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宇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湖北武漢,430072)
作為歷史上一種理想政制的存在,羅馬共和國吸引了古今政治思想家的關切。學界關于羅馬共和政治的反思,構成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重要課題,而作為羅馬共和政治之樞紐的混合政體,則成了具有典范意義的概念原型。作為一個被羈押在羅馬的希臘人,波里比阿在《歷史》第六卷留下了對羅馬混合政體的經典描述,他將自己熟稔的希臘政體理論和政治思想,運用到羅馬政治現實的分析中,通過考察羅馬的政治體系來解釋羅馬共和國在軍事行動和帝國擴張方面獲得的巨大成就。歷史學家莫米利亞諾在其研究中指出,波里比阿的著作在15世紀初被人文主義者萊奧納爾多·布魯尼(Leonardo Bruni)重新發(fā)現并開始傳播;但是,他作為政治思想家的聲名,特別是《歷史》第六卷的重要性,直到16世紀初才首次得到馬基雅維利和其他人的承認[1](19)①。馬基雅維利是首位引述波里比阿混合政體理論的現代政治思想家,他基于這一理論在《論李維的前十卷史書》(Discorsi Sopra La Prima Deca Di Tito Livio,以下簡稱《論李維》)中就羅馬興衰闡發(fā)的不少觀點,在現代政治理論的譜系中同樣具有開創(chuàng)性。
混合政體被認為是羅馬杰出的政治創(chuàng)造。波里比阿和馬基雅維利均認為,正是混合政體中的權力制衡使得羅馬政治體系保持穩(wěn)健并富于活力,同時支撐了羅馬共和國的持續(xù)擴張。那么,這一意在追求穩(wěn)定和持存的政治制度為何最終走向覆滅,是需要許多思想家進一步探究的課題。波里比阿依循希臘政治理論及其背后的自然哲學,預判了羅馬共和國的命運將無法擺脫自然的興衰法則的制約;在羅馬共和國覆滅后成長起來的基督教思想家奧古斯丁則斷言,羅馬共和國由內戰(zhàn)走向滅亡體現了地上之城無法獲得真正和平與正義的宿命[2](638-639);包括布魯尼在內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圍繞美德與自由概念,逐漸發(fā)展出一套對西歐歷史世俗性質的敘說[3](168)。由此可見,馬基雅維利是在吸取了人文主義探究成果的基礎上,對羅馬共和政體的覆滅提出了帶有社會學意味的解釋。與此同時,通過關注混合政體內蘊的可持續(xù)改進的可能,馬基雅維利創(chuàng)造性地闡發(fā)了關于永久共和國的構想,開啟了現代政治思想有關線性時間和持續(xù)進步的理念。
波里比阿和馬基雅維利在針對羅馬混合政體問題上的不同解釋,為源自古典時期的概念、圖式和原型如何曲折地進入現代政治理論提供了一個可資參考的案例,也會有助于我們更準確地理解馬基雅維利與古典政治思想的關系。但是,學術界對這一問題眾說紛紜,不少學者針對馬基雅維利關于政治與道德的分離以及對古典道德觀念和基督教的抨擊,提出既然馬基雅維利完成了與古典政治哲學的決裂,就應該被視為現代政治觀念的奠基者②。與此觀點相對應的是,有學者指出,馬基雅維利政治思想背后的宇宙論框架和人性論預設有明顯的前現代屬性,因而質疑馬基雅維利政治思想的現代性[4](153)?!皠驅W派”(the Cambridge School)的學者也強調了馬基雅維利政治思想延續(xù)性的一面,認為馬基雅維利在西方共和主義政治思想傳統(tǒng)中扮演了承上啟下的角色[5](121-142)。通過比較波里比阿與馬基雅維利對羅馬混合政體的討論,將使我們對馬基雅維利與古典政治思想的關系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并由此揭示出西方古今政治理論的一些重大差異。
波里比阿在《歷史》一書中主要關注羅馬在公元前3世紀末至2世紀中葉的崛起過程。在波里比阿看來,羅馬對地中海世界的征服源自其持續(xù)穩(wěn)健和充滿活力的政治體系,這使得羅馬在坎尼戰(zhàn)敗后能夠迅速恢復,并最終戰(zhàn)勝迦太基。因此,波里比阿將對政治事件的歷時性敘述暫時中斷在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初期,選擇在第六卷這個關鍵節(jié)點插入對羅馬政治體系的分析?!稓v史》第六卷也便成了全書最受關注的篇章,在這一卷中,波里比阿依次討論了六種簡單政體構成的政體循環(huán)、羅馬的混合政體及其各要素、羅馬的軍事體系以及羅馬同其他共和國的政體比較。
馬基雅維利認為,羅馬在“整飭共和國”“擴張帝國”等方面樹立了政治行動的范例,他因此選擇評述羅馬歷史學家李維的《羅馬史》,創(chuàng)作了《論李維》來將羅馬共和國的范例呈現在世人面前[6](142)[7](56)。但我們必須指出的是,馬基雅維利并不是在單純復述李維等古典史家對羅馬史的慣??捶?,梳理羅馬過往的政治實踐。事實上,馬基雅維利是將新穎的政治思考裹挾在對羅馬史的回溯中,從而能夠修正甚至挑戰(zhàn)古典史家對羅馬政治史所做的一般性判斷[8](240)[9](157)。
在《論李維》第一卷的前兩章,馬基雅維利通過對共和國進行類型分析,迅速錨定了羅馬在政治光譜上的位置。他特別指出,在法律與政制方面,與斯巴達的法律被萊庫古(Lycurgus)一次性賦予不同,羅馬的法律“是偶然地、多次地并且根據各種情勢得到的”[6](148)[7](64)。馬基雅維利認為,正是“由于平民與元老院之間的不和(disunione)”,使得單獨某位統(tǒng)治者難以完成的創(chuàng)建混合政體的任務,“竟偶然做到了”[6](152)[7](68)。他的這一主旨判斷正好與波里比阿相同。后者指出,與斯巴達的混合政體源自萊庫古的精明籌謀不同,羅馬人雖然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相同的政體,但是“這絕不是理智而是許多斗爭和試煉的結果”,他們是從挫折中吸取了經驗和智慧,并最終使他們的政治體系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10](379)。
為了解釋羅馬混合政體的由來和特殊之處,馬基雅維利回到了對六種簡單政體和政體循環(huán)的討論中,并以“一些著書論述過共和國問題的人說那些共和國是三種國家中的一種”開啟了他對波里比阿不具名的引述。波里比阿詳細地描述了每一種簡單政體生成、發(fā)展和衰亡的自然循環(huán),馬基雅維利對此進行了精要的概述,卻沒有忽視其中的重點,特別是波里比阿特別關注的人的心理動機與社會行為之間的關聯(lián)。基于這些理論細節(jié),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馬基雅維利引述的恰是波里比阿的文本③。馬基雅維利論述說,在世界的開端,分散的居民為了更好地自衛(wèi),首先選舉了一個更強健和勇敢的人成為首領。之后,隨著人們意識到自身可能遭受恩將仇報等不義行為的侵害,為了施行法律和獎懲,就選舉了更加謹慎和正直的人,由此產生了君主制。但當后來繼承替代選舉成為產生首領的方式,繼位者很快就背離前人變得腐化墮落,這使得君主制蛻變?yōu)橘灾髦?。對僭主的憎恨引發(fā)了反對他的陰謀,民眾追隨那些在地位和權勢方面更為出眾的人一起推翻僭主,并選擇服從后面這些人的統(tǒng)治。對專制統(tǒng)治記憶猶新的經歷使他們決定由自己制定法律實行自治,并且在各項事務中優(yōu)先關照公共利益,從而建立了貴族制。但貴族統(tǒng)治者的后代很快也墮入了相似的軌跡,他們從未感受過不幸,也不滿足于公民間的平等,而是轉向貪婪與暴虐,由此產生了寡頭制。民眾的反叛使寡頭制覆滅并建立了平民政體,但在這一制度之下,人民同樣很快就變得肆無忌憚、各行其是,民主制蛻變?yōu)楸┟裾危瑸榱吮苊馄渲械姆潘梁蛽p害,君主制重新得到了建立④。
正如我們所指出的,馬基雅維利的概述沒有失卻波里比阿的論述重點。后者不僅意在描述政體循環(huán)的大體結構,而且嘗試將政體的演變建基在人最基本的心理動機和行為傾向上,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人對自身脆弱和不安全處境的感知。這種感知在很多時候源自對他人困境和苦難的感同身受。這促使人抑制自身的自利傾向以便采取互惠的行動,從而達到對他人和公共利益的尊重。具體來看,人最初是為了自衛(wèi)才走向聯(lián)合,并且是對不義行為可能加諸己身的憂懼才催生了法律和君主制,同樣也是對此前暴虐統(tǒng)治的記憶維持了貴族制和民主制最初的良好局面。但是,當這種記憶消散,脆弱和不安全感被一種自得自滿的狀態(tài)所取代時,統(tǒng)治者便迅速放棄對自身行為的約束和對他人利益的尊重,變得貪婪、放肆,并由此推動了政體的轉變。由于政體循環(huán)的機制最終可以歸結到人這一普遍的心理動機,波里比阿由此可以認為,通過掌握這一理論,即使我們不能預測政體變動究竟會在何時發(fā)生,但假使我們不因“憤怒或仇恨形成偏見”,還是能夠準確地判斷出一個政治體系已經到達了“發(fā)展或是衰亡的何種階段”,或是“它將在接下來遭遇何種轉變”[10](378)。波里比阿對人的基本心理機制的描述與馬基雅維利一貫持有的看法非常相似。馬基雅維利將人的脆弱和不安全感理解為面對外在必然性的無能為力,人只在必然性的壓力之下才會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波里比阿將政體循環(huán)看成是各種政治體系的發(fā)展、演變并重新開始的自然過程,它既是政體作為一個有機體不可避免的,也是歷史圖景的次序展開。但毫無疑問,六種簡單政體都是不完美的,正如馬基雅維利所說,三種壞的政體顯然有害,即使是好的政體也是短命和易于腐化的。因此,馬基雅維利指出,“在那些精明地制定法律的人認識到這個不足之后,就會避開這些方式各自本身,而選擇一種可以將它們全都包括在內的方式,認為它更加穩(wěn)定而持久:因為當在同一城邦內兼行君主制、貴族制和平民政體的時候,它們可以相互制衡”[6](151)[7](67-68)。和波里比阿一樣,對于混合政體,馬基雅維利強調的不僅是不同社會階層皆被賦予權力而形成的職能分工,這種分工以制度化的形態(tài)體現在統(tǒng)治結構中,而且兩人都著眼于不同政治行動者之間的相互制衡和牽制。唯其如此,每個行動者才能時刻意識到自己權力有限而不至于陷入自大自滿,他的腐敗傾向也才能被有效遏制。
對權力制衡的強調,使波里比阿與討論過混合政體概念的希臘先輩們有了一些區(qū)別。修昔底德最早明確提到了政體層面的“混合”,在記述公元前411年雅典從寡頭式的四百人政體轉向更具包容性的五千人政體時,他認為,“現在,至少在我有生之年,雅典人首次擁有了一個好政體,它混合了少數人和多數人的利益,使得城邦從它曾經陷入的悲慘處境中開始恢復”[11](466-467)。希臘城邦一向面臨著寡頭和平民的紛爭,與修昔底德類似,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也提倡一種調和民主制和貴族制的混合政體或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中道政體。在考察了貴族派和平民派基于平等、血統(tǒng)、門第或財富提出的權力訴求后,亞里士多德指出,“他們的認識既不充分,所持的正義就都是不完全的,各人都只看到正義的某些方面”,正是這種偏狹的正義訴求帶來了城邦內亂[12](136)。因此,亞里士多德對混合政體的討論,更強調權力分配的正義性,以及對一種比例平等原則的貫徹[13](20)。波里比阿雖然襲用了希臘政治理論中的諸多概念,但是他在討論羅馬混合政體時,卻更加關注權力之間的制衡及其達成的政治效果,而不是從預先設定的正義理念出發(fā)。因此,這種對政治機制和政治實效的關注,使得波里比阿與明顯具有政治現實主義風格的馬基雅維利更為相似。
雖然波里比阿探討羅馬混合政體具體形成過程的章節(jié)已佚失,但是馬基雅維利對此有相關的討論。雖然羅馬最初建立的是王政,馬基雅維利指出,“它的那些最初的體制,雖然不完善,但沒有偏離可以將它們引向完美的正道”,因為羅慕路斯和其他諸王制定的許多法律也適應一種“自由生活”(vivere libero)[6](152)[7](68)。在羅慕路斯建立王國后,他便組建了一個提供意見咨詢的元老院;而在羅馬驅逐塔克文家族后,兩個任期一年的執(zhí)政官取代了終身制的王,因此羅馬共和國已經綜合了君主制和貴族制的元素,只待建立平民統(tǒng)治。
在共和國初期,平民和元老院保持團結,因為后者懼怕平民重新投向塔克文家族,馬基雅維利指出,正是對塔克文的畏懼使貴族受到制約。但是隨著塔克文一家人的去世,貴族的懼怕日漸消散,他們開始展露出對平民的嫌惡,并且用盡一切可能來侵犯平民。在馬基雅維利看來,這恰好說明了他一直秉持的觀點,“除非出于必要,人從來不做任何好的事情;但是在有充分的選擇的地方,并可能利用放肆(licenza)的時候,每件事都立刻充滿混亂和無序”[6](155)[7](70)。所以,在平民與貴族之間發(fā)生了許多混亂、爭吵和沖突,這使得平民站起來反對貴族,而后者為了不失去全部的權力,被迫將平民所應得的那部分權力讓與平民,并且為了保障平民的安全而創(chuàng)設了保民官。在這里,馬基雅維利沒有明確指出,保民官的創(chuàng)設來自公元前494年民眾發(fā)動的第一次撤離,民眾最初選舉保民官是作為他們與貴族談判的代表。在保民官創(chuàng)設之后,馬基雅維利指出,“羅馬共和國的體制變得更加穩(wěn)固,因為在那里三種統(tǒng)治類型全都各得其所”,并且由于羅馬“保持混合制,所以創(chuàng)造了一個完美的共和國;它到達這種完美狀態(tài)是由于平民與元老院的不和”[6](153)[7](69)。
由于波里比阿的相關討論已經佚失,我們無從得知他是否也將保民官的創(chuàng)設視為羅馬混合政體的初步形成。不過,我們可以發(fā)現,在波里比阿分析執(zhí)政官、元老院和人民分別具有的權力時,保民官并未在人民權力中占據最顯著的位置。雖然波里比阿提到保民官的立法否決權對元老院構成了重大制約,并且迫使元老院無法忽視民眾在政治領域中扮演的角色,但是他認為人民的權力主要體現在對獎賞與懲罰的控制,這表現在進行審判、選舉官職等方面[10](383)。這種獎懲權力的制度體現的是人民大會而非保民官。
我們并不意外波里比阿對保民官的評價不高。在西塞羅討論羅馬法律體制的《法律篇》中,我們甚至能發(fā)現有關保民官更為負面的看法。對話者昆圖斯認為,保民官的權力“是一個有害的東西,它產生于國內的沖突,并趨于引發(fā)國內的沖突”;昆圖斯細數了保民官犯下的各項“罪行”,包括“剝奪元老們的一切特權,它到處讓最低等的人與最高等的人平等,并造成完全的混亂和無序”[14](233-234)。在昆圖斯之后發(fā)言的西塞羅卻認為,不應忽視保民官一職具有的長處。西塞羅為保民官一職辯護的方式帶有強烈的精英主義色彩,他發(fā)言說,“我承認保民官的權力本身中就有惡的因素……但人民自身的權力更為殘酷,也更為兇暴;與沒有領導控制它相比,這種權力有時因為有領導控制而在實踐上會更溫和些”;保民官一職被視為一種懷柔的舉措,是元老院以退為進的高明策略,“下層人相信他們被給予了與貴族的平等”并且被“引誘而服從貴族的權力”[14](235-236)。
馬基雅維利雖然同樣認為,民眾需要一個頭領對其進行領導,設立保民官能夠以制度化的渠道來紓解民眾的不滿與怨恨。但是,與波里比阿和西塞羅不同的是,他提升了保民官的重要性,視其為民眾一方阻止貴族侵犯、守護羅馬自由、保障自身權利最重要的武器。馬基雅維利指出,保民官“具有如此的聲勢和威望,以致后來他們總是能夠成為平民和元老院之間的中間人,并阻止貴族的傲慢無禮(insolenzia)”[6](155)[7](70)。在權衡共和國究竟是應該把對自由的守護放置人民手里還是權貴的手里時,馬基雅維利指出,羅馬把對自由的守護置于平民之手,保民官便是為了守衛(wèi)羅馬的自由而設立的。
保民官的重要性可以從受它鉗制的元老院和貴族的反饋中得到逆向證明。在《論李維》一書中,馬基雅維利記敘了不少貴族試圖限制和規(guī)避保民官權力的事例。如在第一卷第十三章,馬基雅維利提到貴族借助宗教,反復拖延和規(guī)避保民官泰倫提利烏斯提出的限制執(zhí)政官權力的法案;提到貴族一個常用的手段就是在保民官之間制造對立,收買某個保民官以反對其同僚試圖推行的違反貴族意愿的計劃。此外還提到一個值得注意的事件,就是發(fā)生在十人立法委員會(decemviri)引發(fā)的政治危機期間,羅馬人為了制定法律選任了這個委員會,為了使他們能夠毫無約束地進行工作,包括保民官和執(zhí)政官在內的其他官職都被取消。十人立法委員會不受限制的權力使他們迅速演變?yōu)椤傲_馬的專制統(tǒng)治者,并且肆無忌憚地壓制它的自由”[6](243)[7](137)。外部戰(zhàn)爭的爆發(fā)使得十人立法委員會被迫召集元老院,在這種情況下,唯一保留了權力的元老院,盡管不滿十人立法委員會的傲慢,卻因為憎恨平民而不愿利用自己的權力來廢除十人立法委員會。因為元老院認為,如果十人立法委員會自愿放棄自己的職位,可能就不會重新設立保民官了。之后,十人立法委員會中的阿皮烏斯又造成新的傷害,為了抗議,羅馬平民進行了新的撤離,停留在圣山,“直到十人立法委員會放棄職位。保民官和執(zhí)政官被重新任命,羅馬恢復了其古老的自由體制?!盵6](260)[7](150)
在馬基雅維利對這一政治危機的敘述中,值得注意的不只有元老院為了宣泄自己的仇恨,限制平民的權力而置羅馬自由體制于不顧的頑固,還能發(fā)現保民官一職的重建和其初創(chuàng)一樣,都有賴于平民發(fā)動的政治抗爭。因此,在馬基雅維利筆下,貴族和平民的政治沖突,特別是后者對前者統(tǒng)治野心的對抗,在羅馬混合政體初具形態(tài)后,仍在持續(xù)地型塑著羅馬的政治體系,不斷將它從對自由體制的偏離中矯正過來,并賦予這個政治體以新的生命力。在這個意義上,馬基雅維利暗示了羅馬混合政體的建構從沒有真正完成,新的官職例如獨裁官、監(jiān)察官會被添加進去以應對形勢的需要,而平民和貴族的沖突也使得政體的構建始終處于開放之中。如果羅馬的混合政體始終處于未完成狀態(tài),并且具有持續(xù)改進的可能,那么我們似乎很難談論這一政體的衰亡和覆滅。由此可見,馬基雅維利突破了波里比阿將政體的興衰看成是一種自然過程的界定,他對羅馬混合政體的走向做出了全然不同的分析。
波里比阿和馬基雅維利雖然都認為羅馬混合政體的精髓就在于權力間的制約與平衡,但在具體描述羅馬內部權力間的互動時,兩人卻做出了各有偏重的描述,體現出兩位思想家在規(guī)范層面的不同取向。對于羅馬共和國中的權力互動,馬基雅維利更重視以保民官為代表的人民權力對貴族和元老院的制約,認為這種制約不僅必要,還更具正當性。馬基雅維利將貴族和平民的沖突追溯到他們對立的傾向和脾性,其中貴族具有統(tǒng)治和壓迫的欲望,平民則具有不受統(tǒng)治和壓迫的欲望。在《君主論》第九章,馬基雅維利認為,“在每一個城市里都可以發(fā)現兩種不同的脾性,這都源于民眾不愿意被貴族統(tǒng)治和壓迫,而貴族則欲求統(tǒng)治和壓迫民眾?!盵6](37)在兩種欲求之中,馬基雅維利指出,民眾的欲求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正當性。他指出,“自由的人民的欲求,很少對自由有害,因為這些欲求或者源于受壓迫,或者源于擔心就要受壓迫”[6](157)[7](72)。與之相對,馬基雅維利將貴族的占有欲和統(tǒng)治欲視為共和國紛亂和傾覆的根源。
馬基雅維利的上述理解恰好與波里比阿的看法形成對照,后者更強調元老院或貴族在羅馬政治生活中發(fā)揮的中樞作用。在波里比阿的討論中,元老院的權力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對國庫的控制,元老院對“所有國家收入和幾乎全部開支”負責;其次是有權監(jiān)督和介入所有需要公共權力處理的犯罪行為;最后則是在羅馬接待使節(jié)或是派出使節(jié)解決糾紛,同時接受投降或是宣戰(zhàn)[10](381)。波里比阿指出,正是權力的分工和制約,使得執(zhí)政官、元老院和人民都不是自足的,“他們每一個的意圖都能被其他方有效地抵制和阻礙”。但是,在波里比阿論述的不少細節(jié)中,我們可以察覺到他對三種權力的偏重?!稓v史》第六卷最后一部分是將羅馬混合政體與其他共和國的政體相比較,以凸顯前者的優(yōu)越性。波里比阿認為,迦太基和羅馬一樣也是混合政體,但在進行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時,迦太基的政治體系與羅馬相比已經變得糟糕。因為民眾是迦太基政治的主導力量,而羅馬仍為元老院主導,因此羅馬的政策便不是由大眾而是由“最優(yōu)秀的人”商討形成的。波利比阿進一步認為,正是這一點就可以解釋羅馬為何在戰(zhàn)爭中最終擊敗了迦太基[10](408)。
除此之外,波里比阿認為,羅馬人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和宗教觀念也優(yōu)于迦太基人。正是宗教賦予了羅馬以凝聚力,因為它深入了羅馬人的公共和私人生活領域。宗教觀念對普通民眾尤其有用,基于此看法,波里比阿對民眾進行了評論,他認為:“民眾不論在何地都是輕浮的,因為他們被無法無天的沖動、盲目的憤怒和暴力的激情所驅使,所以唯一的選擇就是用神秘的恐怖和所有這些精心設計的儀式來限制他們?!盵10](411)
迦太基和羅馬在權力分布和習俗制度方面的差異,也關聯(lián)著波里比阿對政體自然生命過程的理解。政治體系和自然物一樣會經歷連續(xù)的成長、鼎盛與衰落的過程,處于鼎盛時期的事物無疑是最好的。迦太基和羅馬處于不同的發(fā)展時期,迦太基在羅馬之前變得強大和成功,現在已處于衰落階段;羅馬在布匿戰(zhàn)爭期間正處于鼎盛期。界定這一鼎盛期的標志,便是貴族在政治生活中占據主導地位。由此可見,波里比阿眼中關于混合政體最理想的形態(tài)無疑是偏向于貴族的。處于衰落期的迦太基混合政體,偏離了這一理想形態(tài),也預示了羅馬混合政體的前景。
波里比阿將政體的興衰更替視為一個自然的過程,作為混合政體的羅馬也概莫能外。在波里比阿看來,羅馬政體的“形成和發(fā)展始終是自然的”,在經歷了發(fā)展和高潮之后,羅馬的混合政體也會走向衰落,從而與自然法則相吻合[10](373)。羅馬的未來不難預見,其衰落的一個重要背景是外部的威脅悉數消失,羅馬取得無可爭議的霸權,由此安享一個相當長時段的繁榮。在這里,波里比阿敏銳地捕捉到了羅馬可能面臨的全新政治處境,也即由成功的軍事征服和擴張帶來的持久和平與安全⑤。他此前討論政體循環(huán)時特別關注的人的社會心理機制,將同樣作用于這個喪失了不安全感因而變得自滿的世界帝國。民眾的生活方式會變得奢侈,對政治職位的競爭也會變得異常激烈。波里比阿指出,民眾要為政體的衰敗負責,因為他們或者是為某些政治家的野心所傷害,或者是在其他人權力欲的激發(fā)和蠱惑下產生了虛妄的渴求,這使得“他們的所有決定都為憤怒和激情所激發(fā),并且他們對于臣服于掌權者,甚至是與他們保持平等也不再感到滿足”。民眾希望自己掌控所有事情,諸如“自由”“民主”這類最具吸引力的詞匯將會被用來描述這個新的政體,但實際上它是所有政體中最糟糕的暴民統(tǒng)治[10](412)。
波里比阿對羅馬前景的預判,鮮明地體現出了希臘政治理論背后的自然哲學觀念及其道德主張。羅馬混合政體從生成、達到頂點、走向衰落并最后終結的過程符合亞里士多德式自然哲學對運動的理解。亞里士多德在對“自然”(physis)的分析中指出,“如果不了解運動,也就必然無法了解自然”。他將運動定義為潛能的實現,運動表現為一個過程,事物在這個過程中活動并實現,生與滅共同構成了一種重要的運動[15](68-70)。人事的生滅可以被進一步放置到一個循環(huán)論的宇宙觀中,因為人類經驗同樣具有一種“自我實現和自我重復的‘自然過程’”[16](6)。
而當波里比阿將羅馬混合政體的衰亡歸結于隨著帝國而來的民眾權力的膨脹、平等原則的極端擴張以及道德失范時,他重復了希臘政治哲學家將政體類型與其生活方式緊密相連的看法,分享了他們對民主政體及其平等原則持有的批判性意見,也傳達了希臘道德哲學用理性節(jié)制欲望、反對傲慢(hubris)和自滿的主張。波里比阿預測這個民主政體堅持的極端平等原則甚至無法容忍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這一必要且基本的身份劃分。在《理想國》中,蘇格拉底詳細敘述了政體墮落序列中的“民主人”及其對應的民主制度,前者是平等主義的信徒,“他的生活沒有秩序,沒有節(jié)制”;民主人不允許任何管束或是等級區(qū)分,使得任何政治統(tǒng)治甚至是社會秩序都無法建立,這種對自由的過度追求導致了民主制的崩潰,極端的自由演變?yōu)橘灾髦浦械臉O端奴役[17](338-342)。
文藝復興時期的馬基雅維利不是預判而是在現實中見識了羅馬共和國的衰亡。在《論李維》第三卷第二十四章,馬基雅維利指出,“由土地法激起的斗爭(contenzioni)”和“治權(imperii)的延期”導致了共和國的瓦解[6](525)[7](529)。馬基雅維利指出,土地法“在平民和元老院之間激起如此大的仇恨,以致最終演變?yōu)閼?zhàn)爭和流血事件,這超越了公民政體的一切規(guī)則和習慣的限度(fuori d’ogni modo e costume civile)。如此一來,由于公共官員對這件事無能為力,任何黨派對他們都不再抱有希望,人們便訴諸私人解決辦法(rimedi privati),每個黨派都打算為自己選舉一位首領來自保。”[6](249)[7](141)由此可見,平民和貴族的對抗一方面變得異常激烈,雙方不再通過讓步來妥協(xié);另一方面也逸出了公共權威的框架,無法在現存的制度構架中加以解決,因此斗爭從公共領域轉向私人領域,對立雙方均各尋首領以求自保。治權的延期則恰好為人身依附關系和私人派系的產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馬基雅維利所談的治權,主要是執(zhí)政官的軍事指揮權,隨著羅馬的征服半徑日趨擴大,治權的延期也愈發(fā)顯得必要。但是,治權延期一方面使少數幾個首領長期掌握軍事領導權并獲得巨大聲望;另一方面在長期的征戰(zhàn)過程中,軍隊的士兵對將領產生了依賴,與羅馬的公共生活和共和傳統(tǒng)相脫離。馬基雅維利從多角度通過闡發(fā)帶有社會學意味的因果機制來解釋羅馬共和國的衰亡,這一部分的分析得益于他的人文主義前輩在歷史探究方面的積淀,從而使他能夠擺脫奧古斯丁的神學框架而提供一種帶有強烈世俗性質的歷史解釋。
如果波里比阿將羅馬混合政體衰亡的背景,設定為由混合政體支撐的軍事征服帶來的安全與繁榮,此種歷史的悖謬特性在馬基雅維利的分析中就會表現出另一個維度——羅馬共和國的覆滅源自內蘊于混合政體結構中的權力對抗的激化。波里比阿預測某種民主革命將構成羅馬混合政體的前景,認為民眾要為政體的衰敗承擔責任;馬基雅維利在判定責任時,仍然堅持了他的平民主義立場,同時對權力對抗機制進行了回護性的評論。他認為:“對平民來說,大人物的野心是如此大,如果在一個城邦里不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摧毀之,它很快就會使那個城邦毀滅。因此,如果關于土地法之爭花了三百年的時間使羅馬陷入奴役,那么,如果平民不是通過這個法律以及他們的其他欲望一直抑制著貴族們的野心,羅馬陷入奴役可能會快得多。”[6](250)[7](142)
其實,馬基雅維利不僅顛覆了關于羅馬共和體制覆滅的責任的判定,他更試圖突破波里比阿的作為一種自然過程的政體興衰理論。在《論李維》第三卷第一章,馬基雅維利一開始似乎重復了波里比阿的判斷,他指出,“世間萬物皆有其生命的限度,這是千真萬確的事”,他接著論述說,為了完整地經歷上天給它們指定的歷程,“它們不使自己的機體紊亂,而是使之保持有序到如此程度,以至于機體要么不改變其形態(tài),要么即使改變,這也是對它有利而不是對它有害”[6](439)[7](461)。在馬基雅維利看來,只有始終維持其原初秩序的機體才能夠完整地經歷其生命歷程,這一判斷也適用于“混合的機體”(corpi misti),比如共和國和教派(sètte),如果它們遭遇的改變能使它們回復到“初始狀態(tài)”(principii)便是有益的。正是基于此,馬基雅維利闡發(fā)了所謂“回到源頭”的觀點,他認為“這些機體如果不自我更新,就不可能持久”,而更新的方法“就是使它們回復到它們的最初狀態(tài)。因為,所有教派、共和國和王國的源頭都必然具備某些善(bontà),它們通過這種善重新獲得最初的聲望和發(fā)展能力?!盵6](439)[7](461)與波里比阿不同,馬基雅維利似乎在暗示,面對興衰的自然法則,作為混合政體的羅馬并非無能為力,政體的生命長度其實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羅馬能夠持續(xù)進行自我更新。
馬基雅維利認為,共和國的自我更新可以由外部或是內部事件促發(fā)。外部事件指的是因為戰(zhàn)敗或其他災難導致公民在德性層面自我檢省和覺醒,內部事件可以區(qū)分為某個榜樣人物的德行或是某種法律。馬基雅維利指出:“使羅馬共和國回到它源頭的法律手段是保民官、監(jiān)察官以及其他所有反對人們的野心和傲慢的法律?!盵6](441)[7](462-463)保民官的重要性在這里又得到顯現。其實,共和國達成自我更新的所有途徑都是在限制人們的野心和傲慢,使他們回到政體初創(chuàng)時的心理狀態(tài),以便重塑對政治秩序的渴求、遵守與信賴。通過將政體中的人都暴露在聯(lián)合與協(xié)作的必然性之下,迫使他們做出良好與互惠的舉動。共和國的自我更新也意味著根據形勢的需要,對法律制度做出調整,在這方面共和國優(yōu)于君主國。馬基雅維利指出:“共和國比君主國有更大的生命力和更長久的好運氣,因為在一個共和國里,由于公民的差異性,它能更好地適應各種時機,而這是一個君主所不能做到的?!盵6](481)[7](496)一個共和國能夠推舉出具備不同行事方式和才干的領導者,這會使它更好地適應變化的時代和處境。
在馬基雅維利看來,羅馬的混合政體蘊含著一種持續(xù)自我更新的機制?;旌险w中的權力制衡與互動,特別是前文已經述及的平民和貴族的政治對抗,一方面發(fā)揮著糾偏的作用,另一方面則使政治體系始終處于開放狀態(tài),以持續(xù)回應民眾的政治訴求。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即使共和國在其生命歷程中面臨著層出不窮的難題和意外,馬基雅維利仍樂觀地指出:“如果一個共和國如此幸運,以致它經常有人以身作則更新法律,而且不僅阻止它奔向毀滅,并且將它拉回,它將會是永久的?!盵6](519)[7](524-525)回到源頭是溯及政治體的過去,但通過回溯過去卻指向了無限延展的未來,馬基雅維利表明,羅馬共和國可以是一個永久的共和國。
波里比阿嘗試從羅馬的混合政體出發(fā)解釋這個共和國在軍事征服上獲得的巨大成就,這是希臘政體理論面向政治現實的一次運用。在此之前,希臘政治理論家已經討論過政體的不同類型、政體的演變等理論問題,波里比阿借助這些概念工具,對現實中的羅馬政治體系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當波里比阿從描述和解釋層面向預測和理論闡發(fā)層面邁進時,他對政體興衰必然遵循的自然法則的堅持,使其理論帶有的希臘印痕更加明顯。當然,波里比阿也敏銳認識到了羅馬面臨的全新政治處境,由成功的軍事征服帶來的安全和繁榮的帝國,超出了希臘城邦世界的構想。
作為歷史事實的羅馬共和國已為陳跡,但作為一種原型的羅馬混合政體卻持續(xù)生長在現代政治理論的構想中,成為一個被反復加以回溯的源頭。在現代政治思想的開端處,馬基雅維利發(fā)現并再度激活了波里比阿對羅馬混合政體的討論。他和許多后來者一樣,雖然服膺波里比阿的基本解釋,但在許多層面還是做出一些微妙的修改。例如,與波里比阿持有的精英主義偏向不同,馬基雅維利展現了更強的平民立場,這使得他對羅馬混合政體的界說更看重平民的角色和行動,并將貴族和平民的政治對抗置放在了核心位置。馬基雅維利這種帶有修正意味的解釋,在晚近對羅馬歷史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呼應[18](137-151)。
區(qū)別于古典政治哲學,在馬基雅維利對羅馬混合政體的論述中最具現代政治理論特點的,是有關政體能持續(xù)改進因而達至永久的判斷。一個能夠持續(xù)更新的混合政體,代表了一種持續(xù)改進和不斷進步的樂觀想法,并且不再承認自然法則對人事的限定性作用。政體不應按照古典政治哲學的教導本于“自然”,而應更多地依靠人力來維持[9](465)。依靠人力,也便意味著要充分發(fā)揮人的政治行動能力,甚至要有意調動人的擴張和獲取欲望,而后者正是古典政治理論家試圖加以節(jié)制的。從自然轉向人力,同時意味著政治體喪失了某種確定的道德根基,不論這一根基表現為自然法、超越于城邦習俗之上的自然正當觀念還是自然目的視野下的至善概念。正如馬基雅維利對羅馬平民和貴族的對抗性互動所預示的,現代政治的開放、多元和包容,以及經由妥協(xié)而達成的關涉全體公民的政治共識與共同利益,只能通過一種充滿協(xié)商、競爭和對抗的政治過程本身來部分加以保障。
注釋:
① 杰克·赫克斯特(Jack Hexter)發(fā)表于1956年的論文,開拓性地探究了馬基雅維利獲知《歷史》第六卷具體內容的一個可能途徑,參見J.H.Hexter,“Seyssel,Machiavelli,and Polybius VI: The Mystery of the Missing Translation,”Studies in the Renaissance,Vol.3,1956:75-96;晚近對赫克斯特論題的重述和捍衛(wèi),參見John Monfasani,“Machiavelli,Polybius,and Janus Lascaris:The Hexter Thesis Revisited,”Italian Studies,Vol.71,No.1,2016:39-48。對于波里比阿重現之前的混合政治理論,特別是中世紀的亞里士多德傳統(tǒng)對馬基雅維利的影響,參見James M.Blythe,Ideal Government and the Mixed Constitution in the Middle Ages,Princeton,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292-295。
② 代表性的研究參見施特勞斯:《關于馬基雅維里的思考》,申彤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年;Harvey C.Mansfield,Machiavelli's Virtue Chicag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22-24;Paul A.Rahe,“Situating Machiavelli,” in Renaissance Civic Humanism:Reappraisals and Reflections,ed.James Hankin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270-308。
③ 因此,雖然馬基雅維利沒有指明他引述的作者,但基于文段和論證思路的高度一致,可以毫無疑問地確定馬基雅維利在這一部分的討論源于波里比阿。對馬基雅維利和波里比阿文本的細致對勘及相似性分析,可參見沃克爾(Leslie Walker)為其《論李維》譯本所作的詳細疏解,Leslie Walker,trans.The Discourses of Niccolò Machiavelli,Vol.2: Annotations,London: Routledge and Paul,1950:90。
④ 在我們正在討論的這一部分,馬基雅維利并沒有完全使用傳統(tǒng)上用來描述六種政體形式的希臘詞匯或其拉丁及俗語轉寫形式:君主制(Principato)和僭主制(tirannico)比較明顯是傳統(tǒng)術語;馬基雅維利用“gli Ottimati”稱呼貴族制,“ottimate(i)”一詞具有貴族、權貴的含義,對這個詞匯的討論可參見波考克:《馬基雅維里時刻》,馮克利、傅乾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年,第108頁;用“stato di pochi”稱呼僭主制,字面含義為少數人的政制;用“il Popolare”稱呼民主制,沒有使用過“demokratia/democracy”等同源詞匯;用“l(fā)icenzioso”或“l(fā)icenza”描述暴民政治,直譯或為放縱、閑逸,馬基雅維利用這個詞描述了因民眾對不受壓迫或統(tǒng)治的過度欲求,導致的無統(tǒng)治、無政府的混亂狀態(tài)。馬基雅維利對術語的選用,一方面與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追求純正的古典拉丁語而避免使用希臘詞匯有關;另一方面,馬基雅維利或許受到了布魯尼的亞里士多德《政治學》新譯本的影響,例如布魯尼使用“optimatium gubernatio”和“paucorum potestas”描述貴族制和僭主制,而非傳統(tǒng)上采用的“aristocratia”和“oligarchia”,參見James Hankins,“Exclusivist Republicanism and the Non-Monarchical Republic,”Political Theory,Vol.38,No.4,2010:460-466。盡管馬基雅維利沒有使用和波里比阿完全相同的詞匯,但兩者試圖表達的含義仍是高度一致的。
⑤ 可以對比政體循環(huán)中,波里比阿對民主制蛻變?yōu)楸┟裾蔚挠懻摗0凑瘴覀兇饲暗拿枋?,波里比阿在這里強調的是民主政體下成長起來的新人已經遺忘寡頭制的暴政,同時對民主制下的平等和言論自由原則習以為常。因此,人們(特別是富人)開始競逐權力并帶來腐化。波里比阿在這里的描述與希臘政治理論中對民主制蛻變的慣常描述更吻合,同時也不涉及羅馬共和國因帝國擴張而面臨的全新政治處境。參見Frank W.Walbank,Polybius,Rome and the Hellenistic world: Essays and reflec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