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艷
(河北大學 文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古本戲曲叢刊》(以下簡稱《叢刊》)是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于2016年至2020年出版的戲曲作品總集,其中的戲曲作品數(shù)量大且內(nèi)容豐富。鑒于此,文章以《叢刊》為研究對象,對戲曲中的“纏繞”“立拉”“掉篦”“溜剪”“朦朧”“姜方”“嗶哩”七個詞語進行釋證。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叢刊》三集十一冊舊鈔本《衣珠記》第三折:“(付)數(shù)年不來了,今日到此沒有轎馬跟隨,此一來必(畢)竟纏繞我的東西。趙旺過來,你去對他說老安人身子不快,留他在回廊下三日后相見?!盵1]327
按:“纏繞”有“通過不正當手段誆取別人的東西”之義,如清刊本《公平判》卷一:“(付)什么同胞姝(妹)子,他已經(jīng)出嫁,有了丈夫不養(yǎng),還要到我家來纏繞你積蓄的銀子,總是我們的家私??龋瑸槭裁匆氵@樣的浪費。”[2]亦是其例。“纏”表“糾纏”義,如《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十三回:“若不趁早整頓整頓,將來有得纏不清楚哩![3]“繞”有“哄騙;弄”義,《漢語方言大詞典》:“繞,<動>哄騙;偷;弄。江蘇徐州:這是繞你的。新疆吐魯番:又繞底想從商店采購那兒弄個啥呢?”[4]4544北京方言有“繞搭”一詞,義同“纏繞”,《北京方言詞典》:“繞搭:用花言巧語騙取。他調(diào)八法把我那管筆給繞搭過去了?!盵5]“繞搭”或作“繞抹”,義同??蓞⒆C。
《叢刊》三集二十七冊清鈔本《御袍恩》第七出:“(凈)響點叫,我里篩油個個噲嚇。(丑又叫)開門,學生篩油個。(凈)罷?,罷?。收拾居去子罷。(丑)亦是那了。(凈)篩油個,稱起學生來,你立拉半邊,等我殺叫。老親娘開門,阿要篩油。”[1]408
按:“立拉”有“站在某處”義。其中“半邊”即“旁邊,一邊”,“你立拉半邊”,猶“你站在旁邊”。《叢刊》三集二十八冊舊鈔本《桃林賺傳奇》第九出:“(背介)是里哉,間邊是平康巷,排家才做個生意個,大房子里陳媽媽是認得個。(轉(zhuǎn)介)小娘子,間邊是哉,請立拉外頭?!盵1]38清刻本《繡像義妖全傳》第四四回:“里里女女碌亂喧嘩,拔釘個拔釘,閑著個閑,看許仙氣勿過,立拉門前朝子東拉罵,你門這班狗和尚賊禿驢,慣要驢人財物。”[6]清抄本《回心愈疾》:“趙節(jié)到有一個兒子四歲哉,立拉門口喊娘?!盵7]其中“立拉”皆是“站在某處”義。
“立”有“站”義,如《山歌》九卷《破骔帽歌》:“立來無人煙所在,探下來看介一看?!盵8]《九尾狐》第十七回:“寶玉掩淚相送,語不成聲,直送至樓梯跟首,看那十三旦去了,猶是呆呆的立著。阿金道:‘里向去罷,覅立勒浪癡哉?!盵9]“拉”可表示“待,待在,在,存在”義,如明鈔本《缽中蓮》第八出:“好一付詐呆面孔!阿曉得我?guī)桌锔ナ侨菀桌磮龉俊盵10]《綴白裘》八集二卷:“防早去尋,弗拉東南,定拉中間,即刻就要尋著個?!盵11]“立”“拉”組合成詞,即表示“站在某處”。
《叢刊》一集二冊影鈔本《張協(xié)狀元》第五出:“(凈白)孩兒,有好掉篦似扁擔樣大底,買一個歸來,把與娘帶。(末)怎地帶?”[1]501
系統(tǒng)采用分層監(jiān)控策略,首先設(shè)定參數(shù)上下限,對每一個監(jiān)測變量進行單獨監(jiān)測;其次,考慮到部分參變量之間的耦合性和相關(guān)性,利用主元分析法(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7-8]進行故障診斷,其流程如圖5所示.步驟如下:首先在模型訓練過程中利用歷史樣本選取主元變量,計算得到相應的過程統(tǒng)計量T2和殘差統(tǒng)計量SPE在95%置信度下的控制限;然后計算新樣本的T2和SPE統(tǒng)計量來判定是否存在故障.具體算法可參見文獻[7-8].
按:錢南揚注本“掉篦”無注[12]。王季思注本改“掉篦”為“綽篦”[13],“綽篦”為何物,王本未解釋,且典籍中尚未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綽篦”的記載及用例。胡雪岡注本釋“掉篦”為“篦箕或類似之物”[14],所釋近是,但不確切。從文意來看,“掉篦”是用來戴在頭上的,而非梳頭用具。
“掉篦”當是插戴于頭發(fā)上,用來固定或裝飾頭發(fā)的首飾。關(guān)于“掉篦”記載,見于南宋呂勝己《鷓鴣天》:“日日樓心與畫眉,松分蟬翅黛云低。象牙白齒雙梳子,駝骨紅紋小棹篦?!盵15]俗書“扌”“木”不別,“掉篦”遂又作“棹篦”?!半p梳子”和“小棹篦”皆是戴在頭上的飾品。另外,據(jù)《宋會要緝稿·刑法二》記載:“訪聞街市無圖之輩,插帶掉篦,及著臥辣,用長藤為馬鞭,聚眾于酒肆,吹唱《鷓鴣》,手撥葫蘆琴,跪膝勸酒,有傷風教?!盵16]《歷代名臣奏議》卷一二〇袁說友《論衣冠服制》中又有這樣的描述:“掉篦,則雖武夫力士皆插巾側(cè)?!盵17]由此可知,“掉篦”在宋代是較為流行的發(fā)飾,且男女均可插戴。
“掉篦”作為一種頭飾,當由插梳篦這一習俗演化而來。梳篦本為梳頭發(fā)用具,后逐漸演化為一種裝飾品。唐代是插梳篦的盛行時期,并且這一時期梳篦的形式多樣,材質(zhì)多為獸骨、金、銀等,我們從唐朝人的詩歌及繪畫作品中,便可見一斑。王建《宮詞》:“家常愛著舊衣裳,空插紅梳不作妝?!盵18]3442元稹《恨妝成》:“滿頭行小梳子,當面施圓靨?!盵18]4637溫庭筠《思帝鄉(xiāng)》:“回面共人閑語,戰(zhàn)篦金鳳斜?!盵19]另外,唐代《宮樂圖》《搗練圖》中仕女頭部所戴即是梳篦,形制多為半月形。宋代沿襲唐朝風俗,頭部插戴梳篦依然流行,北宋《紡車圖卷》中婦女發(fā)髻之后所戴即是。此后,元代文獻中還可見到關(guān)于“掉篦”的記載,《碎金·服飾篇》“首飾”條列有“掉鈚”一詞,“掉鈚”即是“掉篦”。
揚之水在《古詩文名物新證合編》中認為“掉篦”即是插帶在發(fā)髻后邊的首飾,也就是滿冠[20]。從目前所搜集的資料來看,文獻中關(guān)于“掉篦”的記載并不多,其具體形制和插戴位置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結(jié)合《張協(xié)狀元》例中“扁擔樣大底”,雖是插科打諢,但也可以得知其形體似扁擔長且呈彎弧狀。總之,“掉篦”當是插戴發(fā)上,用來固定或裝飾頭發(fā)的首飾。
《叢刊》一集一冊舊鈔本《五福記》第七出:“說甚么吊北捽南,一任搯包溜剪。曾在西莊叉雞,又慣東村盜犬?!盵1]47
按:“搯”,《集韻》或作“掏”,“搯包”即“掏包”,是盜賊從別人腰包里偷竊東西的一種行為。
考察明清文獻,我們尚未發(fā)現(xiàn)有“溜剪”這一表達方式,此處“溜”更不知作何解釋。明清文獻常用“剪綹”表達“剪竊衣物”這一含義,如《元曲選·鐵拐李》第一折:“這老子倒乖,哄的我低頭自取,你卻叫有剪綹的?!盵21]王應奎《柳南隨筆》:“徽州唐皋屢試不售。時有口號云:‘經(jīng)魁解元荷包里,爭奈京師剪綹多?!盵22]我們認為“溜”本應作“綹”,“溜剪”當為“剪綹”的異素逆序詞?!傲锛簟币嗫勺鳌熬^剪”,如《憐香伴》第二十九出:“(凈)非緣倩代,不是郵傳,豈為關(guān)通?是買通科場老吏,割卷面中來的。向荷包綹剪狀元紅,接來巧合蓑衣縫?!盵23]《返魂香傳奇》卷三:“哎,路不拾遺古風已絕,綹剪莽伏尚滿人寰,如此兼金重寶,一旦失去,看看是不中用了。”[24]其中“莽伏”即“伏莽”,亦為異素逆序詞?!吨芤住ね恕罚骸熬湃?,伏戎于莽?!盵25]莽,叢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軍隊埋伏在草莽中。引申指潛藏的寇盜。
漢語中構(gòu)詞法中存在“同素逆序詞”,但“異素逆序詞”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種詞匯現(xiàn)象。游汝杰《逆序詞與吳語的話題優(yōu)先傾向》一文指出:“‘主謂式’是普通話和方言都有的構(gòu)詞法,但是確實有一些方言的主謂式復合詞,對應于普通話的動賓式復合詞,例如‘墻圍-圍墻’‘鞋托-拖鞋’等。故‘逆序說’還是可以成立的。”[26]這類構(gòu)詞法,在文獻中亦多有記載,如清刻本《蕩寇志》第七十三回:“范金門曰:‘陳麗卿為此書第一妙人,作者經(jīng)意緯畫,故通部以此人始,以此人終,而起首只數(shù)行寫來,已覺天驚地動,正如虎豹初生,斑毛楚楚,便具有食牛之氣,洵非俗筆所能及。”[27]其中“驚天動地”亦可作“天驚地動”。舊鈔本《續(xù)鏡花緣》第二十二回:“便向懷中取出那個小小葫蘆,拔去塞頭,對著護城河內(nèi)傾倒,登時水勢滔滔,宛如潮漲的一般,涌將起來。”[28]208“漲潮”亦可作“潮漲”。《叢刊》三集二十一冊舊鈔本《血影石傳奇》十七折:“(凈蠻扮上)天生下鬼子母海卷山移。(副凈蠻扮上)惡羅剎產(chǎn)的來能騰云施雨?!盵1]411其中“海卷山移”即“卷海移山”。
《說文·糸部》:“綹,緯十縷為綹?!盵29]432“綹”本義為“絲縷編成的線”,可用作系掛荷包,進而引申為“荷包”之義。明清文獻中另有“剪荷包”一詞,《叢刊》四集第十七冊明鈔本《臨潼斗寶》楔子:“我如今燒了山寨,散了賊兵,我也不做賊了,我去羊市角頭學剪荷包去也?!盵1]256“綹”因和“溜”同屬來母尤侯韻,讀音相同,因此便借“溜”表“綹”,“剪綹”本為動賓結(jié)構(gòu),而“綹剪”則為主謂結(jié)構(gòu),游汝杰認為動賓式復合詞變?yōu)橹髦^式復合詞,是“話題優(yōu)先”的結(jié)果[26]。即“綹剪”的話題焦點是“綹”?!熬^”字前置之后,其名詞性減弱,逐漸沾染上動詞性特質(zhì),而“剪”字則由動詞詞性逐漸名詞化。俞明理指出:“‘剪綹’,構(gòu)成‘剪綹的’或‘剪綹賊’之后,在形式上都有一些變化,通過縮略附加,或者縮略重組,出現(xiàn)了一些以‘綹’為基礎(chǔ)的變體?!盵30]以“綹”為基礎(chǔ)的變體,逐漸沾染上“盜竊”的意義。清代文獻中有“小綹”一詞,指“扒手”,徐珂《清稗類鈔·爵秩類·京城管理地面之官》:“街市小竊俗號小綹者,倘被其竊,茍鳴之官廳,三日之內(nèi),無不返者。”[31]《品花寶鑒》第八回:“銀子在戲園門口,被小綹割去了。”[32]336“溜”因此也帶有“偷竊”義了?!稘h語方言大詞典》表示“小偷”這一概念時,山西隰縣稱“溜兒手”,山西臨汾稱“溜兒孫”,山西曲沃、襄汾、河津稱“溜娃子”。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一《詮俗》:“有所避而倏遁曰溜。不告其人而私取其有,若盜焉,亦曰溜?!盵33]《醒世恒言》第十五卷:“一路打開搜著,并不見人跡,差人各溜幾件細軟東西?!盵34]79另外,“剪綹”寫作“溜剪”,一部分原因也是“押韻”的需要,《五福記》例中,韻腳字“剪”和“犬”,同押“先天”韻。
《叢刊》二集十九冊舊鈔本《續(xù)精忠記》第六出:“前日金兵入?,秦檜朦朧不奏,直待兵至城下,圣駕方知,急召武班商議,無人出戰(zhàn)。”[1]436
按:“朦朧”有“蒙蔽;欺騙”之義。《續(xù)精忠記》第五出:“(呀)陛下金人挾詐反復,何嘗有信,現(xiàn)今兵至建康,還說此話,秦檜意欲蒙蔽圣聰,盜賣國權(quán),敵兵臨境國家存亡所關(guān),豈是瞞得過的?!盵1]423下文:“(老)咳,那有此事?一個大功臣寡人何當處死他?(末)這都是秦檜蒙蔽圣聰,矯旨處死的?!盵1]426《續(xù)精忠記》第六出是對第五出內(nèi)容的復現(xiàn),因此將此例中“朦朧”釋為“蒙蔽”更為妥帖。
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一組與“朦朧”語音和字形都存在聯(lián)系的詞語,如“蒙籠”“蒙瀧”“曚昽”“蒙眬”等。楊雄《甘泉賦》:“乘云閣而上下兮,紛蒙籠以掍成?!盵35]此處“蒙籠”指草木繁盛貌?!懊苫\”也可指“模糊不清貌”,如盧象《同王維過崔處士林亭》:“主人非病常高臥,環(huán)堵蒙籠一老儒?!盵18]1221歐陽詹《回鸞賦》:“蒙籠焉虹霓之縈儀鳳,髣髴焉江霧之送游龍?!盵36]王昌齡《齋心》:“女蘿覆石壁,溪水幽蒙瀧?!盵18]1431《說文·水部》:“瀧,雨瀧瀧貌?!毙戾|曰:“猶言:‘蒙瀧’?!盵29]223王筠《說文釋例》卷十九:“吾鄉(xiāng)謂細雨之貌曰瀧瀧,謂淚貌亦曰瀧瀧?!盵37]據(jù)此,“蒙瀧”即指“雨小而煙霧彌漫不清”。唐李咸用《隴頭行》:“薄日曚昽秋,怨氣陰云結(jié)?!盵18]7384《集韻·東韻》:“曚昽,日未明?!盵38]蘇軾《杜介送魚》:“醉眼蒙眬覓歸路,松江煙雨晚疏疏。”[39]蒲松齡《聊齋志異·尸變》:“四客奔波頗困,甫就枕,鼻息漸粗,惟一客尚蒙眬?!盵32]5此處“蒙眬”指眼睛半閉半開、看東西模糊的樣子。多用以形容人的醉態(tài)或睡態(tài)。據(jù)此,“蒙籠”“蒙瀧”“曚昽”“蒙眬”為迭韻聯(lián)綿詞,均有共同的語源義“模糊不清”。
“朦朧”也指“不清楚;模糊”,如李嶠《早發(fā)苦竹館》:“合沓巖嶂深,朦朧煙霧曉?!盵18]688由“不清楚;模糊”,又引申指“含糊,蒙混”義,如《醉醒石》第五回:“凡一應孝子孝孫,義夫節(jié)婦,用幾兩銀子,可以朦朧假得。獨有死忠死節(jié),卻假不得的,卻也是掩不得的。”[40]明刊本《貪欣誤》第三回:“府尊臨審,把那狀詞看道:‘這分明是個和奸?!o因有求和之說,又不甚力爭,阿官又以利口朦朧府尊,遂以和奸斷?!盵34]109
“蒙蔽”一詞包含“模糊不清”的色彩,“朦朧”因此也可引申為“蒙蔽;欺騙”之義了。如清刻本《醒風流奇?zhèn)鳌返谝蝗兀骸安环帘舜斯┩?,面鞫實情使名正罪當,亦是一件快事,何苦互相朦朧致父母受狂徙之沖突?!盵32]311清刊本《好逑傳》第七回:“你可去窺探個明白來回我,我便恕你前罪,決不食言,儻訪不的確或朦朧欺蔽別生事端,則你也莫想活了?!盵32]107楚曲《李密降唐·秦王打圍》:“(王伯黨白)大王明白何來?(李密白)想你昔日與他八拜之交,將他放走了,前來朦朧孤家?!盵41]清刊本《云仙嘯》第一冊:“呂文棟卻是大富之家,場里文字也是買人代筆的。你這大膽奴才,得他多少銀子,卻來朦朧我?!盵42]15清刊本《八洞天》卷二:“此時孫去疾的病已全愈,長孫陳不忍久占其功名,欲向嚴武稟明其故,料嚴公愛他必不見罪,乃哭申文,只說自己系孫去疾之兄孫無咎,向因去疾途中抱病,故權(quán)冒名供職,令弟病已痊,理合避位,向日朦朧之罪,仗乞?qū)堝?。”[32]124《鴛鴦針》第四回:“卻被戶科一個姓蕭的掌科,單單參了他一疏。說他如何貪贓,何等亂法,大計壞的官,不思閉門訟省,反入墮權(quán)奸,朦朧請復。以大君之祿位,作假父之恩知,罪在不赦?!盵42]131皆是其例。
《叢刊》三集二十四冊清鈔本《雙和合》第一折:“(旦)編是你回來說話再說不了的,問你買他何用?(丑)我兒,子勿是特地買個。姜方我裁子衣裳歸來,撞著一個老阿媽,拿子個件物事,插子個記,呱呱來,去要賣?!盵1]11
按:“姜方”一詞諸書不見載,據(jù)語境該詞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發(fā)生在不久之前,當為“剛才”之意。下文亦有用例:“(旦嘆)爹爹,你莫將閑言點檢,他豈肯收拾奴貌無鹽。(丑)勿要閑話哉,姜方亦來一家人家,裁子兩件衣裳,歸來哉,快點做起來?!盵1]12將“剛才”代入,則文意俱通?!敖碑敒椤皩ⅰ敝艚枳??!皩ⅰ庇小皠?;剛剛”義?!稘h語方言大詞典》:“將,○1〈副〉剛;剛剛。(一)北京官話。(二)冀魯官話。《聊齋俚曲集·禳妒咒》第二二回:‘好營生,好營生,夜來將黑起身行。’(三)中原官話。(四)晉語。(五)蘭銀官話。(六)江淮官話?!都t樓夢》第十一回:‘將轉(zhuǎn)過了一重山坡,見兩三個婆子慌慌張張的走來?!ㄆ撸┪髂瞎僭?。”[4]4424“方”有才、方才義,《漢語大詞典》:“方,〈副詞〉方才。”[43]清刊本《林蘭香》第六回:“我因奉使在外,不聞令尊兇信,昨日回家方知棄我而逝,可悲!可悲!”[32]103“姜方”屬同義連文,復合成詞。
“姜方”又可作“姜才”,意義無別。同劇下文:“(末)方才進去的是那一個?(丑)姜才進去個,(末作點豆)是我個女兒?!盵1]12“方才”與“姜才”同義對舉,亦可作為旁證。“姜才”其字或作“將才”,清鈔本《三續(xù)金瓶梅》第八回:“西門慶見了月娘說:‘將才張安來了問幾時上墳,我定了十五日,你們姐妹都去走走。’”[42]180民國石刻本《小五義》第一一九回:“蔣爺復又轉(zhuǎn)身與沈中元說:‘將才我二哥得罪你,就是我得罪你。咱們在黑水湖說的言語,到如今還算不算?’”[32]633
《叢刊》二集十六冊舊鈔本《遍地錦》第十二出:“因此上,喬裝那可汗的行徑,赤兔兒的馬乘,百忙里覷,便只把那奴首兒擒,須調(diào)的口兒里嗶哩,斑斕的韻?!盵1]72
按:“嗶哩”不見于辭書,據(jù)文義當是一種少數(shù)民族的吹奏樂器?!皢袅ā被蜃鳌皢暨帧保纭秴部妨f鈔本《繡春舫》第十三出:“嚕嚕蠻女盡驕奢,手托香腮吹嗶咧。邊關(guān)曲調(diào)鳥舌兒,也學南音叫姐姐?!盵1]54《二度梅寶卷》:“只見達子列隊整伍,吹著嗶咧等候?!庇窒挛模骸吧泶┖虏蝗炭锤文c斷,再聽嗶咧心酸痛肝腸斷。”[44]《叢刊》六集九函舊鈔本《為善最樂》第四出:“契丹處處聲名振,嗶咧聲相應。奪取宋官家,殺入中原境,指日里坐京華,管取群臣慶?!盵1]85其中“嗶咧”與“嗶哩”義同?!皢袅ā薄皢暨帧本敒椤坝v篥”的記音形式,“觱篥”為胡人吹奏的一種木管樂器。以竹為管,以蘆為首,全長七寸,狀似胡笳而九孔,其聲甚悲。又可作“篳篥”“篥”,《北史·高麗傳》:“樂有五弦、琴、箏、篳篥、橫吹、簫、鼓之屬,吹蘆以和曲?!盵45]宋莊季?!峨u肋編》卷下:“篳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其聲悲?!盵46《]叢刊》六集十函清刻本《后一捧雪》第十四出:“軍師虎將武藝高強,風云際會在沙場,催戰(zhàn)馬抖絲韁,誰人不怯英雄將,一生篥軍容壯,南朝騾馬共牛羊?!盵1]126皆是其例。
以上通過對《古本戲曲叢刊》中“纏繞”“立拉”“掉篦”“溜剪”“朦朧”“姜方”“嗶哩”七個詞語的釋證,可以發(fā)現(xiàn)有些詞語雖被辭書收錄或前人已有注解,但仍可對釋義進行補充,如“掉篦”“朦朧”等。而有些詞語有一定的使用范圍,卻不見于辭書記載,如“纏繞”“立拉”“溜剪”“姜方”“嗶哩”等,這些詞語依然不可忽視。對戲曲中的詞語進行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文獻學和??睂W提供有價值的材料,對辭書編纂亦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