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代小說評點倫理意圖的形成

2022-11-24 08:20:29江守義
浙江工商大學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評點意圖倫理

江守義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7)

評點者從事小說評點,是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小說。小說“以史為鑒”的取向,讓其深受史傳敘事和史傳精神的影響。小說評點在這種影響中,很重視史傳敘事的“春秋筆法”及其對所敘事件和人物的倫理評價,導致小說評點中也有一種慕史情結,用史傳敘事中所慣用的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等倫理德目作為小說人物和事件的判斷標準,也作為解讀小說主旨的倫理依據。同時,“知人論世”方法對小說研究的影響,讓評點者很自然地以外在的社會歷史狀況來衡量小說內容,也很自然地以現(xiàn)實社會中儒家的倫理規(guī)范來審視小說的倫理寓意。這意味著,小說評點不僅與評點對象有關,也與評點環(huán)境有關。小說評點的慕史情結和“知人論世”的研究路徑,使得小說評點的倫理意圖一般是用儒家倫理德目作為規(guī)范來進行倫理說教。雖然小說評點的倫理意圖大致不脫離說教宗旨,但由于評點的具體環(huán)境不同,其倫理意圖的形成又不盡相同。倫理意圖和倫理意圖如何形成固然關系密切,但二者畢竟是兩回事。學界對小說評點倫理意圖的探討較多,但倫理意圖究竟如何形成,研究還不充分。由于小說評點在明代開始興盛,文章集中論述明代小說評點倫理意圖的形成。就明代小說評點而言,其倫理意圖的形成,既有其歷史淵源,也有其現(xiàn)實土壤,更依賴于具體的文本路徑。

一、 評點者倫理意圖的歷史淵源

談到小說評點的倫理意圖,就需要從評點如何形成說起。有論者指出:敘事文學評點形態(tài)的形成與經學注疏體式、選學傳統(tǒng)和文章學傳統(tǒng)有關[1]8-19。具體來說,經學注疏,既隨文注疏,又注疏釋義,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對小說評點都有影響。選學的背后有一個取舍標準的問題,這個標準折射出選學家的價值取向,與評點者的倫理意圖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有些選本(如呂祖謙的《古文關鍵》)已經有總評、夾批、抹、點等諸多形式,已暗合小說評點的諸多要素。文章學的一大貢獻是文法論,小說評點對文法的講究與此不無關系。《古文關鍵》既是古文選本,也教人如何寫古文,是文章學著作,卷首有《古文關鍵總論》,包括“看文字法”“論作文法”“論文字病”?!翱次淖址ā敝邢仁恰翱傉摗保骸皩W文須熟看韓柳歐蘇,先見文字體式,然后遍考古人用意下句處……第一看大概主張;第二看文勢規(guī)模;第三看綱目關鍵……第四看警策句法”,然后是具體的“看韓文法”“看柳文法”“看歐文法”“看蘇文法”“看諸家文法”[2],無論是“總論”與“分論”結合的“讀法”,還是“看文字法”中提及的“大概主張”“文勢規(guī)模”“綱目關鍵”“警策句法”,對后來的小說評點影響都很大。

經學注疏、選學和文章學各有側重,經學注疏講究“微言大義”,側重經學內容的倫理意義;選學以選家的價值取向作為取舍標準,對內容和形式兩方面都有所關注(如《文選》的“事出于沉思,義歸于翰藻”[3]);文章學講究文法,側重行文的形式技巧。小說評點兼采三者,既重視小說中的文法,也重視文法所蘊含的倫理內涵?!端疂G傳》第十三回,李贄回評云:“《水滸傳》文字,形容既妙,轉換又神……定是化工文字,可先天地始、后天地終也。不妄,不妄!”[4]174側重對形式技巧的評點;第二十四回回評云:“說淫婦便像個淫婦,說烈漢便像個烈漢……若令天地間無此等文字,天地亦寂寞了也。不知太史公堪作此衙官否?”[4]175無意識間,已經兼評文字技巧和小說內容。最早標明“讀法”的《閱東度記八法》(崇禎八年刊本)所說的“不厭倫理正道,便是忠孝傳家。任其鋪敘錯綜,只顧本來題目”[5]已明確指出小說評點需要兼顧“錯綜鋪敘”的文法和“倫理正道”的宗旨。金圣嘆明亡前在《水滸傳序三》中一方面指出《水滸》“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部有部法”,并將其和《莊子》《史記》同視為“精嚴”之文[6]10;另一方面指出:“格物之法,以忠恕為門。何謂忠?天下因緣生法,故忠不必學而至于忠,天下自然無法不忠……吾既忠,則人亦忠,盜賊亦忠,犬鼠亦忠。盜賊犬鼠無不忠者,所謂恕也……忠恕,量萬物之斗斛也。因緣生法,裁世界之刀尺也。”[6]9從文法出發(fā),金圣嘆刪節(jié)原本;從忠恕出發(fā),金圣嘆“舉其神理,正如《論語》之一節(jié)兩節(jié),瀏然以清,湛然以明,軒然以輕,濯然以新”[6]11。這樣看來,金圣嘆刪改評點《水滸》,其倫理目的很明確:“雖在稗官,有當世之憂焉。”[6]8由于李贄和金圣嘆的巨大影響,這種對文法和倫理的共同關注,自然也影響到后來的小說評點。毛宗崗《讀三國志法》關注形式技巧的倫理意義就很有代表性:“《三國》一書,有首尾大照應、中間大關鎖處。如首卷以十常侍為起,而末卷有劉禪之寵中貴以結之,又有孫皓之寵中貴以雙結之,此一大照應也……照應既在首尾,而中間百余回之內若無有與前后相關合者,則不成章法矣。于是有伏完之托黃門寄書,孫亮之察黃門盜蜜以關合前后……作者之意,自宦官妖術而外,尤重在嚴誅亂臣賊子以自附于《春秋》之義。”[7]17-18

二、 評點者倫理意圖的現(xiàn)實土壤

評點的形成與經學注疏、選學和文章學有淵源,小說評點在明代的盛行,除了這些淵源,還有其現(xiàn)實土壤,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文人評點者樂意為之,二是書商愿意刊刻。

就第一個方面看,由于小說是小道,從事小說之人的社會地位、文化水平一般都不高,這給小說的藝術水準和小說的流通都帶來了負面影響,為了改變小說的這種情況,文人評點者應運而起。一般認為,宋代劉辰翁的《世說新語眉批》,開啟了小說評點的先河。到明代,小說評點蔚為大觀,與評點者的喜好乃至自得其樂有關。評點者從事小說評點,一個直接的動機是認為小說評點可以宣揚自己的倫理意圖。劉辰翁從事評點至少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身為南宋遺民,雖隱居不仕,但故國亂離之痛始終縈繞心頭,在評點中“托文章以隱”“紓思寄懷”以及“留眼目開后來”[8]24-25就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二是受陸象山心學影響,倡導“赤子之心”[1]24,欣賞《世說新語》對人物真性情的描繪,應該是劉辰翁青睞《世說新語》的重要原因?!妒勒f新語眉批》由此呈現(xiàn)出兩方面的特點:一是流露出某種程度的家國情懷,二是對人物的真性情表示贊賞。

劉辰翁的家國情懷以及對真性情的推崇,在明代文人評點者身上多有體現(xiàn)。李贄等人深受陽明心學影響,與劉辰翁受陸象山心學影響類似。李贄以“絕假純真”的“童心”為標準來評點小說,提倡以“最初一念之本心”[9]276來反對假道學,較之劉辰翁的“赤子之心”,更加注重人物自然性情的流露。劉辰翁的“赤子之心”是為了明自然之道,李贄則以“童心”作為衡量文學成就的唯一標準,將《水滸》《西廂》推為“天下至文”,高出《六經》《論語》《孟子》[9]276-277,可謂石破天驚。同時,陽明心學的興起有一個背景,是社會上假道學流行,口頭上講程朱理學之人,卻做了不少違背儒家綱常的事情,陽明心學說到底還是為了讓傳統(tǒng)的儒家觀念能通過人們的日常生活而深入人心,李贄雖然比較極端,為反對假道學而提倡“童心”,但同時他將“童心”和“發(fā)憤著書”聯(lián)系起來。其《雜說》云:“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文也。其胸中有如許無狀可怪之事,其喉間有如許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頭又時時有許多欲語而莫可所以告語之處,蓄極積久,勢不能遏。一旦見景生情,觸目興嘆;奪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壘塊;訴心中之不平,感數(shù)奇于千載。”[9]272其《忠義水滸傳敘》云:“古之賢圣,不憤則不作矣……《水滸傳》者,發(fā)憤之所作也……則前日嘯聚水滸之強人也。欲不謂之忠義不可也。”[6]28所云“蓄積已久,勢不能遏”和《水滸傳》乃“發(fā)憤之所作”,意味著像《水滸傳》這類小說是發(fā)憤著書的產物,而“發(fā)憤著書”又回到了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屈原“發(fā)憤以抒情”、司馬遷“意有所郁結……故述往事,思來者”這樣一個悠久的儒家傳統(tǒng)?!鞍l(fā)憤”而成的小說,不可“不謂之忠義”。如此,最初一念之本心的“童心”,雖從反對儒家的假道學出發(fā),最終又回到儒家的“忠義”上來。袁宏道、馮夢龍等人與李贄類似,袁宏道在《東西漢通俗演義序》中直呼“卓吾老子吾師乎”[10]882;馮夢龍倡導小說“主情”,同時宣稱“以《明言》《通言》《恒言》為六經國史之輔”[10]780,其《新列國志·引首》通過對歷史的簡單梳理,也得出“得賢者勝,失賢者敗,自強者興,自怠者亡”[11]4這樣一個符合儒家正統(tǒng)觀念的“勝敗興亡”的結論。

雖然具體情形和劉辰翁不同,但明代的評點者都有和劉辰翁類似的想法,既然評點可以從一己之性情出發(fā),又能“奪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壘塊”,何樂而不為?劉辰翁在借助評點發(fā)表自己藝術見解的同時,抒發(fā)自己的時代哀痛和氣節(jié),以遺教后世。劉辰翁的這一倫理意圖,在明代的小說評點中有了進一步發(fā)展。大致可區(qū)分為三個層面:其一,小說不是“異端”,而是于小道中有大義。道學家將小說視為“異端”,是因為小說的虛構有別于史家的“實錄”。為駁斥道學家的“異端”偏見,評點者往往在有意無意間說明小說虛構的合理性。元人羅燁《醉翁談錄·舌耕敘引》已將實錄和虛構結合起來,既指出小說“得其興廢,謹按史書”,又指出小說“試將便眼之流傳,略為從頭而敷演”,并特意表明“如有小說者,但隨意據事演說云云”[12]92,既讓小說立足于實錄,又為小說的虛構張目。到明人那里,對小說虛構有更明顯的自覺意識。謝肇淛《五雜俎》則將虛構看作是小說之必需:“凡為小說及雜劇戲文,須是虛實相半,方為游戲三昧之筆。亦要情景造極而止,不必問其有無也。”[12]167-168小說既然可以虛構,違背史家的“實錄”原則就是必然的,談不上“異端”。小說既非“異端”,它的虛構就不妨礙它的倫理旨歸。玉茗主人《北宋志傳序》指出:雖然“楊氏之事,史鑒俱不載”,但不妨礙其與“政紀”有關:“作傳者特于此暢言之,則知書有言也,言有志也,志有所寄,言有所托。故天柱地維,托寄君臣,斷鰲煉石,托寄四五,不端其本而僇謫其實。”[10]974-975其二,小說代我立言。既然評點可以從一己性情出發(fā)來解讀小說,小說也就可以契合我之性情,代我立言。而且,“代我立言”與春秋時的“賦詩言志”有類似之處?!百x詩言志”乃儒家傳統(tǒng)所推崇,《漢書·藝文志》將其解釋為“古者諸侯卿大夫交接鄰國……必稱詩以諭其志,蓋以別賢不肖而觀盛衰焉”[13]。在與鄰國結交時,諸侯卿大夫往往通過引《詩經》來相互交流,通過引詩,可以看出引詩之人的賢或不肖,可以看出該國風俗之盛衰?!百x詩言志”暗合后世所說的“六經注我”。既然可以“六經注我”,小說自然也可以“代我立言”。由于小說不像經書、詩文那樣有崇高的地位,加上陽明心學的影響,小說評點者更容易用自己的性情來理解小說,評點中用情緒性語言來解讀小說,甚至和小說形成對話?!度龂萘x》第八十二回,李贄“總評”云:“或曰:關興、張苞如此英勇,皆云長、翼德虛空扶助,故有此耳。未知和尚謔之曰:‘緣何尊公不扶助公?’一座大笑。未知和尚又曰:‘想是尊公扶助公,所以公有此語。’一座又大笑?!盵7]1002完全從評點者自己的性情出發(fā),借助小說內容對現(xiàn)世情形加以諷刺。這種從一己性情出發(fā)來評點小說,反映出文人評點帶有一定的自娛性特點,這也是文人樂意從事評點的一個原因。其三,評點可溝通作者和讀者,讓一般讀者領會作者的倫理意圖?!丁闯鱿裨u點忠義水滸全傳〉發(fā)凡》云:“書尚評點,以能通作者之意,開覽者之心也”[6]31,指明評點可成為作者和讀者溝通的橋梁。林梓在《于少保萃忠傳》序言中指出:小說作者孫高亮“裒采演輯,凡七歷寒暑,為《旌功萃忠傳》,夫萃者,聚也,聚公之精神德業(yè)……其為演義,蓋雅俗兼焉,庶田夫野叟,粉黛笄袆,三尺童豎,一覽了了,悲泣感動,行且遍四方矣……予嘉而敘諸首簡,為翼忠致孝者勸?!盵14]2-7評點者指出作者為于公作傳是為了“聚公之精神德業(yè)”,讓其流傳,自己作“敘”,既嘉獎作者,更勸勉“翼忠致孝者”,希望讀者能受于公精神滋養(yǎng),這也正是小說作者的希望。與林梓類似,評點者沈國元在評點中,有時以普通讀者的身份來談感想。第十八回,王竑等人因“忠義激發(fā)”,怒打奸黨馬順,此處眉批“快哉快哉”[14]237,這種隨文而發(fā)的感想,可以說是代一般讀者發(fā)聲。由于晚明心學在社會上有很大影響,評點者可以借助評點來抒發(fā)乃至發(fā)泄自己的情感,所以樂于從事評點。

就第二個方面看,書商刊刻小說的直接動機是賺錢。隨著商品經濟和市民階層的出現(xiàn),小說不再僅供文人士大夫來休閑,也給市民階層提供精神愉悅,為了讓文化水平不高的市民能理解小說,評點就在所難免。這樣看來,評點可以看作是一個推銷手段。當時的“商人倫理”和“商業(yè)倫理”,為評點的流行提供了強勁的內在動力。商人倫理是儒賈相通的結果。隨著商業(yè)的興盛和士商合流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士農工商”的社會等級劃分,已不能滿足商人群體與財俱增的對社會地位的要求。新安商人汪道昆曾發(fā)出“良賈何負閎儒”[15]的吶喊。既然“良賈何負閎儒”,書坊主完全可以棄儒經商,用刊刻小說來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刊刻小說時加以評點,在評點中闡發(fā)小說的微言大義,既作為商人來推銷小說,又作為儒生來張揚理想,二者兼得,何樂而不為?商業(yè)倫理一方面是經商時遵守行業(yè)規(guī)則,另一方面是借助倫理來經商。前者無需多言,后者通過評點將倫理說教和商業(yè)營銷結合起來,很有時代特色。余象斗刊刻《水滸志傳評林》,正文前有《題水滸傳敘》,稱贊《水滸》“有為國之忠,有濟民之義”[16]4,并在《敘》之眉欄處寫有《水滸辨》,說“《水滸》一書,坊間梓者紛紛,偏像者十余副,全像者止一家……今雙峰堂余子,改正增評,有不便覽者芟之,有漏者刪之,內有失韻詩詞,欲削去,恐觀者言其省漏,皆記上層,前后廿余卷,一畫一句,并無差錯。士子買者,可認雙峰堂為記。”[16]1-3這顯然是在為自己的刊本做推銷。推銷而不忘小說的“忠義”主旨,讓人有理由相信標舉“忠義”也是推銷的一個手段。

具體來說,書坊主往往將評點作為自己刻本的賣點,或請文人評點,或假托文人評點,以抬高自己刻本的身價。不妨以《三國演義》為例來看書商的評點動機,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以評點為賣點來追求經濟利益?!度龂狙萘x》在明代刊刻有二三十個版本,萬歷年間就有十幾種,周曰校江南本和余象斗刻本可為代表。萬歷十九年金陵周曰??尽缎驴绦U疟敬笞忠翎屓龂就ㄋ籽萘x》,封面上方有周曰校識語:“是書也刻已數(shù)種,悉皆訛舛。輒購求古本,敦請名士,按鑒參考,再三讎校,俾句讀有圈點,難字有音注,地里有釋義,典故有考證”[17],非常清楚地說明了該刊本評點的具體情況。萬歷二十年建陽余象斗刊本《音釋補遺按鑒演義全像批評三國志傳》二十卷,在書名中標注“音釋補遺”,“是最早正式標榜‘批評’的《三國志演義》版本”[18]214-215,卷首《題全像評林三國志敘》上方板框內有《三國辯》,云:“坊間所梓三國何止數(shù)十家矣……本堂以諸名公批評圈點校正無差,人物字畫各無省陋,以便海內士子覽之,下顧者可認雙峰堂為記。”[19]這顯然是在推銷自己的版本。版面上方為“新增評斷”,中間是圖像,下方是正文,和以前的刊刻本相比,“新增評斷”顯然是自己的一個賣點[18]73。上評、中圖、下文的版式設計奠定了余象斗后來刊刻的“評林”本的基礎。其二,以評點來抬高自己刻本的文學品質。評點的本意是為了幫讀者理解小說,但有時也被書商當作噱頭來提高自己刻本的文學品質。萬歷三十三年鄭少垣刊本《新鍥京本校正通俗演義按鑒全像三國志傳》,書名標以“京本校正”字樣,當是在周曰校本等江南本的基礎上加以“校正”,周曰校本影響已然很大,“京本校正”當比“京本”要更好。但事實上,該本刻工較粗陋,偶有夾注,如卷十一“軒轅之樂,八佾之舞”后夾注:“軒轅者,堂下之樂也……”[20]737在諸多《三國演義》版本中,無論是刻工、排版,還是文學品質,都很平平,尤其是其評點,寥寥無幾,實在看不出其品質好在哪里,卻以“京本校正”“全像”等字樣來標榜自己刻本的文學品質。與鄭少垣本相比,余象斗“評林本”在刻工上也比較粗陋,但在文學品質上可謂精益求精。此前的《音釋補遺按鑒演義全像批評三國志傳》已有上評、中圖、下文的版式設計,《新刊京本校正演義全像三國志傳評林》(即“評林本”)在繼承這一版式的基礎上,特意注重“評林”特色,上方評點欄有“音釋、釋義、考證、補遺和評點”等多種形式,“正文中也偶有雙行小字注”?!霸u林本”在評點方面所花的功夫,的確提高了刊刻小說的文學品質[18]215-218。其三,借助評點中的倫理內容來彰顯自己刻本的特色。鄭少垣刊本封面版心題“刻三國志赤帝余編”,卷首有顧充的《新刻三國志赤帝子余編序》,《序》云:“此赤帝子余編也,不應稱《三國》,自陳壽志三國,全以天子之制予魏,而以列國待漢,故《通鑒》目之以魏紀年,《綱目》始以昭烈承獻帝。大書章武之元紹昭烈于高光,則魏其紫色蠅聲。余分閏位者,寧顧一時無實錄,萬世無信史?不得舊史,奚以作《春秋》?微是志,《綱目》亦病……志仍其舊,特標其額曰‘志帝余編’,倘亦存正統(tǒng)意乎?”[20]將蜀漢故事看作為“赤帝余編”,給蜀漢以正統(tǒng)地位,和此前刻本相比,可謂一大特色。余象斗“評林本”則在眉批中顯示出對倫理的關注。卷一劉關張?zhí)覉@結義后,張世平、蘇雙送馬匹金銀等給劉備“以資器用”,此頁眉批云:“評張?zhí)K助漢:此見張?zhí)K乃有安民扶漢之心,遂送馬贈金,非有激于中義而能乎?”[21]28此處內容,實平淡無奇,且劉備剛出場,事業(yè)毫無基礎,評點者即稱張?zhí)K義舉為“扶漢”,倫理傾向非常明顯。稍后,“劉玄德斬寇立功”頁,眉批云:“評玄德初功:斬寇之功,英雄自此而名具矣?!盵21]29所謂斬寇,實乃張飛、關羽所為,但為了突出劉備,正文中將“劉玄德斬寇立功”單列一行作為則目,眉批中又借機將劉備評點為“英雄”,倫理意圖昭然若揭。這兩頁眉批相鄰,且是該刻本最初出現(xiàn)的評點(前面的幾頁眉批是簡單的“釋義”,而不是“評”),這無形中傳遞出一個信息:該刻本的評點關注小說的倫理傾向。

三、 倫理意圖形成的文本路徑

評點者在評點中表現(xiàn)自己的倫理意圖有其歷史淵源和現(xiàn)實土壤,但最終還需要通過評點將自己的倫理意圖通過文本表現(xiàn)出來。評點者倫理意圖的文本表現(xiàn)非常復雜,(1)評點者倫理意圖的文本表現(xiàn),至少有以下四個方面:(一)對小說內容的倫理解讀;(二)對小說形式(包括刊刻形式,如插圖)的倫理闡釋;(三)對評點內容和評點形式背后評點者倫理動機的發(fā)掘(其中涉及評點者倫理動機和作者倫理動機的關系);(四)同一部小說不同評點者之間形成的倫理張力。前三個方面可參看筆者的系列論文《小說評點的倫理闡釋》(《黑龍江社會科學》2017年第1期)、《小說插圖與接受倫理》(《學術界》2021年第12期)、《古典小說敘事的意圖倫理》(《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7年第1期)、《古代小說的“春秋筆法”》(《江西社會科學》2020年第6期)和《小說評點的倫理意圖》(《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41輯,2015年版),第四個方面筆者已撰文《從版本差異看小說的接受張力》。后兩個方面直接關系到評點者倫理意圖的形成。限于篇幅,本文無法對此詳加論述,只想表明評點者倫理意圖的形成最終依賴于評點的文本表現(xiàn),離開文本中評點的具體情況,評點者的倫理意圖也就無法形成。就明代小說評點倫理意圖的形成看,其文本表現(xiàn)不是指對小說內容進行倫理闡釋,而是指通過闡釋小說所體現(xiàn)出來的評點者倫理意圖的形成路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路徑一,通過解讀小說主旨來表現(xiàn)評點者的倫理意圖?!段淠戮覀鳌?即天德堂藏版《精忠全傳》)前有李春芳的《岳鄂武穆王精忠傳敘》,《敘》云:“天地之間,正與邪不兩立,故人心之公,好與惡不容已。今之言檜者,輒加唾罵若污口然。至于王則景仰不替……歷古至今一也。王之廟與墓俱焉,在杭之西湖棲霞嶺之下,歲久屢修復敝?!盵22]從后人對岳飛、秦檜的態(tài)度出發(fā),指出小說主旨在于“正與邪不兩立”,通過這樣的主旨,評點者表現(xiàn)出對岳飛“精忠”的贊揚和對秦檜奸邪的貶斥。

路徑二,通過對人物事件的解讀顯示出評點者的倫理意圖。就人物評點看,庸愚子《三國志通俗演義序》對小說主要人物的分析可為一例:“曹瞞雖有遠圖,而志不在社稷,假忠欺世,卒為身謀,雖得之,必失之,萬古賊奸,僅能逃其不殺而已,固不足論。孫權父子,虎視江東,固有取天下之志,而所用得人,又非老瞞可議。惟昭烈漢室之胄,結義桃園,三顧草廬,君臣契合,輔成大業(yè),亦理所當然。其最尚者,孔明之忠,昭如日星,古今仰之,而關張之義,尤宜尚也。其他得失,彰彰可考。遺芳遺臭,在人賢與不賢,君子小人,義與利之間而已。”[12]109評點者在具體分析人物的表現(xiàn)之后,既對其加以倫理判斷,最后還通過“遺芳遺臭”和“君子小人”將自己的倫理姿態(tài)表現(xiàn)出來。就事件評點看,《列國志傳評林》提供了一個較好的例證。該書卷二“周鄭大戰(zhàn)于繻葛”一節(jié),鄭伯拒絕周王征田的命令,周王出兵征討時也以兵對峙。此處眉批云:“宋岳飛滅金一點忠,不違旨而功廢。鄭伯若如岳飛之忠,見兵至束手,其身亦喪……岳飛當日若觀此節(jié),違旨殺入沙漠,救出二主……豈有喪身者乎?其不明矣,令人慟乎!惜哉!死忠也?!盵23]292-295從鄭伯抗命引出岳飛奉旨,陳述了一個事實:鄭伯抗周王雖不忠,但能保命;岳飛雖忠卻喪身。折射出評點者對“忠”的態(tài)度:忠固然需要,但不能“死忠”。

路徑三,通過作者“婆心”的揭示來表現(xiàn)評點者的倫理意圖。金圣嘆在《讀第五才子書法》中曾說:“大凡讀書,先要曉得作書之人,是何心胸?!盵4]218明代小說的評點者往往在解讀“作書之人”心胸時貫穿自己的倫理意圖,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揭示小說表面現(xiàn)象背后的倫理用意。《隋煬帝艷史·凡例》云:“《艷史》雖窮極荒淫奢侈之事,而其中微言冷語,與夫詩詞之類,皆寓譏諷規(guī)諫之意,使讀者一覽知酒色所以喪身,土木所以亡國。則茲編之為殷鑒,有裨于風化者豈鮮哉!方知宣淫等書,不啻天壤”[24],評點者點明小說表面上“荒淫之事”所蘊含的“譏諷勸諫”之意,顯然深得作者“婆心”。二是對小說人物進行倫理導讀?;蚴钦J為作者和自己表達了同樣的倫理訴求,或是以自己對小說的倫理判斷來取代作者在小說中的倫理姿態(tài)。不妨以李贄的《三國演義》評點為例。第一回“總評”評董卓:“說著‘白身’,即救命之恩亦遂不報,董卓真小人哉,如此勢利小人不殺待何?雖然,今天下豈少董卓哉!那里殺得許多也!那里殺得許多也!”[7]11既認同作者在小說中對董卓的評判,又借助這一評判對當時的世道加以衡量。第七十九回“總評”諸葛亮:“諸葛亮真狗彘也,真奴才也,真千萬世之罪人也。彼何嘗為蜀,渠若真心為蜀,自不勸殺劉封矣;即其勸殺劉封,乃知借手剪蜀爪牙,實陰有所圖也。”[7]970顯然不認同作者對諸葛亮的推崇,通過否定作者“婆心”來顯示自己對人物的倫理評判。

路徑四,通過小說文本的倫理重建來表現(xiàn)評點者的倫理意圖。小說評點中倫理重建最有代表性的當數(shù)金圣嘆評《水滸》:“削忠義而仍《水滸》。”[6]8《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序二》云:“施耐庵傳宋江,而題其書曰《水滸》,惡之至,迸之至,不與同中國也。而后世不知何等好亂之徒,乃謬加以‘忠義’之目”[6]6,于是腰斬七十一回之后的內容,將宋江等人受招安以顯忠義的情節(jié)全部刪除,并改動文字,以顯示宋江非“忠義”之人,且就改動后的文字加以評點,以此進行倫理重建。在金圣嘆看來,“忠者,事上之盛節(jié)也;義者,使下之大經也”[6]6,宋江等人上梁山反抗朝廷,是敗壞綱紀,無忠義可言。百回本《水滸傳》的“忠義”主旨在金圣嘆這里由此重建為“治亂”[25]。明代小說中極少像金圣嘆這樣大幅刪改原作并改變小說主旨的評點,但局部改動文字,然后加以評點的情況卻屢見不鮮。換言之,小說評點中局部倫理重建的情況很常見。

通過局部倫理重建,評點者的意圖得以體現(xiàn)。具體表現(xiàn)有二:其一,某一處的倫理重建,體現(xiàn)出評點者針對某一具體人事的倫理姿態(tài)。上文所言《列國志傳評林》卷二“周鄭大戰(zhàn)于繻葛”一節(jié),評點者以岳飛“死忠”來顯示鄭伯抗周可取。馮夢龍改寫的《新列國志》第九回,敘同一件事,較之《列國志傳評林》,文字頗有改動。以其中的祝聃射周王為例,《列國志傳評林》云:“鄭將祝聃拈弓搭箭,望王左肩射中一矢,王倒墜馬下,聃將近前斬之。鄭伯大叫曰:‘君子不欲多上(傷)人,況敢凌天子乎!且勿動手?!炝铠Q金收軍。周兵始救得天子回寨。是夜,鄭伯遣大夫祭仲于周寨中,問王安否……潛淵居士讀史詩云:‘君臣大義死無仇,鄭伯如何敢拒周。敗后徒興安否問,春秋首惡抗王侯。’”[23]293-294《新列國志》云:“祝聃望見繡蓋之下,料是周王。盡著眼力覷真,一箭射去,正中周王左肩。幸裹甲堅厚,傷不甚重。祝聃催車前進,正在危急,卻得虢公林父前來救駕,與祝聃交鋒?!盵11]179此后莊公覺得“兵威已立”,于是遣祭仲往周王營內問安。“史官有詩嘆曰:漫夸神箭集王肩,不想君臣等地天。對壘公然全不讓,卻將虛禮媚王前?!盵11]181兩處文字有異,但都講究君臣之禮,評點則表現(xiàn)出巨大的倫理差異?!读袊緜髟u林》眉批云:“鄭伯……止將不得害于王,致自不受渠害,豈不忠乎?……潛淵二詩云云,不合鄭伯引兵出敵,為之抗拒,其不知鄭伯無罪有功。詩該斷周之過,不該斷鄭伯之罪也?!盵23]293-297對小說敘述者透露出來的君臣之禮不以為然。《新列國志》眉批云:“鄭莊奸雄悖逆,多祭仲替成之?!盵11]180顯然以君臣之禮來衡量鄭莊公抗周,鄭伯抗周王,是為不當。對照小說正文和評點,不難發(fā)現(xiàn),《列國志傳評林》評點者不再盲目恪守君臣之禮,有重建倫理之企圖;對照不同的評點,《新列國志》評點者想推翻《列國志傳評林》評點者之倫理企圖,實際上也是在重建倫理。

其二,在一部小說的多處評點中表現(xiàn)出不同的倫理立場,雖然不能從總體上對小說進行倫理重建,但可以對具體的人事進行倫理重建?!度龂就ㄋ籽萘x》嘉靖本卷首有庸愚子《三國志通俗演義序》和修髯子《三國志通俗演義引》,《序》云:“《三國志通俗演義》……以便觀覽,則三國之盛衰治亂,人物之出處臧否……豁然于心胸矣?!盵26]5-6《引》云:“《三國志通俗演義》者……知正統(tǒng)必當扶,竊位必當誅,忠孝節(jié)義必當師,奸貪諛佞必當去。”[26]1-2兩位評點者都認為《三國演義》有教化之用。萬歷吳冠明刊本有李贄“總評”,通過對其不同回目“總評”的解讀,可以發(fā)現(xiàn)另一種倫理姿態(tài)。《三國演義》第八十回李贄“總評”云:“曹家戲文方完,劉家戲子又上場矣,真可發(fā)一大笑也。雖然,自開辟以來,那一處不是戲場?那一人不是戲子?那一事不是戲文?倂我今日批評《三國志》亦是戲文內一出也。呵呵?!盵7]981第一百二十回李贄“總評”云:“到今日不獨三國烏有,魏、晉亦安在哉?種種機謀,種種算計,不足供老僧一粲也。哀哉,哀哉!”[7]1457三國人事的紛紛擾擾,在評點者看來,只不過是一場惹人發(fā)笑的大戲,最終都會散場,如此而已。《三國演義》所寫的正統(tǒng)竊位之分,也只不過是供人一笑。這意味著,在評點者看來,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正統(tǒng)竊位這樣板著臉孔的說教,小說主要是供人娛樂而已。

綜上所述,明代小說評點者倫理意圖的形成,既有歷史淵源,也有其現(xiàn)實土壤,更離不開小說評點的具體內容。需要說明的是,評點者的倫理意圖需借助評點者對小說內容的見解得以體現(xiàn),但二者仍有區(qū)別:評點者對小說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是從小說的具體內容出發(fā)的;評點者的倫理意圖,是從評點者從事評點的動機出發(fā)的。前者歸屬于文本的倫理解讀,主要通過小說的隨文評點來完成;后者歸屬于文本倫理解讀背后的動機,往往要結合“讀法”“凡例”“總評”等來完成,有時還要結合評點者的思想意識和學術觀點。

猜你喜歡
評點意圖倫理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原始意圖、對抗主義和非解釋主義
法律方法(2022年2期)2022-10-20 06:42:20
陸游詩寫意圖(國畫)
制定法解釋與立法意圖的反事實檢驗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6:58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yǎng)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書評點訊
出版與印刷(2018年1期)2018-05-16 08:30:16
讓自由評點與專題評點“比翼齊飛”
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19
醫(yī)改莫忘構建倫理新機制
討厭的蘑菇頭
燕山秋意圖
临潭县| 磴口县| 汾西县| 富阳市| 城步| 咸阳市| 漯河市| 绥德县| 寿宁县| 仁寿县| 呼和浩特市| 梓潼县| 宜兰县| 台北县| 石林| 芷江| 大姚县| 黑水县| 博罗县| 崇仁县| 调兵山市| 吕梁市| 江城| 保山市| 枣阳市| 大丰市| 阜康市| 新干县| 澎湖县| 芦溪县| 八宿县| 白山市| 平顶山市| 永仁县| 芷江| 隆尧县| 吉安市| 蕲春县| 驻马店市| 铜陵市| 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