此,本書旨在說明并詮釋我們在思想和感覺上對19世紀后期以來英國社會變遷的反應。只有在這樣的脈絡中,才能充分理解‘文化’一詞的用法及其所涉及的各種問題?!盵6]其實這也可以看作威廉斯“文化”概念的重釋以及“文化與社會”研究構想的開始,他分析英國40位作家,也為了充分理解“文化”的概念,威廉斯可謂“用心良苦”,這也是《文化與社會》在整體上“從社會出發(fā),側重文化分析”的整體特征所在。
《文化與社會》共分五個部分:導論、第一編十九世紀傳統(tǒng)、第二編中間時期、第三編二十世紀的見解、結論。可以見出威廉斯的理論研究的線索:歷史性地描述分析、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模式上的闡釋、來自文化與社會的作家作品的思想印證,這三者的統(tǒng)一構成了所謂“文化與社會”的理論展開方式。在“導論”中,威廉斯提出了他的文化與社會研究的基本思路,那就是以“工業(yè)”“民主”“階級”“藝術”“文化”五個關鍵詞為主要依據(jù),繪制出英國文學發(fā)展“地形圖”,這五個關鍵詞的用法體現(xiàn)了英國社會對共同生活方式變化的看法,而文學的發(fā)展變化是隨著這五個關鍵詞的意義和內涵的變化而發(fā)展的。比如,“工業(yè)”一詞,在工業(yè)革命之前,它原指一種特殊的人類屬性,有“技術、刻苦、堅毅、勤奮”之意,到18世紀后,有了制造和生產(chǎn)機構的意涵,就不再只是代表一種人類的屬性,“工業(yè)的(Industrial)”“工業(yè)革命(Industrialism)”等意義的增加代表了一種新的社會屬性的來臨,這種社會屬性自然會在文學中有所展現(xiàn);再比如,階級(Class)一詞的“壯觀歷史”清楚地記錄了等級制度劃分態(tài)度的改變,它的內涵變化是根據(jù)英國已經(jīng)改變了的社會結構和社會感覺建立起來的;“民主”“藝術”的內涵的變化也是如此,它們概念的推演都體現(xiàn)了英國社會結構的變化。最引人注目的是“文化”一詞的變化,威廉斯提出,“文化”一詞在工業(yè)革命之前基本上是指“培養(yǎng)自然的成長”,此后類推為指人類訓練的過程,在18世紀到19世紀初期變成自成一義的“文化”,這時它的第一個意思是“心靈的普遍狀態(tài)或習慣”;第二個意思是“整個社會里知識發(fā)展的普遍狀態(tài)”;第三個意思是“各種藝術的普遍狀態(tài)”;其后,又有第四個意思:“文化是一種物質、知識與精神構成的整個生活方式”[6]。他說:“‘文化’一詞含義的發(fā)展,記錄了人類對社會、經(jīng)濟以及政治生活中這些歷史變遷所引起的一系列重要而持續(xù)的反應;我們不妨把這段發(fā)展的本身看成是一幅特殊的地圖;借助這幅地圖,我們可以探索以上種種歷史變遷的性質?!盵6]
從威廉斯在理論展開思路來看,他在這部著作中提出文化與社會的問題,“文化”的問題是在先的,“文化”的概念又是與“工業(yè)”“民主”“階級”“藝術”的概念密切相連的,雖然他用了“文化與社會”的用法,但這個“與”其實是為了語義表述的方便,包括“文化”在內,這五個詞都是社會的產(chǎn)物;但在“社會”的前面加上了“文化”,或者說首先從“文化”的內涵的變化探討文化與社會的關系。這個張力意義就與眾不同了,體現(xiàn)了他觀察文化包括文學在內的重要視角,那就是他不是從機械的社會學的角度看待文化的,也不是從純粹的文化經(jīng)驗立場看待社會的,“文化與社會”的研究雖然在“文化”與“社會”之間產(chǎn)生關聯(lián),但這個關聯(lián)是結構性、整體性地存在的。在這個意義上,“文化與社會”“文化唯物主義”它們的基本內涵是一致的,這不單單是探究文化與社會的關系,即使是探究它們的關系,它們的關系也不是二元對立的,而是一體合一的。
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雷蒙·威廉斯在寫作《文化與社會》的過程中,他也開始提出并論證“感覺結構”的概念。1954年,威廉斯在與奧羅·邁克爾合著的《電影導論》中提出了“感覺結構”這個概念;此后,在1961年的《漫長的革命》與1977年的《馬克思主義與文學》中,“感覺結構”的概念及內涵逐漸清晰。在威廉斯看來,“感覺結構”是對一個藝術作品體驗的認知手段,代表的是人們對于一定社會文學藝術體驗的感受或表征形式。在《文化與社會》中,威廉斯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對“感覺結構”概念的使用,在對布雷克、華茲華斯、雪萊、柯爾律治等作家的批評中,他不斷應用“感覺結構”的概念來分析,“感覺結構”概念的加入更加強化了“文化與社會”研究的“文化唯物主義”成分。
在《文化與社會》中,威廉斯對“文化”的概念,強調的是整體生活方式方面的意義,對“社會”這方面來說,則重在引申感性、經(jīng)驗把握的角度,英國學者邁克爾·丹肯曾說,雷蒙·威廉斯是以“經(jīng)驗主義術語”[7]發(fā)展了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理論,這主要指的是他的文化唯物主義的理論建構,而威廉斯在他的《政治與文學》中也說到,他是從《細察》那里吸收了“經(jīng)驗”一詞才提出后來的“感覺結構”概念的,并認為他在《馬克思主義與文學》中提出并強化文化唯物主義,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因為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將文化生產(chǎn)精神化”了。[8]可見,“文化與社會”“文化唯物主義”“感覺結構”這些概念與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之間的聯(lián)系是緊密的,一致的。
這種理論上的一致性在《文化與社會》中表現(xiàn)為在具體作家作品的研究中,威廉斯充分應用了“文化與社會”的解析模式,從而使“文化與社會”的觀察視角具有了充分的理論性意義。威廉斯所談到的英國作家思想家都是英國現(xiàn)代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作為英國本土的文化理論家,威廉斯體現(xiàn)出了一個本土理論家面對本土文學家思想家強大的理論闡釋能力和理論分析能力,這一點值得我們認真思考與借鑒。“第一編 十九世紀的傳統(tǒng)”主要突出的是工業(yè)革命時期英國作家的影響,包括“第一位現(xiàn)代保守主義者”埃德蒙·伯克和“工業(yè)無產(chǎn)階級第一位捍衛(wèi)者”威廉·科貝特,以及羅伯特·騷塞與羅伯特·歐文的“對比”,對比突出的是文學研究和社會思想的相互演進,這恰恰是一種文化與社會的考量,展現(xiàn)的是“人性本身是‘整個生活方式’的、‘文化’的產(chǎn)物”[6];“第二章浪漫派藝術家”包括從布雷克與華茲華斯到雪萊與濟慈的研究,威廉斯突出的是“浪漫”“天才”這樣一些概念在“市場”“大眾”“習俗”的變遷中,如何從一種精英主義的觀念演變成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藝術是如何與更為普遍的社會問題糾纏在一起;在穆勒論邊沁與柯爾律治、卡萊爾中,威廉斯發(fā)現(xiàn)的是當時的文學與文化被各種社會活動所分離與重構,特別是在卡萊爾的手中,文化變成了一種抨擊工業(yè)主義的有力武器;“第五章工業(yè)小說”是《文化與社會》濃墨重彩的一筆?!冬旣悺ぐ皖D》《北方與南方》《艱難時世》《西比爾》《奧爾頓·洛克》《費力克斯·霍爾特》這些作品,威廉斯用它們來闡明“新社會的一些實施與存在的感覺結構”[6],在關于紐曼與阿諾德的分析中,威廉斯深入闡釋了文化與智識教育、心靈啟迪、完美人性的關系,特別是在阿諾德那里,他認識到“文化既是研究又是追求。文化并非只發(fā)展‘文學的文化’,而是發(fā)展‘我們人性的所有方面’。文化不再只是關系個人的活動,也不只是關系社會某一層面或部分的活動,而且必須在根本上是‘普遍的’活動?!盵6]這可以看出他對阿諾德的尊重,也是對文化的尊重。這種尊重在關于普金、羅斯金和莫里斯的研究中更加明顯,羅斯金在英國現(xiàn)代文化史上有重要影響,既是藝術批評家又是社會批評家,威廉斯發(fā)現(xiàn)了羅斯金身上存在著從藝術到社會的轉移,這種轉移他視為人類完美生命的發(fā)現(xiàn)與贊美,是超出藝術領域的“生命之美”的展現(xiàn)。從威廉斯的筆觸中,我們可以見出,他的文化觀念盡管強調人的整體生活方式,但仍然具有人性贊美的情懷,這是他的文化觀念區(qū)別阿諾德、利維斯的所在,所以,他的“文化與社會”仍然葆有教養(yǎng)、生命的一面。
“第二編 中間時期”指的是英國文學發(fā)展中的1880-1914年這個時期,這個時期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終結時期,一戰(zhàn)后的20世紀20年代的喧囂和躁動還沒有來臨,這個時期不是大師輩出的時代,用雷蒙·威廉斯的說法,也不是他們的同時代時期,但這個時期產(chǎn)生了馬洛克的《新共和國》(The New Republic)。馬洛克是英國19世紀末期的社會學家,寫作《新共和國》時他年僅28歲,在《新共和國》中,馬洛克讓阿諾德、羅斯金等大師化身為不同的人物,共同展開思想對話,是對一個新時期的憧憬與暢想,威廉斯稱它“不是預見未來之事,而是告別我們正要離開的時期”[6]。很顯然這是一種世紀末的暢想,威廉斯在其中發(fā)現(xiàn)的是一種隱喻式的社會書寫。在所謂的“中間時期”還出現(xiàn)了王爾德與佩特,威廉斯稱之為“新美學”,威廉斯對王爾德不像伊格爾頓那樣充滿“同情之熱愛”,就王爾德的“新美學”,威廉斯要說明的是“藝術不是對社會變遷的爭辯,而是其必然結果”[6],如此而已。另外,對吉辛、蕭伯納、休姆等人論述中,威廉斯突出了他們的作品與社會經(jīng)驗的聯(lián)系,在保守主義、社會主義、激進主義混雜的社會語境中,他們的作品構成了社會文化的一部分,體現(xiàn)了社會發(fā)展的征兆?!爸虚g時期”用威廉斯的話說是“試探性地重新選擇方向”,[6]雖然在這些作家身上“也不會找到什么非常新的東西”,但他們是在進行前代未竟的事業(yè),因而不能忽略。他們在這個意義上是“社會”的一部分。
“第三編 二十世紀的見解”充滿了雷蒙·威廉斯的“同代人”的感受和反思,威廉斯說勞倫斯是他們的同代人,因而對于勞倫斯,威廉斯筆觸下充滿了“同情之理解”,他看重勞倫斯關于社會的論述,并引申到卡萊爾、莫里斯的社會觀念,認為勞倫斯的文學作品是卡萊爾、莫里斯社會觀點的延續(xù),他在文學作品和社會思考之間發(fā)現(xiàn)了情感經(jīng)驗的連接,這或許是關于勞倫斯作品的老生常談。但在艾略特那里,威廉斯則有新的發(fā)現(xiàn),他發(fā)現(xiàn)艾略特在對基督教教會的社會分析中隱藏著柯爾律治式的強調,即基督教教會所看重的福音、美德、幸福的觀念還具有人類學和社會學影響,艾略特在寫作《一個基督教社會的觀念》這本書的時候客觀上為他的《對文化定義的筆記》埋下了伏筆,他令人矚目地提出文化是整個生活方式的觀點是從柯爾律治與卡萊爾延續(xù)而來的。這樣說來,關于“文化”的概念,其實就一直存在著一種基于社會生活方式的解釋傳統(tǒng),阿諾德和利維斯所界定的概念并非“文化”概念的“原創(chuàng)”,威廉斯以這種方式,把“文化”概念的內涵也拉回到“文化與社會”的解析框架之內,并較為自然地過渡到馬克思主義的文化闡釋。威廉斯進而考慮到馬克思在《〈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導言》等著作中的理論觀念,強調“基礎和上層建筑”公式的理解問題,并對其中的“決定”觀念展開分析,強調:
“馬克思主義者應當合乎邏輯地在‘整個生活方式’——一種總體的社會過程——的意義上,使用‘文化’概念,這一點并不是咬文嚼字,因為強調后一種用法可以杜絕我們所批評的機械的研究手法,也能為更實質化地理解提供一個基礎?!盵6]
傳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更強調經(jīng)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理論的意義,到了雷蒙·威廉斯這里,他更強調作為整體生活方式的“文化”的意義,從這里開始,威廉斯的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已經(jīng)開始初步建構,“文化與社會”的觀念、文化唯物主義、感覺結構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論觀念在此已經(jīng)有初步的闡發(fā),并產(chǎn)生密切的理論關聯(lián),一種世界性的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觀念也已經(jīng)初步孕育,這恰恰是《文化與社會》的重要價值與影響。
如何看待威廉斯在《文化與社會》中提出的這個“文化與社會”的觀念?現(xiàn)在人們談到雷蒙·威廉斯,往往會想起他的《文化與社會》,可見,“文化與社會”的觀念影響之深?!拔幕c社會”不是一種理論,“文化唯物主義”“感覺結構”才是一種理論?!拔幕c社會”首先是一種觀察視角,這種觀察方式強調從文化與生活方式的變化中突出既定文學作品和社會思想的同源語境,是對一種文學書寫現(xiàn)實的透視,其次才具有理論范式層面的意義,但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研究理論及其馬克思主義批評理論都與這種“文化與社會”的觀察視角有密切關系,這也可以看出“文化與社會”的觀察方式在威廉斯理論研究中的重要位置。
作為一種觀察方式,“文化與社會”的視角有如下幾個特點:
首先,強調文化的物質性,也是文化的唯物性。這是威廉斯“文化唯物主義”理論的精髓,文化的唯物性就是強調文化對生活方式的整體統(tǒng)攝作用,而不僅僅是等同,是比“等同”更具有理論把握高度。很顯然,這個文化的“唯物性”,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引入英國文化研究,或者說是在文化研究中積極強化馬克思的理論的關鍵所在,這也是我們通常說雷蒙·威廉斯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家的標識所在。因為在威廉斯的理論中,他的“文化與社會”的觀察視角中充分體現(xiàn)的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觀念,這我們可以從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提出的理論觀念看出,雷蒙·威廉斯的理論努力是有深刻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依據(jù)的:
“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因此,第一個需要確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個人對其他自然的關系。當然,我們在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們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們所處的各種自然條件——地質條件、山岳水文地理條件、氣候條件以及其他條件。任何歷史記載都應當從這些自然基礎以及它們在歷史進程中由于人們的活動而發(fā)生的變更出發(fā)?!盵9]
“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chǎn)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xiàn)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人們的想象、思維、精神交往在這里還是人們物質行動的直接產(chǎn)物。表現(xiàn)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學等的語言中的精神生產(chǎn)也是這樣。人們是自己的觀念、思想等等的生產(chǎn)者,但這里所說的人們是現(xiàn)實的、從事活動的人們,他們受自己的生產(chǎn)力和與之相適應的交往的一定發(fā)展——直到交往的最遙遠的形態(tài)——所制約。”[9]
我們細讀其中的理論關聯(lián),會發(fā)現(xiàn),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強調的人的歷史性、自然性與人的精神性、語言創(chuàng)造等是同一的,是共同處于有生命的個體的物質存在中,威廉斯在他的文化理論中,將馬克思、恩格斯的這種唯物主義思想與文化的創(chuàng)造結合起來,在關于英國文學批評中充分融入這種觀察方式,從而為他提出的文化唯物主義理論做了充分的理論準備。
其次,是強調文學、文化與批評的社會語境。在英國文化研究中,雖然雷蒙·威廉斯在他的著作《文化與社會》中展現(xiàn)了這種觀察方式,但是“文化與社會”的研究其實是一種重視社會語境對文學和文化的塑造作用和生成作用的研究傳統(tǒng)。除了雷蒙·威廉斯之外,理查德·霍加特、E.P.湯普森等人的批評著作中都有展現(xiàn),在理查德·霍加特的《識字的用途》、雷蒙·威廉斯的《文化與社會》、湯普森的《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中,他們共同將“文化”與“社會”的研究指向一種理論起源式的語境現(xiàn)實,雷蒙·威廉斯是從五個詞匯的變遷“看到更為廣闊的生活思想變遷——與語言的變遷明顯有關的變遷”[6],霍加特是從“來自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興趣”[10]出發(fā)分析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英國工人階級文化,E.P.湯普森從“社會和文化的構成”[11]的角度展現(xiàn)工人階級形成的“天路歷程”。這些研究都重視文化、文化與批評的社會語境,重視這個社會語境,并不是說簡單的“知人論世”,而是通過分析闡釋“文學、文化與批評是怎么來的”,而走進它們的內部,看出社會、文化、政治方面的癥候與表現(xiàn),正像威廉斯所說:“只從政治和經(jīng)濟的角度來思考社會,是過于狹隘的,擺脫這種思考的方式顯然可以走得更遠?!盵12]文學、文化的分析可以加重思考社會的重量,展現(xiàn)社會發(fā)展的進境與困境,在某種程度上,這正是文化研究的意義所在。
再次,“文化與社會”的觀察視角具有整體性的特征。這個“整體性”很重要。一是說,雖然作為一種觀察方式,文化與社會中的“與”體現(xiàn)的是一種關系思考,但這種思考是基于整體生活語境的考量的,就像威廉斯后來的《漫長的革命》中探討“文化”的概念時提到的:“我們的整體生活方式——從我們的共同體形態(tài)到教育組織和教育內容,從家庭結構到藝術和娛樂的地位——都深受民主和工業(yè)的發(fā)展過程以及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的影響,也深受傳播擴展的影響。這場深刻的革命構成了我們重要的生存經(jīng)驗當中很大的一部分,它正在被解釋,而且的確以各種復雜的方式在藝術和思想的世界里引發(fā)了論戰(zhàn)?!盵12]只有在文化與社會的整體性思考中,才能展現(xiàn)這種觀察方式的意義與價值。在威廉斯看來,構成“文化”的要素很多,而“社會”層面的影響更為多元,在既定的社會語境中確定“文化”的意義一定是一種整體性的思考,“從個人對文本的閱讀,轉進到整個社會的運動,尋找特定再現(xiàn)實踐如何連接到整個文化的觀看方式”[13]。經(jīng)過了這樣一番操作和轉換,“文化”的概念和意義才能在“文化”與“社會”的觀看方式中生成,這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基本結構方式,也是威廉斯后來提出的“感覺結構”的意涵所在,“文化與社會”本身是威廉斯所稱的“感覺結構”的表現(xiàn)形式。二是說,文化與社會的研究目標指向具有整體性。在《文化與社會》中,通過文化與社會的關系研究最終指向的是20世紀英國工人階級文化體驗與經(jīng)驗構成的過程,“文化與社會”是把握工人階級審美文化經(jīng)驗的觀察視角,同時也是不斷深入現(xiàn)實審美文化經(jīng)驗的理論形式。可以這樣說,正是在文化與社會的觀察視角上,英國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研究才展現(xiàn)出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意義,才在世界范圍內產(chǎn)生影響。美國學者丹尼斯·德沃金曾把英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理論特性概括為“文化馬克思主義”,在他看來,這種“文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發(fā)展源于“努力確立對英國社會主義的理解”[4],源于“英國人的反理論與經(jīng)驗主義傾向”[4],“文化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理論特性也離不開雷蒙·威廉斯的“文化與社會”的觀察視角。
最后,“文化與社會”的觀察視角重視文化的“經(jīng)驗性”。這是雷蒙·威廉斯《文化與社會》中展現(xiàn)出的最重要的理論品格與精神。文化研究本身是一種實踐,本身具有經(jīng)驗性的特征,這與那種“文化研究理論”有明顯的差別,威廉斯的“文化與社會”的觀察方式再次說明了這個問題。威廉斯之所以用“文化與社會”的觀察視角,是為了展現(xiàn)一定時期英國文學批評發(fā)展的狀態(tài)與特征,他不是從純粹抽象和理論建構的層面上來看待這種狀態(tài)與特征的,而是從經(jīng)驗性視角出發(fā)來予以總結的,“文化與社會”的觀察方式也是文化研究的經(jīng)驗性的最充分的證明,這種“經(jīng)驗性”的文化研究與“文化”概念重釋是一致的,也是威廉斯后來提出的文化研究理論的有效準備,他們也共同構成了《文化與社會》的闡釋價值所在。
雷蒙·威廉斯的《文化與社會》曾被譽為“英國戰(zhàn)后知識分子生活的一個創(chuàng)新事件”[14],這個是一個很高的褒獎。從我們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它作為“創(chuàng)新事件”的影響或許在慢慢消退,但作為文化理論研究經(jīng)典的影響卻可以一直持續(xù)。從《文化與社會》可以見出雷蒙·威廉斯作為一個理論家、批評家的素質、境界和追求。按法國文學批評家蒂博代的說法,雷蒙·威廉斯應該算是一個“職業(yè)的”批評家,是“教授的批評”,相比他說的“自發(fā)的批評”“大師的批評”,“職業(yè)的”批評家看起來有些平淡無奇,但是不是“大師”,也并非像蒂博代劃分的那么機械。作為一個批評家,雷蒙·威廉斯展現(xiàn)出了高超的理論素質、批評境界和思想追求,“文化與社會”的觀察視角也展現(xiàn)出雷蒙·威廉斯一以貫之的批評方法,使“文化與社會”的研究具有理論范式的意義,這些才是我們需要從《文化與社會》這部著作中批判繼承的思想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