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鵬
(甘肅省靜寧縣雷大初級中學,甘肅靜寧 743407)
在英語課堂中實施個性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光要用心、精心地制訂教育計劃與方案,還要通過形成性評價從中獲得教學反饋信息,以此來改善、提高英語課堂教育方案,最終取得最佳的英語課堂教育成效。形成性評價主要是把學生作為英語課堂中的主體學習對象,把形成性評價落實在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中,讓學生能夠做到時刻評估自己、發(fā)展自己,從中了解自己真實的英語學習困惑點和問題所在,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形式重于實質(zhì)”的問題。
在以往的初中英語教學評價中,個別教師習慣于把英語考試成績、英語學習成果當作評價的主要內(nèi)容與標準,導致英語教學評價形式單一化、枯燥化,不但無法展示出英語教學評價的優(yōu)勢和作用,而且會讓學生對于參與英語教學評價活動存在一定的畏懼和抵觸心理。而在初中英語個性化教學中有效實施形成性評價,則可以讓學生獲得全面的提升與發(fā)展。在實施形成性評價活動期間,教師不僅要分析學生的成績提升情況,還要對學生的英語課堂表現(xiàn)、回答問題情況、知識運用表現(xiàn)展開綜合性的評價,從中挖掘?qū)W生的學習潛力,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科知識掌握情況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評估,從而加以修正、完善。同時,在實施形成性評價活動期間,教師要充分且全面地體現(xiàn)出形成性評價活動的反省、激勵、調(diào)整、診斷、指導功能,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zhì),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跟上英語教學進度,科學系統(tǒng)地掌握學科知識。
在初中英語個性化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能夠構(gòu)建人性化的英語教學氛圍,從而把學生作為英語教學評價中的主體學習對象,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初中英語形成性教學評價中,教師要更為重視學生需要的幫助,要把發(fā)展學生的能力、素養(yǎng)作為教學目標,拉近師生間的關(guān)系和距離,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配合教師開展教學工作、評價工作,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課程知識的欲望,真實記錄日常的課堂學習情況,從而獲得積極的成長、提升。在以往的英語課堂評價活動中,教師只關(guān)注評價的成果,但是在英語形成性評價中,教師必須更為關(guān)注評價的過程,對學生實施全面化、及時化、精準化的評價,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閃光點,尊重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真正幫助學生、支持學生,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科學性。
在初中英語個性化教學中開展形成性教學評價,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采用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模式來講解英語知識,增強課堂活力元素,讓學生能夠?qū)W?、用心地去學習與運用知識,努力創(chuàng)建高效化、理想化的英語課堂。同時,在英語個性化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活動,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自我指導的機會,通過讓學生形成性、建設性的反饋與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意志力,讓他們在互評、自評活動中提升自我能力,展現(xiàn)出形成性評價的作用。
通過實際訪談、調(diào)研可以發(fā)現(xiàn),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對于形成性評價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的教師認為開展形成性評價活動會浪費大量的教學時間,不利于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和探究英語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只是形式化運用形成性評價,這樣根本無法展示出形成性評價的實用教育價值。同時,還有部分教師提出,形成性評價只能發(fā)揮短暫性激勵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無法對學生展開綜合化、精準化的評價,并且認為這種形成性評價等同于平時的檔案評價。另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落實形成性評價存在教師的評價方法缺乏靈活性和目的性的現(xiàn)狀,個別教師通常是采用訪談、問卷的形式來展開評價,沒有采用表揚卡、記錄袋、小組互評、學生互評的形式開展形成性評價活動,根本無法展現(xiàn)出形成性評價的導向功能。
對學生實施形成性評價,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xiàn)、學習水平、知識掌握程度等,但是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存在形成性評價內(nèi)容不夠全面的問題,有關(guān)跨文化交流意識、合作學習意識、情感價值觀、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方面的評價內(nèi)容比較少,教師通常只是圍繞英語語法、英語詞匯對學生展開評價,評價模式和內(nèi)容較為單一。比如,教師在考查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過程中,一般都是在學生聽完錄音之后直接提問學生,或者讓學生之間核對正確的答案,根本沒有去評價學生的英語聽力和有關(guān)聽力的策略等,無法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薄弱點給予指導與反饋。而且在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對于學生閱讀理解的評價,然而實質(zhì)上教師只是考查學生對于文本大致內(nèi)容的理解,習慣于讓學生逐句翻譯,根本無法評價學生的閱讀能力、文化意識、閱讀方法、閱讀情感等,更是無法把閱讀評價和寫作評價融合在一起。教師在對學生展開口語交際評價過程中,只是考查學生對于英語句型的掌握情況,忽視了構(gòu)建真實的評價語境、情境,學生通常都是圍繞教材知識來表述短語、詞匯,形成性評價完全脫離了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無法真實考查他們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另外,形成性評價活動中的主體依然是教師,沒有展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缺乏參與形成性評價活動的興趣,英語課堂教育氛圍枯燥、乏味,無法全面、充分地利用評價信息。
要想綜合體現(xiàn)形成性評價的教育優(yōu)勢,在英語課堂中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必須要樹立形成性評價的教育理念,促使形成性評價理念全面滲透在英語課堂中,讓課堂評價成為對學生的教育目標、教育方案的核心導向,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理論知識的同時,培育自身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教師要對英語“新課標”的內(nèi)容有全面、深刻的認識,掌握其評價標準、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英語形成性評價目標和教育目標的相互統(tǒng)一,讓英語教育活動具備更強的目的性,全面提升英語教育成效。同時,教師需要強化專業(yè)理論知識學習,提升自我綜合教育素質(zhì),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形成性教學評價的重要性,全面了解自己的真實學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掌握新的形成性教學評價方法,進行綜合梳理與反饋,提高教育評價能力,通過形成性教育評價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讓形成性教學評價為英語課堂增光添彩。另外,在實施形成性評價活動期間,教師要踐行新的學業(yè)評價觀,不僅要引導學生表達自身存在的學習困惑,還要注重自我總結(jié)和反思,通過不斷完善、修正、反饋,成為形成性評價的研究者、組織者、實施者。
在英語課堂中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不僅要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方案、形成性評價實施過程,還要積極拓展形成性評價內(nèi)容,讓英語形成性評價教育活動更加有依據(jù)、有方向,從而取得最佳的評價成果,通過形成性評價來幫助學生個性化成長。英語屬于一門交際性的語言工具,學生要想全面、扎實地掌握英語教材知識,不僅要聽從教師的學習安排,還要自主地探索教材知識,從中獲得新的體驗、感想,掌握最新的學習技巧、學習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促使學生的綜合化發(fā)展。由此,在英語課堂中落實形成性評價活動,教師不僅要評價學生的考試成果、學習成果,還要圍繞學習觀、情感觀、文化觀來拓展形成性評價內(nèi)容,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中西方文化,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科情感態(tài)度、學科文化意識,展現(xiàn)出英語形成性評價的工具性、知識性、思想性功能;把形成性評價活動和情境活動融合在一起,綜合考查學生的寫作、閱讀、理解、思維能力,圍繞英語課程標準來布置形成性評價任務、教育任務,實現(xiàn)形成性評價和英語學習活動的深度融合。另外,教師要拓展形成性評價的內(nèi)容、形式,從中探索學生英語學習中存在的薄弱點,并把學習薄弱點作為拓展形成性評價內(nèi)容的切入點,一切圍繞學生來拓展評價內(nèi)容、形式,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形成性評價活動中,全面展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運用英語評價手段的多樣化特征,在英語課堂中展示出形成性評價的優(yōu)勢,對學生展開綜合、全面的考評,不僅要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評價能力,還要展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英語語言學習需要一個日益完善、連續(xù)性、動態(tài)化的知識構(gòu)建過程,如果教師只是考查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果,就無法全面了解學生的真實英語學習水平,這樣不利于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學生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由此,教師要選用多樣化的英語評價教育手段,從中分析、掌握學生最為真實的學習水平,利用英語課堂學習、課堂學習評估表、訪談提綱、課堂表現(xiàn)記錄表、英語檔案袋、主題評價表等,全面評估學生真實的學習水平,采用多樣化的學習模式及學習標準,以使學生獲得更為全面的提升。同時,在實施形成性評價活動期間,教師要支持、鼓勵多元評價主體的參與,這樣才能夠提升英語評價的可信度,讓形成性評價更加合理化、科學化、精準化,讓教師、學生協(xié)同參與形成性評價活動,促進師生間的共同學習與發(fā)展。在初中英語形成性評價中,除了教師、家長可以成為形成性評價中的主體對象外,教師還要讓學生成為形成性評價活動中的主體,在教師、家長、學生的共同作用之下,發(fā)揮出形成性評價的優(yōu)勢與作用,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提升英語學科的綜合教育質(zhì)量。
教師只有在平時的英語個性化教學活動中提升形成性評價反饋信息質(zhì)量,才能讓形成性評價在課堂教學中順利開展。評價反饋屬于形成性評價中的核心內(nèi)容,只有保證評價反饋的質(zhì)量和效率,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教和學的深度融合。在提升形成性評價反饋信息質(zhì)量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保證評價反饋的及時性、客觀性、全面性。在評價學生期間,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要做到第一時間反饋、提醒、糾正,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綜合考查學生的英語學習行為,借助描述性語言來評價學生,讓評價反饋更加具體化、深刻化。教師不要過多苛責學生,而是要采用一些鼓勵性、支持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基于學生個性化的評價反饋,圍繞學生的學習特征、進度,在提出反饋意見的同時,能夠給予具體而全面的建議,并將其作為調(diào)整英語教學計劃的重要依據(jù)。另外,教師要制定細致清晰、具備操作性的評價標準,要廣泛搜集英語評價信息,讓形成性評價反饋成為英語教學體系中的重點內(nèi)容,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另外,教師還要多和學生展開課堂交流,了解學生對于形成性評價的態(tài)度、反饋,以此來優(yōu)化形成性評價反饋的信息質(zhì)量。
總之,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要強化對形成性評價的重視,充分展示出形成性評價的優(yōu)勢與作用,利用形成性評價掌握學生真實的英語學業(yè)動態(tài),給予學生中肯的學習建議,讓學生邊學習邊修正邊完善,以此掌握更多的學科理論知識、學習技能,端正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激勵學生更加自主、積極地融入英語學習活動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展現(xiàn)出英語形成性評價活動的指引、反饋、修正作用。