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米切姆,撰;陳雨晴,譯
(1.中國人民大學 哲學院,北京 100872;2.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東亞系,亞利桑那 坦佩 85281)
美國技術哲學家阿爾伯特·伯格曼(又譯作“鮑爾格曼”“波哥曼”)從未到過中國,他只在作品中數(shù)次提及中國。美國在伯格曼的哲學體系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其家鄉(xiāng)蒙大拿州密蘇拉市。美國主要技術哲學家中,討論度最低、作品被譯成中文數(shù)量最少的,伯格曼是其中之一。伯格曼獨特的技術哲學思想值得引起中國學者更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他對技術物質(zhì)文化弊病的診斷以及為此開出的藥方,對于當今的中國社會同樣具有啟發(fā)和借鑒意義。
1937年,伯格曼出生于德國弗萊堡。在德國接受了基礎教育后,他前往美國學習德國文學,于1960年在伊利諾伊大學取得碩士學位,之后返回慕尼黑大學并于1967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70年,伯格曼開始在蒙大拿大學任職,自2015年至今,任該大學榮譽教授。
伯格曼1984年的著作《技術與當代生活特征》在技術哲學研究以至更廣泛的文化研究領域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1]此書一經(jīng)出版,孟慶時就慧眼識珠,將伯格曼的思想介紹給了中國讀者。(1)參見孟慶時:《介紹美國技術哲學家鮑爾格曼》,《哲學譯叢》1987年第4期。吳國盛《技術哲學經(jīng)典讀本》(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收錄了三個章節(jié),其中前兩部分介紹了伯格曼對當代物質(zhì)文化診治方案的兩個核心概念:一個被他稱為“裝置范式”(device paradigm),另一個則是被“裝置范式”這一技術形式所消解的“焦點物及實踐”(focal things and practices)。
在伯格曼看來,哲學意義上的物與焦點實踐相伴相生,構成了一切富于美感、令人滿足的文化的基礎。正如他寫道:“物,在此處我想表達的意義上,與它的語境(context),也就是它的世界,是分不開的;與我們與該物及其世界的交流,即參與(engagement),也是分不開的。”[1]41我們可以拿音樂和美食這兩個例子來說明。演唱和創(chuàng)作音樂需要人們親身參與,人的身體在演奏過程中發(fā)生變化。同時,表演者內(nèi)部以及表演者與現(xiàn)場觀眾之間的互動也推動了群體性關系的建立。制作與享用美味佳肴亦是如此,李安1994年的電影《飲食男女》便是伯格曼筆下的“餐桌文化”在中國語境下的生動體現(xiàn)。
這是一個數(shù)字復制音樂與工業(yè)加工速食泛濫的時代。這些東西在成為實用的商品(commodities)的同時,也失去了其原有的為日常生活帶來實質(zhì)性(substance)和焦點(focus)的能力。音樂成了可以隨意播放的背景,其本身卻常常被忽略;零食點心的存在也讓人們可以隨時滿足口腹之欲。那種由勞動與付出所帶來的深度愉悅已消失殆盡。物質(zhì)文化譜寫的詩篇正逐漸褪去光環(huán),隨之一同喪失的還有其滋養(yǎng)生命與社會的能力。
伯格曼指出,以電子媒介和加工食物為典型的裝置范式的關鍵特征在于將一件商品與其生產(chǎn)活動分離。這種分離在卸除使用者負擔的同時,也隱藏了裝置的機械部分。人們使用一件物品時,無需知曉它是怎樣被生產(chǎn)出來的,這種淺薄的滿足感取代了親自動手的樂趣。我們可以比較用毛筆創(chuàng)作書法和用電腦打字這兩個過程,用毛筆在紙上寫字需要技巧,且整個過程一目了然,我們可以直接觀察其產(chǎn)生過程。用電腦打字則不需要太多技巧,至于這些字符是如何在電腦內(nèi)部生成,又如何顯示在電腦屏幕上的,打字的人對此一無所知。世界上發(fā)生的一切變得隱蔽起來,也不再需要我們?nèi)硇牡貐⑴c和投入。生活更加容易了,但缺少了感官的參與,喪失了很多美感與實在性。比起一份電子打印文檔,一卷書法作品顯然能帶來更多的審美享受。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chǎn)黨宣言》中指出的:“一切堅不可摧的都煙消云散了?!?/p>
《技術與當代生活特征》區(qū)分了技術與科學(第一部分),描述了現(xiàn)代技術設備的深層結構及其文化、經(jīng)濟、政治含義(第二部分),并探究了改革的可能性(第三部分)??茖W的發(fā)展遵循著伯格曼所謂的“必然解釋”(apodeicticexplanation),但科學無法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哪些東西才是重要的,無法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導向??茖W解釋是以伯格曼所謂的“指示解釋”(deicticexplanation)為前提的。沒有指示解釋來喚起人們對重要事物的關注,就不會有科學解釋?,F(xiàn)代技術也以其特有的方式指引著我們的生活,伯格曼將其稱之為范式影響(paradeicticinfluence)。由范式影響塑造的行為模式往往會成為一切活動的模板,伯格曼的闡釋主要是圍繞技術對文化的影響的范式解釋展開的。
有人批評伯格曼持有一種本質(zhì)主義(essentialist)或獨立存在(substantive) 的技術觀,忽略了技術的社會屬性。這種看法是不準確的,伯格曼并非認為技術的本質(zhì)不可改變,也不認為技術表現(xiàn)出的特征是偶然性的、容易為社會力量所操縱的。作為《技術與當代生活特征》這一書名的中心詞,“特征”是一種介于實體和偶性之間的現(xiàn)象。人的本質(zhì)(nature)是由其成長環(huán)境中的各種因素塑造的。人們學習說某種語言,中文或是英文,這兩種語言分別有各自的特征。“特征”不像“本質(zhì)”那樣穩(wěn)固,但也不是完全偶然性的。我們可以說,特征是“第二本質(zhì)”,或者說是一種穩(wěn)定模式(范式)。這一模式是在與家庭、社群和周圍環(huán)境(這些事物也分別具有各自的特征)的互動過程中獲得的。特征可以被改變,但過程艱難,需要付出努力。人們能學會說母語以外的其他語言,但這么做需要自我認知(認識到我的母語不是通用語)、決心和自律,只靠在腦子里想想便習得一門新的語言是不可能的。
現(xiàn)代技術也是如此。它可以被改變,但需要我們付出努力。伯格曼給出的“范式解釋”(paradeicticexplanation)指明其中的關鍵一步便是要認清現(xiàn)實、直面問題。這一“范式解釋”同時也作為一種“指示話語”(deicticdiscourse),幫助我們辨認在這個技術時代,哪些東西才是重要的。
裝置范式的范式特征在于,其總是將產(chǎn)品與其生產(chǎn)過程、商品與其產(chǎn)生機制分離。讓我們再一次對比用毛筆甚至是用鉛筆寫字與用電腦打字這兩種活動。當我們用筆寫字時,在紙上寫字這一過程和寫出來的字是緊密相關的,除非采用抽象分析,否則無法將這二者割裂開來。對于毛筆或鉛筆的制作過程人們可能并不了解,但這一過程并不難想象。相比之下,使用計算機進行文字處理時,人們對文字是如何顯示在電腦屏幕上以及計算機內(nèi)部的運轉(zhuǎn)情況一無所知,電子文檔也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即便是計算機科學家與工程師,也只能通過數(shù)學公式和算法來分析計算機的工作原理,無法從經(jīng)驗層面對此作出充分解釋。那些生產(chǎn)日常用品的機械或手段被隱藏起來,世界的運轉(zhuǎn)方式也不再清晰可見。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究竟身在何處。
為什么現(xiàn)代技術要受到批判,并且就像伯格曼所說的,需要改革?伯格曼認為,多維度的失序構成了這個現(xiàn)代技術統(tǒng)治的世界的核心。從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對工人的剝削、工作滿足感的喪失、文化的倒退,到環(huán)境污染、氣候變化、政治動蕩,再加上日益突出的先進人工智能的失控帶來的風險,這一切都在不同程度上體現(xiàn)了我們對裝置范式控制力的全盤接受,對日漸依賴的、被隱藏起來的機械失去了感知能力。我們似乎沒有系統(tǒng)地、有選擇地發(fā)展和使用技術的能力,我們很容易被剛上市的產(chǎn)品或最新的文化潮流俘獲,但其吸引力轉(zhuǎn)瞬即逝,隨即又被更新的事物所取代。我們的文化缺少牢固的根基,我們需要想辦法重新貼近現(xiàn)實。
要明確一點,伯格曼并不反對所有技術,甚至不反對所有的現(xiàn)代技術。然而,同文化批評家、哲學家伊凡·伊里奇一樣,伯格曼認為,在相當多的情況下,技術會產(chǎn)生適得其反的作用。也就是說,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對人類有益,但隨著被過度使用而產(chǎn)生了同預期相反的結果,削弱了它原本帶來的積極影響。先進的食物生產(chǎn)技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農(nóng)業(yè)技術大幅度減少了饑餓人口,但在美國等一些國家,工業(yè)生產(chǎn)和加工食物已成為導致肥胖的元兇。伯格曼不是一位反技術主義者,他反對的是全盤接受、不試圖改革以裝置范式為主導模式的技術成果的這一做法。盡管伯格曼的哲學體系無法充當改革的思想綱領,但它指引我們認清這一亟待改革的處境,為我們吹響了行動的號角。
《跨越后現(xiàn)代的分界線》[2]是伯格曼關于技術哲學的第二部著作,該書以一種更通俗的方式闡釋了《技術與當代生活特征》中的哲學觀點。將伯格曼的思想介紹給中國讀者后,孟慶時在蒙大拿跟隨伯格曼學習了一年。2013年,孟慶時翻譯了《跨越后現(xiàn)代的分界線》(商務印書館,2013),這也是伯格曼著作唯一的中文譯本。
在《跨越后現(xiàn)代的分界線》中,伯格曼將病態(tài)的社會性“多動癥”(socialhyperactivity)歸結為焦點物及實踐的缺失。生活在這樣一個令人窒息的超現(xiàn)實中,“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追求、有條不紊的日常生活都被按下了暫停鍵?!盵2]14也是在這本書中,伯格曼首次提到了中國。盡管美國和歐洲仍然是伯格曼討論的重點,但就像他指出的,中國及其他國家在“大張旗鼓地利用(并享受)技術及其成果”的同時,早晚也將“面臨技術危機”。[2]81
在孟慶時發(fā)表那篇介紹伯格曼的文章與譯著《跨越后現(xiàn)代的分界線》的這26年間,只有一本專著(2)參見傅暢梅:《伯格曼技術哲學思想探究》,東北大學出版社, 2014年。和十余篇文章針對伯格曼哲學思想的某些方面進行了探討。這樣看來,平均每年不到一篇。這些文章中,有三篇關于伯格曼技術思想的概括性介紹,(3)參見舒紅躍:《伯格曼的技術哲學及其啟示》,《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年第5期;倪鋼:《波哥曼(Albert Borgmann)技術哲學思想初探》,《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賈麗麗、谷娟:《伯格曼技術哲學核心思想探析》,《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六篇對“焦點物”“裝置”這兩個概念進行了重點分析,(4)參見陳凡、傅暢梅:《“裝置范式論”研究綱領的內(nèi)在邏輯演進》,《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年第6期;邱慧:《焦點物與實踐——鮑爾格曼對海德格爾的繼承與發(fā)展》,《哲學動態(tài)》2009年第4期;翟源靜、劉兵:《從鮑爾格曼的“焦點物”理論看新疆坎兒井角色的轉(zhuǎn)變》,《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0年第6期;張春峰:《鮑爾格曼的技術實踐思想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2010年第3期;顧世春、文成偉:《物的淪喪與拯救——鮑爾格曼設備范式與焦點物思想探析》,《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顧世春、文成偉、王爽:《鮑爾格曼焦點實踐思想生成的理論進路》,《自然辯證法研究》2011年第11期。兩篇探討了《跨越后現(xiàn)代的分界線》中的一些觀點。(5)參見傅暢梅:《伯格曼的后現(xiàn)代現(xiàn)實主義理論試解讀》,《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 漆捷、成素梅:《伯格曼的兼容實在論評析》,《自然辯證法研究》2011年第1期。在孟慶時的譯著問世后的七年里,關于伯格曼的討論成倍增長。其中有四篇對“物”和“裝置”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6)參見王伯魯、魏擎宇:《伯格曼聚焦物與裝置范式關系解析》,《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董曉菊、邱慧:《焦點技術觀是本質(zhì)主義技術觀嗎?》,《自然辯證法通訊》2015年第6期;王犖思:《論信息技術裝置的“聚焦物”創(chuàng)造——基于生態(tài)學的自然用戶界面設計》,《自然辯證法通訊》2019年第10期;王小偉:《“酷玩”的技術哲學》,《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9年第1期。一篇重點解讀《跨越后現(xiàn)代的分界線》。(7)參見李波、李倫:《技術信息超現(xiàn)實問題的倫理反思——基于伯格曼的技術哲學和信息哲學》,《自然辯證法研究》2017年第2期。1987年以來,中國學界針對伯格曼哲學思想的教育意義、(8)參見楊緒輝、李藝、沈書生:《伯格曼技術哲學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中的啟示》,《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5年第10期;張務農(nóng):《論“在場的參與”作為在線教學的倫理尺度——基于對伯格曼現(xiàn)象學技術哲學立場的審視》,《中國遠程教育》2018年第2期。伯格曼與海德格爾和現(xiàn)象學的關系問題,(9)參見舒紅躍:《現(xiàn)象學技術哲學及其發(fā)展趨勢》,《自然辯證法研究》2008年第1期;顧世春、文成偉:《鮑爾格曼和海德格爾技術思想的分岔口》,《自然辯證法研究》2013年第1期。以及伯格曼的信息哲學理論,(10)參見李波、李倫:《對待信息的倫理態(tài)度:從視覺文化到觸覺文化》,《云南社會科學》2017年第3期。也發(fā)表了相應的看法。有關伯格曼的最新研究成果來自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博士研究生譚泰成,他對伯格曼技術哲學的政治與倫理向度的闡釋,為伯格曼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11)參見譚泰成:《伯格曼技術哲學的政治與倫理向度》,《自然辯證法研究》2021年第5期。
伯格曼的第三本技術哲學著作《貼近現(xiàn)實:千年之交的信息本質(zhì)》引起了關于信息理論的反思。這是伯格曼著作里中國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一本,伯格曼還在其中表達了對漢語這門獨特語言的欣賞。他寫道,“在文字起源與發(fā)展的歷程中,語素文字一直占據(jù)著主導地位。直至公元前3000年,近東至少存在五六個這樣的文字書寫系統(tǒng)。以漢字為代表的這類書面表達完善而美觀,但也給人們造成了很大的記憶負擔?!盵3]44遺憾的是,伯格曼沒有考慮到,盡管拼音文字被當作一種“裝置”,漢字在一些情況下卻可以表現(xiàn)出“焦點實踐”的特征。
伯格曼與海德格爾之間的關系問題錯綜復雜,關于這一話題的討論可以參考伯格曼撰寫的海德格爾研究綜述,(12)參見BORGMANN A, MITCHAM C.The question of Heidegger and technology: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hilosophy today, 1987(2)。以及收錄在由布萊克威爾出版的《海德格爾研究指南》中題為《技術》的一篇文章。伯格曼在這篇文章中指出,“要明確海德格爾對技術本質(zhì)的探尋不是所謂的、現(xiàn)如今受到批判的本質(zhì)主義。人們之所以反對本質(zhì)主義,在于其用一種獨斷、僵化的思維來看待實際上不斷變化的、多樣的事物。海德格爾顯然不反對現(xiàn)實世界隨時間而發(fā)生根本性變化 ……可以肯定的是,海德格爾不同意文化現(xiàn)象具有多面性、缺乏一個確定特征的論斷。除此之外,他還反對反本質(zhì)主義者所持有的一種觀點,即文化現(xiàn)象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征是由社會構建的?!盵4]421在這篇文章中,伯格曼還發(fā)表了一番關于裝置范式的精彩論述。
伯格曼另一重要著作《真實的美國倫理:為祖國擔當》尚未引起中國學界的關注。對于美利堅合眾國及其輝煌燦爛又問題重重的歷史,伯格曼向來洞若觀火,這一點在這部與眾不同的著作中再次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書中有一處談及美國歷史上存在的歧視華裔現(xiàn)象,伯格曼質(zhì)問道:“有沒有一套穩(wěn)固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可供生活在這個國家的人遵循?這難道不是世界上最多元的國家之一嗎?紐約的一位女清潔工一年掙2萬美元,而坐在由她打掃的辦公室里的企業(yè)家每年能掙2000萬美元。清潔工講中文,企業(yè)家說英文;清潔工有四個孩子,企業(yè)家只有一個孩子;清潔工尊崇孔子,企業(yè)家則是圣公會教徒。這兩個地位懸殊的人之間又隔著許許多多根據(jù)收入水平和成就高低被劃分到不同階層的人,他們來自不同的種族,信仰不同的宗教,說著各自的語言——這些人又有什么共同之處呢?”[5]4伯格曼嘗試指出美國在技術方面應承擔的責任,也意識到了美國與其他國家存在著顯著差異,但他仍認為美國應當履行這一職責,“盡我們最大的能力來惠及盡可能多的(國家),讓世界更美好。”[5]129在伯格曼看來,這些國家也包括俄羅斯和中國。
伯格曼認為,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首先要從哲學的層面對這個中美兩國堅定不移、共同參與建設著的技術世界進行深刻反思。正是在這一啟發(fā)下,我們將伯格曼的這篇作品譯成中文。
這篇譯文原是中國人民大學2020年春季學期一門技術哲學研討課的期末作業(yè)。我們在課上閱讀并討論了伯格曼的作品,還同在蒙大拿州密蘇拉市家中的伯格曼進行了一次遠程會面。李尉博、呂凱玥、湯杉杉、王亮家、王茜、王訚、王致遠、張佳康、張釗銘九位同學共同完成了這篇文章的翻譯,我在人大的同事、伯格曼研究專家王小偉教授對同學們的翻譯進行了校對和修改。譚泰成同學幫我完成了中國學界關于伯格曼的研究現(xiàn)狀,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東亞系博士研究生陳雨晴同學對譯文進行了最后的完善,并且將我的這篇導讀譯成了中文。
伯格曼的這篇文章原是一本論文集的序言,原文的標題“Material Rules”包含兩重含義:一指物質(zhì)文化背景下物質(zhì)的內(nèi)部規(guī)則(rule),二指物質(zhì)對于當前社會環(huán)境的統(tǒng)治與支配(rule)。前一個“rule”是名詞,對應漢語中的“規(guī)則”;后一個“rule”是動詞,意思是“支配”。因此,我們將標題譯為“物質(zhì)的規(guī)則及其支配性”。在伯格曼看來,物質(zhì)文化是技術的同義詞,應當被看作一切人類行為活動的背景(context)。這一背景就像是劇場里的舞臺,無形而又深刻地影響著演員對角色的演繹。在一個被布置成飛機艙的舞臺上,一個演員多半是不會表演“在樹林中散步”的情節(jié)的。伯格曼進一步指出,即便將所有道具撤下,舞臺還是會對人的行為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ICT將消費者的選擇權和自主權最大化,但它對我們生活的控制力絲毫沒有減弱。在這個ICT主導的世界,強大的供應鏈體系讓人們隨時隨地想吃就吃,超重問題也就不可避免地支配了我們的生活。為了體現(xiàn)出“rule”這個詞的多重含義,保留原文具有的美式文化的反諷特征,我們在征得伯格曼本人同意后,對原文作了一些必要的增刪和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