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艷
(金川區(qū)第二幼兒園 甘肅 金昌 737100)
在幼兒園的教學中,幼師應該以興趣為導向開展幼兒游戲化教學,游戲化教學路徑更符合幼兒的年齡和心理,也能夠讓幼兒在學習中感受到游戲的快樂,幼兒在游戲中也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因此,幼兒教師必須對游戲化的教學形式進行積極的改變。游戲教學作為當下創(chuàng)新教育的研究成果之一,能夠很好地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教師在合理運用游戲化教學的同時,也要積極提升自身的教學設計能力,給幼兒帶來較好的游戲學習體驗,讓游戲教育更有意義。
幼兒園教學的質量和方法對幼兒的身心成長以及幼兒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幼兒對于學習的認知還不夠清晰,其階段是兒童人生中極為重要的啟蒙階段,在其階段的幼兒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理,幼兒也具有強烈的探索欲望和玩樂的興趣,這個階段是幼兒的性格與心理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幼兒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幼兒園在進學習和課外活動。尤其對于小朋友的接受能力和健康發(fā)展要求來講,幼兒的心理狀態(tài)并不穩(wěn)定,更喜歡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去自我調整學習狀態(tài),而且學習注意力并不能長時間保持集中,所以如果采用過于呆板的教學模式,孩子的思維和想象力容易被教學內容所限制,導致智力和思想品質無法得到有效的發(fā)展。所以,教師要注重游戲化教學的教學意義,根據(jù)幼兒的實際特點,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學前教育活動學習中。自主探索和練習是游戲教育的顯著特征,是一種非強制的行為,不但可以讓幼兒感受到自己成為了課堂的主人,還能夠在完成學習和游戲任務后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而且幼兒在完成游戲的過程之中,同樣能夠不斷加強對生活和世界的認知,這樣就可以使幼兒更快地融入學校和社會,使其能夠朝著更高層次的學習方向健康成長與學習發(fā)展。教師也能在游戲活動中對孩子們多一分了解,能夠保證教學質量,并能真實反映幼兒的學習需求和身體狀態(tài),讓幼兒教師能夠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難度,高效實現(xiàn)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幼師要注重游戲化教學路徑的開展與應用,為幼兒構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成長的童年,保障其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的同時也為社會未來的人才培養(yǎng)奠定良好的童年基礎教育,進而也為我國幼兒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幼兒園教育的過程中幼師開展課程游戲化設計,要充分貫徹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不能盲目的照搬現(xiàn)有模式。所以幼師需要對幼兒的興趣進行科學的評定,還要對幼兒的心理、思維以及知識的認知能力進行評定,確保游戲化內容可以充分引導幼兒參與到游戲中,進而幼兒在游戲中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幼兒在游戲中的興趣以及好奇心能夠被充分激發(fā),幼兒也能夠在游戲中更為積極地參與,進而幼兒也更為高效地掌握知識內容,其課堂教學質量也得以提高。舉例來說,在課堂教學之前幼師應該對幼兒的思維和認知進行了解,幼師要對幼兒進行繪畫教育,在繪畫教學的過程中,幼師可以讓幼兒以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觀察或者思考,幼師可以引導幼兒,并參與到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觀察中。比如幼兒在生活中對花草特別感興趣,幼師就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興趣為幼兒創(chuàng)設與花草相關的游戲內容,幼兒能夠在游戲中更為詳細地觀察幼兒的行為,幼兒也可以在游戲中對花草觀察得更為細致,幼兒將在游戲中觀察到的花草進行繪畫,幼兒可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其課堂教學質量也得以提高。而如果孩子們對動物更感興趣,幼師可以將各種動物制作成不同的卡片,幼兒盲選動物卡片將其貼在自己的背部,幼兒知道別人選擇的動物卡片的動物種類但不知道自己背部是什么動物,幼師讓幼兒之間互相描述卡片動物的外形,也可以通過叫聲描繪動物,幼兒進行猜測,在猜測的過程中幼兒對動物的記憶更加深刻,幼兒對動物的認識以及學習效率都能夠得到提高,其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高的同時幼兒也能夠喜歡知識學習,進而課程游戲化設計的優(yōu)勢也得以充分發(fā)揮。
幼兒到幼兒園來上學,對于小孩子來說是第一次長時間的離開家,往往會有陌生感,容易拘束,由于社會經驗匱乏,會較為膽怯,不知如何面對幼兒園學習活動。教師就承擔著讓幼兒打開心扉的責任,要讓幼兒能夠快速適應環(huán)境,用最好的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游戲可以成為一個完美的潤滑劑,用幼兒最喜歡、最熟悉的方式,來打消幼兒的拘束感,在與其他小伙伴的競爭中,提升自身的競爭意識,促進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而通過游戲的方式,教師和孩子之間有了更頻繁的交流,可以在教與學之間形成密切的聯(lián)系。教師也可以通過更多的交流,向幼兒傳遞自己愛心,讓幼兒體會到親切的感覺,有助于幼兒更好的進行學習活動。這對于幼兒今后的學習和與人交往都有重要的意義。游戲不僅僅是簡單的活動,它可以形成輕松的課堂氣氛,可以幫助學生思想和心理的認知和發(fā)展,啟迪學生的智力。教師要根據(jù)幼兒的認知和智力發(fā)育水平設計游戲內容和難度,在游戲過程中重視引導,給幼兒足夠的自我展示和思考的空間。在游戲設計上不能過難和過易,對不同年齡的幼兒設計不同難度的內容。舉例來說,對于小班的幼兒可以進行一些最基本的游戲,教師準備一些畫有動漫圖案的卡片,卡片上寫著1-10的數(shù)字,讓幼兒們根據(jù)數(shù)字的大小為動漫人物進行排序,比拼誰排好的速度最快,這樣的游戲可以讓幼兒熟練地掌握數(shù)字的排列順序。對于大班的孩子,可以準備一些簡單的寓言小故事,讓幼兒們分角色進行表演,對故事內容和角色形象的了解會更加深刻,滿足幼兒的表現(xiàn)欲望,訓練各方面的能力。與此同時,幼兒教師要注意游戲中一定要有懲罰措施,這是激勵孩子的重要方式。對于完成最快、表演最好的幼兒給予小紅花的獎勵。而表現(xiàn)不佳的孩子就要給予一定的小懲罰,懲罰不要太嚴厲,更多的是鞭策的作用,也是一種活躍氛圍的方式。比如可以讓小朋友給大家唱一首兒童歌曲,或者給大家扮兩個小鬼臉。這樣不但不會打擊幼兒脆弱的自信心,還會激勵幼兒更加努力的完成課程學習。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享受學習,進而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養(yǎng)都能夠得到提高,幼師也為幼兒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保障。
當前優(yōu)越的家庭生活條件導致很多孩子都被家長寵溺,造成自私和唯我獨尊的性格,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對合作游戲進行重點設計,讓幼兒在游戲中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和遵守規(guī)則。幼兒教師應向幼兒充分的滲透游戲配合的理念,并通過增加一些教學互動,不斷的強化幼兒的配合意識,給幼兒的自主探索提供動力。幼兒教師要結合當前學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升級和優(yōu)化教學模式,修正單一講解形式,很多幼兒教師在游戲化教學過程中只強調基本的游戲規(guī)則以及游戲內容并沒有強調團隊意識。教師在和幼兒的合作中,要深化幼兒們對合作游戲意義的理解,給幼兒的內心良好的學習感受,并讓幼兒多一些思考路徑。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幼兒的成長環(huán)境、成長速度都不一樣,個體之間也有顯著不同,幼兒在幼兒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會呈現(xiàn)更大的差異性。因而,在對幼兒進行教學指導時,也應該采用針對性的手段,從而逐漸減不同幼兒的差異,幫助孩子快速的適應幼兒園的學習活動。合作游戲設計就是讓幼兒融入這種氛圍中,實現(xiàn)主動的創(chuàng)新的學習,繼而培養(yǎng)幼兒的思想品質。在交流中教師要讓幼兒獲得對集體活動的深度理解,并產生認同感,這種認同感對促進幼兒的自主學習是有積極的意義的。此外,分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不僅需要激發(fā)幼兒對游戲活動的渴望,還要讓幼兒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掌握技術。舉例來說,在玩沙游戲教學設計中,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幼兒快速的了解玩沙過程中的配合意義。比如教師設計“沙子拼圖”的教學游戲,拼圖游戲不僅需要幼兒掌握基本的玩沙技巧,也需要幼兒與身邊小朋友掌握好配合的方式,才能順利完成拼圖游戲活動。教師應依照幼兒的實際表現(xiàn)進行針對性指導,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教學活動中讓幼兒盡快的掌握拼圖的方式,同時在幼兒犯錯誤的時候給予正確的示范,幫助幼兒懂得團隊配合的意義,促進幼兒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玩沙游戲是培養(yǎng)幼兒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教師要盡可能的多嘗試一些教學模式,讓幼兒意識到配合完成游戲的益處,給幼兒帶來良好的玩沙體驗,同時也要在教學過程中與幼兒保持交流和討論,讓幼兒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讓孩子們融入到玩沙游戲中,掌握配合拼圖的相關技巧,培養(yǎng)幼兒玩沙愛好,讓幼兒為了團隊努力,從而使合作游戲形式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和效能,有助于增進幼兒之間的友誼,讓幼兒更加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玩沙活動。所以,教師要合理創(chuàng)設玩沙教學的有效模式,尋找和探索有利于幼兒快速學習的路徑,利用學前教育的育人功能,促進幼兒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園學前教育活動與課程游戲化結合的教學模式迎合了幼兒的特點,將娛樂與教育完美融合,不但減輕了教師的管理負擔,還提升的幼兒的學習欲望。教師需要做出更多實踐探索,要不斷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游戲化課程設計模式,保證幼兒的參與度和參與興趣,鼓勵幼兒自主思考,充分融入到學習氛圍中,促進幼兒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