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智
(陜西師范大學 哲學與政府管理學院,西安 710119)
學術(shù)思想固然因其歷史傳統(tǒng)、地緣因素等表現(xiàn)出某些獨特的地域性特征,如蜀學、徽學、湘學、關(guān)學等,但由于思想學術(shù)不可能被封閉起來,各地域的思想學術(shù)之間會因其文化的相互影響而發(fā)生交流和互動,從而既改變著對方,也改變著自身。而相鄰近的地域文化,其影響也許會更大些。
蜀與秦地關(guān)中,其在地緣上都屬于西部。蜀學是蜀地學術(shù)文化的總稱,而關(guān)學則是關(guān)中地域某一個特定時期學術(shù)流派的稱謂。如果考察一下宋代后的蜀學,因其與關(guān)學在地緣上文化上的同根同源性,二者在學術(shù)文化上有著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其相互影響是不可避免的。這里僅舉蜀(巴)人與關(guān)學相關(guān)聯(lián)的諸例來加以說明。
張載于天禧四年(1020)生于長安。其父張迪于宋仁宗朝之天圣元年(1023)赴涪州為官。也就是說,張載3歲時就已隨父到了四川。景祐元年(1034)其父卒,張家決定移其靈柩于河南開封,是年張載離開四川,時年15歲。以張載隨父靈柩于景祐元年離開四川計,可知張載在涪州生活了約12年左右。這與《行狀》所說張迪去世時“諸孤皆幼”的記載相合。3—15歲這12年當是一個人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說明張載的成長與蜀地的文化影響有一定的關(guān)系。蜀地易學比較興盛,程頤曾有“易在蜀也”的感嘆。這一文化背景或許對張載其學“以易為宗”有一定的影響。但因文獻不足,無法知道他受到巴蜀文化多大程度的影響。
魏了翁(1178—1237),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縣(今屬四川)人。南宋理學家、思想家,為蜀學大儒。其著作編為《鶴山全集》。其學與關(guān)學有較大的關(guān)聯(lián)。這里僅舉幾例:
第一,嘉定十四年(1221),魏在知潼川府時,曾兩次為張載請謚。同時被請謚的還有周敦頤、程顥、程頤。魏了翁在其《橫渠先生請謚狀》中說:“橫渠先生奮乎關(guān)中,闡明理學,窮極道奧,遍覽而獨造,兼體而及用。其于理氣性命之分,屈信聚散之感,發(fā)前代不傳之秘,示后學有守之端,不疑所行,不懼獨立,蓋間世之豪杰,三先生之羽翼也?!?1)參見《魏華父再為橫渠先生請謚狀》,載李心傳《道命錄》卷9,清知不足齋叢書本。張載去世后,其門人曾私謚張載“明誠夫子”,后司馬光認為“弟子謚師,不合于禮”,到北宋元祐四年(1089)秦鳳路提點刑獄、張載弟子張舜民又請謚,稱“先生學際天人,誠動金石,著書萬言,陰陽變化之端,仁義道德之理,死生性命之分,治亂國家之經(jīng),罔不究通,蓋孟軻楊雄之流。如荀況輩殆不足道”(2)參見《魏華父再為橫渠先生請謚狀》,載李心傳《道命錄》卷9,清知不足齋叢書本。。張舜民之請是北宋朝僅有之請謚事,他雖言辭“懇切”,但“歷年浸多,終未講行”。之后,直到嘉定十一年(1218),魏了翁“奏狀再下,禮官遵照近例,速與賜謚,庶幾上,以補先朝之闕。典下以慰學者。這公望其于斯民善俗,所關(guān)不小,須至具申。嘉定十四年上”。到“十六年正月一日有旨張某特賜謚”(3)參見《魏華父再為橫渠先生請謚狀》,載李心傳《道命錄》卷9,清知不足齋叢書本。。魏了翁雖然不是最早為張載請謚的人,但卻是請謚得到賜謚成功之最早的人。
第二,魏了翁書周子《太極說》、張子《西銘》、朱文公呂成公《學規(guī)》勒石于鄉(xiāng)校,并“輒書其后”,稱贊張載“《西銘》發(fā)事親事天之義,以極言一統(tǒng)萬殊之實”(4)參見魏了翁《跋陳了齋責沈》,載《重校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卷61,四部叢刊景宋本。。
第三,對張載的著作做了充分肯定。如說:“崇文殿校書、同知太常禮院張載,講道關(guān)中,世所傳《西銘》《正蒙》《理窟》《禮說》諸書,所以開警后學有功,亦不在周敦頤及程頤兄弟下,而易名之議亦未有,以為言者門人嘗欲謚為‘明誠中子’。”(5)參見魏了翁《貼黃》,載《重校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卷15,四部叢刊景宋本。
《郡齋讀書志》中提到“二十家”解《西銘》的學人中有蜀人張敬夫(栻)。他不僅解讀了其意,且參與了當時關(guān)于《西銘》的討論,論中盡力維護二程關(guān)于《西銘》明“理一分殊”之旨。指出《西銘》其核心是“推明理一以極其用,其分之殊自不可亂”。以“民胞物與”彰顯“仁之方”,從而制止“私欲之盛”。并指出楊時“以無事乎推為理一,引圣人‘老者安之,少者懷之’為說,恐未知《西銘》推理一之指也”[1]。
對《西銘》所說“知化則善述其事,窮神則善繼其志”之旨,張敬夫認為其核心是“發(fā)明仁孝”之理。說“蓋仁人之事親也如事天,事天也如事親,須臾不在焉,則失其理矣。神是心,化是用,然須默識所謂神則化,可得而言矣,能繼志乃能述事也?!盵2]這為民國時學者關(guān)注張載“神化”概念有重要啟示。
庹正(1166—1235)是巴州巴川縣樂活鎮(zhèn)(今重慶市銅梁縣少云鎮(zhèn)龍歸村人),南宋淳熙元年(1174)進士,官禮部侍郎,嘉定五年(1212)任嘉定(四川樂山)通判。他與關(guān)學學人頗有交往,曾為呂大臨的《易章句》寫跋,如《跋呂與叔易章句》一文注意到程伊川“嘗謂其已經(jīng)橫渠指受者,雖有未盡,重于改易。蓋如‘中者道之所自出’之類是也”。但庹正仍發(fā)現(xiàn)“今觀《易章句》其間亦有與橫渠異而與伊川同者,然皆其一卦一爻之間小有差異,而非其大義所在。其大義所在大抵同耳”。說明他對張載及其弟子的學說有深入的研究,如說“橫渠之學究其天人之蘊”。同時又指出呂大臨對“伊川橫渠之言,辨析于毫厘之間,反復曲折,以求夫至當之歸者無所不至。與叔皆詳書而備錄之,吾知與叔于此,消釋于其所疑,融會于其所得者蓋不少矣”[3]。 他在《書晦庵所釋〈西銘〉后》一文中指出,朱子發(fā)現(xiàn)韓愈的《原道》僅言及《大學》之“誠意正心”,而未及“格物致知”,他認為張載正是為了補此不足而作《西銘》:“此張子《西銘》之書所從以作也”。指出朱子之于《西銘》“因張子之意而推明之,精粗本末無不曲盡然”。雖然旨在維護朱子,也說明他對張載的《西銘》有深入的研究[4]。此文為南宋嘉定六年(1213)三月所寫。
虞集(1272 —1348),字伯生,號道園,世稱邵庵先生。祖籍成都仁壽(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虞集自少受家學,曾隨名儒吳澄游。元成宗大德初年(1297),被舉薦為大都路儒學教授,歷任國子助教、博士等。虞集對張載及關(guān)學的研究頗有意義。關(guān)于張載《張子全書》,《宋史·藝文志》記“有《易說》三卷,《正蒙》十卷,《經(jīng)學理窟》十卷,《文集》十卷”。而虞集作《吳澄行狀》,其中提及“(吳澄)嘗校正《張子之書》,以《東西銘》冠篇,《正蒙》次之”。《四庫全書總目》之呂柟《張子抄釋》條下:“虞集作《吳澄行狀》,稱澄校正《張子之書》,挈《東西銘》于篇首,而《正蒙》次之,大意與柟此本合。澄本今未見?!庇纱宋覀兊弥獏浅卧U^張載的著作,可惜吳澄本已佚。也說明張載的著作,在宋代不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東西銘》不是在第十七篇《乾稱篇》的首尾,而為開篇,且在《正蒙》之前。此所記對我們了解張載著作原貌有重要參考價值。
民國初年,四川成都雙流人張驥僑寓關(guān)中,他以“在關(guān)言關(guān)”的關(guān)中情懷,潛心關(guān)學,深感馮從吾《關(guān)學編》及諸《關(guān)學續(xù)編》等關(guān)學史著作“卷帙寥寥,搜羅未廣”,憂慮“諸儒學說都付闕如,后學問津,茫無把握,關(guān)學之奧義未窺,鄒、魯之淵源何接?”慨然以道自任,肩負起了振興關(guān)學的神圣使命。他效仿周海門《圣學宗傳》、孫夏峰《理學宗傳》編纂體例,采集書籍1 300余種,三易寒暑,收錄了從宋代張載到清末柏景偉、劉古愚等在內(nèi)的240余位學人,以本傳為經(jīng),學說為緯,憑全書而錄語,撰成《關(guān)學宗傳》(6)張驥《關(guān)學宗傳》,參見王美鳳點?!蛾P(guān)學文庫》本,西北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一書,至此關(guān)學敘述,始有完整之記載,成為當時最為系統(tǒng)的梳理關(guān)學史發(fā)展歷程的學術(shù)史著作。張驥后來回到四川,從事中醫(yī)學研究,成為一位有名的中醫(yī)師。
李源澄(1909—1958),四川犍為人,字俊卿,又作俊清。曾師從廖平、章太炎、歐陽竟無、蒙文通等先生,是廖平的關(guān)門弟子。1946年,應(yīng)伍非百先生之邀,到南充擔任西山書院(今西華師范大學前身)教授,后又在四川大學、西南師范大學任教。著有《諸子概論》《學術(shù)論著初稿》《經(jīng)學通論》《秦漢史》等。李源澄繼承廖平經(jīng)學今古學說,并進一步發(fā)展為經(jīng)和經(jīng)說,成為最能傳承廖平經(jīng)學思想和學說的“井研高弟”[5],亦被蒙文通哲嗣蒙默稱為“蜀學后勁”[6]。
他關(guān)注張載關(guān)學,1938年曾在《重光》雜志第3期發(fā)表《橫渠學術(shù)論》一文,對張載進行了獨特的研究。其主要觀點有:
其一,肯定了張載在理學史上“先師”者的地位。認為橫渠雖是“理學先師”,可惜的是“其嚴密之處不為后世取法也”。其嚴密處在于將為學與進德各分其道,即如李源澄所指出的:“以疑為入德之門,而以不疑為進德之階”,意思是說,張載以為“于不疑處有疑”,方能進學;而于疑處“不疑,便是德進”。誠如張載所說:“修持之道,既須虛心,又須得禮,內(nèi)外發(fā)明,此合內(nèi)外之道也。”[7]270認為“進德”關(guān)鍵在于“修持”,修持之道則要把“虛心”與“循禮”的內(nèi)外之道統(tǒng)一起來。
其二,指出張載學說的核心和特點是“性與天道”合一。張載性道為一思想的學術(shù)淵源是“晚周儒者”,即“經(jīng)世本于《禮》,明體本于《易傳》《語》《孟》《中庸》,得于《易傳》者尤多”,同時又不自覺地受到道家影響。首先,在天道觀上,他肯定張載所說“太虛即氣”確立了宇宙本體地位,說“橫渠以太虛明道,以動靜相感明用”,也就是張載以太虛之氣為體,動靜相感為用的,并引“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7]7證明張載討論的是“宇宙本然之道”。張載正是以此道“破道家之有無、佛家之生死問題”,從而確立了自己的世界觀。其次,在人性論上,李源澄接受了張載“性者萬物之一源”的說法,也承認張載所說的“天地之性”與“氣質(zhì)之性”之說,但他沒有認同學界所說的來自太虛的“天地之性”是善的根源,惡則來自“氣質(zhì)之性”的看法,而主張“太虛無所謂善惡,而萬物則有善惡”,人所以有善惡,是因為“盡其性”則為“大人”,“喪其性”則為小人。而所以有人“喪其性”,他認為“橫渠于此有兩種解釋,一以為氣所蔽,一以為有我?!庇纱?,“其修養(yǎng)工夫亦有二,從有我為蔽說則曰大心,從氣之昏蔽說則曰變化氣質(zhì)?!卑褟堓d的修養(yǎng)工夫明確歸為“大心與虛心,得禮與變化氣質(zhì)”,這是李源澄的一個很有見地的觀點。
其三,重要的是,他雖然指出“《西銘》與氣質(zhì)之說為宋學之中心問題”,但是他發(fā)現(xiàn)張載《西銘》講“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肯定善是人的本性,又說“氣質(zhì)之性”,認為這是有矛盾的:“其矛盾在更有甚于此者乎!”他認為“橫渠欲顯仁體,故作《西銘》以明其旨,而以大心去我,還其太虛之仁”,這“與《孟子》《中庸》《易傳》言‘盡心’‘盡性’不合”。在學界明確指出這一矛盾的,李源澄是第一個。他概括“橫渠見道甚高,而工夫從禮入,且修養(yǎng)方法,在大心方面惟有涵養(yǎng)”,他認為不懂得這一點,不僅“不能通橫渠之意”,而且對“理學諸儒之學皆無從說起也”。
張德鈞,四川西充人,曾在支那內(nèi)學院從歐陽竟無學佛學,故尤長于佛學,對儒學也有根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張德鈞是馬一浮在復性書院的學生,與金景芳友善(7)參見張在軍《發(fā)現(xiàn)樂山:被遺忘的抗戰(zhàn)文化中心》,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82頁。。張德鈞對關(guān)學頗為關(guān)注,撰有《跋〈張子全書〉》,載于《志學月刊》 1942年第2期,第20-21頁,對《張子全書》成書的歷史沿革有較詳實地考述;所著《關(guān)洛學說先后考》載于《圖書月刊》,1941年1卷6期(8)張德鈞兩文均見李冬梅、鄭偉點校的《張德鈞文集》中,四川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針對學界至今聚眾紛紜的關(guān)、洛之學先后問題進行了辨析。時學界多尊崇呂大臨《橫渠先生行狀》和《伊洛淵源錄》《宋史·張載傳》《宋元學案》之成說,或謂“橫渠之學,其源出于程氏”,或謂“橫渠平生學問,實多得力于二程者”[8]。張德鈞則在該文中,提出了頗有見地的觀點。他認為,上述記載實為“退橫渠為伊洛附庸,實大悖伊川之心,非但后誣橫渠,抑所謂‘幾于無忌憚’也!”其論據(jù)有五:一是據(jù)呂大臨《行狀》所說,在范仲淹勸張載讀《中庸》,“未以為足,又訪諸佛老之書,累年,盡究其說。知無所得,反而求之六經(jīng)云”,張德鈞認為,由此可知“是橫渠先已自寤佛老無得”,而轉(zhuǎn)向儒家六經(jīng),“固不由于二程也”;二是認為《行狀》所謂張載于嘉祐初見二程“共語道學之要”之后,“乃盡棄異學”的說法,不合于事實。他考證說:“是年橫渠年已三十七,明道則才二十五,伊川年才二十四。”從伊川述明道《行狀》可知,“二程于此時乃返求六經(jīng),已后于橫渠矣!何得言橫渠反受啟示耶?”況且“二程此時涵養(yǎng)亦未得粹然”,謂二程此時“已能以其所得,大影響于橫渠,誠恐未然!”其三,再考伊川所說“吾四十以前讀誦,五十以前研究其義,六十以前反復繹,六十后著書”[9]??芍套釉凇八氖郧蔼q少真得。謂橫渠學出于彼,真謾語也!”其四,他認為張載之學更多地影響了二程,而非相反。他指出,事實上不僅二程對張載《西銘》評價甚高,而且二程的許多觀點亦受到張載的極大影響,如程子言:“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盵9]朱子對此也很肯定,張德鈞認為這句話“實則是橫渠有天地之性,有氣質(zhì)之性之注腳也”,可見張載對二程啟發(fā)良多。其五,對后人形成“洛先關(guān)后”說有較大影響的與這樣的一樁公案有關(guān),即張載在京師講《周易》,聞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輩可師之”,遂“撤去虎皮”一事。對此張德鈞指出,此一記載出自《和靖語錄》,而“不見余家筆記,《行狀》及《東都事略》亦不見載。元脫脫等修《宋史》始摭入于傳”。他認為此被載于嘉祐初“甚可疑”,其重要的疑點是,“尋伊川自著家世舊事,謂此年過禮泉(9)參見《伊川文集》卷8。。則并未在京師也。而橫渠于次年即登進士第始仕祈州司法參軍(10)參見《橫渠行狀》。。則何得論學不如,遂遽歸陜西。非所謂年月事跡差謬歟?今考《橫渠易說》(《張子全書》卷9至卷11)與《伊川易傳》,誠多不同?!?11)參見張德鈞《關(guān)洛學說先后考》,原載《圖書月刊》1941年第6期;今見李冬梅、鄭偉編《張德鈞文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75頁。張德鈞的考證有理有據(jù),雖然其師馬一浮先生對此說尚不以為然(12)參見《示張德鈞》,收錄于李冬梅、鄭偉編《張德鈞文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然其對學界一直爭論的關(guān)洛學說先后以及正確認識張載在理學史上奠基者的地位有較大的推進。
以上所舉數(shù)例,旨在標示蜀學學人對關(guān)學之關(guān)注與貢獻,亦可見蜀學與關(guān)學交集之甚深也。蜀學學人以不同形式關(guān)注和研究張載及其關(guān)學,對推動關(guān)學在西部的傳播、深化關(guān)學研究起過積極的作用。將蜀學與關(guān)學相關(guān)聯(lián)加以研究,對推動西部儒學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